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我們是新中國人 文 / 捕魚者

    第三百五十章改朝換代:我們是中國人

    緬甸,首都曼德勒以北200公里的地方,有個叫莫洛的小縣,拓忠將軍領導緬甸人民趕走英國人,取得了緬甸的**後,行政區域的劃分上就全套照辦了中國的制度,只是中央集權方面,沒有完全照搬。

    如今是11月,緬甸的雨季已經過去了,冬季的東南亞叢林沒有遠東地區的酷寒和冰雪,雨水少,氣候條件較好,非常便於冬季作戰。

    「滴滴……」

    莫洛縣,天安鎮的一條簡易公路上,一輛迷彩掛斗小軍卡裝著十來包物資,物資包上還坐著三個士兵,前面坐了兩個,其中一名是軍官,士兵們的一路嬉笑聲中,小軍卡這條鄉間公路上捲起了一路灰塵。

    兩旁的田地裡,還有一些冬瓜等經濟作物,雖然這裡已經不怎麼看得到曼德勒以南地區四處可見的西瓜田,但田里的作物依然很豐盛,農作物種類很豐富,是軍人們曼德勒見過的那些來自中國的作物。

    馬路邊不時有牽著牛路過的村民路過,望著絕塵而去的軍卡,淳樸的目光中帶著一些羨慕。這些回家的士兵,總是能給家裡帶回來許多部隊上分發的戰利品,作為戰功的獎賞。

    小軍卡上的軍人,不時地指著田地裡的莊稼說說笑笑,說的卻是漢語,而且還是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但他們卻是實打實的緬甸人。

    「我們走的那一年,這都是荒地,也沒有這些莊稼,都是這幾年從中國來的吧。」

    三個士兵大聲地談論著,看著眼前的一切都覺得是鮮和稀奇的,他們離開故鄉多年,但由於緬甸交通不暢,前線戰事始終吃緊,和平時期訓練任務又重,這些人都有好幾年沒回過家了。

    「將軍沒有騙我們,中國也沒有騙我們。」

    駕駛座上的那名軍官,名叫溫覺然,油油的莊稼地,田地裡的農民正幹勁十足地耕作,能看到一些穿著遠比自己當年離開時好得多的衣服的小孩田間地頭跑來跑去,視線可及的田里就能看到好幾頭牛,而當年離開時,他清楚的記得,田地裡都是用人翻地拉犁的。

    山林間能看到不少的房,大多是蓋瓦的木板房,少部分居然有磚瓦房和石牆房。

    看來這幾年家鄉的經濟確實發展非常迅速。

    溫覺然已經是緬甸人民軍的一名團長了,此次部隊調防整編,正好家鄉附近,他們這一批人就統一獲得了假期。司機和後面的那三個人都是他的同鄉,當年一起帶出去參加緬甸人民軍的。

    那時候,餓得吃不上飯,聽說人民軍管飽就跟著去了,結果,不但管飽,還立下不少戰功,領了小十年的軍餉不說,光是回家這一趟領了一部分戰功物資,也足夠讓其他人羨慕很久了。

    唯一不足的兩點是,這一去就是十年沒回家。另外,當時是浩浩蕩蕩二十幾號人去參軍,現,哪怕是算上軍隊沒回來的,也只有八個了,有一半人死了戰場上,還有三個殘疾了,早早地領取了撫恤金回鄉。

    不過,對那些戰友,溫覺然雖然很懷戀,但並沒有覺得太悲傷,當年,如果不出去當兵,怕是也要死掉一半吧,餓死的,病死的,窮困潦倒早死的。

    而因為自己去當兵,家裡這些年靠著軍餉一直過得不錯,自己還寄回來過兩次戰功換來的戰利品,家裡過的應該不錯。這次換的戰利品,他可是好好地用心了一番,中國師長說得好,富貴還鄉,就那麼點事。

    十年時間下來,他不但立下諸多戰功,升了團長,還會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深得師長信任。部隊裡七八年前就全面教授漢語普通話,從拓忠將軍和那位來自中國的羅成軍將軍的表率下,大家學習漢語的興趣特別高。用兩位將軍的說法是,學好漢語做中國人,學好知識做現代化軍人。

    「覺溫,車再開穩一點,別撞著人,這裡不是戰場。」溫覺然轉頭望向司機,也是自己團裡面的司機兼警衛員。

    「是,團長。」覺溫沒有任何猶豫地說道,雖然,絕然是他的親堂哥。

    緬甸***多是有名無姓,但到了部隊後,隨著華人和中國教官的越來越多,中國文化越來越受到推崇,許多人甚至起了漢語姓,溫覺然這一批人,大多是起了溫姓。

    「團長,你說村子裡面的人知道我們回來,會不會非常高興?」覺溫問道。

    「當然會高興,你的父親和母親十年沒見你了,他們當然會高興,還有這麼多戰利品,能夠讓他們過上好的日子。」

    溫覺然說著說著,也不禁想起了當年留家裡的弟弟,弟弟那年才十歲,達不到參軍的年齡,又要留下來照顧父母,十年過去了,也應該很大了吧。

    但他認為,弟弟應該過得不錯,因為拓忠將軍解放了緬甸,而中國人不但提供了巨大的支援,還給予了巨大的援助,不僅僅是吃穿用方面的生活物資,多的是教會緬甸人生產和勞作的技能。上一次的信裡面,請人代筆寫信的父親說,村裡有中國來的漢人工作隊,教大家種地,種作物,搞科學種植。

    溫覺然也知道,昨天拓忠將軍已經宣佈加入中國,並且經過中央政府高元首張蜀生委員長親自簽署的命令,包括緬甸內的東南亞地區獲得了東南亞行省的政治地位,以後就是大中華民族的一員了,也算得上是中國人。

    一系列深入的中國式改革,將進一步地展開。

    他對中國不但不排斥,反而充滿了好感,自從參軍後,部隊上吃穿用全是中國來的,後來自己生產的槍支彈藥也是因為有中國人幫助建造的工廠。

    以前,中國人不但幫忙解放了緬甸,還解決了吃穿住等一系列問題,包括溫覺然內的絕大多數緬甸軍人和知識分子都認識到,只有徹底地加入中國,才能進一步。

    不時,小軍卡來到了村子口。

    「來了來了……」

    村子口已經擠滿了人,上百號人圍那裡,望著遠處馬路上開過來的軍卡。一大早他們就這裡等著了。

    軍卡一到,人群一陣喧嘩,大多數是呼兒喚親喚友的聲音。

    「父親,母親……」

    溫覺然一眼就認出了那兩位頭髮已經斑白的老人,不正是自己的父母親嘛,老了,明顯的老了太多,十年不歸家,歸家十年老。叢林裡面摸爬滾打十年,這還是第一次回家。

    「大哥!!」

    一旁,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高興地大聲喊道,卻是弟弟,已經有了一個溫朗的名字,是成年人了。

    「弟弟!」

    兩兄弟眼角含淚地抱一起,父母一旁樂呵呵地看著。

    「大哥,你叫我溫朗吧,聽說你取了個溫姓後,我們也向政府報了溫姓。現我也有漢語名字了,我上過漢語班,我也會說簡單的漢語。」

    原來,當地的漢化行動一直沒有停息,除了漢族學校,鑒於緬甸當地姓氏的特殊情況,來自中國的工作隊還大力推行漢語姓氏。凡是自願取一個漢族姓名的人,能夠領到2元人民幣,足夠買一大袋大米了,當地人自然是趨之若鶩,他們對中國人的感覺本來就很好。

    「你長大了,走,把東西搬回家。」

    看到其他幾位兄弟也和家人團聚,溫覺然高興不已,找了幾個親朋就把屬於自己的那幾袋戰利品搬了回家。

    「大哥,這都是什麼東西啊。」溫朗好奇無比地問道,他知道,這是大哥的戰利品,村裡面早年回來的幾個殘疾老兵,也有。

    「電視機,我換了一台電視機回來,哈哈。」溫覺然高興地說道。他知道,以後村裡會有多的廣播收音機和電視機,按照將軍軍隊內部的廣播講話,中央政府為了慶祝東南亞行省的成立,將會政府採購大批的電視機送來緬甸北部,因為這裡的電全是從雲南等地區拉過來的,將會很快通電,進村的時候,他就看到有人鋪設電線樁,村民或許不懂,他卻是知道,有了這個東西,電視機就能用了,以後村民也能多地感受到,北方中國本土的富饒和現代化生活,感受到來自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教導。他雖然知道,中央政府之所以大力推行廣播和電視進緬北地區,就是為了快速同化緬甸人民,但他並沒有覺得可怕,反而很期待。的生活即將全面來臨,緬甸人民軍奮鬥二十年,不就是為了好的生活嗎。英國人是殖民統治,而中國則是將自己納入了大家庭,給予了世界一等一的公民待遇。

    「報告排長!!向你報道。」

    正這時,三個站的整整齊齊的人,一旁大聲報道,熟悉的口令聲,全套來自中國人的軍事化訓練的結果。

    「兄弟們,又見到你們了。」溫覺然轉過身去,卻是早幾年回鄉的殘疾傷兵,自然好不激動。他們也都老了,雖然殘疾,但明顯平時也做農活。

    「營長還記得你們,他已經做了師長,是他給我批得假,還讓我給你們都帶了禮物。他感謝你們為了緬甸的解放做的努力。」

    溫覺然握著他們的手說道。幾人自然是好一陣寒暄。

    半響,溫覺然跳上村口的一塊石頭,大聲喊道:「鄉親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敬愛的拓忠將軍已經曼德勒宣佈正式加入中國。中國元首張蜀生同志親自簽署命令,成立東南亞行省,以後,我們就是中國人了。」

    這個消息一出,當場頓時激動起來,加入中國的事情,早年按照中國模式成立的地方政府早已經做了宣傳,而正式消息,村民們則是現才聽說。

    村子裡,溫覺然待了足足三天。

    這三天裡,他感受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

    農村的生產模式和社會模式和廣播中說的一模一樣,完全是按照中國的模式搞。

    中國的政工隊已經全面進入了各級政府,下到了鄉村,村裡就有一個三人的中國人工作隊。當然,現,以前的緬甸政府將成為往事,大家都是中國人了。

    緬甸政府的稱號沒有了,將成為一個地區性的稱號,成為東南亞行省下面的一個緬甸區。

    村裡的生活和廣播上介紹的一樣,和雲南等地的農村有些類似,來自中國的種子和雜貨等,已經進入了村子裡的雜貨店,中國工作隊不但教大家種植作物種子的技巧,還指導大家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村子裡馬上就要建立廣播站了,電視信號也將覆蓋到這一片,由於以前的中緬邊境地區建了一個大型信號轉播中心,以後這裡的電視台將能收到中國本土的數十個電視台信號。

    家裡的日子是快樂的,溫覺然去了每一個陣亡兄弟的家裡,奉上了一筆額外的錢,帶了不少禮物。

    家裡兩位老人也很滿意,就是對溫覺然那個曼德勒教高中的媳婦不能回家,感到有些不滿意。

    離開村子的時候,溫覺然只有一個感覺,這裡的生活已經和報紙上和廣播中所說的中國式的優越生活,非常類似了。

    翻天覆地的劇變,生活的極大提高,都是因為中國深入人心,他很高興地看到,以後所有緬甸人都是中國人了。

    「鄉親們,我們將鄭之南將軍的指揮下,中央政府的領導下,集中緬甸區人民的力量,擊敗美英侵略者。作為村子的軍人代表,我會用勝利作為下一次回家的禮物。」

    這是溫覺然離家時的誓言,離開時,他不但帶走了溫朗,還帶走了另外十來個青年,擠滿了小軍卡。

    他的目的地是前往莫洛,參與改編,他所的野戰部隊,整個師的部隊都將被整編入鄭之南將軍指揮的東南亞方面軍下面的叢林野戰部隊序列,然後開往緬印邊境,準備和英美叢林中打一場大仗。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