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奮鬥

第二卷 59 艱難上路2 文 / 慾望

    59艱難上路2

    自己所在的大橋鎮逢單日趕場。周圍其它幾個集市是這樣的,新太的集市日是日子尾數是4、7、10的時間趕場,聯合鄉、萬良鄉逢雙趕場,加林所在榆林鎮的集市也是逢雙趕集,再遠一點的大河鄉集市是趕是日子尾數是2、5、8時間的場。

    在摸到一點門道後,新良決定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不再去做預制場的活,盡可能每天都去趕場賣貨,以盡快摸到更多的門路,盡快更好地熟悉適應集市需求,擺好自己的攤位。

    在對這幾個附近的集市都去趕了一圈之後,新良開始對集市進行定位。

    自己所趕的大橋鎮是以前區公所所在地,區級單位的區公所撤銷後,由以前的大橋鄉和大明公社,合併起來的,是一個大的集市,自己在這兒生活了近六十年,多多少少都有點的人際脈絡,而且是逢單就趕場,場次密集,是最主要,也是必須要趕的集市。

    剩下逢雙的日子,就要認真篩選考慮了。萬良、聯合鄉及加林所在的榆林鎮都是逢雙趕場,自己也去試了試水,感覺一般,人雖然不少,但賣此類似的小五金生意的攤位也有好多家,而且人家都有鋪面,自己這種臨時地攤競爭不過的。除了大橋鎮外,近一點的就屬新太集市,趕4、7、10的場,也是要趕的。新太集市靠家近比較方便,這是一個半天場,午後,尤其是下午兩點鐘之後基本上就沒什麼人了,趕完場收攤後,還可以趕回家來吃午飯,不僅可節省開銷,吃過午飯,除了做農活外,還可以利用下午時間再去進貨,也是一個考慮因素之一。最後他還選中了大河鄉集市,趕2、5、8,每旬可以去兩天。雖然較遠,競爭也少,半天集市,自己一大早出發,趕完場照樣可以趕回家吃午飯。

    漸漸地,新良還發現,要想做好這門生意,後續工作,用現在專門術語就是人們常掛在口頭上的售後服務,這必須跟上,而且還很關鍵。

    農村人講究的是經濟實用,東西必須得好用,耐用。人們來買東西時候,總是會問:好不好用,而且要你保證,不好用要拿來調換。只要你跟他們說好用,保證,絕對保證,人家才可能會放心買你的貨。

    保證質量,這一點新良做的還是到位的,像刀鋤這類鐵貨,他在進貨時,寧願進價一件高那麼1毛錢,也要求有質量問題時可以拿來換的,而且每一件東西他都要仔細查看,敲敲弄弄確認非劣貨後才進貨,自己把好第一關,賣起貨來也能振振有詞地跟人家擔保有問題可以調換,絕不虛言。

    所以,新良的貨賣得是理直氣壯。「只要你是正常使用,不是用它們去砍了鐵器、硬骨頭產生的大缺口,對於卷口問題一律包換。」「水瓢,倒得不好的話,因倒印時沙眼產生的漏水問題,也一律包換。」

    有了這些鋪墊,新良的小五金攤位雖然不能說能掙多少錢發多大財,至少說立足漸穩,不會被市場淘汰掉了,明成上學的費用、素芬的藥費也有了。

    自此新良就用背兜把自己的貨背在背上,趕完一個場就背回家,第二天再背到背上,背到其它集市上,擺攤叫賣,散集之後再背回去。此後的5、6年,這樣的背兜就一直背在新良的背上,沒有落下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