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一一二章 荊州的黃巾軍 文 / 司雨客

    第一一二章荊州的黃巾軍

    在長安,我是羽林中郎將,在荊州,我是征南中郎將,是可以統領黃忠等校尉的高層武官。

    但是我知道,在軍營中,我不可以只用自己的官職來壓他們。皇帝今天可以讓我當中郎將,明天也可以不讓我當中郎將。若只以官職壓人,一旦去職,我就再也無法統領他們。我必須讓他們從心裡服從我,認可我,認同我。

    論起統兵,論起個人戰力,我不足以服眾,我在黃忠徐晃他們面前,連一個照面都過不去。但是指揮的藝術,從來就不是憑借個人的勇武的。我可以指揮他們,就讓他們認可我,因為我可以帶領他們走向勝利,可以讓他們得到封賞,可以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可以讓他們在人前顯貴、傲裡奪尊。我不去說空洞的話,但是我會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讓他們明白,只有跟著我,他們才能走向成功。在開始的日子裡我們會互相適應,最後我下令他們執行會形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會左右他們的思想。

    當然,在這個漢室還沒有消亡的時候,我還會努力讓他們感覺到,天下只有我才能有興復漢室,只有我才能帶領他們完成興復漢室的偉業。當然我不會蠢到自己去說,我會帶著他們分析天下的大局,評點天下的英雄。我會一個個指出那些名動一時的人物的優點和缺點,指出他們手下們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當所有人都被我批評了,我自然就是那唯一正確的一個。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讓他們可以瞭解整個兒的天下,而不是只把目光集中到荊州這一小片地方來。好多跟著我到長安的軍士,眼光就明顯變的不同,他們不再視離開荊州為畏途。總是有這樣的人,哪怕是出門一步都擔心會被天下掉下來的磚頭掉到腦袋,他們總喜歡留在家裡,數家裡的瓶瓶罐罐。這們的兵士,不是我想要的士兵,這樣的將軍,不是我想要的將軍。

    我要的人,要能行千里路,能適應各種各樣的戰場,能聽我一聲命令就衝到刀山火海中而不回頭。他們走遍天下,能打敗各種各樣的對手,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軍人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當一勇之夫,也不僅僅是不怕死,軍人最重要的,是明白紀律和服從!」

    在各種場合,我都在灌輸著這樣的思想。這個思想當然是正確的,而且我用一次又一次的演習證明著它的正確性。主要的證明者就是徐晃的陷陣營。陷陣營,是摧堅之營,但是他的每一個士兵卻都是冷靜的,沒有誰在戰場上大喊大叫,沒有人瘋子一樣的向前衝。從他的首領每一個步卒,他們衝鋒的距離一次都不會超過五十步,連續刺槍不會超過五次,更多的時候,他們都是邁著緩慢而堅定的步子,如潮水一樣一波一波的向前。但是他們經過的地方,就會變成一片白地,沒有什麼人能阻住他們的去路。在他們面前,你會感到如面對撲天而來的潮水一樣無力。

    轉眼之間,徐晃的陷陣營與黃忠、文聘、韓當諸人一一打過,每個人都在其中發現了自己的缺點,也漸漸明悟了自己的長處。漸漸的,徐晃很難輕易擊退他們了,而黃忠,甚至有一次以同等兵力居然佔了上風,當然那也是黃忠利用了地形的原因。

    這樣的練兵是極有好處的。對於荊州軍來說,成軍時間太短,所經歷的大規模的戰鬥也不是很多,特別是正面戰場上的突擊,戰陣之間的配合,幾乎是沒有怎麼進行過。而這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正面交鋒固然是重要的,戰陣也是必須的,但是我對於行軍還是十分的重視,一支跑不死,拖不垮,打不爛的隊伍,才是一支真正過硬的隊伍。我組織他們長途奔襲演練,黃忠的赤鴉兵居然沒有合格,這簡直是讓人難以相信的事情,因為他們在山中迷路了,借過了進攻的時機。而徐晃的陷陣營帶的東西太多,晚到了整整三個時辰,若是當真打仗,三個時辰裡什麼都錯過了。文聘的軍隊居然是最早到的,可惜卻跑散了。我一氣,給了他一個最低的分數。

    我手下的這些人,有本事,心氣兒也高,一說起評比,個個兒都紅了眼珠子,就算是沒有什麼獎勵,也不願意聽任何人說自己的軍隊差。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後,就開始拼著命的訓練自己,提高自己。

    本來,陷陣營和赤鴉軍就可以算得上是天下強軍,經過我的整訓,在保持原有作風的基礎上,他們的團隊意識,大局意識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我的命令可以毫不阻礙的在軍中穿行。由於住在軍中,我幾乎可以叫出所有屯長以上人員的名字,並且明白他們的長處和短處。而我也得到了下層軍士們的衷心擁護。在這個時代,下層對貴族士人的要求極低,有時只要一個笑臉就能讓他們記一輩子。

    荊州軍、豫州軍、西涼軍的名字漸漸的在我的軍隊中淡去了,他們變成了「我」的軍隊,大小頭領們叫著我公子,但是他們對我的態度是對主公的態度。

    我知道刀已經磨得差不多了,可以試一試了,於是給他們安排了一個小小的測試,讓他們去突襲了劉辟的軍營。

    劉辟,黃巾軍頭領。荊豫二州,曾經是黃巾軍相當強大的地方,其首領張曼成等人甚至曾攻南陽,圍汝南。雖然張曼成等人死後,黃巾軍勢力大減,但還是有一些人活動在豫州、荊州之間的山林裡。最強大的兩股勢力一是劉辟,二是龔都,他們曾投降紹,為了袁紹與孫堅作戰,但是眼下他們面對強大的袁術,只能是逃入山中,前一段時間,劉辟居然突襲了荊州的葉縣,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對黃巾軍沒有別的看法,甚至還有一絲莫名其妙的同情。當然這話我絕對不會對任何人說出來。眼下的黃巾軍不是非推倒大漢不可了,七八年的時間,黃巾軍早就不是原來的黃巾軍了,原來的大帥們,死的死了,亡的亡了,眼見得大漢搖搖欲倒卻偏偏就是不倒,黃巾軍的目標早從原來的改朝換代改成現在的生存下去。連黑山黃巾的大帥張燕都受了天子封贈,所以也就不能責怪小小的劉辟和龔都沒有氣節。現在的黃巾軍,大部分做了牆頭草,哪邊風硬倒向哪邊,與其讓他們歸了袁術,還不如我把這個力量拿過來。

    劉辟、龔都出沒於穎川、汝南二郡,他們雖是黃巾軍,但是做事極有分寸,雖然也開大戶,也搶糧草,但對於穎川、汝南的大戶卻一個沒有殺,這也是袁紹肯於收下他們的原因。不過他們當著袁紹的官兒,並不給袁紹幹活兒,當初我們與孫堅、袁術大戰時,也不曾見他們在後面攻擊袁術或孫堅。他們似乎就打定了主意,擁兵自重,誰給的錢多就聽誰的,但是真到事兒頭上,卻是誰的話也不聽。

    不過,這個冬天,對於黃巾軍來說,應該是很難挨的吧。

    ……

    夜色沉沉,寒意襲人,熊熊燃燒的篝火也無法抵禦山中嚴寒。除了負責警戒的士兵,絕大多數黃巾軍已經緊挨著火堆沉沉入睡,寂靜的山谷裡除了柴火燃燒發出的辟叭聲以就只有士兵不時發出的夢囈聲。

    劉辟下意識的裹緊身上的甲冑,看著自己那些士兵,不由得歎了口氣。

    這麼多年了,打了這麼多仗,死了這麼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到底還能有什麼盼頭?

    他靠坐在一株古樹下,抬頭仰望著滿天星辰,睡意全無。

    山中的夜,似乎分外的冷,冷得直透骨髓,冷得讓人心底裡都沒有一絲暖氣。

    就在今天,又有二十七個士兵被凍死了。

    如果再這樣下去,只怕光是寒冷的天氣,就要讓人活不下去了。

    必須要出動一次了,可是去哪裡好呢?

    袁術引大軍出動,現在如果向他的地盤去,那簡直是找死。

    陳國呢?陳國是富足,可是陳國有那位神弩無雙的陳國劉寵,有那位深得人心的國相駱俊。

    攻打葉縣,卻沒有得到什麼東西,反而被荊州軍反擊了回來,傷了幾百個弟兄。照這樣下去可不行啊,袁紹用不上了,投靠誰更合適一些呢?是袁術,還是曹操,亦或是劉表?

    劉辟忽然聽到不遠處有人發出一聲悲叫。這一聲驚動了他,讓他迅速的跳了起來,大聲叫道:「集合,官家摸上來了!」

    話猶未了,四面八方就亂成了一團,黑夜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敵人圍了上來。

    黑夜,從來都是黃巾軍的,那些正規軍,官老爺,什麼時候也敢於夜戰了?可是現在不是吃驚的時候,劉辟的這些軍隊,身上無衣,肚裡少食,有些人連兵器都拿不穩,凍得站都站不起來。

    連半刻鐘都沒有到,劉辟就看到一隊衣甲鮮明的長槍兵來到他的面前。

    劉辟轉身就逃,根本不敢接戰--他的刀凍在刀鞘裡了,根本就抽不出來。

    跑了沒有兩腳,腿上被人狠狠的抽了一槍桿,撲得就摔倒在地上。

    「投降免死!」

    「投降免死!」

    漫山遍野大叫起來。

    「投降!我投降!」劉辟恍然發現還有這樣一個選項,簡直是欣喜若狂,「但不知,老兄們是誰的屬下?」

    「哼!」一個小兵冷哼了一下,「我們是陛下親封的襄陽公子屬下,這回你們這些叫花子兵掉到蜜罐兒裡了,都下山吧,有飽飯吃。」

    劉辟一下子來了精神:「兄弟們,快投降了,劉公子給咱們飽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