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三零五 文 / 二踢腳

    三零五

    唐逸見黃一民應承下來,當下便是恭身問道:「晚輩曾聞飄渺天宮與倭寇戰過,卻不知詳情如何?」

    萬劍宗和少林同在河南,武當則位於湖廣,這還是原本那十大名門中較東之大派,其他如那川中三派,陝西的華山和崆峒則更加靠西,至於點蒼,遠在雲南,哪還用提?也惟有飄渺天宮一派最東,不但懸於海外,更只有他們與倭寇交過手,所以唐逸才有此一問。

    也便在這時,朱玉領著杜、樂二人走過來,似也有心旁聽。

    黃一民見狀,稍是一咳,正色道:「倭寇之患,百年前便已有之,不過起先並未有多少,且多在朝鮮出沒。而後聽聞口木國內亂,以至倭寇大增,甚至開始侵擾我朝沿海,這才開始為禍。不過我飄渺天宮雖居島上,可卻不做那貿易之事,倒少遇倭寇。直至二十年前,有倭寇大批糾集,擬來進犯山東,我們這才與其接觸。想那一次,倭寇聲勢確實不小,其中戰船竟有二百餘艘,雖然大小不一,可這二百餘船同至,列於海上,卻也聲勢驚人。而且其中更載有兩三千名真倭,戰力也是不小。」

    唐逸聞言,忽然奇道:「何為真倭,莫不成還有假的?」

    黃一民點頭道:「那是自然,倭寇橫行我朝沿海,可若仔細想想,僅憑那些倭寇,又怎能做到?便如唐公子這般的本朝人,此去東南,尚不熟悉地勢究竟,倭寇根本便非我朝子民,為何反是熟悉?」

    唐逸登時便就明白過來,沉聲道:「通敵者,自古有之,卻是不足為奇。」

    黃一民點頭道:「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朝鮮人,或是被逼,或本就有意做惡,也都混雜其中,甚至還有人乾脆便借了倭寇旗號,實則其中並無真倭。」

    唐逸聞言,眉頭微皺,但沒有再來多問,只管要黃一民繼續說下去。

    黃一民也不再多言其他,當下繼續道:「那次所來的二百餘大小戰船,戰力雖遠不及我朝水師,但也絕非百姓漁船所能抵擋。便是我飄渺天宮,當年不過也只兩艘大船,十數輕舟而已,其用處,不過是往來載物運人,並非戰船。所以那倭寇真要只是駛過,我們卻也難覓其一戰。」

    說到這裡,黃一民忽然面顯傲然之色,與他那忠厚模樣,大是有些相悖,直看的唐逸心下暗奇,隨即便聽他言道:「那些倭寇若是自遠處而過,不擾我劍竹島,也便罷了,畢竟我飄渺天宮的舟船也難追上他們。再者,我朝水師威壯,自無需我等百姓出手。」

    黃一民口中說著,頗為不屑道:「不過說將起來,那些倭寇的戰船雖然遠不及我朝水師,可終究也還勉強能夠一戰。只可惜那些倭寇卻都昏了頭,竟想先來奪我劍竹島,以為落腳之地,好再北進南下。於是,那二百餘戰船便直泊在離島百丈處,其間還放了小船,載上幾名倭寇登島,口中言語,要我等歸順。」

    黃一民說到這裡,冷笑連連。唐逸則聽的心下一動,暗道:「想來這些倭寇也知道飄渺天宮乃是中原武林中的名門,所以倒算謹慎,只派了幾人上岸,三千人則乘著戰船於海上威壓。只可惜他們不知通天高手的厲害,注定要吃大虧。」

    一念及此,唐逸卻也自這其中,尋到了些有用的信息,就比如那倭寇不明通天高手之能,說明那口木國即使有高手存在,卻也沒有一個晉身通天。當然,那口木國孤懸海外,其武學雖說傳自大唐,可如今究竟是何模樣,唐逸卻也不知,這些也不過是猜測。

    唐逸正想到這裡,就見黃一民面上的傲然之色更濃,繼續道:「那倭寇好生無知,一再聒噪,終於驚動師祖。師祖一怒之下,先是將那幾個倭寇一一踢落海裡,隨即取劍,隻身踏浪而去!那些倭寇只道船隻離岸百丈已經夠遠,可怎知我師祖神威?那百丈踏去,不過十數息的工夫而已。之後師祖便在那二百餘船中縱橫如飛,斬船破敵,不過頓飯工夫,便將百餘大小戰船俱都劈的沉了,更殺得千多倭寇,一時海水皆赤!」

    眾人聽到這裡,都是一呆,哪還有人開口?只聽那黃一民繼續傲然道:「也直到那時,餘下倭寇方才回過神來,驚慌逃竄而去。聽聞這些倭寇中,本是隱了數個流派,甚至還有幾個,於那口木國的武林,頗有些名聲。但經此一戰,卻被師祖一人斬去大半,自此銷聲匿跡。也正因如此,二十多年裡,倭寇懾於師祖聲威,任他真倭假倭,俱是不敢近我劍竹島週遭五百里!只要見我飄渺天宮旗號的舟船,哪管真假,一律不敢侵擾。」

    就算在場眾人,個個見識非凡,可聞聽得飄渺天宮主人竟然單人獨劍,直破二百餘戰船,斬殺千人,迫的三千倭寇盡皆逃竄,自此再無侵擾之心,暗裡怎不會震驚佩服?這一戰,黃一民雖然說的簡略,可其中之驚心動魄,還有那沖天豪情,直叫人心生嚮往,恨不能直退二十年,好前去一觀。

    唐逸聽的也自心潮澎湃,且那飄渺天宮主人在嵩山劍試中曾經露過面,其人如烈日當空,光芒四射,令人難以直視!舉手投足間便似有萬鈞之力,其勢可說滔天!所以唐逸絲毫不會懷疑黃一民會有什麼誇大之處,相反,這黃一民並非口舌伶俐之人,這其中反可能還有些未能細數之處。

    便連唐冷等名門之長亦是感歎不已。畢竟飄渺天宮主人之強,本便毋庸質疑,且眾人口中雖然不會明說,但如今心裡也都盼那飄渺天宮主人能完好無損的出關,因為有他在,那武帝便就難做橫行。

    想當初西盟放任武帝挑戰德皇,一來不知武帝的心機如此之重,竟能出其不意,重傷德皇,更未想到德皇不願苟活,竟是自盡,其後嵩山決戰,萬劍宗劍神圖展處,敵我俱焚!以至於如今中原名門凋零,高手銳減。萬一那武帝傷癒再入江湖,可難有人抵擋的了他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