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器神扳指

第2卷 家族初興 第 1080 章 消極對抗 文 / 晚起書蟲

    蓮台帝國的首都在九蓮星系,乃是由九座龐大的古老太空城為花瓣、九蓮星為花蕊,共同組合而成。這套體系是一套防禦能力超強的大陣,據傳是出於道祖那兩大「試用期」弟子——准提接引之手,只是這套防禦陣法是用念力物質為能源,當初兩國大戰時,如果不是九蓮星系的一級念力結晶儲備即將耗盡,蓮台帝國皇室應該還會再堅守下去。

    也正是有這套九蓮輪轉防護大陣,才保蓮台帝國首都圈核心未遭戰火,後來聖洛馬倫與張自強達成協議,軍隊陸續退出首都圈。改朝換代時期,原皇室對民間的影響力有所減弱,以前要嚴格審批才能在九蓮星系修建太空城的規矩也被悄然打破,諸多貴族富商為避戰禍,舉族遷往九蓮星系,僅僅幾年時間,九蓮星系便充滿了大量新建的太空城,繁榮更勝從前。

    無論九蓮星系的太空城如何多,但九蓮星周圍卻僅有那九片「花瓣」,每片「花瓣」既是衛戍艦隊駐紮之地,也是九條地空通道,還是有名的商業之城。每片「花瓣」半徑均為月球的一半,如此體積龐大的太空城,至現在為止,靠純科技力量仍是沒辦法造出來,內部的建材所產生的引力及各種應力太過繁雜,又有居民後修的建築,力場之複雜,難以計算。

    太空城體積龐大,內部可利用空間就多,每片「花瓣」內部建築面積就遠超九蓮星球陸地總面積!首都圈的常住人口有九成生活在九大太空城,這還沒計算數量更龐大的流動人口!

    蓮台帝國內,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無論是勳貴還是富豪,其艦船都禁止登陸九蓮星,只能停靠在九朵「花瓣」的太空港內,僅有皇族艦船例外。

    這一日,九蓮星系內軍方萬艦齊出,星球上的登陸艇也是一艘接一艘地騰空而起,如此大的動靜,卻沒有給民間任何解釋,哪怕是在與聖洛馬倫戰爭期間也沒發生這樣的事啊?不少民眾陷入了恐慌之中,只是不久後,便見軍方戰艦並未擺出戰鬥陣形,而是跟眾登陸艇匯合,共同組成禮儀隊,而且原皇帝陛下的座艦也在其中,民眾就都明白了。

    帝國已經改朝換代,新皇室陛下駕臨了!幾乎所有蓮台帝國之人,都心情複雜地看著幾艘超小型戰艦在龐大艦隊的拱衛下,緩緩駛向九蓮星防禦圈。那戰艦雖小,卻給人一種無形的威嚴與壓抑,有根基有見識的商團高層,一眼就看出這是幾艘來自無極帝國的修士專用座艦,哪怕是這幾艘座艦的艦載法寶全部內斂,他們也毫不掩飾眼中的敬畏!

    非是對艦,而是對人……

    一路上在天喜、瑞娜及阿玲七嘴八舌的介紹下,張自強把蓮台帝國的情況摸了個大概,總體來說,家族接收工作稱不上順利,直到現今才剛剛找到切入點,如不動用武力,日後還有得磨,想得到民眾支持、好生治理蓮台帝國,家族還需花大力氣!

    蓮台帝國乃是戰敗國,而且國內戰力嬴弱,與家族的戰力不在一個層面,之所以還會有接收難題,乃是帝國獨有的價值觀及信仰造成的。

    帝國是三大六級文明中最為獨裁的,皇帝擁有絕對權力,各階級界線分明,平民百姓忍耐能力超強,而且他們都認可也愛戴皇帝,認為皇家及官員貴族就是比他們要高貴。按理說現今皇族投降,這樣的國家應該是好接收才對,然而原皇帝的影響力並沒消除,因接收時間較晚,聖洛馬倫的軍隊退去,皇帝被委託繼續執政,這就造成了大麻煩。

    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原皇帝早晚都得遜位,現在已是威望不足,聽不聽旨也就那麼回事,反正皇室手中也沒了軍權。而對於絕大部分忠於皇室的人來說,沒有聖洛馬倫軍方的壓力,又不甘心坐以待斃,總愛搞些小動作。等到天喜率軍前來,亮劍之後,小動作不敢有了,但許多既得利益層心有不甘,消極抵抗還是能做做的。

    張家以前並沒接觸過蓮台帝國,哪怕是政治天才瑞娜也不瞭解蓮台帝國的情況,更沒治理如此大國的經驗,他們帶來的人手少,本土人又陽奉陰違,黃奇沒打響第一炮,大臣們見有效,紛紛有樣學樣,使得天喜瑞娜幾無人可用,等非得重要他們不可時,才好趁機談條件。

    依著黃奇、天喜在華夏的概念,什麼人都會缺,就是當官的不會缺!而蘭帝伯斯名為帝國實是民主,官員都是民選而出,她以往只控制軍方將領,也從沒有過缺官員的概念。結果這些人一合計,現任的大臣要員們消極低抗、陽奉陰違不作為,我們再換批人來!

    免除現任眾大臣後,瑞娜根據官員檔案,挑選出一批中層官員填充上層,而黃奇也認為這辦法沒問題,誰不願陞官?結果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新提拔的官員絕大部分推辭不受!也有少量騎牆派明面上接受了官職,卻仍舊陽奉陰違,氣得天喜想舉刀子殺人!

    治國不同於打仗,殺人解決不了問題,有瑞娜在,勸阻了脾氣暴烈的天喜,一法不行再行二法,她仿蘭帝伯斯例,分權設立皇室與內閣,yu舉行民選。

    這消息一傳出,帝國眾官員都參與了,不過他們推舉的人能氣死瑞娜,參與內閣閣佬選舉的全是原皇室成員,以原皇帝呂軍大帝為首、眾親皇為輔,沒人跟他們競爭!而中央各部men的主政官員更有意思,竟全是原班人馬參選,無一人例外,嚇得瑞娜趕緊停了選舉。

    瑞娜此次還帶來一人,就是原吐曼塔勒的皇帝、現任蘭帝伯斯親王的米科維奇,他習慣獨裁,可原吐曼塔勒深受聖洛馬倫民主體制影響,他對國家的控制力遠不如呂軍大帝,民眾的忠誠度更加不如,面對這種局面,他除了羨慕外,也深深地覺得無力。道理很簡單,新皇室沒有民眾基礎,又找不到大臣們的派系平衡點,沒有執政基礎啊,除非將他們全殺了!

    張家眾高人面對此局面束手無策,遠在阿里卡的丁香妮也提了不少建議,無一生效,最終找出切入點的人卻意想不到,乃是張家老祖宗張母……

    張母是家族中有名的心善之人,特別是張自強發家之後,她在蓬萊島已養出一身的貴氣,但與人相處時卻無半點傲氣,大多族人尊稱她為「老祖宗」,四明市、青龍城之人稱她為「活菩薩」,不排除大部分人是想拍馬屁才這麼叫,但與張母相處過的人,都有幾分真心。

    張母有著華夏傳統美德,現今家大業大,她卻很少干涉兒孫輩們的正事,安心帶著張嬋張娥等幾個小寶貝。而天喜、瑞娜等人雖接收蓮台帝國受挫,但他們怎麼敢把這些困難告訴張母?所以張母對蓮台帝國的情況並不知情。

    張母信佛,卻不是什麼居士,也不吃齋、不持戒,單稟執本性向善,或者說她敬佛更恰當些。她來蓮台帝國久了,到週末時,常帶著幾個小寶貝出宮遊玩。皇室老祖宗出行,又是新占的敵國,天喜在安保方便可不敢忽視,又怕擾了老祖宗的興致,只能於暗中保護。好在蓮台帝國眾大臣只是消極對抗,很少主動使用暴力,故張母安全無憂。

    初始時,張母需要借用翻譯器才能聽懂蓮台帝國的語言,然而翻譯器也不是萬能的,許多物什在華夏根本沒有,怎麼翻譯?故她常聽得似懂非懂,也就看個熱鬧。但她也是修煉之人,突破築基期很久了,學習、記憶能力較強,又輔以記憶頭盔之助,半年後學會了蓮台帝國的語言,有天她突然發現,好像皇城外郊十里,有座華嚴寺,也供奉佛祖!

    華夏人的傳統是,只要是神仙,管他是yu皇大帝還是閻王爺、管他是道家還是佛教,反正碰上神仙,恭敬點拜拜總不會錯——禮多神不怪嘛。張母在這離華夏遙遠的蓮台帝國,僅然發現了也有人敬佛祖,她現今也是修煉之人,心存敬畏,又怎麼不去上柱香?

    要論歷史,蓮台帝國的佛教與華夏的佛教也是同出一men,然而兩國環境不同,宗教發展也不同,拜的神當然不同。不過現今諸神都走了,誰也不能說自個兒就是正宗。

    在華夏的佛教中,除如來佛祖外,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是必拜的,然而張母領著眾小進了華嚴寺,如來佛祖倒是有,不過並不是安在「大雄寶殿」,而是在一處偏殿中,稱什麼小乘佛,又找了半響,也沒找著觀音菩薩!她心中納悶,要說不是佛教吧,好多戒規都相近,那大肚子的彌勒佛也有,但要說是佛教也不像,怎麼可以沒有觀音菩薩呢?說不得便要問問。

    張母亮出身份,找來主持方丈請教,這一請教問題就來了,張母能念《金剛經》,能說許多佛家勸人向善的典故,能講許多佛家傳說故事,只是這與蓮台帝國佛經中記載不一樣啊!於是開始講經、機辯,張母只是一個信徒,哪是人家主持方丈的對手?只是她聽說觀音菩薩不過是叛徒啥的就惱了,當下喚來阿玲找來華夏的眾多佛經,她老人家對著佛經說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