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三十章 巷戰 文 / 旋風貓

    第三十章巷戰

    英德克人使用的火炮炮彈重達24磅,所以整個火炮雖然比傳統的舊式火炮要略小一些,但依舊算的上是一具笨重傢伙,平時至少要九匹駿馬才能夠拉動,最適合攻城。從威力上來看,英德克軍的這種火炮雖然仍舊不及蘭諾親衛軍配備的那種火炮,但也已經相差不遠。

    這種24磅炮每分鐘可以發射兩到三發,二十門炮一分鐘能夠傾瀉五六十發炮彈,在這樣持續的打擊之下,伯蘭頓的城牆很快就開始出現了大面積的垮塌。

    更讓聯軍將領們感到興奮的是,由於他們手中的火炮射程夠遠,自從開戰至今,敵人的那邊連一點反應也沒有,對方似乎對這種情況毫無辦法,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原本堅固的城牆被火炮轟出一個個缺口。

    半個小時之後,英德克人的火炮終於因為炮膛過熱而不得不停歇下來,而這個時候,伯蘭頓的城牆已經被轟開了三個缺口,那兩扇堅固的木質城門也被炮彈炸的四分五裂。

    儘管由於隔得太遠,再加上城牆四周滿是硝煙灰塵的關係,聯軍的將領們一時看不清城內的狀況,但是他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此刻城內守軍驚慌失措的樣子。

    軍隊攻城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越過堅厚的城牆,然而這一障礙已經被英德克人的火炮給給解決了,教廷軍的將領們早已躍躍欲試,紛紛主動向格朗克公爵請戰。

    這一段時間以來都是教廷軍與蘭諾方面交戰,英德克的軍隊很少有出頭的時候。原本那些教廷將領們對此還頗有怨言,但是此刻英德克人已經立下了如此的功勞,教廷的將軍們自然不會再讓友軍搶自己的風頭。

    更何況,伯蘭頓的城牆已經成了一道擺設,原本守在城牆上方和後面的敵軍士兵不知道死傷了多少,就算有人僥倖能夠活下來,恐怕也已經陷入了混亂的狀態。可以說,現在正是最佳的攻城時刻,說不定等己方的大軍一到,早已經被炮火嚇破膽子的蘭諾人就會望風而逃了。

    看著手下的將軍們一個個都興奮的紅了臉,格朗克公爵就算對此刻攻城仍舊抱有疑慮,也知道不可能在阻攔他們了。如今格朗克公爵的威信已經大不如從前,將軍們此刻徵求他的允許,只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

    「諸君……」格朗克公爵輕輕揮了揮手道,「既然敵城已破,就如諸君的意思,點起各部兵馬,全力攻城。但是一定要注意蘭諾軍的動向,對方絕對不可能輕易被我軍擊敗!」

    「父神與吾等同在!」

    幾位教廷將領歡呼一聲,便下了高地,往各自的營地去了。儘管格朗克公爵一再叮囑他們要小心蘭諾人,但究竟有沒有人記在心上就不得而知了。

    教廷軍的動作極快,短短的二十分鐘之後,8萬士兵分作三路,齊齊地往伯蘭頓殘破的南面城牆衝去。

    將軍們看來是下定了決心要一舉拿下伯蘭頓,這8萬人幾乎是整個教廷軍的全部力量,就連最近才從國內補充的新兵也被他們帶上了。德米特裡少將由於最近立了戰功,所以儘管他的軍銜沒有變動,但是手下的士兵卻增多了不少,此刻他正帶領著兩萬人衝擊中路的城門。

    位於教廷軍左翼的是皮爾斯中將的三萬人,右翼是另一位中將瓦內爾的三萬人。教廷軍的戰術很簡單,先利用中路的德米特裡軍吸引城內蘭諾守軍的注意力,然後左右兩翼從城牆的另外兩個缺口衝入,對集中在城門處的守軍進行圍殲!

    也不知道是不是三路大軍行進太快的緣故,這8萬人從聯軍的營地到伯蘭頓城牆下一共走了上十分鐘,居然連一絲一毫的抵抗也沒有遇到!

    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一些怪異,但是在教廷軍的將領們看來也是理所當然。伯蘭頓的城牆已經坍塌了一半多,上面的箭塔已經報廢了,原本守在上面的弓箭手、弩箭手恐怕不是死就是傷,那些驚慌失措的士兵逃都來不及,又怎麼可能再組織起來抵抗?

    這一場戰鬥,我們贏定了!

    包括德米特裡少將在內,所有的教廷將軍們心中都是同樣一個想法!

    近了,更近了!

    德米特裡握緊武器的雙手已經滿是汗水,不知道是因為心中過於興奮,還是跑了一大段路有些勞累的關係。德米特裡少將雖然身為中路軍的指揮官,但他並沒有像其他兩位中將那樣,騎著戰馬領著步兵衝鋒。德米特裡沒有騎馬,而是混跡在普通的士兵當中,憑藉著一雙腿往前衝。他之所以這樣做,也不是想要和士兵們打成一片,提升自己在士兵們心目中的形象。而是因為他曾經在蘭諾軍中呆過好幾年,深知道蘭諾的士兵在戰鬥的時候最喜歡攻擊敵人的指揮官,而且蘭諾最近似乎配備了一種威力奇大、使用卻很方便的十字弩,他可不願意騎在馬上,成為對方弩箭手的靶子。

    儘管混跡在士兵當中並不十分顯眼,但是德米特裡的衣著仍舊和普通軍士有些不同,所以在一路上,他還是有些擔心會被敵人的遠程步兵給認出來、

    然而德米特裡所一直擔憂著的情況並沒有發生,等到他一直領著軍隊通過了城門,進入了伯蘭頓城內,沒有一支弩箭劃過他的衣衫。

    準確的說,在這一段距離裡,德米特裡連一個蘭諾弓弩手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難道敵人已經放棄了這座城市,不戰而逃?」

    這是教廷三路大軍幾乎在同一時間內進入城市後,三位領頭的將軍腦子裡產生的同樣一個想法。

    但是從伯蘭頓城的戰略重要性來看,這個想法無論如何也顯得太過荒謬了一些,所以三位指揮官很快就拋棄了這一念頭,下令各自手下的士兵們小心戒備。

    這一道命令不知道挽救了多少教廷士兵的性命,當走在最前面的一排士兵剛剛將手中的盾牌架好,從他們的正前方就飛來一陣如蝗蟲般的箭雨!

    由於城牆垮塌,之前落入城內的炮彈也有不少,靠近城牆的一排建築物大多都已經被炮彈或者從城牆上落下的石塊損毀,很少會有人注意到,蘭諾軍原本應該佈置在城牆上的遠程步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已經轉移到了那一片瓦礫當中。

    第七軍團雖然算不上是蘭諾的王牌軍團,但是由於教廷軍的入侵,這幾個月以來從後方一直都有新式的武器裝備補充。雖然笨重的新式火炮和仍舊屬於機密的迪克式線膛步兵槍仍舊沒有運到,但威力也很客觀的金屬十字弩早已經成為了第七軍團遠程步兵的標準配備。

    成千上萬的弩箭手一齊發射的弩箭何其犀利?若不是教廷軍的士兵們及時舉起了手中的盾牌,恐怕在第一時間內教廷軍就會出現重大的傷亡。

    然而教廷士兵們手中的盾牌質量實在不算上乘。由於教廷方面這幾年來一直沒有撥足軍費,大多數士兵過去所用的都是易於製作的長戟。直到最近即將攻城,將軍們才在格朗克公爵的提議下,下令趕製了一匹木質小圓盾。這種簡陋的盾牌就算是普通的羽箭也擋不了幾發,蘭諾遠程步兵所發射的,帶著金屬箭頭的沉重弩箭擊打在這些木質圓盾上,就算無法將其穿透,也能夠死死地釘在上面。很多士兵手中圓盾上的弩箭越釘越多,不一會兒就四分五裂了,他們自己的身體也很快就如同那些盾牌一樣,被密集的弩箭紮成了刺蝟。

    「前進!前進!」

    被弩箭射死的士兵越來越多,德米特裡少將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他揮舞著手中的騎士劍,大聲催促周圍的士兵往前衝。

    敵人的遠程步兵雖然強力,但他們所處在的位置畢竟已經不是無法觸及的城牆高處,目前兩軍相隔也就不到百米的距離而已,教廷軍就算拼著一時的損傷,硬衝上去也一定能夠縮短雙方的距離。等進入了近距離的肉搏戰,那些蘭諾遠程步兵手中的武器也就毫無用處了。

    由於之前順利的衝入了伯蘭頓城內,教廷軍士兵們的士氣十分高漲,雖然暫時受到了敵人弩箭的壓制,但是他們依舊無所畏懼。中路的兩萬名士兵在德米特裡少將的帶領之下,冒著蘭諾人的箭雨,一步一步地往前進,儘管不斷的有人中箭身亡,但是兩軍之間的距離也正不斷地在縮短。

    左右兩軍雖然也遇到了和德米特裡少將差不多的境況,但皮爾斯中將和瓦內爾中將也都不愚笨。在察覺到了中路軍的動向之後,兩位中將也學著德米特裡,催促著士兵往前硬衝。

    教廷軍這種不畏生死的打法很快就取得了成效,德米特裡少將和他的士兵們首先衝到了蘭諾人的近處,那些蘭諾弩箭手見到無法在進行射擊,紛紛從倒塌的房屋和瓦礫之中跳了出來,驚慌地往後撤。

    德米特裡哪裡會放任敵人逃跑?只見他右手一揮,教廷軍的士兵就立刻加快了向前的步伐。那些蘭諾弩箭手在之前短短的幾分鐘裡不知道殺死了多少教廷軍士兵,剩餘的人無不想要追上他們,將他們碎屍萬段。

    然而德米特裡和他的士兵們尚未追出多遠,就立刻被另一波人馬給阻擋住了!

    原來之前的那些廢墟當中不僅僅藏著蘭諾人的弩箭手,還潛伏者不少近戰步兵,這些人等教廷軍一到近處,便放棄了偽裝,從廢墟中衝了出來,和教廷軍士兵戰到了一塊兒。

    這些蘭諾人手持的都是雙手大劍,又是在近距離下突然現身,在武器上就不知道佔了多少便宜。原本正在全力追擊敵人的教廷軍士兵們手中的長戟還沒來得及收回來,蘭諾士兵就已經站到了他們的面前,閃著寒光的大劍狠狠一揮,就在教廷士兵們那脆弱的身軀上劃開了一道恐怖的傷口。

    由於所處之地是一片高低不平的瓦礫,教廷軍又是在猝不及防之下受到攻擊,他們已經無法再組成一道完整的防線。衝在前面的教廷士兵幾乎都是各自為戰,他們無論是從裝備上,還是自身的戰鬥力上都不如蘭諾士兵,因此在這樣的混戰當中,首先倒下的往往都是教廷的戰士。

    所幸的是,擋在前面的這些蘭諾人在數量上還是少了許多,儘管他們一個個都是悍猛無比,但是面對著逐漸緩過勁兒來的教廷軍還是略顯單薄了一些。漸漸的,這群蘭諾劍士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一些人也開始向後逃跑。

    解決了攔路的敵人,德米特裡少將繼續帶領著士兵們往前進,他們的目標是市長官邸和敵軍的作戰指揮部。只要佔領了那些要害,再俘虜的對方的指揮官,這場戰鬥就算是結束了。

    然而德米特裡和他的士兵們還沒有走出多遠,就再一次遭受到了蘭諾弩箭手的襲擊。

    德米特裡和之前一樣,不顧損失,帶領著士兵們迅速往前壓,可是剛剛走到了近處,敵人的弩箭手也同樣是一哄而散,逃的無影無蹤。緊接著,就又有一群蘭諾劍士從附近的房屋、小巷中衝殺出來,和教廷軍士兵戰在了一起。

    儘管這一次蘭諾人依舊擋不住教廷軍前進的步伐,但是當教廷軍戰勝了他們,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就第三次遇到了蘭諾弩箭手的襲擊。

    不僅僅是德米特裡的中路軍,另外兩路大軍也同樣遇到這樣的局面。雖然教廷軍每次都能夠將擋在他們面前的蘭諾人驅散,但是用不了多少功夫,就會有另外一批蘭諾士兵從城內的房屋、小巷、甚至下水道中冒出來,不顧一切地拖延他們的行軍速度,消耗他們的兵力。

    蘭諾人就如同寄居在城中的幽靈一般,似乎在哪裡都能夠看見他們的身影。有的時候,教廷軍明明已經掃清了一塊區域,但是蘭諾人仍舊可以從那裡冒出來,從背後攻擊那些剛剛通過的教廷軍。

    伯蘭頓畢竟是蘭諾人的城市,他們比教廷人更加熟悉城內的地形,儘管教廷軍已經深入到了這座城市之內,但是蘭諾人依舊可以隨心所欲地,出現在任何他們想要出現的地方。

    特別是那些手持金屬十字弩的弩箭手,他們可能埋伏在一處樓房內、一座穀倉當中、一座塔樓之上……他們可以憑藉著隱蔽的地形和手中的強力武器,肆無忌憚地收割教廷人的生命,而他們所發射的弩箭,又往往是衝著軍官去的。

    在進入伯蘭頓城後的三個小時之內,教廷軍僅僅只推進了兩三公里而已,城內錯綜複雜的大街小巷讓初來乍到的教廷人很是摸不著頭腦。然而就算是這麼一段距離,德米特裡手下已經有一名上校,三名中校,七名少校,以及數名中隊長、小隊長陣亡,他們中大多數都是死在了蘭諾弩箭手的冷箭之下。

    這種情況讓德米特裡和另外兩位中將大為光火,也讓所有的教廷軍士兵感到莫名的恐懼。由於蘭諾人不斷的攔截和狙殺,他們的人數也正在不斷地減少,全軍在三個小時內少說也損失了四五千人。

    不過教廷軍也不是全無所獲,在第四個小時的時候,德米特裡少將終於遠遠地望見一幢建築物,雖然這幢建築物和城內的其他一些房屋比起來沒有多大差異,但是所有人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房頂上正飄揚著一面蘭諾的軍旗。

    這還是攻城戰開始以來,德米特裡少將所見著的第一面敵人的軍旗,所以他立刻就將那幢建築物當成了敵人的一個作戰指揮部--就算那不是整個蘭諾軍的總指揮部,但至少也應該是敵人的一個重要據點。

    沒有更多的考慮,德米特裡很快就指揮著手下的士兵們,向那幢建築物發動猛攻。

    蘭諾人顯然也將那幢飄揚著軍旗的房屋看得無比重要,在僅僅只有百餘米的街道當中,居然不斷地湧出了數千名蘭諾士兵,他們和埋伏接到兩旁房屋中的弩箭手一起,組成了一道鋼鐵般的防線。在這些人面前,德米特裡少將和他的士兵們僅僅是前進一步,就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付出的代價越高,所能夠獲得的好處也就越多。德米特裡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儘管眼前的這一波敵人是入城以來所遇到最多的,但他還是沉著地指揮著戰鬥,帶領著教廷的士兵們緩緩前進。

    「也許我能抓到一個大人物!」德米特裡殺死的敵人越多,他也就越發地感到好奇,他在心中暗暗猜想,「那房子裡面究竟有誰,是一個師長,還是一個軍長?」

    擋在那幢建築物前方的蘭諾軍大概有三四千人,但是德米特裡少將手下的教廷軍人數更多。雙方的士兵擠在平時還算寬敞,現在卻顯得無比狹窄的街道中廝殺。由於人們的距離太過接近的關係,無論是教廷士兵手中的長戟,還是蘭諾人手中的雙手劍,每揮動一次,都會有一條鮮活的生命遠離這個世界。

    在殺死了對方兩千多人,自身也付出相當多的代價之後,蘭諾人終於抵抗不住教廷軍的猛烈攻勢而選擇了撤退。當戰鬥停歇之後,那條不知名的街道已是堆屍如山,道路兩側原本用來排水的溝渠此刻流淌著的全是暗紅色的血水,這一塊區域彷彿變成了修羅場一般,讓人毛骨悚然。

    德米特裡已經見過了許多死人,所以眼前的慘狀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此時更加感興趣的,還是那幢飄揚著蘭諾軍軍旗的建築物。

    「進去看看。」

    德米特裡朝自己身邊的親衛兵揮了揮手,雖然房子裡的敵人很有可能已經逃走,但是他還是希望從中找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四五名士兵得到了將軍的授意,立刻就踹開了屋子一樓的大門衝了進去,不一會兒功夫,圍在外面的教廷軍士兵和德米特裡就聽到屋子當中傳來了一聲怒吼:

    「為了蘭諾,為了女皇陛下!」

    顯然,這是一名之前仍留在那幢建築物當中的蘭諾軍士兵臨死前的呼喊。

    德米特裡癟了癟嘴,顯然對敵人最後的遺言表示嗤之以鼻,可正在這個時候,他忽然感到腳下的大地猛地跳動了起來。

    「地震?」

    這是德米特裡腦子裡首先閃過的一個念頭。

    緊接著,從他身邊的那幢房屋當中傳來了一聲巨響。

    「轟隆!」

    那聲音和炮彈爆炸時發出的聲響類似,但更加震耳欲聾,德米特裡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那幢房屋爆炸後四散的石塊瓦礫,就將他的整個身軀埋沒了。

    第七軍團雖然沒有配備新式火炮,但是伯蘭頓城中卻積攢著不少老式大炮所需要的火藥,蘭諾人將大量的火藥集中了在這間房屋內,然後當德米特裡和他的士兵們被房子頂上的軍旗吸引,聚集在這裡之後,最後留在房子內的那名蘭諾士兵便點燃了這些火藥。

    儘管明知道爆炸會讓自己也無法倖免,但是那士兵仍舊沒有任何抱怨,而是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發出了內心的呼喊。

    「為了蘭諾,為了女皇陛下!」

    這聲音和接連不斷地爆炸聲混合在了一起,狠狠地撞擊著四周教廷士兵的耳膜與心臟。

    散裝的火藥爆炸時產生的威力雖然巨大,但也僅僅只能炸毀附近的幾間房屋而已,並不能給敵人造成太大的傷害。蘭諾的指揮官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用數千名士兵作為誘餌,將德米特裡的全軍吸引到了這條街道附近的區域。

    而那間爆炸的房屋也僅僅只是一個前奏,火藥爆炸時四射的火星噴出了老遠,很快就落在了周圍的房屋之上。

    伯蘭頓城內的房屋大多都是石頭磚塊壘起來的,並不容易被引燃。但是在這場戰鬥之前,蘭諾人在許多房屋的屋頂上都淋上了火油,房子裡也堆滿了易然的乾草柴禾。所以那些四散的火星落在了街道兩旁的眾多房屋的頂上之後,立刻就引燃了熊熊烈火!

    整條街道在一瞬間就被大火吞噬,聚集在附近的教廷軍士兵又怎能倖免?那些運氣好的,留在外圍的士兵在看到火起之後,立刻就撒腿往外圍狂奔。而那些運氣不好的,正留在火場當中的,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和附近的同伴被活活燒死。

    為了取勝,蘭諾人居然點燃了自己的城市!這是教廷軍的將領和士兵們怎麼也預料不到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