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中華大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卷 神州風雨卷 第十七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 文 / 大肥羊

.    清政府**無能,其實根子都出在上面,甚至大部分很有能力的。暴,侵我疆土,殺我同胞,某滿腔熱血,是為我神州千萬老百姓而灑。」

    ……「我中華地廣人多,崇尚氣節。俊彥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來,從不屈膝異族。外夷縱然一時疆界逞快,日後定被逐,那時元氣大傷,悔之不及」。

    中華何曾缺了好男兒,文碩丟官抗命,佔先隻身迎敵,昇泰百般斡旋,爾豐率軍平藏,心中未必忠於那個狗賊和老婊子,胸中的熱血也是為中華百姓而灑。

    然而,不論趙爾豐有多大才幹,但是在西藏這個世界屋脊面前,還是很難處理的。趙剛最近的補給處,距離西藏邊界也有三千里之遙,要想把物資送到,恐怕是無法做到。

    但是如果只使用一個小分隊的話,又要面對至少三千人以上的印度部隊,面對兩難選擇,趙剛第一次覺得自己很沒有力量。

    最後,趙剛還是決定,「定失千軍,不是寸土」,力排眾議,決定將軍匯總最精銳的飛熊軍、飛虎軍在精400,馬家軍在精選成了500的定西軍,出發平定西藏。

    但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趙剛竟然要親自帶隊,眾人苦諫不已,但是趙剛不為所動,毅然出發。

    面對印度。趙剛帶領找這支小部隊執行一向瘋狂的行軍,也只有趙剛。才能激勵起自己部下必勝地信心。從四川南下,經過雲南,轉而西行通過緬甸,直接進入了印度境內。

    你既然敢來打我,那我的反擊也不會限制在一定地範圍內,你的任何領土都可能成為我的戰場。這就是趙剛的想法,而實際上印度之所以敢於侵略中華的領土。可以說是清朝的不作為造成的,印度兵地實力並不強。

    1897年9月3日~全面崩潰。定西軍迅速的將因帕爾的糧倉燒光,然後將金銀財寶洗掠一空之後揚長而去。令趙剛十分高興地是,倉庫裡面竟然有幾門迫擊炮,連包裝都沒有拆開。拆開包裝之後,趙剛『驚喜』地發現,這些竟然是本溪兵工廠出品的。看來北中國的內部出了問題。

    95日,定西軍攻克西爾吉爾,6日西爾赫特,8前鋒又出現在吉少兒甘傑。兵鋒直逼孟加拉邦首府達卡。達卡總督莫沃爾達辛惶惶不可終日,急忙下令迪斯布爾等地軍隊來源。

    趙剛已經帶好了隊伍,悄悄的埋伏在迪斯布爾通往達卡的要道上,向老虎一樣準備給迪斯布爾援軍以致命一擊。

    清晨。一隻六千人的軍隊出現在遠方,印度人特有的啤酒肚軍隊開了過來。

    趙剛放下望遠鏡看了看身邊地馬步芳,問道:

    「看來有不少人,你覺得我們會打贏嗎?」

    為了籠絡西北馬家,馬步芳十分幸運的成為了趙剛的二夫人。這次打仗,馬步芳死活也要跟來,趙剛屢勸不聽。也只好隨她。不過一路過來,馬步芳不但沒有成為累贅,反而在很多地方幫了大忙。

    聽見趙剛問話,馬步芳好像有些羞澀,將頭低了下去

    「那些印度兵,軍姿不整,而且毫無鬥志,不過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馬步芳的話,實際上成為了最後地結論,定西軍十分熟練的將印度人送到如來那裡報到。而印度兵在幾次衝鋒之後,損失了將近半數的士兵。定西軍的士兵雖少,但是個個都是神槍手,槍響後必然有一個印度兵倒下。當最後迫擊炮加入戰場之後,印度軍隊猶如沸水潑雪一樣潰散開來。

    錫龍之戰,印度損失兩千八百人,定西軍無一人受傷,堪稱是現代戰爭中最不成比例地戰鬥。

    打完錫龍之戰後,定西軍又一次消失了。

    此時的達卡已經被上百萬的難民擠滿了,因為傳說定西軍殺人如麻,就連邊遠山區的印度人都千里迢迢來到達卡。達卡很快就擠滿了難民,垃圾糞便將這個美麗的城市變成了一個醜八怪。

    印度北方軍立刻將薩姆齊的守軍抽調了一萬八千人,南方軍抽調了三萬五千人,星夜前往達卡,援助「孤立無援」的一萬六千打卡守軍。根據最保守地達卡長官估計,有大約十幾萬南中**隊越境攻擊了。而且據有關人士的親眼所見,大約還有幾十萬大軍正在邊境,準備再次入侵印度。

    薩姆齊的北方軍經過半個月戰戰兢兢的行軍之後,終於到了達卡。這時整個印度都被謠言所籠罩,有人在西拉姆聲稱,自己看見了一百二十萬大軍,個個騎著高大的白駱駝,手執鋒利的彎刀,這正好是西拉姆民兵的最高裝備。幾天之後,這支軍隊的人數和裝備變成了,三百萬軍隊,兩萬個戰象連隊,當然這個謠言出自於盛產大象的博帕爾。

    總之,印度每天都會有人宣稱,南中國的軍隊襲擊了他們,但是等到最後,總是發現,根本就沒有人來到過這裡,印度的士兵疲於奔命,三百多年來,印度在英國的庇護下沒有收到過外敵的侵略,阿育王時代留下來的勇武精神已經被消耗殆盡,面對在戰爭中崛起的北中國精銳,他們顯得是那樣的脆弱。

    此時的西藏已經出現轉機,北中國政府由甘肅派出由軍事特使李仲蓮、軍事參謀朱繡率領的代表團進藏直接同**聯繫。絕大部分藏人都是仇英的,藏人的毒誓也沒有過期。這次北中國的代表過來,大昭支持藏族同胞抗英地旗號。得到了藏人的支持。

    **也是被趙爾豐殺破了膽,所以當中央政府派出代表一番安撫下。**也表現出愛國愛藏地一面,雙方取得諒解,「朱繡等出藏回甘,瀕行之際,**設筵俎餞。聲言余親英非出本心,因

    迫過甚,不得已而為之。此次貴代表等來藏。余甚趙大總統從速派全權代表,解決懸案。余誓傾心內向,同謀五族幸福。至西姆拉會議草案,亦可修改。」

    使中央政府同西藏的關係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改善。英人柏爾(英駐錫金長官)也承認「這是自1870年中國[;.)僅有的事件,也是英藏關係倒退的一個表現。」

    為了阻撓中央政府同西藏關係的發展,柏爾等人於1897年8月份到達拉薩。他帶來了20馱軍械,並允諾再借給西藏5000快槍。「西藏要維護她的獨立」,「取決於增加和改進她地軍隊。」

    並向**提出了對寺廟、貴族增稅的辦法。這但這一方案傳到社會上以後。遭到廣大藏胞的強烈反對。1897年9月初,三大寺參加傳昭**會的兩萬多喇嘛情緒激昂,提出懲處奸賊、趕走洋人。**正感緊張之際,柏爾獻策說:你「擁有六千大軍」。「比較容易使幾個大寺廟安分守己。」

    **喇嘛即調藏軍彈壓。哲蚌寺五千喇嘛準備下山,進攻拉薩,驅逐英人。**派藏軍三千包圍哲蚌寺,解除了喇嘛的武裝。但藏胞反英的情緒未減。柏爾的住所門外常發現「速行離藏,免傷性命」的字條,使他十分恐懼。

    其後,**喇嘛向柏爾表示,「藏人仇視已深,若不速行,不能復任保護之責。」離藏返印。這樣。英國促使西藏擴軍、增稅的企圖,未能全部實現。英國失敗後,又通過親英噶倫擦絨達桑占堆在西藏興辦警察,企圖以此控制西藏人民地言行。

    由於深感英國在西藏的野心,同時對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曾帶給西藏的災難(古格王國就是這樣滅亡地)也深以為戒,**喇嘛開始漸漸的疏遠英國和親英的西藏官吏,開始改善同中央政府的關係。1897年地擦絨事件,也是**喇嘛發現英國的滲入已經開始危急他的統治,從而進一步堅定他排斥英國的決心。

    此時擦絨是藏軍的總司令,是絕對的親英派。西藏的制度很特殊,地方土司和寺廟都擁有大量地准軍事力量,所以在軍事上並不依附這個總司令的軍隊,同時擦絨看是手握軍權,其實政治地位很低,在傳統上並沒有參加討論西藏政務會議的資格。而英國人認為擦絨是可以代表他們利益的人,所以支持擦絨取代現任的噶廈,並利用軍隊控制**。

    1897年10年,r:沒有軍隊代表參加為由,派人到會上鬧事,要求推行英國的政治制度。在今天看來這種會議確實應該有軍隊代表參加,但是在政教合一的西藏,**和高層僧侶把持著會議,這種行為無疑是要動搖**的統治了。

    **立刻意識到這是軍事政變的前兆,果斷的調集哲蚌、色拉兩寺僧兵保護會場,擦絨也派兵圍攻會場,雙方形勢一觸即發,**最終憑著自己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控制了藏軍,撤銷了擦絨的職務,嚴懲了參與事變的親英軍官。

    緊接著他先後停辦了江孜的英人學校,明令禁止藏族官民穿西裝,還拆掉親英分子在羅布林卡為他修建的一座西式洋房。與此同時,他加強了與中央政府的聯繫,派貢覺仲尼赴京接替雍和宮堪布羅桑策殿之職。這實際上是**喇嘛和廈的駐京代表。

    說到西藏,還要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班禪。在歷次外敵入侵的事件中,班禪一直比**顯得有骨氣,其實就是說的這位班禪,英軍兵至日喀則,要求九世班禪赴印度。「班禪當即回稱:我往印度不難,但須稟陳欽憲,奏知大皇帝殊批照準,方可起程,否則難以從命。

    該英員即稱,該國有信,不去不行,請細思之等語」。英軍就以占日喀則和憶什倫布寺為由進行威脅。在此情況下,九世班禪於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1012離日喀則去印度。九世班禪到印度後見英皇太子時,英國人要班禪跪拜,「班禪未從,當稱我只在大皇帝前跪拜,其餘不行。仍行執手常禮。」

    從**解決擦絨事件時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這位**的對於權利的把握是很有**的,從英國回來以後,**就一直想掌握班禪控制地區的行政,任命基宗(後藏長官)試圖接手班禪坐鎮的後藏的權利,這就嚴重侵犯了班禪的利益。此後這師徒倆的關係就不斷惡化(十三世**是九世班禪的師傅)

    其後兩年,**未經審判把班禪派出幾位僧官抓進監獄,估計也有擦絨的關係,危機時刻,**不得不防班禪一手。班禪又認為這是**要對他下一仗,只好在11月15與貼身的1個侍從連夜出逃,翻越唐古拉山,半年以後到達蘭州。從此就一直在北京呆了四年,才回到西藏。

    班禪出逃一方面是**在西藏一統江山,另一方面他影響力在短時間內也是不可磨滅的,班禪依附中央政府,客觀上也是西藏同中央政府的聯繫加強了。

    此後的幾年裡,客觀的講,**一方面努力在撇出英國在西藏的勢力,一方面在口頭上親近中國,但是不論如何,西藏在現在在將來都是中華民族的領土!

    其後,發生了一場可以說意義深遠的戰鬥,戰鬥的規模不大,而且持續的時間不過兩天,但是正像趙剛說的那樣「」一戰打出二十年西藏和平,一戰打出個大好藏南!

    這一戰,史稱西裡古裡之戰,又因為殺人太多,被稱為紅血古之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