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創聖演武

第二卷 第365章 目標天壇 文 / 華年

    第365章目標天壇

    空間站內,學生們都圍在維修通道上觀看最近才完成的傑作,一艘被命名為「星光戰艦」的艦船。

    這艘戰艦是這一屆星光學院所有軍事相關專業院系學生合力打造出來的作品,有許多人都在背後默默工作,像負責系統編譯工作的技術人員,他們一直沒有機會親眼看到艦船的真實面貌。

    由於缺乏專業的生產廠房,艦船整體幾乎都是由一塊塊金屬板和金屬條拼湊而成,外表實在不怎麼樣,四四方方,到處可見尖銳的稜角,裝甲打造得圓滑一點,不僅能夠增加可觀性,在受到打擊的時候,能夠承受更大的打擊力,同樣質地的鵝卵石要比其它不規則的石塊更堅固是同一道理。

    而且將稜角變成平滑弧線過度,建造時將會節省不少材料,艦船的質量也會大幅度下降,機動性更強。

    不過這些暫時都不在設計者們的考慮當中,因為這些「潤色」工作太花時間,他們希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造出一艘戰艦,而且他們沒打算挨打,這不僅是軍方的打算,也是所有學生的想法。

    艦船在戰鬥時能夠持續供應的總能量度數,是早前墜毀的龍神亥伯級戰列艦兩倍有餘,能量是艦船的心臟,這決定了艦船將會比之前更加強大。

    他們將艦船的斷層防禦盾提升到AA級別,早期的戰列艦防禦盾只能夠達到A級,後期經改良的戰列艦也只能夠勉強達到A+的水平;同時,艦船還安裝了伽藍最新的艦船主炮,最先進的雷達系統,這些自然是歸功於索菲婭帶來的那幫科學家。

    艦船內部安裝了先進的能源爐,而且數量比標準多出將近一倍,這是艦船戰力能夠大幅度提高的最有力保證。

    目前宇宙戰艦已經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建造模式,假想敵自然是整個人類的敵人蟲族。

    像戰列艦上面的裝備,能源爐的功率,主炮的威力,防禦盾的度數等等,都有一套合理的配置,以個體而言,這些東西性能當然是越高越好,但考慮到整體效率,以一整個作戰艦隊為前提,資金的投入和產生的效果之間的性格比,結論卻不再是這樣。

    如果在一艘戰列艦上安裝兩倍的功率輸出,他們更願意添加資金另外多造一艘戰列艦,兩艘戰列艦產生的威力絕對在一艘加強版的戰列艦之上,可供選擇的戰術更多,而且被擊毀時損失也相對減少,這是他們經過無數次模擬戰鬥得出來的結果,假想敵自然還是蟲族。

    一艘艦船,真正價值並不在於外在,它有多大多重,而是內部的「器官」,儀器有多先進,戰力有多強大,往往一台先進的儀器,便能夠輕鬆賣下一艘或者幾艘空殼艦船,像裝在艦船裡頭的美神機甲,就是這樣的存在。

    艦船上,一凡和凌音呆在一間小房間當中,他打開一個屏幕,聯接空間站外的公共攝像頭,將外面的畫面引入房間。

    簡單的儀器操作凌音早已經懂得,她右手手指在虛擬鍵盤上緩緩滑動,變換不同的視角,欣賞燦爛多姿的外太空景色。

    在外太空,能夠看到許多平時在地面上看不到的亮光,五彩繽紛。

    一凡將凌音安置妥當後,便立即前去做戰鬥前的準備工作,軍部這麼要求,但不表示他們即將要面對戰鬥。

    艦船早已經準備萬全,就等大家進駐,當學生們都各就各位後,「星光戰艦」便急不及待地駛出了空間站。

    這並不是「星光戰艦」的處女航,之前早就進行了試航,甚至用跳躍系統跑到了很遠的地方打探路況。

    艦船尾部,暗紅色的粒子流如瀑布般激射而出,艦船漸漸遠離了港口。

    戰艦都裝載有兩個完全不同種類的推進器,一個種是粒子推進器,利用噴射粒子產生的反向作用力推動艦船前進,這種裝置優點是只要艦船的能源不斷,便能夠一直航行下去,但缺點就是動力不足,不能夠讓艦船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速度。

    而另外一種就是燃料推進器,這種推進器通過消耗艦船的燃料產生巨大的推力,突出的優點是能夠讓艦船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理想的動力,但缺點也非常明顯,燃料消耗速度非常快,而且需要大量儲存空間。

    戰艦在一般情況下,都只會使用粒子推進器作為動力,只有進入戰爭模式,才會動用燃料推進器。

    就算人類已經得到了整個天壇,但燃料這種物品無論什麼時候都是費用高昂的消耗品,受到各國嚴格監管,一般市民根本弄不到手。

    當艦船遠離空間站後,戰艦終於開始了跳躍倒數,瑰麗的亞空間在艦船前面張開,在漆黑的空間中,就像一隻張大嘴巴的怪物,將艦船逐漸吞沒在漆黑當中。

    當艦船從亞空間鑽出來,眾人發現已經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系。

    這時艦船系統廣播響起,報告道:「這裡是Non-XZX0212星系,鄰近惑星所在的Non-PRX0223星系,我們還需要進行三次空間折疊和兩次空間躍遷,才能夠抵達我們首站目的地,Non-ZCC0565星系,我們在那裡建造了一個簡易星空門!」

    在廣播中播放的內容,大家早已經得知,他們是在空間跳躍時受到神族戰艦所發出的不明能量干擾,結果才會來到惑星,經過技術員對墜毀的艦船數據反覆演算,卻得出一個非常驚人的結果,他們這次跳躍的距離比想像中還要來得遙遠。

    技術人員雖然都非常努力地進行核對,但卻一直得不到一個可靠的結果,也就是說,他們已經不可能遵從原路回去天壇,回到當時的戰場。

    不過利用星圖對比,他們卻確定了自身的大致方位,天壇甸園那個圓形鐵帽的燦爛星河仍然「近在眼前」,但那些恆星光芒卻是經過數以百億光年才投射過來的星光,想要順利回到天壇就必須借助星空門的力量。

    開始的時候大家還非常擔心,生怕這片陌生的星域沒有合適的通往天壇的力場線建造星空門,但小型無人搜索飛船卻很快便在距離惑星所在星系兩個星系間的一處空間中,利用空間探針發現了巨大的力場線。

    事後更加發現,他們的飛船其實就是從這條力場線分出來的其中一小段「觸鬚」中被甩了出來,由於這些小型「觸鬚」非常不穩定,產生和消亡有可能只是短短一瞬間的事情,當他們有能力在惑星對飛船跳躍出來的外太空坐標進行探索的時候,那段「觸鬚」早已經不知所蹤。

    他們目前所在的未知星域雖然距離天壇有點距離,但對於目前人類的科技而言,也就只是「有點距離」這種程度而已。

    艦船經過數次跳躍後,很快便抵達安置了星空門的地點。

    一個巨大的圓環裝置靜靜地飄浮在那裡,圓環的裝置上滿佈各種針狀尖刺,這些尖刺是用來精確定位力場線的變動,星空門四周還安置有大面積的能源板塊,能夠將宇宙空間中穿梭的粒子轉化而能量,持續供應星空門的需求。

    星空門能夠針對力場線的變動而自動調整自身的位置,一般來說,星域之間的巨大力場線都非常穩定,估計十年或者數十年才會出現小量偏移,而且星空門的建造地點又是在力場線相對穩定的地方,就算放著不管,也能夠自主運行好一段時間。

    艦船廣播持續響起:

    「星空門能源系統激活,充能進度12%……13%……14%……」

    「艦船抗性力場啟動……艦船屏蔽系統啟動……艦船所有外部設備工作關閉……請所有人員呆在艦船指定的安全區域遠離外層裝甲層,此航程預計物理時間為132小時26秒42秒,生物時間為23分43秒,由於時間較長,過程可能會讓人體產生暈眩嘔吐等不適症狀,還有,請大家務必做好防抖抗振準備!」

    隨著廣播聲響起,星空門處逐漸亮起了光芒,光芒是來自星空門上的提示燈,而環形的星空門正中央處,卻相反地將所有光芒都吸了進去,就像一個連黑暗也會被吞噬進去的無底深淵。

    而艦船此時卻正朝著眼前這片漆黑駛了進去,艦船體表流淌著一層奇異的光罩,光罩像海平面一樣,不時泛時一絲絲漣漪,從船頭開始一直流向船尾才消失。

    飛船前簷剛接觸到那片黑暗,整艘艦船便一下子被吸了進去,化作一道耀目的亮光,直奔跑遙遠未知的前路,星空門在光芒消散後,重新恢復平靜,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靜靜飄浮在太空中,等待接送下一批旅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