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四十二章 孫堅再來 文 / 司雨客

    第四十二章孫堅再來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這首寫《漢江臨泛》我很喜歡,詩如畫,畫如詩,正是此解。

    眼下,我與蒯越就望著這如畫的山水,只可惜少了如畫的心情。

    「公子,聽說你約了孫堅七日後戰於襄陽?」

    「不錯!」

    「他同意了?」

    「他沒有反對。」

    「……」蒯越點點頭,他在思謀著什麼,眼睛閃閃的發亮。

    他是父親手下的第一謀士,是天下一流的人才。在沒有我那個時空裡,作為父親的謀主,就是他幫著父親來抵擋孫堅的。

    「公子……」蒯越緩緩說道。

    父親手下這位第一謀主有了什麼算計?我立時來了精神。

    「公子可知,孫堅這些日攻襄陽不下,在西山外悄悄打造攻城器械,現在已經快要成形了?」

    我繼續望著蒯越,不說話。孫堅打造了攻城器械,對我軍是一個威脅,但是眼下蒯越的表情,卻不像是在說威脅,而是在說一件可笑的事情。

    「而且,公子殺掉了程普和孫靜,雖然孫堅和紀靈的後軍此時被文聘破壞,但是以孫堅性格,七日後,他必然全軍來攻,以報公子誅殺程普孫靜之仇。而且這一次攻擊,只怕會遠遠超越從前的攻擊力度。」

    「所以,異度叔叔準備啟用甕城?」我登時明白了他的意思。由於襄陽城過於高大,易守難攻,孫堅遠來沒有帶著攻城器械,所以也沒有敢強行攻擊。這樣我軍的甕城設計也就沒有用上,眼下他若強攻,我軍若能以甕城困住他,那麼這場仗就不用打了。

    「聰明!」蒯越輕輕一擊掌,對我一笑,「不過,也不能誇你聰明,這本就是你設計得麼。不過,蒯越發愁的是,如何將孫堅引入甕城,若是來了旁人,那麼豈不是白廢了公子這甕城設計的絕妙構思?」

    我轉頭望向城外,也開始思索起來。襄陽,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爭奪中原,必取襄陽。《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襄陽,上流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欲退守江左,則襄陽不如建鄴;欲圖中原,則建鄴不如襄陽。如御強寇,則襄陽、建鄴,左右臂也。」意思就是說,襄陽這個地方,是攻取中原之地的必佔之地。

    這也就是當我們在襄陽建城後,袁術、孫堅必要進攻我們的原因之一,我們這裡,對他的威脅太大。山之南,水之北,是為陽,襄陽城,位於襄水之北,因而得名。我們的襄陽城,不但利用了襄水,而且還充分利用了比襄水更加寬闊浩蕩的漢水,建城地址我們選在漢水由西向南轉彎的河套處,使城北、城東緊臨漢水,利用河流構成天然防禦;城南背倚叢山,高處五百餘米,群峰聳立,向西逶迤二十餘里;西面則為一狹長走廊,也在南面大山扼控之下;北面與樊城隔江相望。如此堅城,傍山依水,形勢險要,易守難攻,雖然還未完全建成,但稱為「鐵打的襄陽」實不為過。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是,孫堅攻不到甕城。」我歎了口氣。

    「是啊。」蒯越也歎,「孫堅其人,最好弄奇,為人身先士卒,又勇冠三軍,從來不如其他將領那樣只在後面喊打喊殺,這是他的長處,也是他的短處。過剛則易折,若城門開,他只怕會最先衝入城中。但是,孫堅不是笨人。若我軍主動設計,讓他攻入,只怕他會小心防範,反而不敢進入了。」

    我想了想,確實如此。

    「那就不設計,任他進攻。」

    「不設計,任他進攻?」蒯越目光一閃,忽然間笑了,「不錯。如今我軍得民心,有堅城,雖然軍士戰力稍弱,但黃忠守鄧縣,袁術大將紀靈強攻數月而不能下,只能緩緩圍之,令孫堅繞城而過,進攻襄陽,如今,文聘奇騎突出,攻佔新野,如一顆釘子,釘在袁術和紀靈中間,就算不痛,卻與是難受之極,真難為文聘是如何做到的。我襄陽眼下又得公子帶回的生力之軍,雖然總體兵力尚不戰優,但戰局卻佔了優勢。眼下孫堅南下無力,後退不甘,唯一的出路就是再奮起一攻,無論攻得下攻不下,他都要退兵了。」

    蒯越對形勢的分析恰與我相同。眼前的形勢,對我方已經大為緩和了,南方軍圍已解,北方黃忠如一個嚥不下的骨頭哽住敵軍的咽喉,而文聘又在袁術的腹心之地大鬧天宮,他們應該退兵了。或許,孫堅可以不用死在襄陽城下了,或許,我荊州與江東的血仇就此消失了也不是,我已斬殺程普和孫靜,這仇是已經結下了。

    「總之,是生是死,還掌握在孫堅自己手中。我們不盼著他死,但也無法阻止他死,就看六日後他的如何進攻了。」

    六日之後。

    襄陽西城。

    孫堅一身鐵甲,左臂上卻繫著一條白色的帶子,出現在我們面前。

    與他同來的,還有三萬豫州精軍。

    孫堅手指襄陽城,大聲喝道:「拿下襄陽!」

    三軍齊呼:「拿下襄陽!拿下襄陽!拿下襄陽!」

    「為程將軍報仇!」

    三軍齊呼:「為程將軍報仇!為程將軍報仇!為程將軍報仇!」

    一時間,萬軍齊呼,聲動九天,勢如群狼。

    真不知道,這七天裡孫堅做了什麼,居然把他的兵馬弄得個個都和打了興奮劑似的。面對這如深海怒潮的氣勢,就算是我,也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在城頭觀陣的父親劉表,南郡太守蔡瑁、江夏太守黃祖個個面有憂色。

    武陵太守蒯越忽然間望向我,嘴角就掛了一絲詭異的笑。

    我們,不怕孫堅攻,就怕他不攻!

    蒯越悄聲對一名傳令兵說了句什麼,那士兵向前奔去。不多時,西門外的山坡上,傳來幾十個罵陣官共同的罵聲:「孫堅小兒,自大成性!害死手下,糊塗透頂!人稱猛虎,實是毛蟲!敢來相爭,要爾狗命!」

    接著又罵道:「孫堅小兒,敗亡在即,後路已斷,軍心已去,襄陽堅城,誰能攻取?留爾小命,滾回家去!」

    我心中大笑,這定是蒯越所編,罵陣也就罵了,居然還編成四六八句,順口溜兒似的,孫堅那狗脾氣,見了石頭都要踢三腳,眼下早一股勁兒的要和我們玩兒命,這回聽了這個罵陣法,還不氣得腦門兒上冒火星子?

    果然,孫堅那邊拚命了。

    襄陽西面有三關,分別是琵琶山、真武山、鐵佛寺,只有過這三關,才能抵達西門,而這三道關又被南面雙背梁子、鳳凰山、鐵帽山等群山威脅。不過,在這個時代,既無這些山名,也沒有這些關口,有的只是這些地方,都統稱硯山罷了。

    不過,古今一理。我們所設防的這些點,正是這些地方,而敵軍攻擊的,也正是這些點。

    我看到,孫策引一支部隊向南山衝去,那裡,正是健將呂公把守。此山陡林密,呂公在山頭多設滾石,甚至還有三具石砲,孫策才到,登時亂箭齊發,砲石橫飛,向下打來。

    我對於這個呂公,還是寄以厚望的,因為在歷史上,正是他居高臨下,用砲石打死了孫堅。雖然明知道歷史已經改變,但我還是希望這一點不變,因為如果他把孫堅打死,一切就都省事了。

    豫州兵已經開始衝鋒了,向著呂公所守的硯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