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四卷 南征北伐 第六章 強攻菲魯迪 文 / 旋風貓

    第六章強攻菲魯迪

    菲魯迪是教廷國中部的一座城市,人口約20萬。這座城市雖然不大,但是在數百年來卻是相當的有名。無數藝術家、建築學家,甚至科學家曾經聚集在這裡,向世人展示他們無以倫比的才華。至今整座城市內部依舊保存著各種各樣的藝術雕像以及精美建築物,光博物館就有五座之多。可以說,菲魯迪是整個由諾斯大陸的文化發源地。

    從戰略層面上來講,菲魯迪可以說是教廷國首都諾爾曼的北面門戶,一旦突破了這座城市,蘭諾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攻到諾爾曼城下。

    正因為如此,當蘭諾軍靠近菲魯迪城的時候,原本呈一盤散沙的教廷軍終於再一次被聚集了起來。如今這座城市內已經擁有一支人數超過3萬的正規軍,再加上從國內四處趕來的,由信徒組成的民兵隊伍,守軍的總數一共超過了8萬。

    菲魯迪本身也擁有一座高聳的、歷史悠久的城牆,然而大概是清楚用城牆擋不住蘭諾軍火炮的緣故,城頭上完全看不到嚴陣以待的弓弩手以及警戒的巡邏兵,就連城牆正中的那座大門也完全是洞開的。

    望著城門後那隱隱約約的,蕭瑟的街道,站在城外蘭諾軍營地內的羅斯庫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毛。

    「何少校,你對這座城市目前的態勢有什麼看法?」

    烈龍謀士何青平既然已經正式加入了蘭諾國籍,並且成為了一名軍人,自然也明白自己應盡的職責。無論是在伯蘭頓城外,還是入侵教廷國之後,何青平都經常出現在羅斯庫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此時聽到長官的問話,何青平低頭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後說道:

    「從先前外事局提供的情報來看,這座菲魯迪市與我們先前攻入的幾座城市不同,城中應該駐紮著不少守軍。如今在城頭上見不著敵人的蹤影,那麼對方多半是清楚城牆擋不住我軍的火炮,故而退縮在城中深處,意圖等我軍入城之後,再發動突然襲擊。」

    這種大開城門,引敵軍入城,然後關門打狗的辦法,是烈龍帝國兵書上常見的戰術,何青平自然十分清楚。

    如果蘭諾軍和攻擊之前的那幾座城市時一樣,冒然衝進城內的話,埋伏在其中的眾多敵人必定會讓蘭諾人吃盡苦頭,就算蘭諾最終將這座城市佔領,恐怕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好在有對外事務局特工的幫助,蘭諾軍的情報工作一直都做到十分完善。實際上在抵達這座城市的前一天,羅斯庫就已經收到了城中敵軍兵力的詳細情報。

    既然明知道城內有敵人,羅斯庫自然不會沒頭沒腦的闖進去。

    只不過,並沒有太多攻城經驗的羅斯庫,此時也想不出一個好法子,用最小的代價拿下這座城市。

    「看樣子,敵人是想和我們打巷戰了。」羅斯庫望著眼前的城市,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何青平說話。

    「敵人比我軍更熟悉這座城市的道路佈局,如果對方在城中四處埋伏,並且採用游擊戰術,我軍的武器雖利,卻也不一定就能佔到好處。」

    何青平既然身為參謀,自然善於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劣。

    羅斯庫聞言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當初伯明頓上將指揮第七軍團和第四軍團,面對英德克人強大的火力,也能夠在伯蘭頓城中堅守數十天。如果這菲魯迪城裡的敵人也學會了這一手,那可真有些麻煩。」

    「敵人如果依城堅守,最妥當的法子就是斷絕城市與外界的聯繫,將城中敵軍圍困個一兩個月,等對方彈盡糧絕了,自然會棄城突圍……」

    「這個法子我們已經在伯蘭頓城用過一次,」羅斯庫很快就反駁道,「再用一次的話,敵人說不定就會有破解的途徑。說到底這是他們自己的城市,如果他們想要從外界往城中運糧運水,我們不一定能攔得住。更何況,我軍如今是深入敵境,多拖延一天,就多一分危險……總之得找一個速戰速決的法子。」

    「殿下想要速戰速決,下官倒是有一個法子,就是不知殿下同不同意。」

    何青平沉思了一會兒,忽然這樣說道。

    「哦?」羅斯庫有些感興趣的問道:「什麼法子,有什麼不妥嗎?」

    何青平既然會認為羅斯庫不一定會同意他的提議,那麼這個提議應該是有些超乎常規。

    「我們仍然可以利用那些火炮……」

    一邊說著,何青平一邊指著不遠處的炮兵營說道:

    「攻城炮可以轟塌敵人的城牆,對建築物同樣具有殺傷力。我軍入城之後,為可以步步為營、徐徐推進。一旦遇著了藏有敵人伏兵的建築物,就用火炮將其摧毀。這樣的話,敵人的伏兵再多,也無法對我們造成威脅。」

    聽到這個法子,羅斯庫先是一喜,爾後又皺起了眉頭,他摸了摸下巴上的鬍渣說道:

    「這個方法自然是秒,可是火炮威力太大,若是失准擊中到普通平民的居所,那麼住在當中的非戰鬥人員豈不是要遭殃?」

    「敵人既然是打算依托城市與我軍決戰,本身就有利用平民當擋箭牌的意圖。」何青平苦笑道,「如果我軍攻城,當中的平民出現死傷也是無法避免的。」

    雖然這麼說,羅斯庫卻依舊拿不定主意,他原本就不是一個狠心的人。上個月在伯蘭頓城外對其中的數萬居民見死不救,已經讓他的良心大感不安。所以在進入教廷國的前一段時間裡,羅斯庫一直都小心翼翼地約束著全軍士兵,命令他們不要找平民的麻煩。每當進入一座城市,羅斯庫洗劫的對象也都是宗教場所,從來沒有搶奪過平民財物,就連貴族也絕少打攪。

    可如今何青平居然提議用火炮開路,逐步奪取這座城市!這個辦法雖好,卻讓羅斯庫很難下定決心。一來如果在城中動用火炮,在殺死敵人之餘,肯定會造成城內無辜市民遇難。如果平民死傷大多,不僅羅斯庫會感到自責,蘭諾帝國也勢必會遭到輿論的譴責,羅斯庫回國之後更無法面對阿爾琳娜。二來菲魯迪作為一座充滿了藝術與文化氣息的城市,一直都是羅斯庫所嚮往的地方。以前在當老師的時候,羅斯庫總是想著抽出時間來,到菲魯迪遊玩一番,看看城中那些名家的藝術傑作。如今羅斯庫真的來到了這座城市面前,卻是以一個侵略者的身份,這一點本身就讓他感到頗為無奈,若再讓他親手摧毀這座城市,那可就太痛苦了!

    羅斯庫一邊思考著,臉上的表情也是陰晴不定。這個計劃的倡導者何青平只是在一旁看著,並沒有繼續說服羅斯庫同意這個計劃。這是由於何青平清楚自己在伯蘭頓城外的那個提議,已經給親王殿下增添的不少苦惱,儘管親王殿下並沒有因此而疏遠何青平,但是他在提供建議的時候,也越來越謹慎了。

    正當羅斯庫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他的護衛之一,之前一直就跟在旁邊莫高塔拉族戰士托尼突然湊過來說道:

    「殿下,有什麼好考慮的?敵人在伯蘭頓城殺了咱們那麼多平民,咱們現在失手殺掉他們一些平民,也算是不上過分!」

    看來托尼也和何青平一樣,已經將自己當做是一個蘭諾人來看到,說話的時候也是一口一個「咱們」了。

    托尼所在的塔拉族雖然是莫高人中最弱的一支,卻依舊留有不少殘暴的血性,在他看來戰爭期間死一些平民,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大事,更不需要因此而瞻前顧後。

    不過托尼的這一番話也有著幾分道理,這一次羅斯庫遠征教廷國,其中一個就是為伯蘭頓城內死去的那二十萬無辜市民討回公道。蘭諾裡斯大帝曾經說過,「敵屠我一村,我必屠敵一城。」現在伯蘭頓整個都被教廷給毀滅了,按理說身為蘭諾人的羅斯庫應該將教廷人全部殺光才對--當然這個想法是不現實的。

    「這是越想越麻煩……」羅斯庫輕輕敲了敲自己的額頭,同時也下定了決心。

    教廷在蘭諾犯下了那麼大的罪,理應受到懲罰才對。羅斯庫這樣想著,然後向身邊的猶比羅斯少將說道:

    「派人用箭矢向城內散發傳單,告訴裡面的守軍,給他們12個小時疏散普通民眾,12個小時之後,我軍將不會為城中的非戰鬥人員的安全負責!」

    羅斯庫也清楚就算有這樣的最後通牒,城中的市民也不一定會全部撤離。但是提前向對方說一聲,總比一句話不說就開打更加妥當。

    攻城之前先向城內發送傳單這樣的做法自古有之,當初蘭諾女皇圍困帝都法雷的時候,羅斯庫就用熱氣球向法雷城內散發過傳單。有過同樣經歷的猶比羅斯少將這一次更加輕車熟路,儘管此地並沒有印刷器械,但是蘭諾軍數萬的人力。很快的,一萬份用利比尼斯語寫就的告示書就已經準備妥當。

    負責將這一萬份告示書投入城內的,是第41軍的弩箭團。士兵們將一份告示書纏在弩箭之上,然後通過金屬十字弩將其射入城牆之內。由於此刻菲魯迪的城牆上兵沒有敵人的遠程步兵,所以蘭諾的士兵們十分順利的就完成了這一項工作。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告示書送到城內的時間是下午4點,也就是說如果嚴格守時的話,蘭諾軍要等到明早的凌晨4點才能夠攻城。

    蘭諾人的最後通牒並沒有讓菲魯迪市陷入混亂,和羅斯庫料想中的一樣,從8月14日傍晚到8月15日清晨,雖然陸陸續續地一直都有市民從城中走出來,但是他們的總數並不算多。一部分原因大概是由於城中的居民擔心城外被神職人員描述成惡魔的蘭諾人會出爾反爾,趁他們出城的時候將他們殺死。而更大的原因則是許多市民根本就沒有離開家園的打算。

    15日凌晨3點半,一宿未眠的羅斯庫看完剛剛從城內外事局特工送來的最新情報,然後揉了揉發紅的雙眼,輕輕歎了一口氣。

    城中的局面並沒有太大的改觀,12個小時之內,只有大約兩萬人離開了這座城市。也就是說至少還有15萬人與守軍一起,留在了菲魯迪市當中。而外事局的情報表明,羅斯庫下令散發的告示似乎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一些神職人員的教唆和煽動之下,留在城中的市民認為那份告示是對自己的侮辱。許多原本留在家中的市民也因此拿起了武器加入民兵的隊伍,宣佈誓死抵抗蘭諾人的侵略。

    「狂熱的信徒果然是最可怕的群體。」羅斯庫頗為無奈的感歎到,他看了看手中的懷表,然後向一直都站在附近的炮兵指揮官波拿巴准將說道:

    「差不多是時間了,準備攻城!」

    儘管菲魯迪市的城門一直都是洞開的,但是要想施行羅斯庫與何青平制定的計劃,蘭諾軍需要更開闊的場地。因此在15日凌晨4點的時候,波拿巴准將下令手下的15門攻城炮,向菲魯迪北面的城牆進行了全方面的轟炸。

    橘黃色的火光再加上震耳欲聾的轟鳴整整持續了三十分鐘,15門攻城炮在這期間向菲魯迪的城牆傾瀉了數百發炮彈。威力強大的炮彈在集中石頭磊成的城牆之後,立刻就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在一陣陣地動山搖之中,菲魯迪城北面那道自從建成以後,就很少受到攻擊的城牆編外安全崩塌了。

    猛烈的轟炸很明顯的震懾住了城內守軍的心神,當炮火停歇、謠言散盡之後,這座仍舊居住著二十萬人的城市寂靜的出奇。

    然而不久之後,這寂靜就被城外數萬蘭諾士兵的軍靴踏地聲給打破了。

    由於菲魯迪北面的城牆已經不復存在,因此7萬多名蘭諾士兵有足夠的空間來組成長長的陣線,不急不緩地向城中推進。

    菲魯迪的守軍果然是打算利用城市的地形埋伏蘭諾軍,當衝在最前面的先鋒部隊進入城市的範圍當中之後,立刻就遭到了從四面八方射過來的箭雨襲擊。

    「叫托普小隊立刻撤回來。」

    托普上尉和他的騎兵小隊一直都在親衛軍當中充當偵查和前鋒探路的角色,因此最近進入菲魯迪城中的就是他們。

    羅斯庫在後面用望遠鏡眼看著一支支羽箭從托普和他的戰友身邊飛過,有的人甚至當場中箭斃命。這讓羅斯庫不由得一陣心驚肉跳,畢竟托普上尉是他的熟人,甚至還救過他的性命。

    「2號攻城炮,12點鐘方向,開火!」

    「3號攻城炮,瞄準10點鐘方向的那幢三層樓房,開火!」

    城中守軍在襲擊托普小隊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等托普和他的戰友們撤回來之後,炮兵指揮官波拿巴准將立刻就發出了炮擊的命令。

    只聽得「轟、轟」兩聲炮響,埋伏著不少教廷守軍的兩幢建築物就在硝煙中化為廢墟。然而埋伏在當中的教廷士兵並沒有全部死光,還未等建築物倒塌引發的塵煙散盡,就見到十幾個教廷士兵揮舞著武器,叫喊著衝殺了過來。

    「第一排,射擊!」

    下達命令的是一名親衛軍上尉,手持先進火器的親衛軍士兵早早的就守在了炮兵的前面,那幾名被炮火逼出藏身之地,勢單力薄的教廷士兵還沒來得及跑出去幾步,就被一排彈丸轟成了馬蜂窩。

    就這樣,蘭諾大軍以火炮開路,緩慢而又堅定的向菲魯迪市內進發,沿途雖然遇到了無數幢藏有教廷軍士兵的建築物,但是在蘭諾人強硬的手段之下,這些人往往只來得及發射一輪箭矢、發起一次衝鋒,緊接著就被火槍和火炮收割了靈魂。

    被無情的炮火帶走生命的不僅僅只有正在與蘭諾軍作戰的教廷軍士兵,隨著一幢幢建築物的轟然倒塌,被掩埋在當中的平民也越來越多。畢竟蘭諾軍的炮火雖然準確,卻並不是百發百中的,炮彈有的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偏離預定的軌道,擊中並非炮兵指揮官本意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當中也往往居住著無辜的平民。

    另一方面,隨著蘭諾軍的深入,所遇到的抵抗也越來越猛,士兵們如果走的太靠前,又或者稍不留神,就會被暗藏在附近的教廷軍偷襲。戰友們的不斷死亡讓生者也異常的緊張和敏感起來,有的時候蘭諾的士兵看到前方某幢建築物當中有人影晃動,就會迫不及待的叫來炮兵對那建築物進行轟擊。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提前消除隱患,卻大大增加了誤傷無辜的可能性。有的時候一輪炮擊過後,在廢墟當中可能連一具穿著教廷軍軍服的屍體也找不到。

    蘭諾軍強硬的手段最大程度的減少了自身的傷亡,同時也提高了攻城的效率。到了15日正午時分,整座菲魯迪城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區域落入了蘭諾人的控制當中。

    但是,蘭諾軍的這一做法,也造成了無數仍留在城中的平民傷亡,由於大量的屍體都被掩埋在了倒塌的建築當中,因此直至後來羅斯庫最終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他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平民喪生在他所指揮的攻城戰鬥當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