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二九八 文 / 二踢腳

    二九八

    「師兄被埋於地下?」

    聞聽水仙這麼一說,行君的眼中,原本的深邃平靜驟然斂去,取而代之的,滿是憤怒異常!

    水仙看了一驚,可行君如此著緊行雲,反是令她安心下來,畢竟這二人的兄弟之情,卻難做假。

    水仙在行君的注視之下,也不好隱瞞,只得低聲將決戰的大概說了說。對於這場決戰,她也並沒有看到多少,水仙心裡緊念著行君的安危,所以她不過是仗著自己輕功超絕,於這洞口和萬羊崗間來回奔馳了一次,正看到東盟三派被圍,以及之後的劍神圖大展。

    這雖然不是決戰的全部,可卻也是最最緊要之處。

    行君聽聞此等結果,手下不禁一緊,呼吸也登時粗重起來。好在以水仙的修為,卻也不怕被他傷了,只是看到行君的難過樣子,感同身受,水仙亦覺得心痛起來。

    也便在這時,水仙只覺得行君一震,隨即看去,就見行君眼中的憤怒漸去,又安寧下來。

    水仙眼看著行君的眼中再是深邃,嘴角反微微的翹了翹,似想到了什麼。只不過這等表情,直看的水仙心下又驚,暗道又是陌生起來。

    沉思片刻,就聽行君忽然問道:「師兄施展劍神圖之時,那西盟想來也應該是竭力相阻吧?」

    水仙聞言,收拾紛亂的心思,點頭道:「那個武當的古拙道人確實不凡,竟能看出劍神圖的本質,在劍神圖施展之前,曾經出聲示警,只不過他那示警有些晚了。不過劍神圖一擊過後,西盟吃了苦頭,登時便就拚命衝將上前,便想來阻止第二擊。也正因此,宗主才能將西盟高手盡皆陷將進去。」

    行君將水仙所說,於腦中想了想,點頭道:「衝在最前的,是少林、武當、峨眉、華山四派。聽你所言,點蒼不甚出力,唐門則是於後以暗器掩之。如此說來,西盟除去衝上去的四派外,唐門也是有機會出手的。那不知師兄施展劍神圖之時,唐門又如何以對?」

    頓了一頓,行君再道:「想來他們雖然離的遠些,可飛蝗石的速度卻遠比人快,他們若早一步齊齊以蝗雨攻擊,必能趕在西盟之前,阻擋師兄。想來師兄的武功再高,也難擋唐門合力,更不可能同時再領萬劍宗同展大陣。」

    行君的意思倒是簡單,也便是說,唐門若能早一步以蝗雨相攻,那劍神圖卻還難說一定能夠施展。

    水仙聞言,稍是一思道:「唐門確實以全門之力齊襲宗主,不過他們那一擊卻是有些個晚了,要真如廣通之前的吩咐,早一步相攻,宗主確實不好從容施展。」

    「確實,若是聽廣通大師之言,早一步以飛蝗石雨壓之,那劍神圖也必然難以施展,我等也不會傷亡的如此之重。」

    便在這時,由劍媚和廣袖在前引導,唐門、點蒼、飄渺天宮以及崑崙派這四派,數十人等高舉火把,正在萬劍宗的本院穿行,路上一時未遇到什麼意外,正自沉默之間,安靜仙卻忽然提起了白日裡的決戰,此刻正說到最後那劍神圖施威。

    此言正是出自安靜仙之口,聽來似是感歎西盟錯失良機,可這話裡話外,卻是若有所指。便好像在說唐門當時並不盡力一般。

    安靜仙此言一出,唐門上下,登時面現怒色,而其他人等,則是轉目視之,眼中滿是指責。不過便是唐門上下再是憤怒,但心中亦是有些不滿,畢竟那時唐門也是人人欲攻,可卻都被唐逸壓了住,所以安靜仙說的也並不全是錯的,也正因此,令人思之,心下鬱鬱的很。

    唐冷則是面色不動,只言道:「逸兒,唐門當時攻守,由你統領,你當時如何思想,且說出來,與安掌門解惑便是。」

    唐逸聞言,先恭身應了,隨即稍稍上前一步,這才淡道:「廣通大師之前便曾經吩咐,要我唐門可自行做主。且廣通大師身在局內,自不及我唐門看的廣闊。要知我唐門上下的修為也是參差,之前已是數番蝗雨施過,亦需休整,好將有用之力,用於當用之處。自然也就不能胡亂擊之。」

    安靜仙看了眼唐逸,微笑道:「那何時才是當用?」

    唐逸登時肅道:「行宗主那時於陣中震劍,晚輩早便看到,可那所謂劍神圖,怕是連萬劍宗自己都不知威力究竟有多巨大,只不過以此做最後一搏罷了。晚輩當時身負統領唐門上下之責,哪敢隨意為之?自不會貿然出手。」

    稍是一頓,唐逸再道:「晚輩所想,唐門全力一擊,這一擊便要有雷霆之勢。但人力有限,我唐門合全派之力的一擊,不可能持久,這便需要找準時機。行宗主震劍連連,何時攻之才是最佳,怕那時在場中人,無一能做判斷吧。」

    看了看安靜仙,見他並沒有接口,唐逸沉聲再道:「武當的那位前輩見多識廣,在行宗主第三震時,才高聲道破,而其時,晚輩也才等到了出手時機。正所謂待敵半渡,擊其中流,此半渡而擊之策,於我等劍術之中,甚是常用。其中道理,自也不需晚輩贅言。所以晚輩之所以隱忍,之所以於廣通大師的催促之中仍不出手,先是不知時機,後是等其發力,於其發力之前擊之,以收最強之效。」

    眾人聞言,念到唐門最終還是集全派之力以蝗雨擊之,並非當真袖手,再佐以唐逸的這番解釋,終於暗點了點頭,心道也是有理。唐門上下更都暗道自己誤會了唐逸,怒視旁人的眼神中,也更加堅定。

    安靜仙也沒有反駁,當下點了點頭,似乎也同意唐逸的解釋,一拍手中的折扇,言道:「說的好,半渡而擊,真若能成功,不僅能阻住那劍神圖的展開,更能令那大力難出,反噬敵人,這才是最佳之策。」

    說到這裡,安靜仙看了眼唐逸,眼中竟然閃過一絲的讚賞,不過唐逸的眼利,卻也看到那絲讚賞之後的警惕忌憚,便聽安靜仙再是歎道:「只可惜誰都未料到那劍神圖竟然如此驚人,便連這漫天蝗雨,都不起半分作用,以至功敗垂成。所以說將起來,卻也當真怨不得誰,非戰之罪,非戰之罪。」

    有唐逸在前解釋,再連安靜仙都這麼說,眾人自然也就信了,唐門門下更有人暗裡慚愧,只道自己之前錯怪唐逸。

    不過唐逸的心下卻是明鏡也似,安靜仙忽然提起這些,之後又似為唐門開脫,其根本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將此事提將出來,實是為他自己來做洗刷。便是暗裡告戒我們,唐門此戰,亦有可被人詬病之處,如此,我們也不能再來追究他點蒼與飄渺天宮的敷衍了。」

    如今名門僅存其三,點蒼之後雖會大肆擴張,可更需保得名聲不墜才行。也正因此,安靜仙才盡力於封祀壇前,慷慨陳詞,也才於眼下,提早與唐門暗裡警示,要雙方各守默契。

    唐逸知道自己能想的明白,這道理,唐冷自也不會不心底通透,當下便沒有再做多言,既然自己所應做的辯解已了,當下略一躬身,唐逸墜後一步,沉默起來。

    安靜仙的目的已到,也不再開口,此事一了,眾人再度安靜,各舉火把,於這萬劍宗的本院裡穿行。

    便如此,又再過了半晌,還是未再停下,算算時間,自打進了這萬劍宗的本院之後,竟然走了許久,雖然道路沒有重複,但各派門人還是有些按捺不住的,便紛紛低聲議論開來。都道怎麼走了這麼久,還未到那地頭?

    安靜仙的眉頭也是微皺,開口叫停,隨即來到那劍媚身旁道:「姑娘你帶著我們走了不短的路,卻不知道究竟要去何處?那裡又有什麼?」

    劍媚聞言微微一震,片刻,轉過身來,指了指不遠處道:「那裡有處秘道,其下密室,廣闊的很。內儲食糧,外辟孔洞通風,可供百人一年生活。當初建造那裡,為的便是以防本院被破,可憑其留得萬劍宗火種,且將奉劍閣藏書盡置其下,以待日後重整之用。」

    眾人順著劍媚所指望去,只見那處不過是堵圍牆,裡面應有些房舍,與其他地方並無不同。可越是普通,才越能遮人耳目,這道理卻是普通。萬劍宗這麼大的本院建了,若說無一二密室,卻也難取信於人。

    所以眾人登時便信了**分,至於那奉劍閣的藏書,更是令安靜仙的眼底一亮!

    這江湖中,名門雖然都可稱的上武學眾多,可真要論起浩瀚,便只有三閣可做平列:這三閣便是少林藏經閣、武當正道閣、萬劍宗的奉劍閣。

    其中武當的正道閣如今藏書最豐,但眾人身在嵩山,自然不可能立刻便去武當。而少林藏經閣因毀於數年前的那場大火,已經十不存一。相比之下,這近在咫尺的奉劍閣,卻是最為引人。雖然二百年前,萬劍宗也因被名門聯手而攻,奉劍閣大半被毀,但所餘下的也足夠令人垂涎了。

    「當年萬劍宗重返太室,自其藏身的安樂谷運出藏書劍器,招搖過市,那隊伍中的便只車馬就有數十!雖然不可能都是秘籍,但只要有個兩三成,便已足夠驚人!」

    點蒼終究不如其他名門的根基深厚,這藏書對他們來說,更是至寶!一念及此,安靜仙當下點了點頭道:「姑娘且指路。」說到這裡,又是望了眼那廣袖,見她神色古怪,安靜仙冷道:「放心,只要那地下所藏之人,不來頑抗,安某亦不會傷得他們。」

    安靜仙言罷,再不去管那廣袖,隨即再是舉步。

    與此同時,行君和水仙也已言罷。安靜仙等人越走越近,火把人聲已不再需要仔細去看去聽,水仙見了,不由得再道:「我們還是早些走吧,袁姐不會武功,無離慧敏更小,有他們在,我們的速度必然大受影響,卻是早一步離開才好。」

    行君聞言,仍然沒有答應,而是搖頭道:「如今雖然可逃走,但卻並非什麼好事,一來日後必會被人追逐,二來,我們若是走脫,怕會連累到門下殘餘弟子的性命。」

    看著前面隱隱可見的火光,行君再道:「再者,此戰之後,我萬劍宗雖然死傷慘重,可說十不存一,但終歸還是有人留下,就如那內務堂,還有分佈於各地之眼線和外令。如今我等一走了之,不僅會連累到內務堂眾人,且萬劍宗可就當真散了,眾人心離之下,可就再無翻身之日!所以為這火種不斷,今日也必然不能離開!」

    水仙聞言登時一怔,心道:「他說的可也有理,如今一走,日後就算無離慧敏都是藝成報仇,可萬劍宗卻早散了幾十年,再不可能重建,這可不似二百年前.二百年前,我宗雖敗,但終究是有許多人活著退到安樂谷的。」

    可若是不走,那些西盟之人就會放過自己?這顯然不可能,便是他們不下狠手,也必然會將自己這些人嚴加看管,到時不僅重建無望,就連報仇,怕都難了。

    水仙正自疑惑,再去看行君,就見他望著本院,眉頭忽皺道:「他們在尋什麼?」

    水仙順了行君的目光望去,眉頭亦是皺了起來道:「莫非他們知曉了我們埋藏奉劍閣中藏書劍器的密室?」可看了看方向,卻又是奇道:「可也不對,那處怎會有藏書?」

    以水仙的身份地位,自然對本院中的一干佈置,清楚的很。決戰將起,行雲便已吩咐人等,將藏書埋了,為的便是以防萬一,只不過如今那火光所在,並不是藏書之所在。

    也就在水仙疑惑之際,忽然便聞聽一聲淒厲的尖叫傳來,隨即便是怒喝連連!大是喧囂!

    行君聞聲,猛然起身,似是明白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的讚賞,不過臉色卻也變的難看起來。

    「走!我們回本院!」行君忽然沉聲喝到,隨即舉步而行。

    水仙聞言,先是一震!如今西盟迫來,哪有反迎上去的道理?可再一想,方才行君根本就連一絲逃走的念頭都沒有,水仙卻也隨之釋然。望著心上人昂然而行,全不懼那西盟人多勢眾,水仙微微一笑,當下亦跟了上去。

    膽識,水仙自然不缺,不論是當年高手如雲的嵩山,還是機關遍佈的唐家堡,水仙都是闖過。如今她實是擔心愛人,又有行雲的妻兒需要照看,這才有意逃避。如今行君頭前一行,絲毫懼色都無,水仙只一遲疑,卻也一笑,將牽掛盡拋。

    行君走的快,等水仙這一跟上,更是一展輕功,自屋頂上飛馳起來。

    人在半空,跟在行君的身後,水仙只覺得對如今這行君,自心底的信任,便覺得有他在,就如巨柱擎天,自己二人不會有事,行雲的妻兒不會有事,便連這萬劍宗所餘的門人也會平安!

    行君和水仙這兩人都是真正的高手,只片刻,便就到了那喧嘩之處的上空,也同時將下面所發生的一切,看了個清楚。

    就見數十人,各舉火把,圍在一處,中間兩個委頓在地,其中一名黃衣女子身上滿是鮮血,卻不知傷的有多重。

    「劍媚?」

    水仙自然認得那黃衣女子,行君也是認得。這時便見劍媚委頓於地,安靜仙則立在一旁,滿臉的憤怒,手中神劍直指地上的劍媚!不過他的劍卻也再難進上半寸,因為另外一人使劍,將其擋了下。

    「這安靜仙好歹也是魂級高手,卻能被那少女擋下,難進分毫,那少女卻是誰來?」

    行君於半空一掃,已將場中一切盡收眼底,隨即冷哼一聲,身形一重,便就似在半空一折,直朝地上落下!水仙緊跟在行君身後,不過她卻不似行君那般的霸道,而是不動聲色的翩然而至。

    行君和水仙這忽然一到,人群更是一亂,便連許南清等人也是抽出劍來戒備。與此同時,那少女和安靜仙也趁機將劍一撤。

    行君落在地上,卻是誰都未理,直走到那地上劍媚的身旁,俯下身體略一查看,眉頭微不可察的舒了舒。卻原來劍媚的傷勢雖重,可許是刺劍之人被人所擋,所以這本是刺向心口的一劍偏在了肩頭。是以出血雖多,看似可怖,卻不致命。

    行君看過劍媚的傷勢,再看一旁的廣袖,她似是被震的到了,傷勢卻也不重。行君這才起身,朝那少女謝道:「姑娘年紀輕輕,卻是好武功,竟能抵的住點蒼掌門之劍,宗赫在這裡代她們謝過了。」

    雖然不知這少女是誰,也沒有當真看到這裡所發生的一切,但行君心下卻是肯定,必然是安靜仙出手傷了劍媚,之後被這少女擋下。

    見了方才場中的形勢,倒並不難做猜測。不過水仙仍然一怔,她並非是對行君的推測不理解,而是奇怪行君的自稱。

    行君原本乃萬劍宗三門之一,朝劍門門主蕭壽臣之子,本名蕭宗赫,只不過他因恨其父以其性命養劍,所以便隨行雲一般,以道號為名,而棄本名不用。

    「可他今日怎地忽然自稱起宗赫來了?」水仙滿臉的愕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