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零六章 收復北海,大移民啟動 文 / 捕魚者

    第三百零六章收復北海,大移民啟動

    1944年1月26日,西伯利亞寒冷天氣來臨之前,中國國防軍西伯利亞方面軍經過充分準備後,西伯利亞方面軍總指揮霍衛國上將的指揮下,近百萬國防軍對包圍圈的五十餘萬蘇軍發起了全面總攻。

    總攻一開始,北海與烏蘭烏德附近被包圍的蘇軍就遭到了猛烈地進攻。

    國防軍西伯利亞方面軍經過短暫的緊張準備,集中了一萬多門大炮,2000多架飛機,以上千輛坦克為先導,對包圍圈內的數十萬蘇聯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戰爭一開始,國防軍裝甲部隊快速地將蘇軍分割成多個小部分,面對集群式的裝甲衝鋒,已經喪失了幾乎所有反坦克武器的蘇軍,完全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防禦。

    少部分使用炸藥包和集束捆綁手榴彈想要發起自殺式衝擊的蘇軍,這種鋼鐵洪流面前,作用微乎其微。

    正如蘇德戰爭前期,大批大批的蘇軍被德軍包圍一樣,遭到中國國防軍強勢包圍後,這些蘇軍同樣選擇了投降。

    整場總攻戰役進行得非常順利,終蘇軍被消滅了數萬人後,大約50萬人向國防軍投降。

    烏蘭烏德,原本是蘇軍設置西伯利亞的第二道防線,如今,這個原來的軍事重鎮,已經成為了臨時戰俘營。

    城市東面的平原空地上,是一連片的臨時戰俘營,裡面擠滿了剛剛從貝爾加湖附近戰場上抓獲的蘇軍俘虜。

    「其他的營長真是矯情,這抓捕戰俘,約束戰俘的事情,居然不願意來做。」11號戰俘營分區,何安剛剛掏出煙,旁邊的警衛班長張大復連忙點燃,笑著道:

    「營長,別管他們,我倒覺得這抓戰俘的事情很有意思,看看,我們槍口一揚,那些蘇聯鬼子就得發抖,誰要是敢***,輕則拳腳,重則槍斃。」

    張大復把自己的那支中華全自動步槍朝背後挪了挪,叉著腰,站那裡,如同一個暴發戶一樣,望著那一眼看不到頭的數條俘虜長龍,每個蘇軍俘虜,不論軍銜高低,職務高低,此時都是耷拉著頭,失魂落魄的,沒有人敢於說話,生怕任何異動或者異響,惹來了中國人的槍口。

    這些俘虜遭到中***隊包圍後,後勤補給就基本斷了,數十萬人雖然撈幾把雪就能煮水喝,但吃的東西從雪地裡卻變不出來。

    前方不遠處就是戰俘營了,每個蘇軍士兵都餓著肚子,緊緊地裹著自己身上的大衣,一邊偷偷地注視著旁邊凶神惡煞的中國士兵,一邊嗅著遠處戰俘營中飄來的饅頭香。

    這是放下武器投降時,中國人的承諾,只要投降,每天會提供麵包和饅頭。

    要知道,哪怕是中國人還沒打過來的時候,烏蘭烏德附近駐紮時,就因為部隊人數遠超過補給份額,許多人就只能靠著又硬又難吃的黑麵包果腹。

    飢餓和寒冷,戰敗的頹廢,早已消磨了這些紅-軍士兵的鬥志,每個人都揣測著這些中國人,會不會像德國人一樣,發生屠殺俘虜,或者把俘虜送進毒氣室的事情。

    「營長,這打仗打贏了就是好,別看他們以前多凶,現都得舉起手當孫子,任打任罵,吃個半飽就得起路去後方修鐵路。」

    張大復大聲說道。

    「是啊,這就是勝利者的特權,修鐵路還算好的,至少我們不屠殺他們。別的營不喜歡做這種事情,我倒是喜歡得很。那些破銅爛鐵有什麼好打掃的,一個個爭著搶著去。」

    因為戰功,何安的副營長職位早已轉正,成為了二營的營長。

    何安的話雖這樣說,他也沒有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到士兵們頭上,只是營裡挑了一個連加入到抓捕、押運戰俘的工作中去,其他人,他讓他們去打掃戰場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不稀罕戰利品,雖然沒辦法貪墨,但收繳到了什麼,上交後是可以換成積分的,雖然這種積分增長不大,但卻勝積少成多。

    想到積分,何安倒是心裡一動。

    這個戰功積分他看來,確實是姐夫做的一件大事,充分為廣大官兵考慮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如他一樣,家財萬貫,上戰場只為了夢想。別的官兵還需要養家餬口,萬一要是傷殘甚至是陣亡,那一家老小指望誰去呢?

    何安一邊盯著排著隊前進的蘇軍俘虜,警惕地注視著他們,一邊爬上旁邊警戒的裝甲車車頂,張大復也跟著爬了上去,裝甲車是二營的,作為機動部署兵力之用,如今用來巡邏看押戰俘了。

    「那是,營長是什麼人?中華煙一包包地散人,面子又大,上次去團部吃烤肉喝酒,葉團長和蔣團長都給你倒酒呢。別的營長,哪能跟你比,你當年要不走,現少也是個團長了。」

    張大復爬上裝甲車後,一邊抽煙一邊感慨道。

    他不是個阿諛奉承的人,說的都是大實話,當年何安來到野戰部隊的時候,他就是時任副營長的何安手下的兵,如今幾年過去,何安才轉正,張大復還有點為他叫屈呢。

    「誒,營長,我們恰克圖也立了功,這次烏蘭烏德雖然沒有立大功,但好歹是迎來了一場大捷,你說這戰功積分會有多少啊?」

    一提到近部隊熱門的戰功積分,張大復就開始掰著手指頭算起來。這個戰功積分究竟怎麼回事,他還是聽營政委宣傳的時候講的,幸好自己有初中文化,很容易就能聯想到一個很誘人的前景。

    「我們恰克圖立的功不小,當時還獲得了國防部下發的通報嘉獎,我估計,光是那一場抓捕,就夠你小子兌換一個上限的土地數字。」

    張大復的家庭比較貧寒,是青海人,那地方據他所知,哪怕是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也是非常落後的,幸好政府的工作做得比較到位,不至於窮的吃不起飯,穿不上衣,上不起學。不過總體來講,張大復家全國,絕對是窮的那一部分。

    幾年前來野戰部隊,到今天,原來的二營也就只有這個張大復還當警衛員,如今雖然當了警衛班長,但補貼家裡還是有些勉強。

    原因無他,這小子家裡有七八個姐妹。

    正因為這樣,恰克圖的時候,何安乘著總指揮霍衛國招待他一頓晚飯的機會,向家裡發了一個電報。除了報平安外,他還讓自己那百依百順的婆娘,給張大復家寄點錢。

    「上限的土地份額?那不是有100畝??」

    張大復瞪大了眼,甚至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100畝地,那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老家的地,土質差,產量低,面積小。

    這裡的土地,他早就看過了,還查看過土壤,發現這裡的土質比老家的要好得多,但蘇聯人的種植模式卻很有問題。

    「100畝,營長,我,我要是有100畝地,我,我……」張大復那『我』了半天,總算是想到了一個用途,「我把我們全族的人接來,他們一定願意。我們一個族的土地都沒有100畝。營長,我給你說,要是有100畝地,我張大復就算是堵了槍眼也是賺大發了。」

    看著張大復激動不已的樣子,何安沒覺得有什麼好笑的,反而很為他高興,不過他依然問道,「你這都拿去換了土地,就不想返租給國家坐等分紅?或者買戰爭基金也好,我聽說戰爭基金也是不錯的。」

    「不不不,營長你不懂,這土地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比什麼都值錢,戰爭基金那東西我不懂,這土地反租給國家,還不是得有人去種?還不如自己種呢。」張大復搖搖頭,不同意。

    「媽的,這土地是沒辦法買賣了,要是可以買賣,等戰爭結束了,老子給你買上千八百畝的,讓你超額完成夢想,把全村的人都接來。」何安大笑道。

    「營長,你呀,不是我說你,有錢也不是亂花的。你覺得錢夠用了,你兒子呢?你老婆呢,總要考慮他們,給兄弟們發點煙也就算了,現的日子不比以前,好過著呢。」張大復感慨道。

    何安甩甩頭,他怎麼說呢,難道說委員長是他姐夫,禾實業曾經是他家的,現併入了蜀生公司,但依然能拿兩成分紅?說他何家曾經是西南第二富?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小富即安,有的人是大富也不覺得安逸,他就是後者。

    「行了,你小子,啥別說,打完仗,老子把我那份戰功積分贈送給你,這樣總行了。我這輩子,是好吃懶做,種田是不行了,等分紅又沒有耐心,到時候你幫我種,順便建個農莊。到時候啊,我這游手好閒的性子一起來,就來你這玩上幾個月,去北海釣釣魚,去西伯利亞的森林裡打獵,也有個落腳點地兒。」

    何安不是爛好人,他是真心地把這個警衛班長當兄弟。張大復每次上戰場恨不得給自己擋子彈的架勢,很讓他感動。

    「行,咋說都行,等戰爭結束了,我們好好合計合計。」張大復咧嘴笑道。

    戰俘隊伍依然緩慢地前進,不時有成群的士兵一旁跑步路過。

    「營長,班長。」

    兩個士兵從遠處跑來,正是警衛班的兩個小兵小張和小王,這兩人都是初中剛畢業就參了軍,看起來還非常稚嫩。

    「怎麼樣,團長有什麼的指示嗎?」

    何安問道,這兩小腿腳快,偶爾兼職通信兵的任務。

    「團長說,讓營長注意脾氣,別一發火把這些蘇聯鬼子全槍斃了。」小張快嘴說道,兩人也接過張大復遞過來的煙,煙是從何安的煙盒裡掏的。

    「我又不是儈子手。」何安滿不乎地說道,隨即說道,「看看這打勝仗,剛打完,忙得忙著打掃戰場,追擊殘兵。這看似不忙的,卻有幾十萬俘虜要處理,怪不得白起會殺了那麼多人,說不定就是嫌處理戰俘麻煩。」

    「哈哈……」眾人不由大笑道,隨即,話題不可避免地又轉到了戰功積分上。兩個小兵那嘰嘰喳喳地討論著美好的未來。

    何安暗歎了一口氣,心裡道,自己還是要好地負起屬於營長的責任,把士兵們可能安全地帶到戰爭結束,否則,這些戰功積分,就只有他們的親屬去享受了。

    處置戰俘的事情一直快速地進行,數十萬俘虜,僅僅只是停頓了兩天,就集體轉送到後方。

    許多飛赴前線的戰機飛行員,都能從高空看到地面上一條人字長龍。

    按照飛行員們的默契,往往飛臨戰俘營上方時,一個個的中隊,甚至是航空大隊就會集中降低高度,超低空俯衝,給予這些戰俘們以絕大的威懾。

    蘇軍戰俘雖然吃了東西,稍微恢復了力氣,但面對中國人的挑釁,他們只能低頭趕路,雖然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麼,但哪裡會有人敢逃跑。

    當這批俘虜終於趕到後方時,數十萬人除去老弱病殘另作他用外,其他的全部投入到了西蒙大鐵路的修建中去。

    大鐵路採取多段同時修建的辦法,從庫倫——恰克圖,再從恰克圖——烏蘭烏德中間多次分段,力圖快速修成一條能夠支撐西伯利亞方面軍西伯利亞境內長期作戰的鐵路。

    按照樂觀的估計,只需要10個月不到,也就是來年西伯利亞攻勢猛烈的時候,這條集中了絕大力量修建的西蒙鐵路,就能實現通車。

    至此,中國國防軍西伯利亞方面軍霍衛國上將的指揮下,完成了對整個『北海』地區的佔領。

    剛剛佔領的時候,中***隊就北海以北設置防線,而停止了前進。

    百萬國防軍一下子轉變角色,配合數量龐大的政工人員,開始將近百萬平方公里區域內的蘇聯人統一篩查,首先要清除游擊隊和別有用心的煽動分子。

    隨後,給這些人發放的身份證明,將一個個大的蘇聯人村子拆分。每一個蘇聯小村莊都毗鄰中國村子。他們雖然不與中國人一起居住,但卻必須漢語學校上課。大人和小孩都必須上漢語課。

    考慮到蘇聯人習慣了農莊模式,中國政-府特地將這些農業戶口的蘇聯人,僱傭為中國農莊的員工,把他們以區別黨員的員工的名義,登記管理每一個中國村莊的名下,成為『非社-會-主-義雇工』。

    令人非常驚奇的是,一開始,蘇聯人對於漢語學校的牴觸非常大,但對於成為中國農莊的雇工反而沒有任何抵制。他們看來,生活不一直都是這樣的嗎,一直都是集體生活,如今的生活並沒有比以前差,反而吃得好點,也自由一些不是?

    而根據剛剛成立的北海管理局的命令,這些蘇聯人,除開老弱婦孺,都將投入到的工作中去。

    大移民計劃不是要馬上開始嗎?中國人沒有住房怎麼辦!!

    於是,槍口和政治宣傳兩方面作用下,蘇聯人以出工的方式,走進森林,砍伐木材,燒紙磚瓦,開始修建一個個近乎全的村莊。槍口和麵包以及『蘇奸』們的鼓動下,他們並沒有反抗,反而積極的工作,因為,同樣是集體勞動,為中國人工作,雖然有些***的味道,但中國人提供的麵包的味道和質量,卻勝過布爾什維克百倍。

    於是,北海境內開始出現一個個嶄的村莊。

    大移民計劃不是馬上要開始嗎?戰爭不是剛剛打完一部分,滿地瘡痍嗎?

    於是,統一行動命令下,蘇聯人又走進田間地頭,開始照顧起那些原本屬於布爾什維克的小麥,整修冬季乾涸的水利,等待來年使用。

    於是,偌大的北海地區,數百萬蘇聯人成為了即將成立的中國農莊的雇工,第一批中國移民抵達西伯利亞後,他們會驚奇地發現,那裡,『勤勞』的蘇聯人民,已經為他們修好了的村莊,整修好了水利,平整好了土地,只需要中國移民到來後就能實際生產了。

    1944年2月1日,中國政府正式宣佈收回北海,設置北海省,成立大北海特區,首府設置烏蘭烏德。與此同時,中國宣佈了第一期大移民計劃,數目之龐大,令當時到場的中外記者,有一半人驚得手中的筆掉到了地上。

    「……各位親愛的記者朋友,我很榮幸地向大家宣佈一個好消息,為了緩解我國幾個地區的人口壓力問題,我們將向成立的北海省,第一期計劃移民1000萬人……」

    「我是華盛頓日報常駐中國的記者約瑟芬,尊敬的蘇先生,難道中國政府要徹底蘇聯嗎?」一名外國記者率先問道,因為他們看來,現的戰爭,居然還存這樣大規模的永久性領土佔領,是非常罕見的。

    「首先,我要糾正你一個錯誤的認知。北海,也就是蘇聯人所謂的貝爾加湖地區,其實是我國的舊領土。」

    「舊領土,有什麼證據嗎?」約瑟芬抓住不放地繼續問道。

    外交部發言人蘇召明笑了笑,說道,「我祖先曾經那裡放過羊!」

    對於這一句回答,約瑟芬完全是一頭霧水,相反,旁邊的中國記者卻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掌聲甚至把他繼續提問的想法壓下去了。

    直到聞發佈會結束,約瑟芬才跑去找中國同行,準備問問這個發言人是什麼意思,結果自然是恍然大悟。

    第二天,華盛頓報紙刊登了一份短篇報道,標題是:中國人重返蘇武曾經牧羊的北海。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