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十二章 袁術的算計 文 / 司雨客

    第十二章袁術的算計()

    五月五日傍晚,蔡瑁等人智取張家堡塢,除張方之子張恢一人逃走之外,所有人皆被擒獲看押,其五千私兵被收編。

    五月六日晨,貝家堡塢被黃忠攻破,斬首三十八枚,餘眾皆降,其一千五百名私兵被收編。

    五月六日午時,孫家堡塢歸順,孫應家人請求放棄堡塢中的財產、土地、農戶、私兵,舉家北遷,蒯越同意。其八百名私兵被收編。

    五月七日,李強家人得知李強被殺後逃走,李家堡塢投降,其三百名私兵被收編。

    五月十日,張方之侄,南郡軍司馬張允主動引軍來投,張允雖是張方之侄,但同樣也是蔡瑁的外甥。對於這個一樣人,父親寬大為懷,讓他全軍而歸,並讓他擔任張氏的族長,以安撫張氏宗族。

    而從這四大家族中查獲的財物簡直讓我們大吃一驚,僅僅張方一家,就有水田八千頃,錢二千二百萬,這相當於一個萬戶侯十一年的歲入;此外還有兵器鋪一個,打造好的環首刀兩千把,盔甲五百具,弓八十張,箭三千支,糧食五萬石,鹽一百萬石,這麼多的鹽,足夠全南郡的人吃三年半的。雖然說這些抄家的人得了一些好處,但大部分還是歸入府庫。

    父親於是開始整編手下的軍隊,任命蔡瑁為南郡太守,張允為都尉。黃忠引赤鴉軍為中軍護衛,為他補足了五千人的精兵,又令劉磐、黃敘在虎牙山下練兵,集中整訓各大族私兵,號為虎牙軍。

    六月,南陽人韓嵩、零陵人劉先、南陽人鄧羲、襄陽人龐季來投父親,父親分別任命他們為刺史府的治中、別駕、從事中郎等職。

    七月,幾路大軍北進襄陽,蒯越、龐季主動要求勸說襄陽的張虎、陳生來降,兩人不帶從人,青衣小帽,赤手入城,果然說得張虎陳生獻城歸順。

    七月中,黃忠兵進華容,華容長貝羽與黃忠交鋒,只一戰,大敗而逃,華容重歸父親治下,貝羽直逃到吳地去了。

    至此,南郡基本上沒有不受父親掌控的軍事實力了。

    一時間,父親的名望在南郡一時無兩,一些原本觀望等待的地方官吏紛紛表示臣伏,更有一些人害怕了父親的手段,竟然掛印而逃。父親也不客氣,立即分派自己的人前去處置。其間,雖然有些小的波折,但是總體說來,還大致算是平穩。

    九月,黃袓派使者前來,表示服從父親的管理,讓父親派人到江夏任職。父親依舊讓黃祖任江夏太守,執掌兵權。我對這一點很不滿意,認為這樣會讓江夏成為黃祖的私人產業,名義上歸屬父親,實際上難以指揮,但是父親卻沒有聽從,他認為黃祖做到這樣已經很給面子了,眼下他四面楚歌,危機四伏,能有一個朋友,還是讓些步,鞏固住的好。很難說我和父親誰對誰錯,他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盤算。我希望的,是整個荊州都劃歸父親指揮,如臂使指,不要山頭林立,有名無實。只有面子,沒有裡子,那是根本不起作用的。

    不過總體說來,形式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父親藉著朝庭的旨意,名士的威名,宜城的一刀,蔡、蒯等大族的全力支持,於滾滾逆流,滔滔暗渦之間,殺出一條大路,完全掌控了南郡,部分收復了江夏,大江南面的武陵郡太守曹寅是個機會主義分子,他曾與原荊州刺史王睿有怨,於是勾結長沙太守孫堅逼死王睿,而王睿的罪名是你不知道自己有罪,這就是大罪。可是其後曹寅發現王睿死了,孫堅走了,可張羨又來了,張羨的目標是荊南四郡,他敵不住張羨,居然掛印辭職,飄然而去。武陵成一片空白之地,父親隨之表奏當地蒯越為武陵太守,把武陵收歸自己治下。不過這也只是名義上的事情,真正要把勢力延展過去,還需時日。但父親有大義在,只要張羨不明著造反,也就不敢輕易進入武陵。

    八月十日,我和父親一起進入襄陽城。

    襄陽於我,是聞名久矣。在那個世界看金大俠射鵰三步曲,看郭大俠大戰於襄陽城下,讓人不由心馳神往,襄陽自古號為雄關,有鐵打的襄陽之稱,甚至曾被人稱為天下第一城池。不過當我真正看到襄陽城的時候,還是大大的失望了。

    襄水之北,漢水之南,群山之側,小小的城池,低矮的城牆,這簡直是一個最平常的小縣城,這哪裡那傳說中的雄關?

    可是,父親眼中閃著光彩,他帶著我登上峴山,低頭俯視,漢水滔滔,襄陽與樊城如兩枚翠玉墜於襄水兩岸。天高雲淡,雲白風清,草木蒼翠,竹林如海。遠觀雲夢澤,浩蕩萬傾,不見邊際,魚梁洲上,有農人划船渡水,收割稻田。雖然荊州一直混亂,但主要亂在上層,農人雖受影響,但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該做的事情,該收莊稼了,還是要收。當然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為了確保今年的收成,父親在不影響戰力的情況下,甚至把軍隊先投入到收割莊稼的工作之中。

    父親環目四顧,豪氣陡生,道:「孩兒,你信不信,不出十年,為父能把這襄陽建成荊州最大的城池!」

    我心中一動,難不成,襄陽成為古之名城,就自父親而始?

    我點點頭,斬釘截鐵地肯定道:「孩兒相信!」

    父親道:「我不但要讓襄陽成為荊州最大的城池,還要讓荊州人都過上最安祥的日子,讓荊州成為大漢最富足的州!」

    這聲音寧定而執著,悠長而深遠,隨著山風遠遠的吹了來開。

    這不是高堂之上,不是百官之前,這是對著高山大川,對著荊州大地,對著自己的兒子,說出真心話,這是一個初次執掌一次州的一個士人說出的話。這話,與後世那些才走出洗浴中心身上香水味還沒擦掉就在鏡頭前大談廉政的人說出的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記得讀三國,幾乎所有大豪都視荊州為一塊肥肉,個個垂涎欲滴。魯肅就曾經對孫權這樣評價荊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在歷史上,劉表不但是這樣說的,而且他真的做到了。

    此時,面對著眼前的父親,我在心裡對自己說:「父親,我一定會幫著你實現這個目標,為此,我會盡全力幫你敲斷那些打荊州的鬼主意的人的狗腿!」

    不過,我也只是想想,眼下我們的實力還是弱得很,比起盤據在我們荊州首郡南陽的後將軍袁術,破虜將軍孫堅來,簡直是沒得比。我們正規軍幾乎沒有,後將軍袁術、破虜將軍孫堅早把荊州的郡國兵都劃到他們手中,帶著去打董卓去了。在這種情況下,別說要回南陽,就算是想一想也不敢。並且,父親與袁紹關係密切,而袁術與袁紹雖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卻從來不和。這兩人的父親是司空袁逢,袁術是嫡子,而袁紹是庶子,在這個時代,嫡子是有繼承權而庶子沒有,所以袁術在家中的地位應該比袁紹高。而且,袁紹已經過繼出去,當了袁術伯父袁成的嗣子,而袁成的官比袁逢小得多。袁逢是司空,朝中三公,中央政治局級別的,袁成不過做到左中郎將,也就是個軍區首長。而到袁術和袁紹這兩個人本身。袁紹作了(尚書)郎、侍御史、濮陽縣令、虎賁中郎將、中軍校尉、司隸校尉。袁術被汝南郡舉為孝廉,出身比袁紹好;其後當過尚書(不是郎一級的尚書郎,而是郎的上司)、長水校尉(北軍六大主力之一)、河南尹(河南郡是東漢京城洛陽的所在地,長官不稱太守而稱尹,尹的官階比太守高)、虎賁中郎將、後將軍。可是這咱情況到了討董就給變了,各路諸侯推舉袁紹為盟,卻沒有推舉袁術,這讓袁術如何不怒?他經常罵袁紹是「家奴」。在這種情況下,他眼定視父親為敵人,如果他放棄討董,反戈一擊,我們才安定的南郡立時就會土崩瓦解,重新亂成一團。

    面對這種局面,怎麼辦?

    父親也有意思,他居然上報表袁術為南陽太守,同時發一份給袁術。

    袁術現在是後將軍,這是重號將軍,地位非常尊貴,僅次於三公之上的大將軍和位同三公的驃騎、車騎、衛將軍。父親表他擔任的南陽太守,卻是位同校尉的二千石官職。

    不過,這卻是一種表態,那就是後將軍大人您放心在南陽待著吧,我雖然是荊州刺史,但是南陽,我不要了。

    據說,後將軍袁術看到這份奏表後大笑了一場,說了句:「劉表這傢伙,有趣!」

    但是,他從來都是個多吃多佔不講理的傢伙,殺了前任太守張咨,強據了南陽郡,又從法理上名正言順當了南陽太守,但他還不認可。他並不想這樣輕易放過父親,讓父親安安穩穩的當這個刺史。他做了兩個決定:

    一,讓父親一個月內籌食軍糧三十萬石運到南陽郡治所宛城,否則,軍法從事;

    二,因為毀掉雒陽,產生的大量流民讓他們進入南郡,告訴他們,只有南郡才能讓他們找到活路。

    袁術冷笑:「袁紹,你想在我後面安釘子,好啊,我就看看你安得這顆釘子能釘幾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