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四十章 送棺迎棺 文 / 司雨客

    第四十章送棺迎棺

    此戰,敵軍慘敗,除了孫策帶的那幾十騎,幾乎沒有逃走。

    不過,我軍得戰俘僅一千四百人,其中無傷者不足三百人,能恢復重新上戰場的,不過四百人。戰馬兩千一百匹,無傷的一千二百匹。卻是比人還要強些。

    我知道,孫策既然回去,我就算是馬上北進,也沒有他速度快,想乘勝追擊再打勝仗那根本就是妄想。猶其我是以步兵為主,餘下這點路,還是慢慢走算了。

    既然不著急了,我就安排人打掃戰場,將那些屍首重新進行掩埋。

    荊州不同於他處,地氣暖,水流多,野塘津溝通漢水,一旦污染,必傳疫病。我可不想我的治下傳起大疫。

    歷史上那次令荊州十室九空的大疫,誰知道是在這之前還是之後,所以,提前防範是必須的。

    或許有人會說,我簡直不像一個統兵的將領。但是,我要說,打掃戰場,掩埋屍體是每一個將領都會做的事,因為他們也不希望自己死後白骨見天。況且,我的確比一般的將領身上的人情味更濃一些。儘管我也殺人,甚至下達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消滅孫策這個曾經的好友時也沒有顧及,心中也沒有彷徨。但是,當我面對數千具屍體,面對那鮮血染成暗黑色的野塘津時,我還是覺得難以承受。

    或許,這就是婦人之仁吧。

    儘管我能意識到它,但我並不想斬斷它。因為有著它的存在,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人,而不是「名將」或殺人機器。

    打掃戰場,收容傷員,清理那沼澤中的纍纍積屍。由於沼澤還很難行,我讓人紮成竹筏運屍體,一具具全擺在挖好的大坑裡,從中尋找程普的屍體,他就在衝鋒的第一波次裡,整具屍體還保持著衝鋒和吶喊的姿式,但是他身上中了十三支箭,這十三支箭狠狠的貫穿了他的身體,將他和戰馬釘在了一起。

    果然是勇士啊。

    我又奇怪那些降兵說孫統領死了是怎麼回事,一問之下才知道,死的是孫堅的弟弟孫靜,雖然他比不了他哥哥和侄子出名,但也是孫家的一員上將了。就在又從附近村落找兩口上好的棺木。那村裡族長聽說是我的軍隊,將自己的壽材都獻了出來。

    文傑這裡向我匯報盤問戰俘的結果,這支部隊果然大多是孫堅在雒陽前線收編西涼軍殘部,他們這次南下,本是打算掃蕩各縣,破壞我軍後方的主意,聽說我引軍北上,就打算攻擊我軍。

    但是這時候孫策聽說是我領兵北上,當即找到程普。他認為我這個人,外表散漫無狀,內心深不可測,不好對付。所以,萬萬不能輕易發動。

    在這一點上,他與程普和孫靜產生了矛盾。我軍進駐野塘津的時候,他們的爭論達到的頂峰。

    孫策說他有種直覺:「我能肯定,劉琦肯定在設圈套。」

    程普說:「直覺是什麼東西,他不過六七千步兵,我有精騎五千,以有心算無心,推也把他推平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計謀根本不起作用。」

    孫靜打圓場說:「要不再探探,再等等。」

    孫策此時還不是那個威鎮江東,一言九鼎,說一不二的小霸王,眼下他面對的一個是父親手下第一大將,一個是自己的親叔叔,他才十七歲(虛歲),人微言輕,一氣之力親自領兵來探我軍虛實。

    他都繞到我軍後面了,可是就在這時我軍發生嘯營事件,程普孫靜再不猶豫,立即出擊,果然造成我軍全勝的局面。他見我的軍隊都在野塘津,我的身邊護衛不多,當即衝出,打算取我的性命,還好沒有成功。

    想不到孫策對我的評價是這樣的。

    我的部置幾乎沒有破綻,但他並沒有看我的部置,而是直接從我這個人身上看到了我在用計。

    孫策,果然是孫策!

    我不是個狂妄自大的人,但也並不是一個妄自菲薄的人。

    我不認為我是穿越而來,就可以想打誰打誰,想欺負誰欺負誰,說上幾句大話,名臣良將就一個個跪在地上口稱主公;但我也不認為我所瞭解的知識都不可用,我所知道的歷史都不可信,我在這個世界的人面前沒有半點長處。不,並不是這樣。我是一個獨特而獨立的存在,我不刻意去與人相比,但我也不懼怕任何人。

    包括小霸王孫策。

    不過,日後盡量不與他在戰術上較量,因為這個傢伙幾乎是個戰術天才。這一次程普若是按他所說部署,我軍只怕要陷入一場苦戰,他從後面進攻,野塘津反讓我軍後退無路而他的勇猛,的確是我所及不上的。

    三日後,我全軍北歸。

    至襄陽南三十里,孫堅引軍而來。

    豫州軍全軍皆白,是為程普、孫靜帶孝。

    孫堅沒有進攻,我也沒有進攻。

    我和他遠遠的在戰場的兩側對視。我們在宛城曾經見過,但是想來他那時還對我沒有什麼印象,但今次,他重新認識了我。

    我們兩個幾乎同時下馬。

    我將手一揮,三十名士兵推動素布包裹的棺木向孫堅軍隊行去。

    一時間,豫州軍團悲聲四起。程普為年已四旬,比孫堅還要大,是孫堅手下最年長的一個,德高望重,深受部下信任。而孫靜為人隨和,屬於軍隊中的萬金油,用在哪裡都行,用在哪裡都放心,如果孫堅過於嚴歷,他就可以幫著轉還開解,上上下下都能轉得開,不追名不圖利,大老人一個。可是這兩個人都死了,對孫堅的打擊應該還是很大的。

    「程公,魂兮歸來!」

    「孫統領,魂兮歸來!」

    豫州軍三軍齊喚。

    孫堅下馬大步步行向前,在他身後,是黃蓋、韓當等勇將。

    他居然要親自扶棺!

    眼見他已進入我軍弓箭攻擊範圍,卻還在大步向前。

    黃敘已經來到我的身畔:「公子,我此時一箭放出,有八成把握取了孫堅的性命!」

    我搖搖頭,軍人崇拜英雄,而孫堅是此時最大的英雄,他敗董卓,敗呂布,斬華雄,威名之大,如日中天。我此時放箭,將破壞我自己辛苦在軍隊裡建起來的名稱,將我自己變成一個小人。

    我此時殺孫堅,除非我日後不想混了。

    何況,八成把握,大約也只是黃敘自己想想罷了。

    不過,我卻不能讓孫堅等人的氣勢壓制我軍的氣勢,不然,若他們幾十個人,親手扶棺在我軍眾目睽睽之下邁著整齊的步子揚長而去,將對我軍士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充分鼓起對方軍隊的士氣,今後交鋒,於我不利。

    好,在英雄氣上我比不得你,但大義上呢?

    打仗,我或許你的對手,不過我玩兒表演,你還差著點兒!

    今天我讓你看看什麼是氣死人不嘗命的士人!

    就在孫堅等人手扶上棺木,我軍離開,正要起棺的同時,我上前一步,高聲喝道:「荊州劉琦恭送豫州軍程普、孫靜將軍回營!」

    在我的示意下,我軍立時三軍齊呼:

    「荊州軍恭送豫州軍程普、孫靜將軍回營!」

    「荊州軍恭送豫州軍程普、孫靜將軍回營!」

    「荊州軍恭送豫州軍程普、孫靜將軍回營!」

    這裡是荊州,我們的地盤,孫堅是豫州刺史,他們的人馬來打我們,讓我們殺了,我們還禮送他們回去。這是什麼?這叫仁義,這叫君子,這叫打了你人還讓你不能出聲。

    一時間,才被孫堅的英雄氣度,袍澤情深,為了接回自己的將士甘冒齊險的豪雄風範所折的雙方士兵猛的反應過來,原來勝利的是荊州軍,失敗的是豫州軍,占理的是荊州軍,理虧的是豫州軍。我軍士氣大漲,可孫堅的豫州軍卻不由氣沮。

    孫堅臉色鐵青,將程普的棺木上肩,與黃蓋等將領共同抬著,向本陣緩步走回。但是此時兩軍已亂,誰還看他的步伐是否沉穩,胸脯是否挺拔。

    孫堅回陣,上馬回頭,高聲喝道:「孫堅多謝劉公子送回我兩位兄弟的屍體,今日之賜,來日孫堅必將厚報!」

    別以為他說厚報就是要給我錢,他這叫正話反說,就好像江湖上人被打了,抱拳拱手說:「今日您斷手挖眼之恩,我來日必報。」都是要報仇的話。

    我豈能示弱,當即縱聲回應:「劉琦明白,孫豫州引軍而來,所為者何?!人是我所殺,孫豫州回去只管舉喪,舉喪期間,劉琦不會用兵。七日之後,孫豫州若起意報仇,只管來襄陽找我!」

    孫堅是破虜將軍,又是豫州刺史,我口口聲聲叫他孫豫州,而不是如旁人一樣叫他孫破虜,就是咬死他們是入侵。

    他不是願意在人前稱面子,願意在軍前逞英雄麼?那好,我給他這個面子,還大大的給,我約他在襄陽城決戰!

    眼下,我軍有一萬餘人,加上襄陽城中蔡瑁、張允、黃祖的部隊,其實已比孫堅軍馬多了,這種情況下,打野戰也不是不可能。下來再開仗,孫堅就很可能改變策略,不再攻城了。

    但是,我今日在兩軍陣前,當著兩軍兵將的面,約他決戰,他卻無法不來,我殺了他手下大將,他不來,就破壞了他的軍神形象,就影響了軍心將心,這是孫堅絕對無法容忍的。

    他是江東猛虎,虎有虎的尊嚴,老虎屁股摸不得,何況我揍落他兩顆門牙,還當著萬軍之面挑釁他的權威。

    七日後,他必引軍猛攻襄陽。

    那,將是我軍的一個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