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四卷 南征北伐 第五章 等他回來再說! 文 / 旋風貓

    第五章等他回來再說!

    「沒有想到,親王殿下居然能夠狠下心來,為了取得最大的戰果而不顧伯蘭頓城中數萬市民的生命……」

    當從阿爾琳娜口中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官凱瑟琳的雙目當中隱隱顯露出了一絲異樣的身材。

    阿爾琳娜並沒有注意到伯爵夫人的眼神,她輕輕地揉了揉太陽穴,頗為懊惱地說道:

    「早知道如此,我一定不會讓他去指揮全軍的。」

    「為什麼?」隆松伯爵夫人聽到這句話之後顯得有些激動,她立刻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女皇說道:

    「當初是我向您提議讓親王擁有更多的權力,所以這些話由我說出來可能有些不合適--但是您應該明白的是,親王殿下他的做法並沒有任何錯誤。換作任何一個有頭腦的指揮官在場,也一定會做出和親王殿下同樣的選擇。」

    「他沒有做錯?」阿爾琳娜更加疑惑了,她用力敲了敲桌面上的那份情報,然後說道:

    「軍隊的職責就是保護普通民眾,可是親王他為了勝果,不惜犧牲伯蘭頓市民生命,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就如同羅斯庫一直所擔心的那樣,此時的阿爾琳娜並不能夠理解他的想法和苦衷,善良的女皇陛下在任何時候都是以她的子民為最優先的。

    幸好,此刻在阿爾琳娜面前仍然還有肯為羅斯庫說話的人物。

    「我並不贊同您這樣的說法。」隆松伯爵夫人十分罕見的和女皇唱起了反調,「雖然我對戰爭懂的不是很多,但是我也可以猜到親王殿下那樣做的苦衷,在我軍兵力並不佔優的情況下,貿然攻城只會帶來更多的損失。從歷史上也可以知道,許多著名的城市並不是從外部被強行攻克的,而是被長期圍困之後從內部開始崩潰的。親王殿下的決定雖然連累了許多無辜的市民,但是卻將我軍的損失減到了最低。正因為這樣,伯蘭頓城外的戰鬥我軍才能取得輝煌的戰果,親王殿下才會有餘力率軍攻入教廷國。」

    「你說的這些……我的明白,可是……」

    隆松伯爵夫人的一番話讓阿爾琳娜腦子裡更加混亂了起來。按理說,伯蘭頓城外大捷,教廷軍敗退、英德克軍全部投降的功勞全部都應該算在羅斯庫的頭上。但是伯明頓上將的那封信以及伯蘭頓城內巨大的傷亡讓阿爾琳娜完全無法體會到勝利的喜悅。

    從前那個溫柔、體貼,待所有人都彬彬有禮的羅斯庫到哪裡去了?阿爾琳娜心中感到非常納悶,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的丈夫居然會做出對伯蘭頓城內數萬民眾見死不救這樣的事情。

    「為什麼你要這樣做呢?」阿爾琳娜在心中這樣問著,「為什麼我收到了兩份報告,卻唯獨沒有等來你的家書呢?」

    「布蘭登少校,」女皇將目光轉向了一直都留在書房的首先幕僚總監,向她問道:

    「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

    隨著擔任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時間越長,阿爾琳娜就越發的感覺到,如果什麼事情都必須由她來做決定,那樣的話實在是太累了。所以阿爾琳娜也漸漸的開始學會讓他人分擔自己在政務上的煩惱,因此最近她才會和**官凱瑟琳?隆松走的很近,而另一個為她排憂解難的人便是眼前這位年輕的幕僚總監。

    「我……我認為……」由於女皇和**官剛才所談論的事情過於重大,所以布蘭登少校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有發言的機會,在突然被女皇問到之後,她連忙在心中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才說道。

    「我認為親王殿下的做法雖然有失妥當,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將目光著重於這場戰爭的損失上……根據伯蘭頓上將以及克裡斯托弗中將的報告,伯蘭頓城內有近二十萬市民在戰火中罹難,普通民眾如此慘重的傷亡在大陸近百年來的歷史上都是少有的。」

    的確,由於父神教的普及,由諾斯大陸各國都以文明和有禮為傲,國家之間就算燃起戰火,盡量不牽連到一般民眾也都是各國之間的共識。然而此次伯蘭頓一役,居然有二十萬無辜者慘死在戰火當中,而這場戰爭的發起者卻是一向提倡「和平」、「博愛」的教廷,這個事實對於蘭諾來說十分殘酷,對於教廷來說則是莫大的諷刺。

    「而且,」布蘭登少校繼續說道:「克裡斯托弗中將也在報告中寫明,伯蘭頓城內罹難市民有大部分都是在敵軍攻城期間,在城內放火時被燒死的。除此之外,根據報告中所附帶的伯蘭頓倖存者的證言,在我軍圍城期間,城內民眾之所以出現大量的傷亡,主要還是由於侵略者對他們的施暴與折磨。」

    最後,首席幕僚總監總結道:「親王殿下的確沒有及時的攻入被敵軍佔領的伯蘭頓,解救被困在其中的民眾。但是市內絕大部分民眾的死還是由於侵略者的所作作為直接導致的。如果佔領伯蘭頓的敵軍在被我軍圍困期間,主動施放城中那七萬市民的話,這些人一定就能夠生存下來。」

    「你的意思是……」布蘭登少校說了這麼多,阿爾琳娜也逐漸明白了她的意思:「親王雖然在這件事情上有責任,但罪魁禍首還是那些侵略者?」

    聽到女皇這麼說,布蘭登少校立刻點了點頭,又道:

    「下官始終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與其評價親王殿下的決策是否正確,倒不如先追究侵略者的責任。如今英德克軍已經投降,他們的主要指揮官正在被押往法雷,這些人一定要受到應有的懲罰。而從戰場上逃走的教廷人……親王殿下不是已經追擊到教廷國境內了嗎?我們現在更應該對殿下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布蘭登少校的看法和埃羅克也十分一致。在人口調查局長寫給女皇的那份報告中,埃羅克也向阿爾琳娜說明了羅斯庫急著進攻教廷國的原因,那就是對侵略者加以懲治,長久而徹底的解決教廷對蘭諾的威脅。

    撇開伯蘭頓城的戰事不談,讓阿爾琳娜更為惱火的是,羅斯庫居然連一聲通報也沒有,就領著軍隊攻入了教廷國的境內。當然,阿爾琳娜並不是氣憤羅斯庫無視她的權威,而是對羅斯庫不顧自身安危深入險境的行為而感到不滿。

    如果阿爾琳娜是在獨子一人的情況下閱讀了那兩份報告,恐怕早就已經陷入到了無盡的煩惱當中了。可是如今受到隆松伯爵夫人以及布蘭登少校的開導,阿爾琳娜總算不再像剛開始那樣感到憤怒。

    「就按照你們所說的,暫時不追究親王在這件事上的責任。」女皇最後說道,「布蘭登少校立刻去統治國務尚書,以及軍部的諸位將領,下午召開緊急會議。」

    由於蘭諾的軍方這幾年來一直勢微,再加上情報部門最快的通信渠道都是為女皇個人服務的,因此留在帝都的高級將領們在參加這次會議之前,完全不知道蘭諾已經在戰爭當中取勝的消息。

    因此當蘭諾的女皇在會議上,親口宣佈第二次衛國戰爭以蘭諾帝國的完勝而結束之後,參與會議的一些年輕而熱血將軍們立刻爆發出一陣高昂的歡呼聲。

    而以國務尚書赫本公爵為首的文官們,則一邊向對面粗如的武人們投以鄙夷的目光,一邊紛紛站起身來,向坐在前方的女皇陛下道賀。

    原本看起來會艱苦無比的戰爭,居然這麼快就結束了,這讓許多人都感到驚訝不已。這幾個月以來一直都在進行戰備的第三軍團由於完全沒能夠走上前線,這也讓軍團長萊希特上將頗感惆悵。

    每一次戰爭之後,從戰場上活下來的人不僅會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作戰有功的士兵和軍官都會有進一步晉陞的機會。萊希特雖然已經是上將軍銜,但俗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上將閣下偶爾也會幻想著,有朝一日從女皇陛下手中接過一柄閃亮的元帥仗。

    自從7年之前,蘭諾建國以來唯一的元帥比爾?拜耶赫夫去世之後,帝國就再也沒有任何軍人能夠攀上那個位置。就連一直以來對皇室忠心耿耿,在萊恩河戰區統帥三十萬大軍的維多特公爵至今也仍舊是上將軍銜而已。

    「這一次,那位殿下說不定還能晉陞呢!」

    軍人們在相互之間用眼神交流著同樣的訊息,雖然他們的情報獲取速度不如女皇陛下,但是每個人也有各自的信息來源。在場的許多人在這兩天都已經隱隱約約的嗅到了某些訊息:盧法王國、英德克王國、瑞沙帝國之所以放棄攻擊蘭諾,也是由於拜耶赫夫親王從中運作的緣故。

    再加上拜耶赫夫親王在前些時候被任命為伯蘭頓城戰區總指揮官,如今南方也傳來了捷報,證明蘭諾軍在親王的指揮下取得了勝利。此時腦筋轉得快的人已經察覺到,整場戰爭的勝利都和那位親王殿下有著莫大的關係。

    諸多的功勞相加,再加上親王與女皇之間特殊的關係,就算陛下當場宣佈讓親王晉陞元帥,在場的人們也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然而真正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女皇陛下在接下來的會議上,壓根沒有提到親王殿下的功勞!

    正當眾位將領和官員疑惑不解的時候,布蘭登少校在女皇的吩咐之下,將早已經準備好的一疊報告,分發到了所有與會者的面前。

    那是伯蘭頓城的傷亡報告。

    由於阿爾琳娜覺得將羅斯庫在伯蘭頓城外的所作所為暫時隱瞞,等他回來再說,所以那份報告上並沒有詳細的說明伯蘭頓市民究竟因何而死,只是大概的指出,這二十萬人都是因為受到戰火的牽連而罹難。

    既然沒有詳細的說明,所有人自然而然的就會在潛意識中認為,如此龐大的傷亡人數,都是攻擊伯蘭頓城的侵略者造成的。

    能夠參與到這次會議當中的,除了高級將領就是女皇身邊的近臣,他們都是非常瞭解陛下脾性的人物。所以當看清楚報告當中的文字之後,之前因為勝利而興奮的人們立刻就安靜了下來,生怕惹惱了心情不好的女皇陛下。

    正如所有人所預料的那樣,女皇用低沉、充滿了悲切的聲音說道:

    「伯蘭頓城內外的數番戰鬥,不僅讓第七軍團、第四軍團損失慘重,就連城中的市民也死傷無數……這場戰爭我們雖然勝了,卻是實實在在的慘勝。為了這個勝利,我們付出了太多的代價。」

    女皇的這句話讓眾人沉默了好一陣子,過了許久,坐在她附近的國務尚書赫本公爵才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戰爭總是會給無辜的民眾帶來不幸……只是伯蘭頓城一戰……也太過慘烈了一些。侵略者的罪惡行徑,必定會遭到父神的責罰!」

    「父神是否會懲罰他們我並不清楚,」女皇接口說道,「但是作為這場戰爭的受害人,我也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緊接著,坐在女皇身邊的幕僚總監布蘭登少校用清朗的聲音說道:

    「伯蘭頓城外一戰,我軍共俘獲英德克遠征軍共33243人,其中包括英德克陸軍上將丹納特?布拉馬爾。現在布拉馬爾與一部分英德克軍官高級將領正在被押往法雷,請隆松**官閣下盡早做好審判他們的準備。」

    儘管隆松伯爵夫人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但是她像身邊的其它官員那樣,先是露出一副震驚的表情,然後連忙站了起來向女皇行禮,表示絕對不辱使命。

    去年萊絲中將率領的親衛軍雖然抓到了不少瑞沙近衛軍士兵,但當中卻是一條大魚也沒有。如今拜耶赫夫親王在伯蘭頓城外一戰就將敵人全軍俘獲,這樣的功績可是極為少見的,在座的諸位將領上無不都顯露出欽佩與羨慕的神情。

    女皇接著又說道:

    「英德克王國這次向我國出兵,已經是對我們極大的侮辱,而且伯蘭頓城的慘劇他們也有一份。所以請赫本卿盡早起草一份抗議書,遞交給英德克大使,並且向對方提出賠償的要求。」

    「臣領命!」國務尚書十分乾脆的回答道,雖然女皇並沒有說明究竟要讓對方賠什麼,但是赫本公爵當了這麼多國務尚書,自然也很能揣摩上位者的心意。既然女皇陛下如此不高興,那麼這個賠償要求自然是越苛刻越好,反正對方有三萬士兵和高級將領在自己手上,由不得他們不答應。

    「還有一件事情要向大家宣佈的是,」女皇環顧四周,緩緩地說道:「我已經命令帝**總參謀長拜耶赫夫親王率領親衛軍以及第41軍、42軍,進入教廷國境內追擊從伯蘭頓逃散的敵軍,軍方一定要配合總參謀長的這次行動,給與他最大限度的支持!」

    雖然羅斯庫是在沒有上報的情況下,私自領兵入侵教廷國的,但是阿爾琳娜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仍舊對外宣稱這是她本人的意思。

    這個消息再一次讓會場出現波瀾,之前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在敵人退卻之後這場戰爭就完全落下了帷幕,卻沒有想到那位親王兼總參謀長閣下居然領著軍隊追到了別人家裡!

    如此行為雖然大膽而且狂妄,卻讓在座的一些少壯派將領大呼爽快,在他們看來蘭諾既然造到教廷的侵略並且損失慘重,派兵打過去報復對方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同時也有一些老成穩重的人對這件事表示疑慮,畢竟教廷國並不是普通的小國,在大陸上有著不一般的地位,而且蘭諾在大戰之後元氣尚未恢復的情況下再起戰端,對於整個國家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阿爾琳娜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個仁慈並且開明的君主,雖然她對於任何事情都有權單獨做出決定,但是她更喜歡和手下的官員和將領們一起商討軍國大事,然後在得到多數人的認可之後,才做出最終的決定。羅斯庫十分明白妻子的這一習慣,所他清楚如果按照正常的步驟,將攻擊教廷本土的計劃告訴阿爾琳娜,然後再由女皇陛下召開軍事會議,與眾多官員將領商討這個提案,恐怕要花去數個月的時間。到了那時蘭諾恐怕早就失去了戰爭的先機,這也是羅斯庫沒有上報就領兵追擊的原因之一。

    羅斯庫也明白自己的行為有些出格,再加上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向妻子解釋對伯蘭頓城內市民見死不救的決定,所以有些心虛他刻意的「遺忘掉」了給阿爾琳娜寫信報平安的念頭。

    幸好,阿爾琳娜在作為一個好女皇的同時,也稱的上是一個好妻子,儘管羅斯庫的做法讓她很有些不滿,但觀念丈夫安危的她仍舊在後方不遺餘力的為羅斯庫提供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