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末將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十六章 割秧 文 / 簡間

    楚建業手下這幫大臣,果然不是吃素的,你一言他一語結合想到了一種可能,不論是對是錯,起碼是列出一個答案。

    楚子驍心中有了定奪,在楚建業開口喝斥,讓眾人安靜後,他邁出一步,開口說道:「父皇,嚴國恐怕是想我們出兵幫忙。」

    楚建業沒點頭,也沒搖頭,但,從神色來看似乎對於這種說法並不認同,不否決,是因為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伯羽左右看了看,隨即站出來一番話,讓這種猜想變得更加不可靠:「聖上,微臣覺得這種可能有,但是不大。您想,如果嚴國借兵,我們需要過嚴州,那是他們腹地,嚴國必定會猜疑我們會不會在他遇險之時,在來個釜底抽薪路過嚴州,襲擊嚴都!這樣的後果是他們承擔不起的,而且,對我們楚國而言,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一個計劃。一旦嚴國完全混亂,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屈何也忍不住開口說道:「聖上,楊大人所言極有道理。如果我們與嚴國向來交好,存在這種信任,那他們確實可能是來借兵的,但,我們兩國矛盾重重,開州之事又落下深仇,想它嚴國向來蠻橫,肯定拉不下這個臉……再則,還有一點嚴國不是沒有軍隊,他們的百萬大軍雖是個虛數,但也不會少,在楚國又能借到多少兵?長途跋涉北上,就算借去戰鬥力恐怕也低下,不能馬上投入戰鬥,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還要出糧養著。臣想以上這些嚴國不可能沒想到。」

    楚子驍愣了愣,他還真沒想著這些,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一時間楚子驍低下頭,開始思考,尋找其他出路。

    楚建業聽完這番話後,看向了墨良:「墨公,你有什麼意見?」

    「聖上,臣想起當初文安王定亂,兵不血刃的事了。」

    墨良此話內含深意,在場的大部份人都聽出來,卻沒想明白這一絲深意映襯了什麼內容。門外的夏伐拉了拉李選:「李叔伯,文安王當初是怎麼兵不血刃,平定撫州之亂的?」

    「當年嚴國撫州之亂,是因為地方軍隊暗通蠻州梁王,私下交易兵器、軍馬,原本就是為了點錢,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讓當時撫州節度郡陽王升出了反心,聯合蠻州以撫州為地自立為王,這計劃其實非常可笑。起兵後,文安王請命前往,他沒有去找郡陽王,而是見了梁王之子梁信,具體的過程無人得知,但,梁信事後居然帶走兵馬,還燒了郡陽王后方糧倉,郡陽王大受打擊,事後一意孤行,誰料,身邊一位將官看出此刻郡陽王已是窮途末路,跟隨他只有死路一條,居然帶著五百軍士圍攻大帳,殺了郡陽王……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文安王帶去的九萬軍隊守在嚴州邊界從始至終就沒動過,這場叛亂結束了,事情絕不可能這麼簡單,其中,十一歲的文安王恐怕用了很多手段。」李選唏噓道。

    夏伐沉眉,思緒輾轉「這文安王倒是很有膽魄,智謀也是了得,對於局勢的判斷也非常清晰。當初蠻州梁王與郡陽王聯合,恐怕只是為了錢財,要想挑撥非常容易,至於帶五百人圍攻大帳的那名將官,身份恐怕也不簡單」眸色一動,夏伐抓住故事中相互串聯的關鍵「如果換一面來看,在楚國誰是郡陽王,誰是梁信,誰又是……那代領五百軍士圍攻大帳的將官呢?」

    「兩位大人,我們還是快進去吧,待會聖上發現,怪罪下來我可擔待不起啊。」趙公公見這兩人不慌不忙,他忍不住出聲提醒。

    夏伐心中已有計劃,當即點頭:「好,請趙公公通報。」

    趙公公立馬推門,走了進去。

    「聖上,李選、夏伐兩位大人已在門外待召。」

    「讓他們進來。」楚建業抬手示意。

    很快,夏伐和李選出現在楚建業面前,楚建業一時沒搭理兩人,而是對墨良說道:「墨公,你接著說。」

    墨良見到夏伐,眉頭微微皺起,但,僅是曇花一現:「聖上,微臣提起文安定亂之事,並非想到文安王的用意,而是要提醒聖上此人善於攻心,您得注意。」

    楚建業一歎,這樣的回答難免讓他有些失望。這時,他目光看向李選,李選和夏伐此刻都走到了楚子驍身後,三人低語,顯然在交流先前說道的內容。

    夏伐在聽楚子驍細述的同時,餘光打量著議事殿,在這裡的都是朝中權臣,夏伐也第一次感覺到距離權利的中心是如此近。最終,餘光看向楚建業,他見楚建業正好在看他們,心思一動,夏伐莫名其妙的說道:「原來如此……」

    這話,不大聲,但是,此刻非常安靜,而且,楚建業又注視著夏伐幾人。聽夏伐此言,當即開口說道:「夏伐,什麼事情原來如此啊?」

    楚子驍和李選,都茫然的看著夏伐,他們先前正說道五日後夏門風就回來,可以說,討論的事情還沒開始真正的說起。而夏伐,邁出一步,躬身說道:「聖上,文安王來做什麼,下官已經知道了。」

    夏伐說出此話,沒人相信,這才來什麼事都沒弄清楚,怎麼可能就明白了。於是乎,一道道目光帶著嘲笑之意。

    暗中墨良皺起眉頭,他對於夏伐的瞭解,在於對人的瞭解,早在夏伐天牢中時,墨良就在楚建業面前說過夏伐是什麼樣的人,依靠這種瞭解他認為夏伐不會說大話,這要是道不出個所以然,可是惹大麻煩的。心思輾轉,墨良有些驚異「難不成,他捕風捉影就能明白事情原委?」

    楊伯羽看著自己老弟,有些擔心。

    屈何倒是饒有興趣的望著夏伐。

    李選勾著身子,眸色閃動,他很清楚夏伐的狡猾,這樣的人不會去作繭自縛。

    在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心思,等待夏伐開口,他卻說了這樣一番話:「聖上,如果您在此問,下官不好說……」

    楚建業一聽就明白了,夏伐是想單獨與他講。直起身子,雙手環抱胸前,楚建業盯著夏伐看了良久,突然說道:「你過來。」

    夏伐快步上前,來到楚建業身邊,目光但是很坦誠。

    楚建業正顏厲色道:「你真想明白了?」

    「嗯,若下官說了聖上覺得不對,可責罰。」夏伐認真說道。

    「好。」楚建業點頭,道:「你們在此等候。」

    夏伐回目看了一眼,目光最終停留在墨良身上,他心想「不能在此說,這裡恐怕不少人都想出了一些頭緒。而且,墨公這樣的人在此,我的話說道一半,真正的用意他恐怕就琢磨透了,那可就吃大虧」

    跟著楚建業走出議事殿,在後面是一處花園:「夏伐,你要是戲弄朕,後果你應該知道。」

    「聖上,下官先說句實話,我的猜想沒有任何根據。」夏伐躬身低頭說道,語氣非常平靜。

    楚建業啞然失笑:「你這是先給自己求塊保命符?」

    夏伐這時抬頭,搖頭道:「不是,下官這意思是,話說出口之後請聖上您來定奪,莫要輕而易舉相信。」

    楚建業瞇起雙眼:「說吧。」

    「方纔墨公提到文安定亂之事,下官在家中無事就喜歡閱覽歷史書籍,在一本新印中讀到過此事。」這些是夏伐瞎扯,接下來觀察楚建業的表情,見他面不改色,夏伐說出了關鍵:「聖上不如這樣去想,文安定亂中,有三個關鍵人物。梁王之子梁信,反軍統領郡陽王,還有那位帶五百軍士圍攻大帳,取下郡陽王首級卻沒有留下姓名的將官。」

    聽到這,楚建業皺眉出聲打斷:「難道文安王不算關鍵人物嗎?」

    夏伐搖頭,語氣肯定的說道:「不,他是構建這些關鍵人物的人。把事情完全剖析,聖上您便能看清楚文安王在處理類似事情的習慣和計謀。」

    楚建業眉挑,目光凝視夏伐:「夏伐,你把你所看到的告訴朕。」

    「是。下官認為,文安王是把我們整個楚國看成了嚴國撫州,相對文安定亂中的三個關鍵人物,恰巧在我們楚國也有。」從進議事殿到與皇帝走進花園,這段時間夏伐一直在找尋似乎做這三個人物選擇,當他找到之後,一番對照感覺十拿九穩:「藩鎮勢力便是梁信,而郡陽王便是聖上……」

    楚建業神色一沉,夏伐的比喻很不恰當,但是,他沒有打斷,因為,話說到這夏伐所想表達的意思他明白了:「你是說嚴國派出文安王來是挑亂的?」

    「聖上,且聽我說完。」

    「好,你接著說。」

    「這計謀文安王想出來,其實不用自己親自前來,畢竟事情暴露他有生命危險,但是,在內陸禮節中有規矩,王到他國拜訪四品官員都得入朝迎接,藩鎮統領是三品官員。殿下,這便給文安王親自來找到了理由,要是隨便派個人,他們見不著藩鎮統領,如果他們主動去找,必定會被發現。」

    事情一旦找著理由,可信度就高了,楚建業表情微變。

    夏伐見此接連說道:「當年梁王是因為錢財,而這些藩鎮卻是因為命!聖上決心處理藩鎮已是路人皆知的事;當年梁王因為錢財拋棄郡陽王,而這些小命即將不保的藩鎮統領,要挑唆起來就更加容易了!臣猜測,他嚴國必定保證,事情到了關鍵時候前來相助,有這樣的強大外環,藩鎮猶如吃了定心丸,必定會有所動作,到那時候我們楚國內亂,他嚴國才是真正的放下心來,後方不會在出問題,將來要是他們能解決麻煩,還可以回頭趁亂攻打我們楚國;要知道,他們要撕碎即將生成的休戰協議是有一充足理由的!我回到楚都後聽說,家父在攻睦公府時斬殺了一名嚴國皇親。」

    楚建業的表情這下是陰沉到了極點。

    夏伐觀察,就清楚自己的話楚建業是相信了,而且,夏伐對於自己的推測也很有信心:「聖上,要是因為文安王的默契,四處藩鎮形成了聯盟,就算能贏我們也會元氣大傷。」

    「可惡的嚴國,居然想出這等毒計。」楚建業暗恨的同時,看向夏伐,這目光與前幾次見夏伐時,截然不同:「夏伐,你既然能識破文安王詭計,恐怕也有了對策吧?」

    夏伐拱手,恭敬道:「聖上,文安王的計謀也是我們楚國一個默契,下官在此斗膽先問一句,聖上志在何方。」

    楚建業黑瞳凝聚,神色漸漸上揚,一個莫名的氣氛由然而生。夏伐的問題很讓他意外,但,卻從意外中察覺到一些關鍵:「朕的志向自然是天下。」

    「聖上果然是千古聖君。」夏伐抓住機會拍了個馬屁,隨即說道:「那我們就不要管文安王,就讓他與藩鎮通謀。聖上只需要派出陸府軍暗中埋伏,待藩鎮動兵,一舉殺之!對方一定毫無防備,大敗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話是沒錯,但楚建業卻覺得這不是最好的,以他現在對於夏伐的瞭解,夏伐必定還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如此做,難免損兵則將,而且,說定突生變數,你還有其他辦法嗎?」

    「聖上,方纔我提到文安王計謀中三個關鍵人物,下官並不知道他所安排的第三個人是誰,但,我們知道他的計謀後,這第三個人就能自己安排了。」夏伐低言,眸中神色深而遠之。

    「你說。」

    「謀為陰陽既混沌,而在文安王的計謀中,這第三個人便是混沌!對於我們來說,這「人」就是聖上您指戰天下的默契……」

    楚建業聽後一驚,這下明白夏伐所說的第三個人,其實並不是指某某,而是指一個結果。他拉著夏伐走進亭中坐下:「夏伐,細細把你心中話都給朕道來。」

    夏伐點頭,目光閃爍,為自己奠基地位的時刻道來了:「聖上,嚴國位於中原,皇族好戰,多年來四處征伐,導致內政混亂,積蓄微薄。而大草原五部族,騎兵極其彪悍,所攻打的嚴國土地是吉州,那裡多為平原,如果昌國能破關,大草原五部騎兵一定能打到中原,到那時亂世便來了,使用這默契的機會也就來了。」夏伐這番話就是當初曜東告訴他的,他可謂一字不改的告訴了楚建業。

    楚建業聽後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但,很快又皺起眉頭,這事情不容易,而且,與他現在和夏伐討論的內容沒什麼關係。

    「聖上,到下官所說的那個時刻,文安王送給我們的默契,就成為了出兵的名頭,撕碎即將與嚴國達成的休戰約定的理由;他嚴國做事不厚道,明裡前來講和,暗中挑唆楚國藩鎮叛亂,導致我們楚國民不聊生,戰火連連,倒是以此為理由,出兵攻伐嚴國,必定國內軍民一心;爭天下有了民的支持,就有了五層勝算!其餘,兩層在將,兩層在卒,一層在天!我們楚國大將如雲,便又得了兩層;士兵雖不如姜國那般凶悍,嚴國那般驍勇,但是,卻軍紀嚴明,這一點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這便算作一層;再則就是天!聖上,這天便是您……有您英明指導,天下便是九層入了囊中。」夏伐這一番計算,硬生生把楚國說成了統一內陸的最有利競爭者。

    饒是楚建業在精明的人,此刻心中也不禁跌蕩起伏,這是一個皇帝一生最高的目標!由不得他不激動,不去嚮往,甚至……由不得他不掉入夏伐的計劃中。

    在夏伐猜測到文安王計劃時,他生出一個想法「如今楚國是「養」為國策,這樣的政策在這個亂世不可能長存,早晚有人提出全新的國家發展計劃」想到這些,夏伐覺得不如他來提出!這樣在楚建業心目中他夏伐,將來就是執行這個政策最合適的人選!也許十年、二十年才到那一天,但,這個計劃楚建業一旦下決心,就算他死了!下一任皇帝還會接著上,而他夏伐必定還活著……

    楚建業吸了一口氣,聽完這些話,他發現夏伐在某些地方和一個人像極了!那就是墨良,他們看事情都似乎都是在看這個天下,而不是在看楚國。一瞬間,夏伐在楚建業心中的地位提升到緊隨墨良之後的位子:「夏伐,即日起你就暫時做朕身邊的錄官吧。」

    夏伐眼角一挑,心中大喜!這錄官不過是七品,說白了皇帝的書僮,但是,書僮卻是最親近的人,夏伐他希望得到的不是高官,而是皇帝的親近,真正掌權必須等到皇帝對他推心置腹時,那懷疑就不會來了,這些都是夏伐從歷史中得到的提示。

    楚建業仔細打量夏伐,良久拍了怕他肩膀:「內閣議事往後你都來參加,但,記住不要說話,只聽只看,當你離開朕身邊之後,在大展拳腳。」

    夏伐一愣,有些茫然的望著楚建業,而楚建業對他笑了笑,隨即起身:「走吧,回議事殿。」

    夏伐連忙跟上,心中琢磨著楚建業一番話的意思……——

    回到議事殿,在眾人目光來回在夏伐與皇帝之間時,楚建業進上位,歎唏語,僅一句話:「各位都回去吧,明日此時在來議事。墨公、屈何、李選三位大人來御書房見我。」

    跟在進來的夏伐表情愕然,目光疑惑的望著楚建業。

    楚建業又一次拍了拍夏伐的肩膀:「夏伐,回去休息吧。」

    夏伐心中一歎「猜不透,那就別猜了」:「是,下官告退。」

    目光此刻都集中在夏伐身上,楚建業出來後的態度,證明了夏伐還真猜到文安王的到來楚都的用意,先不論對與錯,起碼他說出來的皇帝是相信了,這便是大本事。

    墨良與屈何一同跟上,兩人是不約而同的看向夏伐。屈何開口說道:「墨公,難不成夏家還要出了內政大臣了?我看聖上對他的神情,想到一件往事。」

    「屈何大人所指何事?」墨良倒是一時沒想明白,屈何所指。

    屈何一張佈滿皺紋的老臉,展露滿含深意的笑容:「先皇當年初見墨公,不就是這樣的神情嗎?只是,這夏伐更加年輕,還是夏公的唯一的孫子,他如若有本事,聖上定會重用。」

    墨良神色一動,這話似乎是在告訴他「這位年輕人的前途,也許能和你的人生相比」

    屈何與夏伐沒任何矛盾,與夏家雖說立場不同,但也算比較和氣,因為,夏家向來是統管的陸府軍,而且,鎮守邊關保家為民,就算要削減軍隊也沒夏那支隊伍什麼事。但,現在夏伐的出現,他屈何非常好奇,這樣一個身世的人,在得到皇帝其中後會走到那一步。

    李選沒急著去,他連忙跑到夏伐身邊:「你給聖上說什麼了?」他得打探清楚,等下好說話。

    夏伐挑眼看著李選,道:「我給聖上說了天下……」

    李選茫然,這話人誰聽了也會摸不著頭腦。

    夏伐靠近李選,壓低聲音:「李叔伯,文安王是來挑唆藩鎮的,等下皇帝恐怕會問道此事,你記住別說話,讓墨公說。」

    「這樣?」李選有些懷疑。

    夏伐肯定的點頭:「嗯。李叔伯事後你可得告訴我談話的內容哦。」

    「行,我先去了。」李選的回答沒多少誠意,夏伐不以為然,因為,他肯定李選事後會來找他。

    李選急急忙忙跟上後,楚子驍走過來,與他一起的還有楊伯羽。

    楚子驍目光帶著驚奇,他發現,自己小瞧了夏伐:「夏伐,你給父皇說什麼了?」

    「殿下,咱們不如去你府上慢慢說。正好楊大人也在,一路就去了。」

    這建議,楚子驍那會猶豫,立馬開懷,心想夏公子太懂事了:「楊大人,宮內沒什麼要是了吧?「

    就算有,楊伯羽也不得不先放著,對於夏伐與皇帝說了什麼,他是萬分好奇:「沒事了,走吧。」——

    ps:第一卷結束了,要是認真看,恐怕能猜到第二卷要發生的事吧。

    求各種溫暖懷抱o(╯□╰)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