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末將

大道小說網 第十章 歸軍 文 / 簡間

    慶開33年冬月望日,持續了一年有餘的開州戰事,最終在嚴國求和下結束。

    城郭內兩萬禁軍身穿金甲,銀槍立於身側,內城高牆之上隔十尺就有楚國大旗飄揚,戰角擂鼓傳出澎湃人心戰歌;南門聚集楚都內二十幾萬餘平民,所有人翹首以待,望著歸軍入城,那其中不乏他們的親友。

    從皇宮到南門一條直線被清理得乾乾淨淨,禁衛兩排從皇宮定軍門內跑出,隨後一輛巨大的馬車,它就像是移動中的亭子,頂為盤龍,坐為繁鳳,裡面坐著的是皇帝、皇后;馬車左右一共六人,墨良帶領左右相輔,太子帶領其餘兩位處政的二皇子、三皇子……習慣之下那趕馬車的人穿著一身青袍,一雙眼睛好奇的左右打量。

    夏公子沒想到自己會趕馬車這事還能賺到這樣的便宜,扭頭悄悄看了一眼楚建業,他盤膝坐在馬車內,身側皇后高貴典雅,雖是四十年出,美麗不減當年。夏伐從來沒有聽說過皇后什麼流言蜚語,注意到那一雙眼,夏伐覺得皇后一定是個非常智慧的女人,起碼把皇帝的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來不出什麼差距,對於楚子驍的母教也是深得皇帝滿意。

    又偷偷打量一下二皇子,三皇子……毫無疑問,楚建業的三兒子都趕他模樣,不說七分相似,五分神韻是全拿到了。特別是二皇子,實在太像!聽說楚建業對於二皇子也是最寵,但是,他卻沒有選擇立二皇子為太子,這其中有立長為繼承的禮數原因,當然,楚建業這樣的皇帝恐怕不會在乎這些,他是清楚自己那個兒子更加適合做皇帝,能延續楚國的江山。

    每一個人都是表情嚴肅,這樣一看唯獨夏公子好奇的東張西望,模樣非常滑稽。

    皇后似乎注意到了,他低聲對楚建業說了幾句話,那望著夏伐的目光帶著些許笑意。

    楚建業看向夏伐:「夏伐,在找什麼呢?」

    夏伐扭過頭答道:「聖上恕罪,微臣沒見過這樣大的仗勢,忍不住想仔細看看。」

    「朕繼位一來,這樣的迎歸軍之禮一共三次,第一次是你祖父夏闊海征戰蠻州大勝歸來,第二次是大將軍太叔雲助戰覃國大勝歸來……」話說到這,楚建業微微仰頭,片刻眉色輾轉,露出笑容:「夏伐,你家門有兩人受到過這樣的禮遇,而且你爹,在我為皇起到今三次大戰都他參加了。」

    夏伐挑著眉頭,神色中有露出一絲驕傲之色,這情緒克制不住:「謝聖上天恩。」

    「呵呵,你莫要讓朕失望吶……」

    此話語重心長,夏伐收斂心神,大義凜然的說道:「臣在內必為聖上解憂,在外必為聖上定國。」

    這話讓人覺得太自大,但,夏伐很會掌握時機,此時此刻說此話,那是以家祖家父為先行者,對於自己目標的明確。楚建業聽後開懷大笑,惹來馬車側太子等人的側目:「父皇,因合適開懷?」

    「今日無需它事,便能開懷,開州雖意起戰亂,但最終結果卻是對我們楚國大大有利。」聽得懂這話的人露出笑容,聽不懂的吧,就面帶疑惑。

    迎歸軍的隊伍走進唐街,正冠之路百姓圍觀之餘,手中舉著各種食物,其中,還有很多特殊的東西,比如衣服、筆、劍等等,這是楚國一個傳統,當皇帝出行時平民手中拿著食物、衣服帶便豐衣足食,拿著筆、劍代表尚文尚武,這種行為是表明生活的美好,安定,國君的賢明。

    楚建業瞇著雙眼,喜色展露無遺;墨良看著這一切,心中甚是欣慰,楚國是內陸五國中建立最晚,但,如今放眼國民之力恐怕凌駕在其餘四國之上。

    走到城門口,聽著擂鼓聲、戰角嗡鳴,夏伐不禁有些熱血沸騰。就在這時,城閣上跑來一人,夏伐定眼一看「這人是誰?和太叔映陽長得這麼像……」

    「聖上,末將太叔崇義奉命召臨近的十府藩鎮,此刻各位統領已在城郭待召。」

    夏伐這時恍然「怪不得了,原來是太叔崇義……」太叔雲膝下是一對雙胞胎,老大太叔崇義,老二太叔映陽。

    楚建業見到太叔崇義,帶起淡淡笑容,聽他言語揮手說道:「就讓他們軍前站著吧。」

    「是!」太叔崇義領命,轉身大步離開,這將軍之勢展現得淋漓精緻。

    夏伐回目看楚建業一眼,而楚建業也在看他,心中恐怕是想到一處去了。

    ……藩鎮進楚有規矩,只能在城郭等待,無親召,不得入城。在場的這十幾個藩鎮,每一人是真正願意來的,他們生怕楚建業借此機會把他們全殺了,畢竟,皇帝的心思現在誰都懂。所以,這幫人在離開前都做好準備,要是真回不去那就魚死網破,拚個你死我活!

    也是因為想得明白這一點,楚建業從來沒打算這樣殺了他們。

    太叔崇義出城便上馬,到這十幾人身前他開口說道:「各位統領,聖上命你們軍前站著。」這語氣,毫不客氣。

    「是!」這幫人齊齊答道,隨即牽著戰馬一字排開,站在軍隊前方,目光來回,左右打探,相視間都傳達著某些信息,看來皇帝的態度讓他們非常不是滋味——

    城外五里便聽見了楚都傳來的擂鼓,戰角聲,這讓隨行歸來的三萬軍士熱血沸騰,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亂了陣腳,方正的隊伍依舊一絲不苟向前走著,如同要上戰場,而不是回到家鄉。

    夏門風與文安王兩人並行。文安王這一路上順河道而來,發現楚國內沿河道五里之距便有糧田,城府雖然不多,但縣府卻是千里連成一線,處處都是!人口完全不下與雄踞中原五大州的嚴國。糧多人多,這讓文安王又驚又歎,對於楚國三代皇帝非常敬佩,這些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累積起來的,楚國連續出了三代明君不強都難,而且……楚國賢臣也非常多,在看看夏門風,楚國大將出於兩個世家,分別夏、太叔兩家,一時間文安王非常羨慕「要是父皇原因聽我的變法,我嚴國也能如此富饒……」可惜變法要付出巨大代價,特別是世襲貴族的利益,所以文安王的變法注定受到多方阻撓,最終,化成一灘清水隨河而去。

    就在這時,前方快馬來人,他奔至軍前,翻下馬單膝跪地說道:「大將軍,聖上以內城,在郭迎歸軍,還請大將軍命人馬加快速度。」

    夏門風點頭,隨即高喊道:「楚都就在眼前!拉隊,加快速度。」

    三萬人有條不穩,中軍向後退去,左右兩軍切入其中,四方的隊伍瞬間變成長龍。

    文安王見此不禁又是暗歎「如此軍紀恐怕只有楚國具備了」

    夏門風側臉看著文安王說道:「文安王,我上尊已在楚都城郭迎接。」

    文安王拱手,語氣恭敬的說道:「勞貴國聖君迎接,在下受寵若驚……不知,將軍可否把我嚴國禮單交上?」

    「已在皇帝手中。」夏門風答道。

    文安王微微點頭,眸色中一縷深思:「大將軍,貴國聖君可有回復?」

    「沒有。」夏門風如實回答,心中卻在暗自思考「聖上沒有回我的密信,看來是接受了我的意見」想到此處,不禁一喜。

    文安王皺眉,他知道事情恐怕不會如此簡單,他最擔心的是楚國要求遷戶,這算是文安王的底線,要錢什麼的都好說,要人口絕對不給。

    三萬軍士浩浩蕩蕩來到楚都城下,擂鼓、戰角的響聲停止。夏門風對軍士說道:「卒在城外待命,將士與我進城面聖!」

    這一聲大喝傳入城中,坐在馬車上的夏伐忍不住跳下來,心中有些激動「能見到爹了」在夏伐的腦海中父親的罵聲最多,但,這是聲音而且每每回想夏公子都會暗樂,而父親的身影卻永遠定格在河道相送那一幕……

    楚建業與皇后走下馬車,百官隨其後,禁衛包圍左右,一同向城門走去。楚建業見夏伐那表情,也不怪罪他大搖大擺的走在最前面。

    楚子驍見此想法倒是多了些,他忍不住上前拉了一下夏伐。夏伐這時回過神,見左右無人,就自己直挺挺的走在最前面,連忙尷尬的回過身:「謝謝殿下提醒。」

    「夏伐,過來與朕同行。」

    夏伐快步走到楚建業身邊,低聲說道:「聖上,我……」

    「朕知道你急於見父,這是人之常情就不怪罪了,不過,隨行還有文安王,別讓他人覺得我們楚國沒規矩。」

    「是!」夏伐用力點頭,隨後老實的跟在楚建業身側。

    這下二皇子三皇子都排在夏伐後面,這兩人不禁嘀咕「夏伐名不見經傳,怎麼突然就飛起來了……」疑惑之餘,就開始琢磨了。

    銀甲白馬的騎兵從外城門開始列陣,夏門風入城後下馬,帶著文安王和眾將士走進了城郭,見到皇帝夏門風單膝跪地:「聖上!末將不辱使命,得勝歸來。」

    身後的數十名將士一同單膝跪地。

    楚建業大步上前,笑聲同起,扶著夏門風站起身,欣慰的說道:「不枉朕對大將軍如此信任。」

    「這是末將的職責。」夏門風一絲不苟的說道,隨即看向方才僅是拱手表示禮節文安王:「聖上,這便是末將書信中說道的嚴國求和使者文安王嚴永謙。」

    其實,這兩人都看見了對方,甚至可以說入城的瞬間,目光就聚集在一起。楚建業這時又仔細打量一番,隨即感歎道:「朕早在多年前就聽說文安王大名,今日一見如此年輕,不得不感慨啊。」

    文安王微微躬身,隨即說道:「上尊賢明,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楚建業淡淡一笑,隨即左手拉著文安王,右手拉著夏門風,開口對眾人說道:「大將軍歸來,眾將士隨百官與朕入天陽宮慶祝,歸來士卒營中歡飲三日,隨後便可歸家探親兩月!」

    此話出口,萬歲的高呼不斷,而百官需隨後,便要往後走,每路過一人都低聲對夏門風道賀。就在這時,夏門風注意到熟悉的身影,他微微張著嘴,面色愕然:「夏伐,你怎麼在這!?」

    夏公子眨了眨眼,低聲說道:「爹,我現在是聖上身邊的錄事官。」說著,夏伐抖了抖袖子。

    這一看,夏門風注意到夏伐這一身官服,表情更加古怪。

    楚建業回目,注意到此事,他一聲輕笑不做解釋。

    夏門風忍不住拉著夏伐:「兒,怎麼回事?」

    「爹,我厲害吧?」夏伐挑著眉毛,一臉找打相。

    夏門風木然眨眼,一時間是完全糊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