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卷 第一四五章 靜待其變 文 / 司雨客

    第一四五章靜待其變

    與戰雲密佈電閃雷鳴的穎川不同,汝南顯得平靜而安寧。在汝陰、新陽一線防備曹操和袁術的徐晃軍每天傳回的消息都是平安無事,汝南郡二十多家作惡多端的豪帥被蕩平之後,汝南一郡再沒有敢於公平反對我的勢力。我利用許家、陳家、和家等家族的勢力,分化瓦解袁家的勢力。由於汝南郡遭袁術禍害的厲害,又加上黃巾軍在這附近勢力較強,戰亂頗多,好多百姓都逃到荊州去了,好多田土被拋荒。我一方面迅速利用官府的力量把這些田地收集起來,進行軍屯,一方面檢查原始檔案,嚴防大戶對這些土地侵吞,一方面傳信逃亡到荊州的百姓,只要回來可以給他們重新分發土地。

    這一回,我不再事無鉅細親自過目,而是著重歷練徐福、石韜、孟建、和洽等人,而許勳也為我介紹了不少人才,我一概錄用。這幾個人也不負我所托,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穎川巨變之後,我只是派黃忠和徐福引赤鴉軍前往,一方面是在汝南軍隊不寬裕,二方面也試試徐福和新整訓好的赤鴉軍的本事。

    此時,我與石韜在大帳內悠閒的下著棋,孟建在一旁匯報著近近的情報--眼下,我把汝南的情報工作交給孟建負責了,而襄陽的情報則是文傑負責,當然,文傑的後面還有一個小龐統,這兩個人誰指揮誰還是一個問題,雖然小龐統只是客卿的身份,但是他的綜合協調能力,遠遠超過了文傑。

    「曹操那裡的消息,曹阿瞞打敗了袁術,主力又回兗州去了,這回他傷筋動骨得不輕,聽說與袁術大戰的那會兒,從曹仁到曹洪到夏侯淵,就沒有一個不帶傷的。紀靈在濮陽猛攻,差點把曹操給包了餃子,若不是後來呂布突然出現,曹操自己說不定會死在紀靈手裡,這回和袁術交手可是夠懸的。」

    石韜插口道:「曹阿瞞是袁紹的一條走狗罷了,這回能打敗袁術,真是夠有運氣的。」

    孟建搖搖頭:「廣元不你負責情報,你不知道,我在襄陽,就曾聽龐統說起,要多關注曹操,--那時我還沒有在意,這段時間公子讓我負責汝南各方情報匯總,這才發現,龐統說得極是,曹操這個人,不可小視。此人胸懷錦繡,腹有良謀,有大志,能吃苦,不怕死,手下又有一大群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雖然眼下地盤不大,,一旦有發揮的機會,就會潛龍升天,再也不可能制約他。他眼下文有荀彧、程昱、戲志才、婁圭、陳宮,武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新得典韋、於禁諸將,破袁術之戰中鋒芒畢露,這些人比之公子諸將並無稍遜。」

    我心中暗自點頭,孟建見微知著,才接手情報工作不幾天,就對曹操有了這樣深刻的認識,的確不容易。而且他在軍機謀劃方面,只略遜於徐福,比石韜還要強些。當然石韜的長處在內政方面,協調陰陽,安民屯田治安訴訟等工作是其長處,這又是另外兩人所不及的了。和這兩個人相比,文傑和王威二人就差多了,雖然也一直在做工作,但無論是綜合分析,還是獨立決策,都相差極遠。

    「眼下曹操留於禁引兩千軍駐宋縣,與我新陽守軍相去不過數十里。不過以在下看來,此軍只是防守,進攻的可能性不大。袁紹方面的消息是,前段時間,魏郡兵變,黑山軍於毒年部數萬人合兵攻陷鄴城,殺了魏郡太守。他們聯合袁術、匈奴人,氣勢之強,讓袁紹只能步步後退。可是近來袁術慘敗,匈奴逃走,只餘黑山黃巾一力獨支,袁紹眼下正組織反擊,其手下大將顏良、文丑進軍朝歌,進逼鹿腸山附近的黑山軍於毒部,於毒完全失了銳氣,攻守之勢已易。想來不久之後,袁紹就能取得勝利。而袁紹之子袁譚在大將張郃、高覽的幫助下,連連擊破青州刺史田豫和平原相劉備,看來袁氏主掌青州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你看,袁紹會不會進攻并州?」我問道。并州眼下是呂布的地盤,如果袁紹進入并州,那麼呂布必要回師。

    「不知道。起碼三個月之內,袁紹沒有時間西下,黃巾軍已經讓他焦頭爛額了。不過,若袁紹取并州,只怕也容易的很,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而并州王允自離開長安之後,據說就日日醉酒,不理政務,眼下呂布和荀攸一同南下,王允一繫在并州的影響力頓減,若袁紹有心,無需出兵,只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就可以讓并州出現穎川現在這種紛亂的局面。」

    我點點頭,好多人都說袁紹沒本事,曹操更說他色厲而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但若論起結交天下名士以為已用,合縱聯橫,鯨吞弱小,就算是曹操也遠遠及不上他。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他只是小小的渤海太守,不數年間,他就成了天下最大的軍閥,比他的父輩們不知道強到哪裡去,豈是光藉著祖輩余烈坐享其成的人?

    「可惜,現在天子對袁紹心懷悸恨,不然的話我們派人去聯絡袁紹,便能讓呂布後院起火了。說說穎川的情況吧。」

    「是,目前,呂布任命荀攸為穎川太守,荀家人盡皆叛亂,穎水以北,除長社與許昌,皆屬荀氏。眼下呂布還軍許昌,繼續攻城。城中朱治、韓當、文聘三位將軍死守城池,如果呂布不繼續增兵,是無法攻下許昌的。此外,呂布已傳令高順等人南下,看樣子是必取穎川方能甘心。」

    匯報別的情報時,孟建很是輕鬆,但涉及到自家的戰事,語氣不由得就沉重起來,而石韜聽著也在一直皺眉。

    事到如今這一步,我反而沉下心來,並不似初聞呂布南下時的吃驚和緊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接連幾年的征戰,早讓我對這種程度的戰事不再緊張激動。我閒閒的落下一子,輕聲問道:「荀攸現在穎陰還是在許昌?」

    「據說還在穎陰。」

    我閉上眼睛想了片刻,兩人靜靜望著我,誰也不敢出聲。我睜開眼睛時先看棋盤,然後向石韜一笑:「你有沒有偷換我的棋子?」

    石韜連忙搖頭,三人齊笑,緊張的氣氛緩解不少。

    我對孟建道:「去給黃忠他們傳令,讓他們再減慢一點速度,主力部隊不可渡過穎水,只要把穎南諸縣給我穩住了,就是他的大功一件。」

    孟建點頭,提起筆來把命令一揮而就,讓我過一下目,隨之用了印,派人送了出去。

    我對這兩個幕中文案說道:「你們說,荀攸在穎陰而不在許昌,是不是有什麼企圖?」

    石韜手中把一粒白棋子拈著來回的捻動,緩緩說道:「荀攸是天下大賢,此人機謀之深,思慮之密,不是我們所能探測的。他孤身前來穎川,數日之間便能讓半個穎川叛亂,固然是因為荀家在穎川勢大,但也與此人的無雙機謀有關。不過,公子,我聽說兵貴神速,呂布軍來,我軍當乘其立足未穩,迅速反擊才是,公子只派黃忠一人前往相救,適才又令其不可輕進,不知是何用意。」

    我沒有回答,落下一子,然後道:「你們覺得,荀攸和呂布,能在一條路上跑麼?」

    石韜和孟建俱是搖頭:「我們對這兩個人不熟,不太清楚。」

    我說道:「荀攸是天下大才,聞名宇內,早在長安之時,我就曾見過他的無雙機變。這個人外表上看起來有些木訥,但是心底裡比誰都明白,而且是一個最最受不得氣的人。人與國士待他,他以國士報之,人若看他不起,他必會心生不滿。呂布呢,他會以國士待荀攸?哼,他除了知道他那匹馬,他那桿戟,還能明白什麼?」

    石韜奇道:「呂布與荀攸都從長安出來,曾共患難,不會產生什麼磨擦吧?他們兩個一文一武,正好相配,互補所長,還能窩裡反?」

    孟建搖頭道:「不然,如果兩個人能互相調和,自然可以互補,但是自古以來,文武相輕的多,將相和的故事,又有幾個?」

    石韜道:「這兩人在并州一年多,也沒有聽說有什麼不和的消息傳過來。」

    孟建道:「那裡是并州,這裡是穎川,并州的事荀攸可以忍,穎川的事,他就不見得會忍。如果我是荀攸,把一個朋友帶回家來,可是那個朋友卻不會守朋友之道,時間一久,我也會惱的。」

    「不守朋友之道?你是說……」

    「呂布當著荀攸的面,殺了父城長白沫,那人是荀攸之父的弟子,與荀攸份屬同門。當時荀攸正在起事,有人反對,自然是要立威的,但是要殺要關,都是荀攸自己的事情,可是呂布出手,荀攸就會不快。雖然當時荀攸沒有一句怪呂布的話,但是心中難免沒有心結。更何況還有鄢陵的事--呂布後軍李封、薛蘭二人帶著糧草南行,結果路上給咱們的一支小隊燒了糧草,殺了李封。薛蘭怕誤了軍機,縱兵在鄢陵大掠。此事想來荀攸已經知道,你想荀攸能高興的了?說不定,眼下荀攸在穎陰而不去許昌,就是生著氣呢。」

    「還有這等事?」石韜奇道,「那支小隊是什麼人帶領,居然能做成這樣大的事情?」

    孟建看看我,見我點頭,這才說道:「那人卻不是咱們正規部隊,而是袁術手下投城過來的,帶得也是一支敗軍組成的雜兵隊伍,不過三百來人。可是他卻夜襲李封軍隊,將李封斬殺了,當真是個不錯的將領,聽說他叫陳到,公子已經派人去尋他了。」

    陳到眼下其實已到陳國,與劉辟見了面,劉辟正送他來汝南。

    陳到陳叔至,於劉備在豫州時成為劉備屬下,隨劉備轉戰四方,名位常亞於趙雲,都以忠勇著稱。蜀後主時期,陳到官至征西將軍,封亭侯,接替李嚴鎮守永安,病逝於任上。後人稱讚陳到「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人物,我是很喜歡的。

    「不錯,你們兩個說得很對。我所以不急著進攻,是因為我知道,此時再著急,已經沒有用了。荀攸成功的把整個荀家綁上戰車,氣侯已成,我逼得緊了,只是逼著呂布和荀攸兩人抱成團兒,逼著整個荀家全力運轉起來以保全自己的家族--仗打得狠了,反把穎川打爛了--難不成我真得要一個破爛的穎川,再把名動天下的荀家斬盡殺絕,讓天下人痛罵我?有些事,可以做,但是不能做,我不學曹操,得了兗州就殺得血流成河,把大儒邊讓一干人全殺了。(曹操得兗州,陳留大儒邊讓私下議論曹操,說話不好聽,曹操殺了邊讓全族,這也造成後來陳宮造反。)」我緩緩站起身來,伸了一個懶腰,「而且,我軍初得汝南、穎川兩地,人事、內政,各方面工作都要做,百姓要安撫,軍隊要整訓安置,兵甲要準備,糧草要徵集,此時若興大兵北上穎川,汝南只怕也要亂了,汝南眼下與袁術和曹操都接壤,袁術不足慮,曹操來個乘火打劫,我們就被動了。他放在宋縣的那個於禁,豈是善類?」

    石韜和孟建靜靜的聽著我的話,不發一聲,不知道是誠心悅服還是在和他們自己心中所想進行印證。

    「誠如孟建所說,我不著急進攻,呂布和荀攸之間的矛盾就會激化,我不著急進攻,荀家的族人就會冷靜下來想想與我作對是不是值得,等天子任命我為豫州刺史的詔命下來,荀攸那個臨時弄出來的穎川太守還能值得幾個錢?我就不信,我這塊牌子還比不上呂布,我就不信荀攸會跟著呂布一條道跑到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