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五十一章 緬甸叢林戰 (一) 文 / 捕魚者

    第三百五十一章緬甸叢林戰

    緬甸局勢日益緊張,張蜀生自藏區返回後,又視察了一下江浙滬等地的幾個高科技開發區,便回京重點佈局緬甸戰事。

    張蜀生仔細翻看著來自東南亞方面的文件,包括部隊整編,軍事情報,戰備後勤,武器裝備的換代等方面的問題。

    東南亞的問題要比遠東和東北的問題複雜。

    遠東和東北的地勢比較平坦,大多屬於寬闊的平原地形,這種地形現代戰爭中,雖然非常便於機械化部隊展開和進攻,但也缺乏良好的戰術隱藏條件,任何較大規模的部隊機動都可能被空中的偵察機和無孔不入的軍情特工們察覺。

    行動不易保密,任何進攻都可以很好地安排對策,可謂是兵對兵王對王。雖然防守一方大多情況下無險可守,但如果單純是地面步兵部隊,則進攻的難度和防守的難度都很大,而如果是裝甲閃電攻擊,中國又東北擁有重型裝甲集群,再配以強大的空中集群,東北其實是比較安全的。

    而東南亞不同,東南亞乃至整個西南,都是以山地和丘陵地形為主,敵人的進攻可以多種多樣,狡猾多變,一旦鑽山溝,日伏夜行,那個時候,什麼裝甲優勢,空中優勢,炮兵優勢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委員長,蔣百里總參謀長和粟裕任部長來了。」茅雲先敲開門,打斷了張蜀生的沉思。「讓他們進來。」

    蔣百里大將和粟裕任上將很快走了進來,兩人也是為了緬甸的戰事來的。

    「委員長。」兩人行禮後,按照委員長的吩咐落座。

    張蜀生拿起桌上的一份報紙,頭條的那張大聞照是一名剛剛下飛機,揮舞著手臂的美國將軍。

    「克拉克先生說,要讓我們東南亞叢林嘗嘗美國式的戰爭,這個口氣很大啊。」

    昨天,美國三星級上將克拉克乘坐前線軍用運輸機直接飛抵印緬邊境的印度東巴基斯坦首府吉大港。這裡駐紮有美軍第八集團軍,由美國陸軍上將范佛裡特指揮。

    克拉克原本是美國第15集團軍的指揮官,得到美***方的信任,得以出任東南亞戰場盟軍指揮部高司令官。派出了整整一個集團軍親自參戰,也是第一次大規模派地面部隊參與二戰後,美軍輕鬆地從英國人手裡奪取了東南亞戰場的盟軍高指揮權。

    官上任,又有二十多萬美軍以及後續的美軍與印的四十萬英軍,百萬印軍作為底氣,克拉克接到美***方的任命後就誇下海口,一定會東南亞對中國人剛剛成立的東南亞行省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眾所周知,中國人暫時擁有著裝甲優勢和空中優勢,但是,東南亞,那裡是連綿不斷的叢林,地形極大的限制了大部隊的展開以及現代化大威力武器的使用,而接受了式武器換裝的英軍和印軍將煥發出的生機。

    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很多,除了擁有一個英明的指揮官,源源不斷的後勤,先進的武器裝備外,還有諸多因素,顯然,勝利的天平是傾向於我們的。

    他們將第八集團軍范佛裡特將軍為主的美***隊帶領下,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消滅中國人的東南亞方面軍,至少消滅他們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摧毀他們剛剛成立的東南亞行省。

    我們要讓他們東南亞叢林裡嘗嘗美國式的戰爭,我克拉克的帶領下,我們必將解放那裡的人民,為他們帶去自由世界的曙光……」

    這就是克拉克吉大港接受同盟國記者採訪時,發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講。

    演講中,克拉克讚美了同盟軍的強大,對中國人違背東南亞部分地區的人民民意,成立東南亞行省,妄圖建立大中華區的行為表示了不屑。

    他認為,打敗中國,或者說打敗中國人的東南亞方面軍,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是啊,口氣相當大,嘴張的大了也不怕東南亞叢林的毒蟲鑽了進去,呵呵。」蔣百里搖搖頭,對東南亞局勢的看法,他雖然不是特別樂觀,但也絕不認為克拉克的看法是合理的,「除了東南亞南部的***人,美國人狂妄的根本是立足於總數達到150多萬的盟軍。我聽說他們後續的50萬印度兵訓練計劃也快完成了,滿打滿算,印度能短時間內提供兩百萬左右的兵源,這個光從數字上看倒是比較可觀。」

    印度是如今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區,總數超過3億的人口,英國人的統治下出不了頭,如今見到了**的曙光,得到了盟軍的承諾,自然是要拚死拚活地訓練炮灰參戰了。

    「參謀長,我看盟軍是把印度當成了人口提款機,想要多少,就訓練多少,又聽話,軍餉又低的炮灰,是盟軍很需要的啊。德國人還訓練非洲軍團,美國人還訓練美洲軍團呢,英國人有這麼大的人口提款機,自然是要加以利用好。」粟裕任笑著附和道,印度的問題很簡單,一個真正的南亞病夫,「不過印度軍隊的戰鬥力,實是很成問題。印度中下層官兵對於**的渴望遠遠沒有那幾個印度人的高層來的高啊。」

    對於印度的定位,張蜀生倒是認為,盟軍並沒有做錯,現局勢緊張,軸心國力量遠大於原本歷史上,盟軍別的不提,光是軍隊就需要訓練為龐大的數量。學了中德等國,英國人也大搞綏靖政策,乾脆就答應戰後給印度人**,這一下,想**都想瘋了,卻又完全不敢自行起義的印度人,自然是趨之若鶩。少部分上躥下跳,把那些連飯都吃不上的印度人招進軍隊,拿起武器訓練起來。

    「克拉克這個人是有點說大話,但他也看到了叢林戰對於武器的制約力。克拉克以為他手中有南亞叢林兵,又有美式裝備武裝,還有地頭蛇英國人的地域經驗,認為可以抗衡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我們國防軍叢林戰方面基本沒有太大表現,當年佔領老撾和越北地區的戰鬥,都是以多勝少,大軍一路就推過去了。外人看來,我們自然是挾重兵勝之不武。

    而***人的存,也很是給盟軍打了一劑強心針。要知道,東南亞,盟軍和***人打了四五年,就沒有獲得過任何一場哪怕僅僅是看起來不錯的勝利。

    這一次,克拉克將軍檯面上說的風光,私下裡估計還有恩威並施的動作,壓到***人身上。」

    克拉克這個人,別人不知道,張蜀生倒是清楚的,原本歷史上這廝就是美軍***了名的操蛋傢伙,還屢屢被重用,朝鮮戰爭雖然涉入度不高,但終簽協議的可是他。

    「我是第一個沒有取得勝利的談判文件上簽字的美軍將領」

    這句話張蜀生當年耳朵都快聽出繭來了,自然記得這傢伙。

    外國人不看好中國的叢林戰能力,盟軍同樣也低估了叢林戰的凶險,即便是和緬甸軍隊和***軍隊多次交手,盟軍也只是認為那是***人太過於凶悍,叢林戰中鬼子的兇猛是出了名的。

    至於緬甸軍,盟軍的評價是中等,不過是靠了中國人的巨大援助,遠不及盟軍。而日軍的叢林戰實力又遠超過中國人,再加上自認為叢林戰經驗豐富,教訓深刻,準備充足的盟軍主力,克拉克就認為,自己來東南亞是為了收穫功勞的。

    「盟軍遠東丟了大臉,數百萬盟軍雲集的遠東,結果居然被我國防軍裝甲集群快速分割,將百萬日人俘虜,這個失敗,連同盟國自己的報紙都認為是『盟軍的又一次重大失敗』。

    這一次,他們認為自己是佔上風的,又有叢林戰老手***人加入,以為吃定了我們,打個勝仗,也能給同盟國的人民交代。他們倒是希望我們配合,成就他們的功績啊。」粟裕任帶著嘲諷的語氣說道。

    張蜀生點點頭,說道,「目前東南亞的整體情況如何?」

    蔣百里:「鄭之南的東南亞方面軍已經部分部署到位,主要由原來的各地國防軍駐軍組成,如張治中指揮的第九集團軍,薛岳指揮的第十集團軍,另外有一個西南警備區的精銳山地集團軍,由王竣中將指揮的第19集團軍正緊急進入緬甸,目前有兩個師左右的部隊已經進駐了緬甸。

    原來緬甸等地區的野戰叢林部隊,將組建為多個叢林野戰師。目前的情況是組建成第28叢林野戰集團軍,由原台灣警備區司令員,老叢林戰的專家,喬普生中將負責指揮。

    羅成軍指揮的東南亞行省方面軍將主要負責防守和後勤方面的作戰,必要時候可以作為戰略預備隊使用。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東南亞地區的總兵力為第9集團軍,第10集團軍,第19山地集團軍,第28叢林野戰集團軍以及可以擔任駐防和後勤與總預備隊任務的東南亞行省方面軍。

    第9集團軍和第28集團軍將主要負責緬甸境內的戰鬥,第10集團軍和第19集團軍將負責泰國和越南南部地區的對日戰鬥。

    如果全部部署到位,總兵力約為80萬人。目前來看,全部部署到位還需要一定時間,盟軍可能會提前展開進攻。」

    蔣百里簡單介紹了一下軍隊部署方面的問題。

    張蜀生望向粟裕任,示意他接著說。

    「委員長,目前我們東南亞的部隊,基本都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裝備換。」粟裕任說道,「比如,第9集團軍和第10集團軍加大了狙擊步槍和衝鋒鎗的配發。大量配發加有瞄準鏡的狙擊步槍,配以這兩個集團軍東南亞數年時間中磨練出來的老兵油子,不少部隊都成立了專門的臨時性部隊——狙擊排,狙擊連,甚至是狙擊營。

    主要的裝備換是以第19集團軍為模板的。

    基本思路是針對叢林戰進行特殊裝備。

    將大量的步兵炮,火箭筒,107多管便攜式火箭炮,式的速射迫擊炮,衝鋒鎗,式闊刀雷,排雷坦克等武器多地裝備下去。

    輔助作戰裝備方面,如紅外儀,夜視紅外儀,軍犬,山地通信設備,叢林無線偵聽設備等,都有加大配發或者實驗性地配發。

    叢林戰雖然裝甲力量和空中力量的使用上受限很大,但我們依然部署了數量較多的山地坦克,加厚了裝甲,加強了抗雷抗炸能力。而空中支援主要以爭奪制空權和完成空中呼叫支援任務為主。」

    這些方案張蜀生都基本看過,也是很滿意的。不過他曾經專門就東南亞叢林作戰的裝備問題提出過意見。

    加大配發力度,不要捨不得錢,拿戰士的命來節約那點武器裝備費用太得不償失了。

    步兵炮,火箭筒,45年式便攜多管火箭炮,式的速射迫擊炮,多衝鋒鎗,都是他要求的。既然重型炮兵,重型裝甲集群等無法使用,那就加強單兵火力強度。

    至於多配發紅外儀器,軍犬,山地通信設備,叢林監聽設備,就是不對稱作戰了。

    試想,重點陣地,配上紅外儀器,那晚上也能加安全地保衛陣地。而特殊訓練的叢林軍犬,則可能追蹤敵人和發現敵人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別的不說,哪怕是一條農家犬,陌生人過路都能引來一陣瘋狂的狗叫,叢林陣地戰和貓眼洞這樣的地形,大量的軍犬甚至是訓練有素的獵狗,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叢林監聽設備作用也非常巨大,重點部署某一些要地,能夠很好地進行早期預警。

    他甚至不用想都知道,哪怕是美國人非常大方,財大氣粗,但這些輔助作戰裝備上,也絕對不如自己大手筆。

    到時候,總要讓美國佬見識一下,被國防軍半夜摸人,半夜摸陣地,而自己要去摸陣地卻屢屢受挫,連秘密行軍都可能被叢林監聽設備發現。

    總之,以一定的大手筆投入,換來東南亞叢林的另類不對稱戰略局面,是張蜀生的決定,有錢有裝備卻不用,而用人命去填是不划算的。

    既然是重生的人,就知道叢林戰的一些寶貴經驗,而美國人,甚至這之前從未打過叢林戰,一戰的歐洲戰場,後時分美軍的推進速度簡直就是坐著卡車直接狂飆。

    戰場意識和作戰思維上的差異,決定了裝備風格,也間接導致了盟軍將起跑線上就落後一小步。

    他要讓盟軍知道,別以為高科技戰爭只能平原和普通山地地形打,哪怕是叢林和雨林,也要你們見識一下中國人三十多年高科技建設的成就,打的印度佬,英國佬和美國佬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別提三個月解放東南亞的妄想了。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