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三十七章 巡視南洋 上 文 / 捕魚者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繼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全人類帶來巨大的創痛的同時,也為許多幸運國家帶來絕好的崛起機會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各種偶然和必然中,終於如期上演。

    9月3日,英國、法國相繼對德國宣戰。而作為回應,軸心協議的成員們沒有怯敵,德國與意大利、日本三國相繼對英國和法國宣戰。而預計雙方都將有更多的夥伴國家,加入到這場未來的大戰中來。

    然而,英國人宣戰後,只是積極地擴軍備戰,將自己的工廠開足了馬力,生產各種所需的裝備,包括槍支彈藥,火炮、飛機、坦克、軍艦。他們發現,比起準備充分的德國人,英國的準備幾乎才剛剛開始。他們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陸軍而不是海軍,需要更多的從軍服到武器的一切裝備。

    法國人宣戰後,則是第一時間集結重兵於德法邊境的馬奇諾防線,一邊試圖將國內113個陸軍師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一戰讓法國人記住的,除了推進到巴黎附近的德國人外,還有缺乏戰略縱深的殘酷教訓。必須集中兵力於一條堅固的防線,死死地防禦住德國人,才能避免一戰時的悲劇。眼看著四十多個師陳列在馬奇諾防線法國一側,笑看對面毫無辦法,只能望法興歎的德國人,法國人從沒有如此覺得政府是這般英明。

    「看吧,戰爭發生了,卻是在波蘭!」

    這是法國人的老牌報紙,創刊於1853年的費加羅報的新聞標題,下面配上了一副波蘭戰爭的照片。撰稿人用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外加一些冷嘲熱諷,認為該死的戰爭雖然爆發了,但德國人卻沒能像一戰時一樣,『欺負鄰居』。

    「如果他們想要跨過馬奇諾防線,將付出百萬人的死亡,而且,勝利還將屬於法國,屬於馬奇諾。現在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擔心他們的進攻,而是考慮如何救援波蘭。波蘭需要我們,歐洲需要法國,法國必將如一戰一般,拯救整個歐洲。」

    這是法國總理,保羅雷諾在接受記者們採訪時,頗有氣勢的回復,他的強勢和自信告訴法國人,戰爭離我們法國很遠,完全不用擔心。

    意大利宣戰後,迅速向德國靠攏,甚至第一時間派出五個師的意大利軍隊,前往波蘭參戰,而對於整個巴爾幹,墨索里尼同樣雄心勃勃,誓要有所建樹。

    而亞洲,真正地以『實際行動』向世人宣佈,大戰再次來臨的依然是日本人。

    東京,日本天皇面見臣子的菊之閣。

    「天皇陛下。」

    此時,菊之閣中站著的人,無一不是日本的軍中要員,有新晉的陸相南次郎,也有陸軍總參謀長東條英機,還有軍部要員,副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軍部作戰部部長石原莞爾。海相永野修身,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中日戰爭結束六年後,這些當初在中日戰爭中表現不錯的日軍將領,都已經進入了日軍的高層。而另外一方面,日軍中中低層軍官在軍部的迅速崛起,使得這些人逐漸掌控了軍部的運行。

    「真的到了必須開戰的時候了嗎?可以宣而不戰嗎?」

    天皇故作鎮定,有一種慣有的憂國語氣說道,但他放在椅子把手上,顫慄個不停的左右手,已經深深地出賣了他。而且,事情到了這一步,再多的掩飾也是多餘的。

    這是一個多麼渴望戰爭的人。

    他喜歡賭博,喜歡用國運相賭,輸了,天然的島國環境可以讓日本保本,而一旦贏了,那就是幾倍,甚至十倍的土地成為帝國的囊中之物,當然,還有更多的資源、人口、財富。

    「是的,天皇陛下。軍部的年輕軍官們已經處於極度的躁動不安中,甚至有跡象表明,一旦帝國遲遲不進行實際的戰爭行動,他們可能採取一些為了帝國的強制性措施。」

    軍部要員,東條英機一併腳,握住身側佩戴的天皇賜刀就是一個低頭行禮。

    「帝國的武士們渴望戰爭,我是清楚的。他們都是效忠天皇,效忠武士道精神的好武士,只是……」天皇轉過頭,向陸相南次郎問道,「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南次郎出列,忍住激動說道,「天皇陛下。自中日戰爭失利後,帝國上下進行了深刻的反省。首先是經濟方面,帝國用六年的時間,在相當數量的帝國公民作出貢獻後,經濟終於達到了全新的高度,象徵軍事潛力的各項工業指標已經達到了停戰前的兩倍左右。

    軍事方面,我們吸取與中國人作戰失敗的教訓,對全軍進行了為期六年的改革。發展了數十個型號的新式武器,其中,九五式坦克和九五式飛機是其中的先進武器項目。整個帝國軍隊,除了配發一定數量的衝鋒鎗外,還增強了各部火炮配置,反坦克武器配置。

    目前帝國的陸軍總共為160萬人,隨時可以動員到300萬人的規模,而且,武器裝備能夠保證基本配給足夠。

    海軍方面,我們的航空母艦數量也超過了中國人,雖然很難對雙方的戰鬥力做一個評估,但至少,排除掉中國人,在亞洲,在太平洋上,它們是無敵的。

    總的來說,目前帝國軍隊擁有160萬人,隨時可以動員到300萬人。而坦克數量為2100輛,飛機3700多架,航空母艦12艘,戰時可以緊急改裝為航空母艦的備用船隻11艘。由於與中國戰爭的結束,又有德國人的大力支持,目前帝國軍隊戰備充足,完全有能力面對亞洲除開中國人以外的任何敵人。」

    天皇微微點頭,雖然對於南次郎數次提到中國人有些不滿,但他也知道,這就是事實,日本至少在現在,無法與中國人為敵,因為,還有更多的地方等待帝國去『接收』。

    中國人的軍事力量發展報告,他昨晚才看過,發展速度非常快,保守的估計帝國也不一定是中國人的對手。

    裕仁深知,僅僅是六年前,中國人表現出來的強大武力,雖然數量不多,但卻都是精銳之師。就算是剛剛研製成功的九五式坦克和九五式系列飛機,也達不到1933年中國人的坦克和飛機水平。

    在這一方面,日本曾經向德國求助,但得到的拒絕借口卻是:發展先進裝甲力量與先進航空兵力量,與當初的約定相違背,會引起中國的反感。

    德國人如同當初和中國約定的一樣,拒絕了日本,而只是提供了適度的技術,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日本人還是有些實力的,戰爭失敗的總結,外加德國的幫助,六年時間憋出來的東西,居然達到了世界先進行列,至少比蘇聯人的裝備強。

    當然,蘇聯人的研究和創新能力,是日本人難以企及的。

    最後天皇下結論的時候,認為,中國人的武器確實領先了數年,但他們當年可能也面臨裝備數量太少,製造難度大,造價昂貴的問題,不然這些年過去了,它們早該被淘汰了,但事實卻是,它們依然是中國人的主力裝備。

    只是不知道各型號裝備的改進程度有多少。

    天皇:「那麼,你們已經決定了嗎?」

    「天皇陛下贖罪,我們只是討論了幾個進攻方向。」東條英機走上前,在一張畫著幾個箭頭的地圖前說道,「陛下請看,第一個方向是遠東,但目前明顯時機未到。第二個進攻方向是菲律賓,不過這裡面臨美國人的反抗。第三個方向是越南,這裡是法國人在遠東的老巢,如今他們被德國人牽制,抵抗將很有限。第四個方向是新加坡,英國人的遠東老巢。第五個方向是印尼。

    印尼擁有帝國所需要的大多數資源,橡膠、石油、糧食、木材、礦石等等,最重要的是,它的殖民者是孱弱的荷蘭人。」

    「軍部的意思是選擇印尼了。」天皇點點頭,這點他還是能看出來的。

    「是的,陛下,印尼符合目前帝國的一切需求,也滿足最低風險與最大收穫的要求。」東條英機說道。

    「可是,那裡有中國人的漢中特區,還有大批的華人,中國人是否會藉機干涉呢?既然帝國會垂涎印尼,中國人同樣有理由。」裕仁提醒道。

    「所以,我們決定按照當初的約定,將這份絕密的作戰行動,通知中國人,並且承諾保護印尼華人、保護華人財產,保證華人產業,保證以往的印尼—中國貿易、投資項目不受影響,對華人受損財產予以賠償,我們將盡力做到這一點。

    如果中國人只是和美國人一樣,大發戰爭財,那麼,我們佔領印尼對他們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如果中國人有意借口挑起戰爭,那麼,既然無法避免,只有迎戰。」東條英機頗有信心地說道,雖然帝國不主動招惹中國人,但是,萬一戰爭來臨,帝**人不會怯弱。

    「很好,聯繫德國人,讓他們和我們一切向中國人交涉吧,可以做出適當讓步,一切為了帝國的再次崛起,帝國將武運長久……」

    天皇一揮手,如同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巨大果實一般,向眾多臣子說道,「下達戰爭動員令吧,把我們的軍隊武裝起來,帝國需要和德國人一樣,擁有更多的軍隊,更多的武器裝備。」

    「天皇陛下英明,帝國必將武運長久。」

    1939年,9月15日,德日秘密代表趕赴中國,秘密會見中國政府,將日軍有意向印尼方向展開軍事行動的意圖,透露給了中國政府。

    幾乎與此同時,這份關於日本在東南亞將展開大行動的報告放在了張蜀生的辦公桌上。

    「按照既定計劃執行對日政策,當然,前提是我們的利益不受損,華人的利益不受損。漢中特區方面,必要時可以暫時收留華人,躲避戰火。」

    張蜀生很清楚,日本人在東南亞的動作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將整個二戰攪得更渾。沒有深陷入中國戰場的日本人,將會把自己的瘋狂和獸性完全發洩到新的地方,東南亞,或者蘇聯。原本歷史上,許多西方國家冷嘲熱諷地坐看中國被日本侵略,認為中國人無能,那麼很好,這一次,沒有被中國偌大領土和四萬萬國人拖住的數百萬日本軍隊,將會為他們送上更生動的一幕表演。

    這一次,不會有中國遠征軍,這一次,不會有被拖在中國的數百萬日軍。這一次,這些軍隊將全部由英國人、法國人,蘇聯人、甚至是美國人來承受。

    原本歷史上,日本人那些刺向中國人的刺刀,這一次將刺向法國人,刺向荷蘭人,刺向英國人,刺向美國人。

    「板載!!!」

    他們將在這樣的瘋狂吶喊中,衝擊西方國家的領土,殺戮西方國家的人民。

    遠望觀火的時代,讓中國組成遠征軍去送死的時代,讓西方人出錢送中國人去戰場送死的情況,將永不會重現。

    這個時候的日本,或許不會懼怕除了中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因為,這個畜性的島國,離那些傳統強國們太遠了,唯一一個蘇聯,還只是偏遠地區的遠東靠近日本。

    而中國,卻有足夠的辦法制衡他們。

    拋開陸軍和海軍不說,光是中國迅速發展的中遠程空軍力量,張蜀生就非常有信心,能夠將許多禮物送上日本本土。

    距離實在是太近了,甚至不需要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就能從本土轟炸日本。而計算上陸軍和海軍,兩國一旦開戰,日本必敗,而不開戰,反而對彼此都有好處。

    1939年9月25日,日軍的第四特混艦隊忽然抵達印尼海域,這個帶著二十多條運兵船的日本特混艦隊,包括四艘航空母艦和三艘戰列艦,以及更多的補給船,只是一個中隊的飛機就將荷蘭人的幾艘破軍艦炸到了海底。

    「從即刻起,日本帝國將與荷蘭王國正式處於戰爭狀態……」

    日本對荷蘭宣戰,但卻是在戰爭發起前的一分鐘,日本駐荷蘭大使才將宣戰書遞交給荷蘭政府。

    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甚至整個印尼的荷蘭駐軍都只有三個荷蘭師,兩個土著旅,在這樣的情況下,卻將面臨由三個日本甲級師團組成的瘋狂進攻。

    「東南亞危急!!」

    當這樣的標題出現在中國報紙上面的時候,一條重磅消息也同時被中國政府拋了出來,引起了軒然大波。

    1939年,9月26日,日本對荷蘭宣戰的第二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周國來在漢京山記者會上對外宣佈,「鑒於目前東南亞的複雜形勢,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復興黨最高領導人,中華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長張蜀生同志將訪問漢中特區,視察南洋華人生存狀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