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彈指歌

第一卷 三零六 文 / 二踢腳

    三零六

    西盟放任武帝挑戰德皇,倒非是他們有意勾結外敵,實是根本便未將那些許胡人放在眼中。中原武林之強盛,不論是南北東西,任誰都是不及。所以西盟於武帝不過利用,只不過想以其破開德皇這個禁錮在他們身上的枷鎖罷了,對於他會反害自己,哪會信得?

    只可惜其後發展實是出乎西盟意料,竟越來越難以控制,直到不可收拾。也直至如今,人們這才有些悔悟,可惜卻晚了許多。

    不過正因如此,眾人對那飄渺天宮主人更是打心底的讚歎景仰,只望他閉關中,可莫要出什麼岔子才好。

    可眾人這一不迭的稱讚,卻讓一人不滿起來,便聽她在旁輕道:「那不過是老祖宗不在而已,否則對付那些土雞瓦犬,怎會需要頓飯工夫?卻也值得大肆宣揚。」

    那人說話甚輕,幾不可聞,但這口中說話再輕,終究要於腔內震動,唐逸離的也是近些,竟借震骨傳聲聽了到。這聲音的主人,唐逸可是清楚的很,當下登時便一怔,心道:「這位郡主往日裡雖然言語尖利些,好似不留情面,可卻不過是身份使然,隨性慣了。雖然讓人聽來不甚舒服,但終究沒有仗勢欺人。不僅沒有欺人,反還心念東南百姓的安危。論將起來,心地可算良善,且她怎麼看,也非是善妒之人,怎地黃一民讚他師祖,卻惹的她不高興了?」

    唐逸暗奇,也惟有杜、樂二人的心底明瞭,他二人離的朱玉最近,自然也聽了到,心下便是暗念:「郡主本就極是仰慕老王爺,只道老王爺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只可惜老王爺早離開這江湖,所以不被世人所知。昨晚,郡主又更被勾起了苦處,思念起老王爺,今天這才有些不妥。」

    不過終究朱玉說的極輕,眾人正自交口稱讚,一時倒是沒聽的清楚。此刻正值許南清在那朗聲笑道:「說來,那些倭寇卻也膽大,膽大到幾近無知。想那劍竹島上,當時可是三大通天高手俱在!二十年前,便連天命都還未死,這些倭寇竟敢去要他們歸順,只可說是可笑復又可悲!」

    眾人聞言皆道確實如此,可方是笑上幾聲,卻又都念起往日中原武林之繁盛,再比較今日,漸漸停下了口。

    不過這時,那樂東城卻忽然恭道:「小姐,屬下卻有話說。」

    朱玉聞言,點了點頭,隨即便聽樂東城上前一步,朝眾人道:「那倭寇膽大倒確實是真,既然唐公子今日要來詢問倭寇的詳情,那這膽大一條便就必然要謹記在心中,才好揣摩其如何行動,不至錯斷。」

    唐逸大感興趣,當下虛心道:「樂大人請說。」

    旁人也都仔細聽來,畢竟各派都要派出人手,自不會放棄這知彼的機會。

    樂東城也不賣關子,當下便道:「倭寇其本國實力遠不如我朝,倭寇又多是其內亂中的敗者,本更應懼於我朝才是,但如今這倭寇橫行,你們可見他們有半分畏懼麼?」

    說著,樂東城一指黃一民,言道:「方纔他也是說了,那倭寇竟敢上得劍竹島勸降,這近乎可笑之事,倭寇卻也做的出來。各種原因,一是其不瞭解中原高手之威,妄自尊大,二也是冒險賭博之心太重。所以唐公子不應只知他們殘狠,更要記得他們這份好賭妄為之心,否則難免會吃些虧的。」

    眾人聞言,暗一思索,均是心道有理,且也知這錦衣衛的消息必然靈通,朝廷更與倭寇戰過無數,自然對那些匪徒之心,更加瞭解,所以這結論只不過是藉著飄渺天宮的由頭說將出來,實則是多年體會。

    唐逸當下點頭謝過,隨即暗道:「這話卻也有理,若無這份膽大妄為,面對我朝水師,這些人哪敢以卵擊石?」想到這裡,唐逸的心下一動,先朝唐冷請示,待唐冷點頭,這才問道:「既然樂大人消息如此靈通,那可知道倭寇如今於何處落腳?」

    若能得知倭寇身處何處,此番前去,大可直搗黃龍,可省了許多麻煩。不過樂東城聞言,卻是搖頭道:「倭寇確有島嶼落腳,只不過極是隱秘,查之不出。」

    唐逸聞言,卻也並沒有多少失望的感覺,要是倭寇的藏身之處這麼容易被發現,也不需中原武林出手了,方才問問,只是謹慎。

    樂東城將話說完,再退了回去,這時各派掌門也各窺天色,當下互相拱手,自都散去。畢竟如今還有許多傷者需要救治,那些實在無法救下的人,也要等安置合塚事宜。餘下的還有安排七派門人過幾日的行程,此去東南的人手,可是忙碌的緊。

    各自分頭,唐門眾人方回到住處,唐冷便將唐逸留在房裡。

    看著唐逸,唐冷端坐椅上,沉聲道:「方纔我等已經定下與黃山派等一同商討剿滅倭寇之事,那倭寇的究竟,你大可等了晚上來問,想來黃山派等九輔,首當其衝,要比飄渺天宮知道的更為詳細。不知你為何連這半日都等不及?」

    唐冷雖然如此問來,可眼中卻是沒有半分的疑惑,唐逸見了,心頭清明,知曉唐冷已有計較,現下只不過需要自己再多說明而已。

    稍一整理說辭,唐逸肅道:「逸兒是想早一步離開,所以半日雖然不長,卻也不想多待。」

    唐冷聞言,半分聲色都是不動,只是問道:「為何?」

    唐逸答道:「逸兒本在之前就曾想過,我們此去剿倭,聲勢必大,根本就無法遮掩。如此一來,實是早便打草驚蛇,空費了氣力。到時倭寇避我等鋒芒,我等可便難以自處。畢竟我等又非東南本地門派,一無根基,不能久待,二來,真是待的久了,那黃山、天台,清源等派必也會心生疑慮,並非善策。」

    唐冷點頭道:「我等本就要以雷霆之勢剿之,自然不能久待,你那種種顧忌卻也無錯。」

    唐逸當下再道:「而且方纔我聽那黃一民的真倭假倭一說,也是恍然,那倭寇之中必有我朝敗類,或獻其力,或獻其智,或獻其耳目,我等在嵩山之上,弄出這樣大的動靜,倭寇必然會早於我們到達之前,便得到消息。」

    唐冷再是點了點頭,隨即問道:「那逸兒你要如何應對?」

    唐逸當下恭道:「這法子卻也簡單,既然我等在此大張旗鼓,那不如便就此做一做戲。伯父與各派掌門多留幾日,明裡便說要多做參詳,且嵩山上這麼多傷患也需救助,都是耽擱行程的理由/至於暗裡,則由我先行一步,仗這腳程,先達東南,以查其動向。而後尋到倭寇落腳藏匿之處,再一舉剿之。」

    說到這裡,唐逸微微一笑道:「這不過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而已,只是如此順勢而為,想來,也可惑人耳目。且嵩山決戰,引來大半江湖人,東南更顯空虛,倭寇這時也必會更加猖獗。也就更利於查訪。」

    唐冷聞言,沒有回答,而是閉目沉思起來。並非唐逸這法子不好,而是唐逸乃唐門此去東南的領袖,他若先一步動身,必然難瞞的過其他大派,尤其點蒼,必然不滿,只道唐門是在搶其功勞。

    不過只想了片刻,唐冷便把眼一睜,點頭道:「計不在新舊,而在是否運用得當,你這法子我看著實可行。」說到這裡,唐冷一揮手道:「這裡有我擔著,自會為你說項,你且放心去吧,只管一心查找便是。」

    唐逸聞言,當下一禮,也不多言,轉身便出了屋去。如今,時間寶貴,唐逸要趕在四大名門出發的消息傳到之前,越早到達東南越好。畢竟他所依仗的,便是這些許的時間差。

    出得門來,唐逸回頭看了看已經合上的房門,心頭不禁大是感慨,只道如今有了長輩照顧,當真比之以前,強上萬倍!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再需要自己處處設想,面面俱到,以至空費了許多時間精力。如今有唐冷在上,大可為自己擔待,做事自也方便許多。

    時間緊迫,唐逸也只稍稍感慨,隨即便尋到唐月,與她話別。唐月知曉唐逸此去必有重要之事,只有與他深深相擁片刻,便即放手。

    如此,唐逸胡亂換了衣服,又戴了頂連紗斗笠,遮住耳旁金環和面孔,便就朝東南而去。想來如今這嵩山腳下魚龍混雜,數萬江湖人來來往往的,唐逸這身行裝,哪顯得眼來,自然簡簡單單便就去遠了。

    只不過就在唐逸認為一切得當之時,方走上官道不久,卻忽然一停,就見遠處一個瘦小的漢子正依在路旁的樹下,眼直直的望著自己。

    要說這瘦小的漢子,看之約莫三四十歲,不過顯然多經風霜,臉上的皺褶遍佈,幹幹裂裂的,一雙眼睛也是昏黃的很。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常見的村漢,卻令唐逸歎了口氣,隨即走上前去,微一躬身,輕聲道:「郡主怎也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