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五十四章 伯蘭頓會戰(上) 文 / 旋風貓

    第五十四章伯蘭頓會戰(上)

    教歷993年,從5月15日到7月底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在蘭諾南方城市伯蘭頓及其附近區域裡發生了一連串的戰鬥,在後來的記錄文獻當中,人們將這些戰鬥通稱為「伯蘭頓會戰」。

    而發生在7月20日夜晚到21日清楚之間的這一場戰鬥,無疑是整場會戰當中最終也是最為高潮的階段。

    21日22:30分,英德克軍新式火槍隊全部投入到了突圍的作戰當中,與其分庭抗禮的則是蘭諾親衛軍第四師,當這兩支手持火器的軍隊開始從正面相互射擊的那一刻起,由諾斯大陸的戰爭史正式由「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

    蘭諾人和英德克人手中的火槍無論是威力上還是射程上都相差無幾,因此士兵的人數和素質便成為了接下來戰鬥的關鍵。蘭諾親衛軍士兵戰意高昂,英德克火槍隊人數眾多,雙方也因此在短時間內僵持不下。

    拉鋸戰雖然對人多的一方較為有利,但卻並不是布拉馬爾上將願意看到的,就像之前很多次提到的那樣,聯軍的目的不是全殲蘭諾人,而是突破對方的包圍圈。

    蘭諾方面除了手持迪克式線膛步兵槍的一萬名親衛軍士兵之外,第73軍其餘的兩個師也趕到了戰場,雖然他們無法像親衛軍那樣隔著老遠射擊敵人,但是一旦離得近了,這些裝備精良的老練戰士仍然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殺傷力。

    當第73軍全部投入戰鬥之後,親衛軍第四師指揮官威廉姆斯少將也開始指揮士兵全力與英德克火槍手對射,為73軍的戰士們靠近敵軍陣地創造良機。

    聯軍方面也是一樣,英德克火槍手站在遠處不斷發射彈丸,皮爾斯中將與德米特裡少將則率領著其餘的教廷步兵衝擊蘭諾軍的陣地。雙方的指揮官心中都十分清楚:擁有絕佳遠程攻擊力的火槍部隊一旦被近身,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於是戰場上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景象:蘭諾親衛軍第四師和英德克火槍手隔著老遠的距離相互壓制對方,他們中間則是在近距離交戰的雙方步兵。雖然在這種情況下發射出去的彈丸很容易誤傷到自己人,可是誰也不肯因為這些許的損傷就後退一步。

    時間一分一秒的在流失,聯軍方面人數上的優勢終於體現了出來。儘管每一個蘭諾戰士都是悍勇不畏生死的,可是他們畢竟只有兩萬人出頭,比起不斷湧入戰場的聯軍來說實在太少。更何況,每一個聯軍士兵都清楚這一戰關乎到他們能否回到他們的祖國,戰鬥起來也就多了一分狠勁兒。約莫一個小時之後,戰場正中的第73軍漸漸的顯露出頹勢,陣線也在不斷地向後收縮,甚至有零星的小股聯軍隊伍滲透了他們的防線,開始衝擊親衛軍第四師的陣地。

    到了這個時候,城西蘭諾軍的敗北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然而布拉馬爾上將仍舊感到不滿意。一種莫名的危機感始終堵在陸軍上將的心口,他只想盡可能早的遠離身後的這座城市。

    「傳我命令,讓炮兵營立刻轟擊既定區域!」

    布拉馬爾上將沉著臉下達了命令。

    「可是閣下……」聽到這命令之後,站在布拉馬爾上將身側的副官渾身顫抖了一下,連忙道:

    「那裡還有很多我軍士兵,用火炮攻擊那裡,也會給我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不用擔心那麼多!」布拉馬爾斬釘截鐵地說道:「為勝利捐軀是十分榮譽的死亡方式,他們的靈魂會回到父神那裡去的!」

    布拉馬爾上將打了這麼多年仗,很清楚在戰場上因為全局放棄一部分士兵的生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更何況此刻正在火炮攻擊區域內奮戰的大多都是教廷的步兵,他們的死活對於布拉馬爾來說並不重要。

    雖然教廷軍的指揮官格朗克公爵和格倫斯樞機主教就站在布拉馬爾上將的附近,但是他們都沒有出聲反駁英德克將軍的這一命令,因為他們心裡都清楚,如果想要突出重圍,就必須依仗英德克人的力量,他們自己手下的那些教廷士兵的的確確是次要的。

    英德克軍的指揮系統非常高效,布拉馬爾上將這道命令發佈過後僅僅5分鐘,設置在伯蘭頓西城門外的英德克炮兵陣地上就閃氣了一連串的火光。

    「敵炮來襲!」

    遠遠地望見了那幾道不詳的光芒,蘭諾親衛軍第四師的陣地上立刻就響起了軍官的告警聲。親衛軍的火槍手們平時也會和自己的炮兵營進行戰術演練,因此對於這種火光非常的熟悉。

    一陣低沉的炮彈發射時的轟鳴傳過來之後,天空中緊接著又響起了炮彈飛速撕裂空氣時的嗡嗡聲,親衛軍第四師的士兵們再也顧不上和英德克人對射,他們紛紛四散開來,有的在尋找就進的掩體,有的乾脆直接就趴在了地上。

    「轟隆隆!」

    英德克人20磅攻城炮發揮出了極大的威力,幾乎所有的炮彈都精準的落在了蘭諾人的陣地當中。二十團橘紅色的火光冉冉升起,同時也帶走了無數的生命。

    一時之間,火藥和物體被燒焦的味道充滿整個戰場,四周圍隨處都可以聽到被炮彈擊傷的人們所發出的慘叫聲。正如同布拉馬爾上將的副官所擔憂的那樣,戰場當中正在交戰的雙方都因為炮擊而受到了傷害,儘管大多數炮彈都落在了蘭諾人的陣地裡,但還是有一些教廷人同樣遭到了滅頂之災。

    還未等蘭諾人喘過氣來,緊接著第二輪炮擊便又開始了。

    重磅炮彈一發接著一發地落在了戰場之上,雖然這種炮彈最適合轟擊城牆和建築物,並不是設計出來針對步兵的,但是它在猛烈爆炸時所產生的碎片以及氣浪仍然能夠給附近的人們造成極大的傷害。每一團火光閃過之後,四周圍的地上就會多出幾具殘缺的、甚至被燒焦的屍體。

    蘭諾人的陣線在三輪炮擊之後就宣告崩潰了,不是因為蘭諾的戰士怕死,而是因為接連不斷的爆炸讓他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線。在英德克火炮的轟擊之下,很少還有人能夠順利履行軍官們下達的命令。

    73軍軍長布洛克?波本中將在第二輪炮擊的時候被炸斷了一隻胳膊,儘管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讓他幾乎當場昏迷了過去,可是這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還是咬緊了牙關,硬挺著下達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叫733師的奧西多少將趕快撤回來……如果他還活著的話!然後告訴親衛軍第四師的威廉姆斯少將,讓他立即後撤……我們頂不住了!」

    儘管「頂不住」這個詞讓波本中將感到十分恥辱,可是四周圍的蘭諾戰士望向中將的眼神卻沒有一絲鄙夷。

    因為中將目前所在的位置,僅僅比更前面的733師靠後一百多米而已,完全可以稱作是戰場的最前線。

    四周圍都是敵軍的士兵,他們操著各種各樣的口音,說著一連串聽不懂的話語,持著在蘭諾戰士眼中就像是玩具一樣的簡陋兵器不斷地衝殺過來。波本中將的護衛隊圍城了一個圈子,將重傷的指揮官保護在中間,然後不斷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斬殺任何一個敢於靠近的敵人。

    然而聯軍實在是太多了,砍倒一個人之後,就會有兩個人再度衝過來,蘭諾士兵們手中用精鐵打製的長劍都出現豁口,厚實的盾牌也佈滿了裂痕……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他們再也撐不了多久。

    當波本中將周圍只剩下三十多個蘭諾戰士,當前方又出現一支百人以上的聯軍隊伍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到絕望了。

    就在這個時候,蘭諾士兵的身後突然傳來一陣清脆的槍聲,緊接著迎面正衝過來的那一群聯軍士兵裡就有數十人頹然倒在了地上,剩下其餘的人也明顯放緩了腳步,猶豫了起來。

    「是第四師的人,該死的!他們怎麼還沒有後撤?」

    儘管威脅暫時被解除,但是波本中將卻一點兒也不高興,因為他知道比起自己的73軍來所,後方那些手持先進武器的親衛軍要金貴的多。

    遠在數百米之外的威廉姆斯少將自然無法前來回答波本中將的問題,但是他和他手下的親衛軍卻以實際的行動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覆:

    「蘭諾的軍隊不會拋棄戰友,更不會在沒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退出戰鬥!」

    無論是第73軍,還是親衛軍第四師,他們駐紮在城西的任務就是攔住突圍的敵人,如今這個任務沒有達成,就算波本中將用73軍全軍給親衛軍第四師當後盾,威廉姆斯少將也不會領這一分情。

    親衛軍第四師的戰士們再一次組織起了齊整的隊伍,一邊開槍一邊緩緩前行。如果有敵人靠近了他們,士兵們就會用腰間的騎士劍給予還擊。有的時候來不及換上近戰武器,他們就直接揮起手中的迪克式線膛步兵槍,用堅硬的槍托攻擊敵人的身軀。

    戰爭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是第73軍還是親衛軍第四師,都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雖然他們仍舊堅守住了自己陣地,但是任誰都無法保證,當敵人一次衝鋒、又或者一次炮擊之後,他們的陣地還會不會繼續存在。

    「敵人已經撐不住了,讓炮兵營繼續轟擊,勝利就在眼前!」

    老練的布拉馬爾上將一眼就看出了蘭諾軍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使出最後一擊了。

    跟隨在陸軍上將身邊的副官隨即就準備去傳達這一命令,可是當他一轉身,還沒邁出步子的時候,卻猛然看到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光景。

    「閣下!」副官驚叫了起來,他指著戰場的南面說道:「是敵人的援軍!」

    「援軍?」布拉馬爾上將差一點就從座椅上跳起來了,他順著副官的手指望去,然後有些難以置信地低呼道:

    「怎麼可能這麼快?」

    按照突圍之前的估計,從開戰時算起,敵人佈置在其它幾座城門的援軍如果想要抵達西門的戰場,至少也有3個小時的時間。可是現在距離戰鬥打響僅僅過去2個小時而已,敵人居然比預計提前了整整一個小時抵達戰場!

    之所以做出了錯誤的估計,還是和聯軍的情報工作不足有關。布拉馬爾上將原本以為圍在伯蘭頓城外的蘭諾人大多都是步兵,卻沒有想到,親衛軍當中有一群精銳騎兵的存在!

    而此時趕到戰場附近的,正是蘭諾親衛軍軍長萊絲?維多特中將,以及她親率的五千龍騎兵!

    早在去年年底的斯索瓦爾山口戰役,萊絲和她的親衛軍就曾經在戰場上大放異彩,憑藉著5000人硬生生俘虜了兩萬瑞沙軍隊。只不過當時大部分國家都是認為那場戰鬥是蘭諾在自吹自擂,瑞沙帝國也從來沒有承認過這件事,所以萊絲?維多特這位女將軍至今還沒有被大陸各國的軍隊統帥們重視。

    然而此時此刻,布拉馬爾上將卻無法忽視這突然出現在戰場之中的強大力量。

    5000名騎士就如同旋風一般接近了戰場正中,當距離敵人還有百餘米的時候,衝在最前面的人已經取出了隨身的短槍。

    龍騎兵手中的這些短槍在構造上和步兵使用的迪克式線膛步兵槍沒有太大的差異,只不過槍管較短一些而已。不過為了和步兵用槍進行區分,又要避免出現類似「迪克式線膛步兵槍」這樣冗長的名字,騎兵們習慣稱這種短槍為「卡賓槍」。

    卡賓槍的射程較一般的步兵槍要近一些,但是騎兵卓越的機動性彌補了這一缺陷。在戰鬥中,往往是一眨眼的功夫,龍騎兵就已經衝到了敵人的近處,在進行一輪射擊之後,他們又會迅速的改變自己的位置,讓敵人防不勝防,卻又無法輕易抵擋。

    有了先前對瑞沙帝**的經驗,再加上這幾個月以來長期的演練,萊絲手下的這群龍騎兵進入了戰場之後就如同見著了獵物的鯊魚群一般,立刻就露出了崢嶸的利齒。

    萊絲的確是一名優秀的騎兵指揮官,在她的率領之下,龍騎兵們能夠在短時間內不斷地改變自己的位置,同時又保持著與敵人之間的距離。無論是對付手中只有近戰武器的教廷士兵,還是對付同樣擁有火槍的英德克人,萊絲和她的龍騎兵都顯得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儘管他們只有5000人,卻給戰場上的聯軍帶來了數萬人的壓力。

    龍騎兵的速度極快,又不像傳統騎兵那樣採用近距離作戰的手段。聯軍的士兵們在無奈之下,只能夠奮力地用雙腿追逐他們,奢望能夠將他們留下。

    看到這種情況,布拉馬爾的鬍子都氣的翹了起來,他隨即就怒吼道:

    「不必理會敵人的騎兵,他們在短時間內無法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威脅,繼續攻擊敵人步兵的防線,我們只需要考慮突圍就行了!」

    布拉馬爾上將的一番話正好擊中了萊絲與她手下龍騎兵的軟肋,正如陸軍上將所言,蘭諾的龍騎兵雖然厲害,但人數畢竟太少,短時間內無法大量殺傷敵人,而且無法用於防禦。在目前西側的蘭諾防線上步兵所剩無幾的情況下,聯軍只需要集中精力攻擊這道脆弱的防線,然後向西面突圍,萊絲和她的龍騎兵就毫無辦法了。

    得到了陸軍上將的指示,原本被蘭諾龍騎兵「引誘」到其它方向的聯軍隊伍再一次集結了起來,他們組成了一道嚴密的鋒線,不再理會蘭諾騎兵的挑釁,而是專心致志的將最強大的力量施加在了蘭諾第73師和親衛軍第四師的防線之上。

    遇到這種情況,就連萊絲也沒有任何辦法了,由於太過匆忙,此刻從伯蘭頓南門趕來的蘭諾軍只有這5000龍騎兵而已,大部分步兵還在往這裡的路上,當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正當萊絲暗下決心,準備率領這五千名不善近戰的龍騎兵衝入敵軍陣中,拼著損失慘重也要留下敵人的時候,戰局又出現了變化。

    沒有任何的徵兆,城西戰場北面原本漆黑的夜色當中,突然閃出了十幾團明亮的火光。

    那些火光和先前英德克人火炮發射時的光芒一樣,都有著橘黃色的、預示著死亡的色彩!

    短短的三四秒之後,接連不斷的爆炸聲在聯軍剛剛集結起來的隊伍裡此起彼伏,一個個更加耀眼的火球直竄入天際。

    蘭諾親衛軍的炮兵終於趕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