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五十五章 伯蘭頓會戰(下) 文 / 旋風貓

    第五十五章伯蘭頓會戰(下)

    由羅斯庫親率的,駐紮在伯蘭頓北門之外的親衛軍第一師及第42軍,之所以能夠在時間上緊隨在萊絲的龍騎兵之後抵達戰場,是有原因的。

    當羅斯庫成為伯蘭頓城外蘭諾軍實質上的指揮官之後,所有緊要的情報都會在第一時間內送達城北的蘭諾軍總指揮部。再加上羅斯庫本人與人口調查局一向良好的關係,負責傳遞情報的都是調查局最精銳的特工。因此在伯蘭頓城內的聯軍打開城門的那一刻,一直都在注意城中聯軍動向的情報人員就立刻快馬加鞭,將這一情報送到了羅斯庫的面前。

    作為親衛軍的核心部分,親衛軍一師的動作也是極快,全軍在一刻鐘內就完成了集結。儘管炮兵營裡的那些火炮並不是輕易能夠運輸的武器,但是這兩個月以來一直都聚集在蘭諾軍營地裡的民兵甚至平民在這一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蘭諾軍配備的24磅攻城炮為例,這種武器平日裡至少需要9匹古雷拉駿馬才能夠拉動。當民兵和普通民眾加入之後,他們也用自己帶來的馬匹來幫助火炮的運輸,因此在最多的時候拉動一架火炮的駿馬多達20匹。有的人甚至會直接跟在火炮的後面,用自己的身軀去推動它。民眾的相助讓全軍的效率大大提高,整個炮兵營當中數十門各種制式的火炮居然沒有一架掉隊的。

    此外,可千萬不要小看皇家武器研究院所開發出來的這些新式火炮,仍然以那15門24磅攻城炮為例,這種火炮的射程最遠達1000米,比英德克人使用的20磅攻城炮還要遠一些。而且羅斯庫本人也非常熟悉這些火炮的性能,當他率軍抵達城西戰場附近的時候,就下令將這15門攻城炮安置在一座高地之上。有了高度的加成,這些火炮的射程就變得更遠,達到了1500米左右的距離。因此,當親衛軍第一師和第42軍尚未進入戰場之時,身處在高地上的炮兵指揮官波拿巴准將就能夠憑藉著望遠鏡,指揮火炮攻擊西城外的敵軍了。

    蘭諾軍攻城炮使用的炮彈比英德克人的炮彈要重,威力也就更大一些,雖然攻城炮的數量只有15門,但是一輪轟擊之後,便讓剛剛才組織起密集隊伍的聯軍士兵們感覺墮入了地獄之中。

    不知道是由於聯軍士兵太急於攻破眼前的蘭諾防線,還是由於高地上波拿巴准將太善於把握機會。15發攻城炮炮彈正好落在了聯軍人數最多地方,理所當然的也就取得了最大的效果。一發炮彈落地爆炸之後,方圓10米以內的聯軍士兵非死即傷。僅僅的15發炮彈,就造成了聯軍三百多人的傷亡。

    更讓布拉馬爾上將感到頭痛的是,聯軍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密集攻勢因為這火炮一阻,立刻就崩分離析。聯軍士兵,特別是衝在最前面的教廷軍步兵可不比蘭諾親衛軍的戰士,他們有生以來恐怕還從未有過被炮彈擊中的經歷。除了那些被炮火波及,直接陣亡或者身受重傷的聯軍士兵,就連那些僥倖沒有受到爆炸影響,仍然具有行動力的士兵都開始感到恐懼起來。

    戰場上最可怕的除了對面的敵人,同時還有死亡的恐懼,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鋼鐵般的神經。那些教廷軍士兵當中有一部分原本就是在國內種田的普通農民,只不過由於這場戰爭的需要,在受到了教皇陛下的「感召」之後,被強行送到了戰場前線。他們雖然大多都是虔誠的父神信徒,但是對神的敬仰並不能時他們擺脫對死亡的恐懼。

    先前的作戰是在我眾敵寡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戰鬥一直都十分順利,再加上隨軍神父在一旁的安撫,所以儘管教廷的那些新兵們也會感到恐懼,但仍然能夠跟隨著老兵們一起衝上前去砍殺敵人。可現在敵人的援軍接連到來,更有威力強大的火炮助陣,這些新兵就淪為了首先崩潰的一批人。

    望著戰場四周圍被爆炸撕裂的軀體、臟器甚至只剩下半邊的頭顱,那些在幾個月以前還在家考慮田地收成的新兵們再也無法戰鬥下去了。他們哭喊著,拋下了手中的武器向某個方向開始奔跑,也絲毫沒有考慮他們正在逃跑的方向是敵人的防線,還是後方維持軍紀的執法隊。

    有的人很快就被蘭諾人殺死了,有的人也被後方的執法隊斬殺以儆傚尤,但是更多的人卻在聯軍的隊伍當中引起了混亂,經過他們這麼一鬧,讓那些原本心智比較堅強的老兵也開始動搖起來。

    天空中炮彈飛行時的嗡嗡聲接連不斷,就好像是惡魔的呻吟一般,讓人不寒而慄。四周圍又不斷地有火槍射出的彈丸襲來,在這種全方位的攻擊之下,短短的十分鐘之內聯軍的前鋒就出現了大量的死傷。

    眼睜睜的看到了這一幕慘劇發生,位於後方指揮的布拉馬爾上將也目瞪口呆。最初,當布拉馬爾上將得知自己即將指揮一支配備了先進火器的軍隊入侵蘭諾的時候,他是何等的躊躇滿志,心中更是認為憑藉著這支新軍,擊敗蘭諾帝國,讓英德克成為由諾斯海陸實力均為第一的強國也不是夢想。然而殘酷事實卻讓布拉馬爾上將發現,蘭諾人居然也掌握了同樣的技術!

    當第三輪炮擊落入聯軍的陣地之後,布拉馬爾上將終於氣急敗壞地咆哮了起來:

    「還在等什麼,立刻讓炮兵攻擊敵人的火炮陣地!」

    然而這一次,一直跟隨在陸軍上將身後的副官卻並沒有立刻去執行這道命令。

    「可是閣下……」副官滿臉難色地說道:「根據距離測算,我軍的火炮沒有辦法攻擊那麼遠的位置。」

    此時蘭諾的炮兵營正在距離戰場1.5公里外的高地上,在夜色下從布拉馬爾上將所在的位置上根本就無法用肉眼察覺到敵軍火炮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英德克的炮兵針對敵人的火炮發動攻擊,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那麼……」儘管胸中一陣氣餒,但布拉馬爾的腦筋仍舊轉的很快:「那就繼續用炮火攻擊敵人的防線,等西側的敵軍潰退之後,全軍立刻突圍……能走多少是多少!」

    到了這個時候,就連布拉馬爾上將也沒有把握將全軍都帶離這裡了。

    布拉馬爾上將的突圍計劃仍舊沒能順利實行。10分鐘之後,親衛軍第一師以及第42軍加入戰鬥,他們的到來使得親衛軍第四師和第73軍原本搖搖欲墜的防線得到了極大的支持。反觀因為前一陣子的炮火打擊而陷入恐慌的聯軍,他們此時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另一方面,英德克人的攻城炮在接到了布拉馬爾上將的命令之後,再一次將炮口對準了蘭諾軍的西側步兵防線,然而他們僅僅只來得及發射一輪炮彈,就再也沒有了繼續逞威風的機會。

    炮兵指揮官波拿巴准將再一次展現出了他的非凡才能,1.5公里的距離之下,英德克人無法發現蘭諾軍炮兵的具體位置,但是憑藉著手中的望遠鏡,波拿巴准將卻可以憑藉著英德克火炮在發射時產生的火光,準確無誤地判斷對方的所在!僅僅數分鐘過後,蘭諾親衛軍15門重型火炮就對英德克人設在伯蘭頓西城門外的炮兵陣地進行了覆蓋式的炮擊,英王查理三世花費了無數財富建立起來的新式炮兵在短短的5分鐘內就灰飛煙滅了。

    看著從後方炮兵陣地裡升起的火光,布拉馬爾上將心頭一陣抽搐,差一點就昏厥過去,他可是很清楚,那些炮兵,特別是那20門火炮,數量雖然不多,但每一個人、每一架火炮都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

    和布拉馬爾上將同在一旁關站的格朗克公爵、格倫斯樞機主教也是面色蒼白,然而他們並不是因為英德克炮兵的覆滅而悲傷,而是在認清楚蘭諾軍火炮威力之後,在心中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

    「既然敵人的火炮能夠打到自己身後,那些炮彈不也同樣有可能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一想到這一點,就連一直沉默地注視戰局的格朗克公爵也忍不住不安的向布拉馬爾上將說道:

    「閣下,敵軍的增援越來越多,如果還無法突圍,我軍恐怕就要困死在這裡了!」

    布拉馬爾上將又何嘗不明白這一點?他點了點頭,眼神裡露出一絲狠色,然後說道:

    「到了這個地步,尋常的戰術已經難以起到作用,不如你我二軍分作兩個方向,一支繼續向西突圍,一支立刻轉道向南,趁敵人的包圍圈尚未合攏之時,搏得一線生機。」

    布拉馬爾上將的這番話看似有一點道理,因為在目前全軍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將原本聚集的兵力分開從兩個方向逃走,這樣也能夠達到分散敵人注意力的目的。畢竟現在蘭諾人雖然聲勢浩大,但人數不一定就比聯軍佔優勢。如果教廷軍和英德克軍分兵逃跑,蘭諾人最多只能夠堵住當中的一支。

    然而格朗克公爵也是老奸巨猾的人物,他怎麼可能看不出布拉馬爾上將在這計劃當中所使的陰謀?表面上教廷軍和英德克軍分兵逃往兩個方向,大家突圍的幾率都是一樣的。但是無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上來講,教廷軍都及不上英德克軍。所以這計劃的最終結果,很有可能是教廷軍被英德克軍當作是逃亡的後盾,落入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但是格朗克公爵也清楚如果不同意布拉馬爾上將的計劃,雙方這麼爭持下去,恐怕都得葬在這裡,於是老公爵只能這樣說道:

    「既然如此,就請閣下繼續攻擊蘭諾人的西部防線,我軍則立刻轉道向南!」

    格朗克公爵的想法是顯而易見的:如今西面的蘭諾防線已經得到了加強,想要突圍並不容易,因此西邊這條路就交給英德克軍。而南面只有蘭諾的一支龍騎兵,對方雖然厲害,但人數並不算多,教廷軍也應該有能力對付。

    布拉馬爾上將自然也清楚格朗克公爵的主意,雖然他在心中大罵對方老奸巨猾,卻也沒辦法提出反駁,因為這個分兵突圍的計劃,原本就是布拉馬爾上將自己提出的。

    兩軍交戰,事不宜遲。決定了最終的作戰計劃之後,英德克陸軍上將便和教廷軍名義上的指揮官相互握手,珍重道別。雙方還約定,無論是誰先抵達了教廷國的邊境線,都會停下來,等到另一方到達之後,再一同南下進入教廷的境內。

    至於這個約定到時候究竟會不會履行,此刻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原本十分融洽的教廷--英德克聯軍,在此時已經出現了裂痕。

    對於聯軍來說幸運的是,蘭諾人持續不斷的火炮轟擊並沒有摧毀他們的指揮系統,正在前線奮戰的皮爾斯中將與德米特裡少將很快就接到了格朗克公爵改道向南的命令。儘管在戰鬥的最前線改變行軍的方向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兩位將軍還是憑藉著出色的指揮,在付出了一些代價之後,成功脫離了西面的戰場,然後和後方趕來的格朗克公爵所率領的教廷軍本隊一起殺向南方。

    布拉馬爾上將所率領的英德克軍倒也沒有含糊,繼續向西面的蘭諾防線發動猛攻。儘管他們已經沒有了炮火的支援,但是在強烈的求生**之下,英德克人居然越戰越勇,將前方的蘭諾軍逼迫得連連後退。

    然而英德克人的好運在20分鐘後就用的一乾二淨,在與蘭諾親衛軍第一師的主力正面相遇的時候,布拉馬爾上將這才發覺,選擇從西面突圍的的確確不是一個好主意。

    由於親衛軍第一師是整個親衛軍當中的精華,所用的武器裝備也是最好的,他們甚至還配備了一些剛剛從武器研究院中新開發出來的實驗性產品。

    比如說帝**總參謀長羅斯庫?拜耶赫夫親王殿下正在親自指揮的一支小型炮兵部隊。這支炮兵所擁有的火炮和波拿巴准將麾下的那15門24磅攻城炮不同,它們是一架架小巧玲瓏地,袖珍版火炮。這種6磅炮的炮彈較小,威力也遠不如攻城炮的炮彈,射程一般也只有四五百米,但是它的優點是射速快,便於移動,輕巧靈活,因此十分適合用於攻擊敵軍步兵。

    羅斯庫自己也是第一次指揮這種輕便的火炮作戰,在一大群護衛的簇擁之下,他站在防線前方的臨時炮兵陣地當中,有些興奮地下達著一道又一道攻擊命令。

    「前方400米,1號炮至5號炮,三連射!」

    「前方250米,6號跑、7號炮持續射擊!」

    儘管羅斯庫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炮兵指揮官,但在他的指揮之下,總共36門輕型火炮配合著四周圍的親衛軍士兵,還是成功的抑制住了對面英德克人的猛攻。6磅炮的威力雖然不強,但是一顆炮彈砸下去,爆炸周圍的三五個人也是要受重傷的。再加上這些火炮的射程也比英德克人手中的火槍要遠一些,因此儘管英德克人在布拉馬爾上將的指揮下拚命地往前衝,等真正衝到了蘭諾人的防線跟前,能活下來的人只剩先前的三分之一了。

    此刻戰場上的情景已經變得極為淒慘,在軍號聲中,英德克士兵一批一批地衝擊著蘭諾人的防線,卻在對方火槍和火炮的雙重打擊之下,一片一片的倒在地上。同樣擁有遠程火器的英德克火槍手站在後面的不遠處,往往還沒來得及放出幾槍,就被隨後襲來的炮彈轟得七葷八素。

    「閣下!」布拉馬爾上將的副官第一次在沒有接收到命令的情況下,就站在了長官的面前,年輕人滿臉都是焦急的神色,他低聲說道:

    「再這樣打下去,士兵們就要支持不下去了!」

    這句話十分清楚地穿到了布拉馬爾上將的耳朵裡,然而他卻像是沒聽清似的,過了許久,才回答道:

    「除了繼續向前,還能有什麼辦法?」

    布拉馬爾上將不是不知道英德克軍此時的危機,然而就算是他,也找不出繼續猛攻之外的辦法了。現在大部分教廷軍士兵已經脫離戰場,四周圍只剩下英德克人和蘭諾人,可以說就算布拉馬爾想逃,對方也一定會讓他如願。

    知道此時,布拉馬爾才意識到自己一直都在犯的一個錯誤:他實在過於自信了一些,以為憑藉著士兵手中的武器就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線,卻沒有想到,這一舉動卻葬送了己軍,白白便宜了教廷人。

    「閣下……」布拉馬爾的副官猶豫了好一陣子,最終下定了決心,一字一句地說道:

    「不如我們向蘭諾人投降,這場戰鬥說到底是由教廷掀起的,如今他們已經離開這裡,我們沒有必要讓國王陛下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新軍當教廷的墊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