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四十一章 等待 文 / 旋風貓

    第四十一章等待

    教歷993年6月下旬,當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席捲大陸北面那個島國的時候,蘭諾南方城市伯蘭頓內外兩支大軍依舊在互相對峙。

    英德克的第二批遠征軍已經取消,召回第一批遠征軍的使者也正在路上。但是在使者抵達伯蘭頓之前,城中沒有人會知道千里之外的英德克國內所發生的巨變。無論是樞機主教格倫斯,還是陸軍上將布拉馬爾,甚至是格朗克公爵,他們都在耐心的等待生力軍的到來。

    城外的蘭諾軍則完全沒有那份耐心,英德克國內的消息同樣沒有傳到羅斯庫的耳中,因此他也無法判斷自己的計劃究竟成功了沒有。每天看著蘭諾的無辜市民被侵略者請到城牆上喝茶,萊絲的心情也越來越差。

    親衛軍長曾經不止一次的要求開始攻城,因為在明知道敵人可能有援軍的情況,蘭諾軍在城下多等一天,就會多增添一分危險。面對這種情況,就連一直不主張攻城的伯明頓上將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了。

    攻還是不攻?這一直是一個問題。如果強行攻城的話,不僅會連累城中諸多的平民,面對敵人在有利地形的反抗,蘭諾軍必定會死傷慘重。在伯蘭頓前一次攻防戰當中,第七軍團和第四軍團的兩個軍總共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兵力,如果遠道而來的親衛軍再受到這樣的損失,對於目前四面受敵的蘭諾來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繼續在城外等待下去的話,不說很有可能即將到來的敵人援軍,就單只是伯蘭頓城被侵略者所掌控著一件事,就讓所有蘭諾人坐如針氈。

    6月26日,蘭諾軍在伯蘭頓城外已經駐紮了一個月,十多萬人在這期間就連一場戰鬥都未開啟,一個敵人都沒能消滅。士兵們雖然不會對此表示出怨言,但也有很多人也逐漸地顯露出了急躁。

    第七軍團和第四軍團的士兵大多都是南方人,他們之中有很多人的戰友、親人、朋友在伯蘭頓城中遇難,可以說所有的士兵心中都憋著一口怒氣,他們早就盼望著能夠攻到城內,將侵略者全部收拾乾淨。

    可是軍隊高層一直都沒有下達過攻城的命令,這讓越來越多的軍官和士兵們感到詫異。

    「你說,這是怎麼麼一回事兒?」

    第733師第二團團長納達爾少校站在軍長奧西多少將的身邊,他的情緒有些激動。

    「為什麼上面還不下令攻城?」

    733師的指揮官奧西多少將原本話就不多,在伯蘭頓城中經歷過一場大敗之後,他也愈發顯得沉默寡言了。面對納達爾上校的疑問,這位年輕的少將僅僅只說了一個字:

    「等。」

    「還等什麼?」

    納達爾怒吼道,他一把撤下頭上的軍帽,將它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然後說道:

    「我知道上面有什麼顧慮,聽說伯明頓上將的一個遠房親戚正在城中被抓作人質。可是……打仗原本就是要死人的,如此瞻前顧後,這仗還怎麼打下去?」

    聽完了這些話,奧西多少將只是用目光冷冷的掃了納達爾上校一眼,卻並沒有其它的反應。

    「該死的!」

    見到指揮官不開口,納達爾上校終於忍不住了,他抓了一把自己的頭髮,然後說道:

    「如果上面還不發佈攻城命令,那我們就自己動手!那些親衛軍不是也有炮嗎,我去找他們借來,就不信打不過那些敵人!」

    納達爾說著,就怒沖沖地朝自己部隊營地的方向走去。

    然而他還沒走多遠,就聽見從背後傳來一個冰冷的聲音:

    「如若擅動,軍法處置!」

    奧西多少將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如同一枚釘子一般,將身材高大的納達爾上校死死地釘在了地上。

    第733師的爭執只不過是蘭諾全軍的一個縮影,這幾天幾乎每一處營地裡,軍官和軍官,士兵和士兵們之間都會爆發出是否攻城的爭論。但是蘭諾的軍人天生就習慣於服從長官的命令,只要兩位上將,一位中將最終不發話,他們也僅僅只會相互爭論而已,不可能擅自做出任何行動。

    但是士兵們的焦躁不安已經是一個事實,再加上從六月中旬開始,伯蘭頓城外的溫度越升越高,燥熱的天氣讓人們的脾氣也變得火爆起來,士兵們爭論之餘發生的打架互毆事件也越來越多,雖然並未鬧出人命,但也讓幾位最高指揮官大為光火。

    「不能再等下去了!」

    萊絲?維多特中將這樣說道,這句話在這段時間裡已經成為了她的口頭禪。

    行軍打仗的日子並不好過,萊絲又喜歡沒事就跑到親衛軍的營地裡巡視,所以這幾日下來,她那原本白皙的皮膚已經被夏日曬成了小麥色,再加上一頭火紅的長髮,使得這位親衛軍長看起來野性十足。

    坐在指揮部當中的伯明頓上將聽到這句話之後,並沒有向往常那樣提起反駁,他只是靜靜地喝了一口涼茶,爾後將目光轉移到了另一位上將,帝**總參謀長羅斯庫身上。

    現在萊絲主張進攻,伯明頓上將雖然沒有明說,但他依舊是希望繼續等下去的,所以羅斯庫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

    面對這種情況,讓羅斯庫不由得回想起在古雷拉省戰鬥的那段日子,那時他雖然只是第61軍的軍長,但是戰爭期間在面臨一些重大決定的時候,軍中的將領們都喜歡讓他來做最後的決斷者。

    當然羅斯庫也清楚將領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手中擁有可以決定一切權力,而是因為一件事情的決策者必須要為這件事的後果負責。如果這件事最終的結果不令人滿意的話,由親王殿下來背黑鍋總比由那些將軍們自己背黑鍋要妥當一些,畢竟女皇陛下就算發怒,也不會把自己的丈夫怎麼樣。

    現在這樣的情況又發生在了伯蘭頓的城外,羅斯庫雖然有些無奈,但並不對此感到反感,他反而很能體諒此時萊絲與伯明頓上將的心情。

    攻城與否的結果都是十分嚴重的,要麼就是牽連到城內的無辜市民,要麼就是眼睜睜地將伯蘭頓城拱手讓人。這樣的後果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是萊絲與伯明頓上將能夠擔負的。

    幸運的是,如果是前幾天的話,此時的羅斯庫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但是自從今天早晨,他收到人口調查局特工送來的一份加急密報之後,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這份密報是15日夜裡從英德克首都倫登發出的,通過對外事務局與人口調查局秘密經營的通訊渠道,僅僅花了十天十夜的時間,就送到了蘭諾南方戰場的前線,送到了羅斯庫手中。

    英德克國內的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雖然當這份密報發出的時候,英王查理三世還沒有決定放棄遠征蘭諾的決定。但是羅斯庫可以肯定,英德克人的計劃已經完全破產了。

    一個國家的經濟對於它的軍事力量有多麼重要,羅斯庫是相當明白的,英德克的國力已經無法支持一場對外戰爭,這使得伯蘭頓城的問題變得簡單了許多。

    「再等等。」羅斯庫微笑著向萊絲說道,「等下去,時間對我們有利。」

    「為什麼這麼肯定?」萊絲十分不解的道,她知道羅斯庫曾經在戰場上立下大功,可謂是戰鬥經驗豐富。但是由於先入為主的觀念,她一直都認為這位親王身上的光環並不是真實的。對於羅斯庫的一些看法和決定,萊絲從來都是保持著質疑的態度。

    「我之前說過,在英德克有一個特殊的計劃,而且從今天收到的消息來看,這個計劃已經成功了。我可以肯定,英德克的援軍不會來到這裡。」

    「你的確說過有一個計劃,」萊絲皺著眉頭道,「但你從未透露過那個計劃的內容,而我始終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什麼手段能夠讓英德克人放棄入侵我國的念頭?」

    面對萊絲的質疑,羅斯庫只能以沉默來回答,因為他的這個計劃可以說是完全獨立於戰場之外的,此刻就算給萊絲解釋了,對方也不一定能夠聽明白,更不大可能會完全相信。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時間拖得越久,形勢就對我們越有利,城內敵人加上平民,至少也有20萬人,在等不到援軍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堅持太久的。」

    羅斯庫只能這樣向萊絲解釋道。

    萊絲的眉頭依舊緊皺,顯然她對於羅斯庫的解釋並不滿意。

    然而接下來的幾日裡,局勢似乎正在一步一步地向羅斯庫的預言靠近。為了防範敵人的援軍,蘭諾軍在南方與教廷國的邊境線上佈置了大量的偵察兵,對外事務局潛藏在教廷國內的密探也增加了不少。從這些偵察兵和密探的反饋來看,教廷國與蘭諾之間通路上看不到有軍隊過往的痕跡,教廷國內港口城市弗尼薩也沒有大型艦隊進港的跡象。

    得知了這些消息,萊絲儘管仍然疑惑,但也不像前幾日那樣急躁了,她也根據羅斯庫的要求,下令讓親衛軍士兵們進一步加強對伯蘭頓城四周的警戒,防止城中的敵人用任何形式與外界取得聯繫。

    圍城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功夫就進入了七月,在這段期間裡,伯蘭頓城外的蘭諾軍隨時都能夠得到來自國內的各種援助,附近一些城市的居民甚至自發的組織起了民兵隊伍,大老遠的來到蘭諾軍的營地裡助戰。這些民兵到來雖然對於戰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卻也讓蘭諾軍的士氣上漲了不少。

    城內的聯軍卻又是另一幅模樣,料想中的援軍遲遲未到,城市中的糧食日漸減少,再加上戰爭讓城市的大部分機能都受到了損壞,長期與外界隔絕的伯蘭頓城完全變成了一塊死地。城中20萬人每天的排泄物堆積在早就無法通暢運行的下水道當中,在炎炎夏日下散發著令人無法忍受的氣味。儘管聯軍的士兵們大多都居住在城市中部最舒適的住宅改造的軍營裡,但是空氣裡無法驅除的臭味還是無時不刻地在灼燒著他們的神經。

    聯軍士兵當中,無論是教廷人,還是英德克人,他們離開家鄉已經有數個月之久了,在經歷過連番惡戰,以及那次恐怖的大火之後,他們的神經就一直緊繃在極點。如今再加上居住環境越來越惡劣,許多士兵的精神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教廷人倒還好,他們當中有很多都是父神虔誠的信徒,心中的苦惱如果積累到了一定程度,還可以在隨軍神父的幫助之下向父神告解。而那些英德克士兵則不同,他們的信仰並不是那麼堅定,許多人的品格也不見得高尚,他們離開了自己的故土,跨過半個大陸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作戰,而且至今仍舊看不到歸鄉的日期,這讓的生活讓很多英德克人不得不自己想方設法排擠心中的抑鬱。

    作為一個侵略者,在被侵略的人們身上發洩積鬱便成為了最普遍的做法。大部分英德克人,以及小部分教廷人開始以欺壓城中的蘭諾人為樂,他們逐漸忘記了自己的軍規,忘記了身為一個文明人應有的行為準則,在重壓之下,他們滿腦子裡只剩下最原始的**而已。

    許多蘭諾居民,特別是女性開始接連不斷地遭受到了侵略者的騷擾。進入了7月之後,每天都會有無辜的蘭諾市民被以尋釁為樂的聯軍士兵毆打致死,更有不少姑娘婦人們遭到慘無人道的蹂躪。在這一刻,無論是平民女子還是貴族夫人,她們全部都成為了侵略者眼中可口的羔羊。

    醜惡的話劇每天每刻都在伯蘭頓城中上演,就像某位哲學家曾經說過的:侵略者就是侵略者,無論他們將自己掩飾的多麼冠冕堂皇,到了最後一定會脫去高尚的偽裝,變成**裸的惡棍。

    聯軍高層並不是對手下士兵的惡行毫不知情,相反聖騎士奧萊特甚至親手處死幾個嚴重違反軍規、罪大惡極的士兵。但無論是英德克陸軍上將布拉馬爾,還是教廷軍指揮官格朗克公爵心中都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嚴格約束士兵,那麼這支被困在城中的軍隊,很有可能會自行崩潰。

    7月5日,當這個月的第一個星期過完之後,格朗克公爵憂心忡忡地找到了英德克陸軍上將布拉馬爾。

    「上將閣下,」老公爵先是向上將行了一禮,然後問道:「貴國的援軍可有消息,究竟還有多久才會抵達這裡?」

    面對格朗克公爵的疑問,布拉馬爾上將只能露出苦悶的笑容,說道:

    「閣下,城外的形勢您應該也很清楚,這幾日我雖然已經派出一些士兵外出查探,但是派出去的人全部都是有去無回。敵人似乎想要將我軍困死在城裡,自然不會輕易讓我們與外界取得聯繫。」

    格朗克公爵也明白這個事實,但是目前城中的情況實在太過惡劣了,受到聯軍士兵欺壓的蘭諾平民苦不堪言,如果再這麼下去的話,聯軍一定會背負上極壞的名聲。

    這次教廷號召全大陸的國家對抗蘭諾,原本就是在父神的名義下舉起的旗幟,如今聯軍士兵卻在伯蘭頓城對民眾施以暴行,這些明顯違反父神教義的行為實質上是在給他們自己臉上抹黑。

    布拉馬爾上將明白格朗克公爵的憂慮,也清楚自己手下士兵干的那些好事,但是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樣的事情--事實上他自己剛剛從某位伯爵夫人的房間內走出來。這位陸軍上將雖然年近六旬,但卻老當益壯,如果不適當發洩積欲的話,恐怕會憋出病來。

    「城中的餘糧已經不多了,」格朗克公爵繼續說道,「加上那些平民,我們恐怕撐不過這個月。」

    糧食的問題的確很嚴重,這一個月以來,聯軍在城內翻了個底朝天,依舊沒有找到太多的糧食。布拉馬爾上將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有些泛白的鬍子,突然問道:

    「如果我軍向城外突圍,能有幾分勝算?」

    「不到五成。」格朗克公爵搖搖頭道,「城外的敵人越積越多,雖然大多數都是之前城中的敗軍和附近村鎮的民兵,但是當中的親衛軍確是不能輕視的力量。」

    傳說中的蘭諾親衛軍究竟有多麼厲害,格朗克公爵和布拉馬爾上將至今沒有親眼見識過,但是他們也曾經到城頭上觀察過那支軍隊,以這兩人老練的目光,自然能夠分辨出一支軍隊的強弱。

    格朗克公爵和布拉馬爾上將都看得出,城外的那支親衛軍雖然人數不多,但絕對是一個強敵,貿然出城只會自討苦吃。

    「不如我們將城中的平民放出去一部分。」布拉馬爾上將突然提議道。

    聽到這句話,格朗克的眼神一亮,如果能夠將城中的那些平民放出城去,擺脫了這個包袱,城中的餘糧又可以堅持不少時間。

    老公爵剛想出聲贊同這個提議,卻立刻又想到,如果將平民都放走了,城內沒有了足夠的人質,城外的敵軍豈不是可以毫無顧忌的開始攻城?

    以目前的形勢,格朗克公爵可沒有把握抵抗住蘭諾軍的猛攻,布拉馬爾上將也是如此,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每天都將一些有身份的蘭諾市民請到城頭給外面的敵軍看。

    兩位老人同時想到了這一點,接著又同時歎了一口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