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惡鬼袁術 文 / 司雨客

    第五十二章惡鬼袁術

    時間簡直過得太快了。不知不覺,191年就在忙碌中過去了。

    這一年的冬天,注定是一個亂轟轟的冬天。在群魔亂舞諸雄爭戰中,有三件事是值得一提的。其中有兩件和公孫瓚有關。

    第一是黃巾之亂再次壯大起來,十一月份,青州黃巾軍三十萬軍勃海郡,準備與另一農民軍黑山軍會合。這兩支起義軍高喝著革命歌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攻城破縣,解放一個又一個的地區,唯一可惜的是,他們忘記了一件事,只破壞不建設是沒有出路嘀,所以被他們「解放」的地方,一般和蝗蟲飛過的地方差不多。這時,降虜校尉公瓚率步騎二萬人,從駐地幽州(今北京西南)迎擊黃巾,二軍於東光(今河北滄縣東南)展開激戰。公孫瓚大破黃巾,斬首三萬餘級。黃巾軍棄輜重,南渡黃河。公孫瓚於黃河邊設伏,待黃巾半渡之時突然出擊,黃巾軍死者數萬,血流成河,公孫瓚俘虜黃巾人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計其數。朝廷以其功,拜公孫瓚為奮武將軍,封薊侯。

    第二件事是公孫瓚收拾了黃巾軍後,把矛頭轉向了袁紹,因為袁紹封的豫州刺史周昂在與袁術表奏的豫州刺史孫堅征戰過程中,把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給射死了。公孫瓚是個爆仗脾氣,說話搶上句,打仗搶頭功,分戰利品搶大頭,聽說自己弟弟的死信,當即上疏陳說袁紹是多可惡,隨即出兵進攻冀州。雙方由此展開一聲爭奪冀州的戰爭。這時公孫瓚大破黃巾,威名正盛,領軍進入冀州後,郡縣紛紛反叛袁紹歸附。袁紹是個士人,名望雖高,打仗其實比不得公孫瓚。袁紹打算講和,主動送出橄欖枝,授公孫瓚另一從弟公孫范為渤海太守。公孫范點點頭上任去了,到了地方反以渤海郡兵進攻袁紹。這下子袁紹更慘了。冀州戰場之上,公孫瓚完全佔據了上風。不過公孫瓚英勇是英勇的,但是他有點暴發戶心態,狗窩裡放不住乾糧,才有了點起色,就得意忘形起來,他封其部將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交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內郡縣守令,封官許願,好像天已經是他的一樣。

    我開始得到這個消息吃了一驚,心想膠州半島什麼時候也成了大漢的一個州了,後來細看看,才知道是交州,天吶,交州在廣東越南這邊,他怎麼讓他的手下跨越半個南中國去上任?

    本來我對公孫瓚看法還不錯,眼下看來,這人,成不了大事兒。

    第三件事,就是我們殺掉孫堅,逼迫袁術這件事情了,袁術一向自視極高,一向覺得天下我有,進可為帝君臨天下,退可劃地自在為王的感覺,他地連荊、揚、豫三州,手下有名將孫堅,外面還有一個公孫瓚當盟友,日子過得要多舒坦有多舒坦。可是突然之間,孫堅一死,一切都變了,大好形勢一下就沒有了,據說他氣著直髮瘋,去火藥一天好幾斤那麼吃。可是再發瘋,再惱火,哪怕扎我和父親的小人兒,也奈何不得大兵壓境,全郡造反。

    袁術惱了。

    他下令紀靈引軍在宛城外拉開戰場,派人召張勳從壽春出發,支援宛城,下令宛城全部富戶準備出發,和他一起去壽春,只要這場仗打敗了,他學習董卓,給我們來個魚死網破。

    他要燒了宛城!

    這個混蛋!

    什麼下棋的人都有,唯有這路人最可恨,他不下棋,他專門毀棋盤,讓你也玩不成,大不了一拍兩散。

    這下子父親猶豫了。

    雖然說抓緊時間開戰,打贏袁術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打一個時間差,或派兵阻住張勳的去路,就可以在宛城下打一場佔到七分勝算的戰事。畢竟,我們還新收了三萬孫堅的軍隊,這些軍隊已被我們消化吸收,並且派上戰場了。這些人的戰力,絕對可以一比一的與袁術的北軍正面交鋒。但是,如果當真把南陽打成一片焦土,這也是我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我們要的,絕對不光是地盤。

    怎麼辦?必須要商量一個對策出來,不然的話,時間一長,變數增多,我軍出兵南陽,不能光在這裡白吃糧食啊。

    「說說,你們都說說,該怎麼解決這個事兒?」父親也開始上火了。

    「打!我就不信,袁術敢放火燒了宛城,就算是燒了,反正我們有襄陽為州治所,怕他什麼?」

    這是誰呀,這麼二百五,找罵呢?回頭看看,縮了下脖子,原來是蔡「舅舅」,那沒有我說話的份了,看父親和他這對妹夫和大舅子怎麼高。

    父親沒有和他對決,他只問了一句:「若是蔡家住在宛城,你還這麼說麼?」

    蔡瑁從來沒有被父親這樣當眾噎過,一時間訕訕的有些下不來台。

    父親道:「我是荊州刺史,要為所有百姓負責。我可以不要南陽,但不想南陽為了我而毀掉。」

    「可是,是袁術毀掉的啊。」蔡瑁在下面小聲嘀咕了一句。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故事,說有兩個母親爭一個孩子,都說孩子是自己的,於是告到官府,當官的說了,你們兩個拉吧,誰把孩子拉過去,孩子就是誰的。於是兩個母親開始拉孩子,真母親一看孩子被拉得痛苦不堪,心痛難忍,趕快放了手,假母親就把孩子拉過去了。當官的說,真母親不敢用力,是真正心疼孩子,所以,放手的才是真母親。

    眼下這個情形正是這樣。和諸路大軍討董,逼得董卓燒雒陽不同,那時沒有一個真母親,都是要吃小孩子肉的。可父親不同,他是真的關心宛城的百姓。

    可是,關心能當飯吃麼?難道說因為關心,我們就永遠不要宛城了。

    可是要,又如何要?袁術把宛城放在湯鍋裡,就差劃火柴了。

    「都說話啊!」父親不滿意了。

    「如果,我們能在袁術點火前攻入宛城就好了。」

    這又是哪位不切實際的幻想家呢?哦,是韓嵩韓德高,這位老兄讀書寫字很有本事,接待賓客也落落大方,但是奇謀妙策,非其所長。

    「或許,我們可以利用宛城內的反對力量,打開宛城,然後衝進去。」

    很好,很強大,這位老兄可以到起點當寫手了。一轉臉,看到是劉先,他不是這樣的人啊,怎麼這回也糊塗了,看樣子,我們都太樂觀了一點,不錯,人心是向著我們,可是這人心的偏向,不見是會讓他們肯於付出生命的代價啊。他們又不是張方那個兒子,有殺父破家之仇,又有世間強軍在城外守著,所以敢於帶著手下進攻城門。

    唉,發愁啊,誰也沒有想到袁術會這樣無賴,就是訛上我們了。不和我們打仗,就拿著整個宛城當人質,怎麼辦?一個小人出的招兒,一百個君子也對付不了。與其發愁,還不如想想拿什麼進行交換,君子重義,小人重利,有什麼我們可以拿出的利益,是他所需要的呢。

    他要什麼?要錢糧,要地盤,要美女,要財寶,要孫堅得到的玉璽,但是我們這些都不能給他啊。那怎麼辦?

    或者,想辦法抓住他的家人,我敢保證,只要能抓到,他二話不說,就能把宛城讓出來,袁術雖然對外無理,對下刻薄,驕橫自大,蠻不講理,但是對待家人,卻是別樣的溫情,簡直可以當這個時代的好爸爸的代言人。可是,正因為如此,想把袁曜或者袁暉的主意,似乎想都不用想,這個傢伙看得太緊了。

    要不,拿錢食來買,給他個面子,就好像後世宋代應付遼夏兩國的樣子?那樣心裡得有多窩火!可是不如此,又有什麼好辦法?

    「琦兒,你在想什麼呢?說一說。」父親的聲音忽然響起來。

    「啊?是。孩兒想,那袁術為人險惡,貪得無厭,不可以君子目之。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所以,我們可以從利上想一想。」我回答道。

    「利?」眾人互相望著,眼下大勝在望,正準備發起最後衝鋒,然後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居然遇上這樣的窩心事,還要送利給袁術。

    「公子的意思,是送給袁術錢糧,買他不破壞宛城?」蒯越問道。

    「這是我劉琦的一點淺見,還沒有想好,具體如何,還是父親與諸位尊長拿主意。」我只點破思路,具體的操作就不管了,反正賠錢的話,盡量還是不從我嘴裡出來的好。

    「花上一筆錢,禮送這個瘟神,買宛城百姓平安?」父親在思索著。

    「這只是一個台階,一個讓袁術可以離去的借口。眼下,他其實也不想拚命的,只不過是面子上下不來罷了。一點點錢糧,幾句軟話,可以換來天下第一大郡,是千倍、萬倍之利,不虧!」蒯越沉吟著,幫父親下了決心。

    的確是不虧,可是這帳,總覺得不是這麼算。

    唉,窩火。

    如果是曹操,恐怕宛城早就打得血流成河了;如果是劉備,或許就哭著離開了;如果是孫權,切,孫權只在乎自己的地盤,對別人的,向來都是咬一口就走的。

    「劉先,你出使袁術處,把這個事情辦下來吧。能不動刀兵,還是不動刀兵的好。就當燒香送惡鬼出門了。」父親做出了決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