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二八六 文 / 二踢腳

    二八六

    雖然劍神圖威力巨大,可西盟四派確實並未全都死去。

    東盟三派合力施展劍神圖,以行雲為心,直將週遭幾近三十丈的人盡都陷落地中,可其中東盟三派卻是佔了大多,一同被陷落的西盟門下,則多是其中的高手,因為這些高手於廣通大師等人的帶領下,衝在最前,只望能阻下劍神圖,不想最後反成西盟中傷亡最重之人。

    餘下的那些西盟門人,雖然武功差上一些,可也因離的遠些,又有本門高手阻擋住那劍神圖的大半威力,所以雖然死傷也是不少,可終究還有人活了下來。

    此刻這些人就在那塵山之外到處散落著,週遭的土塵漸漸散去,也將他們顯現出來,只見其中一些人正在艱難掙扎,可也有許多一動不動。

    此等慘景,直看的安靜仙的眉頭更緊,便見他的目光停留片刻,隨即又再打量唐冷一陣,眉頭終於舒展,點頭道:「唐門主所言不錯,我等西盟同心而戰,今日戰罷,自也不能棄盟友於不顧,此等無義之舉,絕非我等名門所應為之。」

    一等安靜仙同意,唐冷再不耽擱,當下一揮手道:「唐門聽令,立刻前去救人,但凡尚存一息者,盡要救下,不論西盟又或東盟!」

    說到這裡,唐冷再是轉頭道:「月兒,你且領乙丙二組去崗下,救助那些被踩踏的江湖人,若是人手不夠,大可去請九輔前輩相助,也可借其威望,安撫眾人情緒。」

    唐月聞言,領命而去,唐逸的心下則是暗道:「果然,伯父他身為一門之長,所念所想比我周全的多。眼下救助東西兩盟,救助崗下的江湖人,這都是必須。不過若能借此拉上九輔,一可借他們之力,更快的照顧傷者,二來也可將這等救人的好名聲分他們一些。明裡看似少了些名利,可實則對唐門未來大有助益。尤其不久之後,唐門便要去東南剿滅倭寇,若有這些本地的世家門派的支持,剿倭也會更加順利。」

    想到剿滅倭寇,唐逸下意識的朝遠處看去,便見朱玉一人立於崗頭,此刻也正望將過來。

    「唐門竟然只傷了些新晉弟子,其戰力幾乎未損。這究竟只是巧合,還是其早有安排?」朱玉也正見到唐逸望來,心下再是暗道:「若是巧合,實在難以令人相信。且如今再想起那唐逸當初乾脆的應下去東南剿滅倭寇之舉,十有**,他們早便有了把握。我這提議,反是中了他們下懷。」

    想到這裡,朱玉精緻的眉頭一皺,隨即展開身形,直落到唐逸的身前。

    唐逸早看清楚朱玉的面色變化,見她此來大有疑問,當下便搶先一步道:「朱姑娘可是前來相助?那可便要多謝了,畢竟我等人手遠遠不夠。」

    朱玉聞言一怔,轉眼明白唐逸顯然不想與自己多言,可這也說明自己的疑惑無差。一念及此,朱玉狠狠的瞪了唐逸一眼,隨即繃了張俏臉,自顧自的朝前走去。

    唐逸見狀,搖了搖頭,他並非想惡了這朱玉,想她的家世,唐門怎都要忌憚的,只是這朱玉不僅聰慧,更有著女子特有的敏感,自己一個不慎,怕就會被她看出紕漏,倒不如避開的好。

    唐冷看了看唐逸,可也沒有多言,當下便領先一步,帶了眾人朝那已經不復存在的封祀壇前而去。

    可也就在眾人舉步之際,還未行上兩步,忽然便聽崗下有人大呦道:「師父!」

    這一聲師父可是悲愴的緊,沒有任何辭藻修飾,僅僅兩字,可其中悲苦之意,卻是令聞者無不大為觸動,尤其眼前慘景連連,更是勾人悲傷。

    唐月方才領人朝那崗下而去,可人還未到,便就見那山西邊家中忽然搶出一個人來,這人奔的飛快,邊家武功最高的邊家二老,竟然都沒有攔住,當下只管口中急道:「回來!快回來!」

    可那人哪裡肯聽?卻是奔的更快!

    原本這江湖不過是九主九輔,隨後萬劍宗重現,變做十主九輔,再後武帝現身,九輔這才追做十輔。只說這原本九輔,因為同要防範名門的垂涎,彼此之間可是親近的很,所以邊家二老方一出聲,那在旁的忠義門門主譚元智便反應過來,正巧那人奔至他的身旁,這譚元智也未細思,當下便是伸手去抓。

    在這崗下,武功自然以九輔為尊,譚元智身為一門之主,武功自也了得,雖不是魂級,可在江湖裡,卻足可算的上是個高手,所以這伸手一抓的同時,任那人身形再快,卻也將其看了個清楚。

    不過譚元智看清楚那來人面貌,卻是一怔,原來這人赫然便是邊家未來的家主邊魁!

    邊魁不過三十歲許,生的樸實無華,不過只要知曉他身份的,都不會小覷了他。倒非是這邊魁名動江湖,而是他那邊家雖不以武功著稱,但其財資之雄厚,卻是連崆峒都自承難及。所以他這未來家主的身份可就又有了一層含義。

    更何況譚元智只道這人是那身後的江湖人,竄將過來,欲行什麼惡事,哪會想到是自己人?這才一怔,當下稍做猶豫,手下之勢便就跟著一緩。

    也就在這時,那邊魁奔的極快,雖然看到譚元智伸手過來,可卻不閃不避,便直闖過去!這二人一個心下忽然猶豫,一個奔的決絕,此消彼漲之下,譚元智竟是險些要抓個空!

    不過譚元智也是身經百戰,當下一收心情,既然是那邊家二老開口,自己抓住他,卻有什麼錯處?當下藉著二人錯身,邊魁還未遠離自己之際,便見譚元智改抓為拍,直取邊魁的肩膀而去!

    當然,譚元智這一拍也自然收了力,只想將這邊魁的速度減下來。

    想邊魁不過三十歲許,邊家的武功又本就不強,譚元智自忖力大,心頭暗道這一拍,必能將他迫下。可誰知譚元智這手方是觸到邊魁的肩上,隨即便覺一股大力迎手而上,與自己正撞在一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