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章 三方談判:印第安人的反擊 文 / 捕魚者

    第三百一十章三方談判:印第安人的反擊

    捕魚者:重申一點,戰技這些只是文明的一種形式,只是輔助,讀者反映比較強烈,後續絕對不會再描寫這樣類似的內容。本書的主線是科技種田,熱血戰爭,強大的文明發展之路。付會語後續還會出場,但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女孩,而不是因為體內文明什麼的。

    ——————————————————

    1944年4月中旬,***和德***事特派小組抵達漢京,試圖與共和國就接下來的重大軍事行動取得共識。

    當天晚些時候張蜀生就回到了漢京,上海一行的遭遇讓他內心深處起了波瀾。即便他對那個叫付會語的女孩沒有覬覦之心,但不得不說,這樣一個普通的少女,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種猶如骨子裡癢,卻沒辦法撓癢的感覺,讓他有些畏懼。

    經過小屁孩的查實後,確認付會語應該是極其特殊的陰之體質者。

    「老闆,作為偉大的文明夢想締造者,你應該馬上把她搶回來,然後和她一起提高體內文明的階位,然後繁殖成千上萬的子孫後代……因為,她這樣的人,號稱體內文明的金鑰匙,對於初等文明來說,幾乎是文明之瑰寶……」

    小屁孩的攛掇,並沒有讓張蜀生的決定動搖,暫不處理,是他的底線。

    付會語只是一個普通女孩,哪怕是她如何特殊,但體內文明並不是張蜀生追求的重點,充其量只是生存道路上的一種手段。

    她的資質如何,張蜀生並不關心,他真正意的是,至少有這麼一個女孩,他沉浸入軍政多年時,還能撬動他的心扉。

    靜下心的張蜀生,很快投入到了繁忙的政務中,先處理的就是三國特別軍事會議之前的大本營碰頭會議。

    「起立!」

    大本營會議室,眾多共和***政高官座,張蜀生進來後,起立敬禮。

    張蜀生坐下後,示意蔣百里可以開始了。

    蔣百里起身走到一面東亞地圖前,拿起指揮棒,指著地圖說道:「此次日德強烈要求召開秘密軍事會議,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目前歐洲戰場的戰事已經出現膠著,美國人的強大支援,英國人的後方牽制下,蘇聯人東線抵擋住了德國人的進攻。數百萬蘇聯士兵正丟掉手中的破爛武器,他們開始用上美國造的衝鋒鎗,用上美國造的飛機和炮彈。和中蘇交界地區的全面失利不同,他們東線取得了防禦勝利。德國人希望我們能夠加快向歐洲方向的進攻,以中德會師為終極目標。

    我們取得的一連串勝利基礎上,各國尤其是日德兩國,看到了我們國防軍強大的進攻能力,迫切要求我們展開對遠東蘇聯主力及美軍遠征軍的進攻。

    第二,***迫切想要擴大太平洋戰爭的規模,而切斷美國人遠東戰場的海上生命線,爭取我們的加入,擴大太平洋戰爭的籌碼,是此次日德方面的重中之重目標。

    第三,軸心國急於製造戰爭轉折點,希望早日看到戰爭往決定性的方向發展,有可能提出與我國多個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比如,式武器技術的深入交流。」

    蔣百里剛說完,眾人的臉色就是一變。

    前兩條還好,日德雙方有可能提出科技需求的事情,讓多位將領和政府高官感到不滿。

    「大家都發表下自己的看法吧。大本營不是一言堂,都說說看。」張蜀生一揮手,自顧自點燃了煙,坐等眾人發言。

    「委員長,我認為前面兩條可以談,而且也有必要談,畢竟,現的形勢非常微妙,雙方都醞釀規模空前的戰爭行動,我們也不能例外。

    但是,深入的科技交流一定要回絕。想想當年,我們的***兄弟們,北方打的是什麼仗?***人不就是憑著槍炮之利欺負我們嗎?再往前數,當年鴉片戰爭,以及後面的八國聯軍,哪一次我們不是吃虧武器上,吃虧綜合國力上。

    現我們強大了,他們恬不知恥地打著盟友的旗號,想要拿走現成的東西,我堅決反對。」

    韋三才第一個發言,身為政務院副總理的他,還兼任著大本營的副秘書長職務,一直是張蜀生的嫡系心腹。

    「我同意韋副總理的意見,日德兩國想拉我們下水的想法可以理解,想從我們這裡佔便宜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不是美國人,我們沒有必要像他們一樣,武器裝備和供給,不要錢一樣滴撒給蘇聯人。」蔡鍔也附和道,這三點,他都不太同意。

    眾人先後發言,基本都反對第三條,第一條和第二條反對的人也很多。

    經過了短暫的討論後,張蜀生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同志們,這三個會議要點,是我們的判斷,但日德雙方會議上提出來的可能性,超過九成。

    但是,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大家,無論如何,我們不會被日德雙方牽著鼻子走,不會被他們逼迫,也不會被他們誘惑。」

    張蜀生非常肯定地說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我們出兵打到蘇德戰場,然後讓我們去直面上千萬的納粹軍團?

    ,如果我們全力參與到以***人為主導的太平洋戰爭中去,那我們的太平洋利益從何而來?難道選***人選剩下的東西?這顯然是荒謬。

    ,我們的東西,為什麼給他們?這一條,我本人也是絕不會同意的。很簡單的一個比方,如果有一天我們和德國人、***人成為敵人,而且這個可能性非常大,那麼,我們提供給他們先進的武器,到時候死的自己人只會多。這種事情,我張蜀生不會做,也絕不允許有人去做。

    不過……」

    他微微一頓,笑道:「不過,外交戰略,不外乎就是陰謀詭計。日德雙方有自己的立場,我們也有。所以,我提前讓蔣百里總參謀長制定了一個談判回應方案,現請蔣參謀長做介紹……」

    ***方面的軍事小組組長是南次郎,副組長是山本五十六。德國方面的三方談判小組長則讓人比較意外,是日德聯合作戰指揮部總司令官莫德爾元帥,而副組長則是從德印戰場上秘密前往中國的遠征軍指揮官隆美爾。

    日德雙方對於此次三方特別軍事談判寄予了極高的期望,雙方早已達成共識,希望通過談判努力,從中國獲得雙方想要的東西。

    為了應對此次密談,中國出席談判的是軍方總參謀長蔣百里上將,政務院副總理韋三才,及多位陸海空將領。軍事談判小組的基本構成和日德雙方類似。

    談判一開始,***談判小組先拋出了談判議題。

    「……為了獲取偉大的勝利,共同應對遠東之蘇聯紅軍與美***隊,作為亞洲重要的軍事力量,中國人民國防軍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向遠東地區之蘇聯紅軍發起一場大會戰級別的進攻。

    這場進攻的規模必須足以切斷蘇聯紅軍的補給以及撤退路線。

    作為配合,遠東地區之兩百餘萬大***帝國勇士,將發起一場代號為『富士山的光芒』的會戰級別進攻,中日雙方的行動,構成一場規模較大的會戰……」

    緊接著,德國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經過忠誠於元首的軍隊浴血奮戰,我們東線戰場取得了重大勝利。由於美國人的加入,使得這場蘇德戰爭的前景充滿了變數。作為傳統盟友,元首希望貴國能夠調動一支人數不少於200萬的精銳陸軍,向蘇德戰場方向發起堅決進攻,從而徹底瓦解蘇聯人的反抗,為軸心國組織共同擊敗後的美英等國奠定基礎……」

    沒有任何意外,德日雙方都是提出了目前大的軍事需求。

    膠著的戰事,曠日長久的消耗,日德雙方都感到了深深地疲憊,戰爭持續到1944年,雖然還沒有顯露敗相,但不明朗的戰爭前景,以及美國人越來越龐大的軍事力量,讓希特勒和***軍方感到了恐慌。

    他們看來,中國國防軍的戰鬥力至少比日軍強悍,而且兵力極其充足,根據雙方掌握的情報,中國的總兵力已經接近700萬人,這個規模,希特勒看來,足以一口氣打到莫斯科,然後中德雙方莫斯科的廢墟上會師。

    ***人同樣認為中國只要加入到遠東戰場,並且切實地發起大規模進攻,美蘇的反抗將會徹底被擊潰。

    希特勒構建的宏圖是,中蘇雙方可以以總計超過1000萬的軍隊,夾攻蘇聯核心的地區。而***軍方的構思則是,中日雙方總計超過300萬,或者400萬的軍隊,能夠對總數達到350萬的美蘇聯軍形成巨大的戰略優勢。

    而中國談判小組給出的回應是:「……我們同樣渴望與軸心國盟友的深入合作,我們也同樣希望快速消滅敵人,將這場戰爭結束。但是,目前蘇德戰場方向與遠東戰場方向,我們遭遇了空前的阻力。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機還遠未成熟……」

    對於中國人婉拒的態度,日德雙方自然早就考慮內,於是,拋出了會談的籌碼。

    「……如果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們可以將中亞和西伯利亞中部地區,遠東部分地區,以及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劃歸為中國的勢力範圍,我們可以承認中國政-府這些領土上成立的行政區劃,同時,我們可以加大軍事採購力度,向貴國採購多的武器裝備……」

    談判進行的非常艱難,關鍵還是於雙方分歧太大。

    剛開始,持續了三天的談判,除了雙方你來我往,提出了主張和回絕外,日德雙方還補充提出了科技方面的需求。

    然而,讓日德雙方完全無法理解的是,對於科技方面的『合作計劃』,中國人的抵制態度非常堅決,完全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

    談判第二輪,中國正式提出自己主張的聯合軍事行動。

    「……我們認為,目前無論是遠東地區的問題還是蘇德戰場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美國的問題。

    我們不應該捨本逐末,而是應該正確的地方,發起正確的攻勢。

    第一,我們認為,***方面應該集中海上兵力,與美國遠征艦隊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海戰,徹底切斷美國對遠東地區的增援。

    第二,深化太平洋方向的進攻,由中國出動優勢海軍力量,太平洋上牽制美軍的海軍兵力。同時,德國必須加大對大西洋上同盟國航線的打擊力度,加大對美蘇北冰洋生命線的打擊力度。

    我們相信,只要太平洋上對美軍保持絕對優勢,遠東問題將迎刃而解,然後我們可以集中兵力,解決蘇德戰場的問題。」

    由於中國談判上佔據了極大的主動權,從頭到尾近乎主導了整個談判,即便日德雙方勾結一致,意圖逼迫中國政=府答應兩大方向擴大軍事進攻力度。

    但是,中國卻頂住了來自這些所謂『盟友』的壓力,堅決反對這個時候向遠東和蘇德戰場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然而,退而求其次,日德雙方對於中國提出的優先消滅美軍海上力量的提議,卻是非常感興趣。

    經過一周多的談判,三方終於達成了共識。

    日德雙方暫時放棄了不切實際的主張,希特勒和***軍方的軍事冒險主義被迫向中國的務實主義退步。

    三方約定,遠東海域,太平洋南部海域,大西洋海域等三大海域,共同發起聯合聯合軍事行動。

    對於膠著的戰事,以及美國人的加入,中日德三方迫切需要一場海上大戰來回擊。

    於是,一場被命名為『印第安人的反擊』的海上行動,將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準備完畢,屆時,軸心國海上主力將尋求與同盟國海上力量的一場大規模戰鬥。

    這將是一場由幾近百艘航空母艦參加的規模超前的海上大戰,也是自陸地戰爭開始以來,除珍珠港事件外,海上將會發生的大規模海戰。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