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2卷 咸陽風雲 第73章 中尉麃公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73章中尉麃公

    嫪毐到了王宮門口近處,只見宮門半開著,宮門衛士雖在,卻遠不似進來時那般嚴正,東一群西一夥的聚在一起議論。

    見嫪毐過來,那些衛士紛紛散開,各自歸崗值守。嫪毐喚過一個衛士,問道:「怎麼宮門開了?可是有人出宮?你們軍侯何在?」

    那衛士行了一個軍禮,恭聲道:「回君侯,軍侯被大人傳去會議了。」

    「適才華陽老太后要出宮,我等不敢阻擋,才開了宮門。」

    嫪毐一跺腳,喝道:「壞了,給我追!」

    嫪毐身後一個賓客忙伸手一拉,道:「君侯且慢!」

    嫪毐一瞪眼,喝道:「你阻我作甚?」

    這個賓客遠比嫪毐心細,腦子轉的也快,知道如今宮門軍侯被贏竭召去未回,衛士們見到今日長信侯帶人入宮,華陽太后匆匆出宮,顯然已察覺宮中有些異常,這才會聚集議論。

    嫪毐爵位雖高,官職卻不重,在國內威望不顯,要行此大事,唯有牢牢抓住趙太后的大旗,才能佔據大義名分,驅使他人聽令。這宮中乃趙太后所在,那就是根本重地,如今贏竭和酈商那裡還不知情形到底如何,嫪毐貿然出去追殺華陽太后,萬一這裡失控,豈不是糟糕之極?

    況且衛尉一軍,人數雖不多,卻是來自各郡縣選調的精銳中的精銳,要行大事,控制了這一強軍,那是如虎添翼。所以當下之急,就是控制宮門,一方面斷絕內外,免得給他人可趁之機,另一方面,如贏竭酈商那裡不利,即可隨時支援,又能隨機應變。

    這賓客將嫪毐拉到一邊,細細說了,嫪毐雖粗鄙,卻不是傻子,頓時明白過來,當即令這賓客為首,帶二十位隨自己來的郎官,協同衛士把守宮門。自己則領了人,直奔贏竭議事之所。

    剛走到衛尉辦公附近,就見一些衛士軍侯、司馬的從裡面奔了出來,見了嫪毐匆匆打個招呼,跑向宮中各處。最後面是贏竭和酈商聯袂而出。

    兩人看到嫪毐,急忙過來,問道:「君侯如何來此?」

    嫪毐顧不得答話,反問道:「你們這裡如何?」

    贏竭神色甚是凝重,回道「旅賁丞涉間和幾個軍侯公然抗令,已被酈君斬殺,其餘皆凜然聽令!」

    嫪毐見大局已定,顧不得細問,忙道:「如此就好,華陽老不死的甚是知覺,在我去時,已經偷出宮去。我等速速回報太后!」

    贏竭吩咐衛士令贏雪,旅賁令贏洪好生巡視各處,切不可疏忽大意,自己則隨嫪毐和酈商到太后宮中向趙太后稟報。

    太后趙姬聽說未能斬殺華陽,心裡失望,臉色就有些不愉,酈生在側勸道:「太后,掌控都城要緊!」

    「如今宮中大局一定,太后可速發詔旨,令眾官進宮議事!」

    「華陽那裡,太后可給酈商一份詔旨,讓一百郎官衛士前去追趕!」

    如今酈生,儼然就是趙太后謀主,酈生如此說,太后欣然應允,當即下旨。酈商領了詔旨符節,當即下去,點兵出宮。

    到了宮外,酈商先派了一個賓客,到姬丹府上面見尉繚范增通報情況,自己則領了車馬,直接奔西門追趕華陽。

    內史趙肆和中尉麃公接了太后詔旨,先後帶手下將佐官吏進宮。

    這兩位高官一進宮門,就覺得宮中氣氛大異平常,待聽了趙太后吩咐,兩人一喜一驚。趙姬好生撫慰兩人,又賜麃公司馬成為信成君,在麃邑之外,又賞了一個縣為食邑。

    內史趙肆,本就是趙太后和嫪毐推薦提拔之人,如今趙太后要清除楚系宗親一脈,自然無不贊同。麃公司馬成心中雖遲疑不定,但他年老成精,眼見宮中局面都在趙太后控制之下,自己如敢抗令,輕則丟官罷職,重則只怕就是命喪當場,因此也是唯唯聽令。他手下那些令丞校尉,見趙太后有旨,主帥都不反對,雖然這心裡想什麼的都有,也都一言不發。

    趙太后下旨,內史趙肆立即率自己的衙署官吏兵士,彈壓都城市面,發旨征內史所轄各縣卒,所有各處城門屯守之兵,立刻直接劃歸權上將軍嫪毐掌管,中尉營中大軍,全面戒備,以備調用。

    趙太后見司馬成雖無異議,但畢竟這不是自己一向信重親近的心腹,又派大夫韓浩為中尉軍監軍,隨中尉司馬成一塊回營整備兵馬。

    眾人奉旨退下,司馬成當即領了手下令丞、校尉立刻出宮,飛車趕回中尉軍大營,剛一進大營,司馬成長出一口氣,連聲下令全軍戒備待令,封鎖營門,無他本人的軍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到了營中大堂,司馬成剛居中坐下,隨司馬成進宮的一位校尉早忍不住,抱拳施禮道:「將軍,兩位太后失和,朝堂之上眼見一場腥風血雨,我等到底該如何行事?」

    麃公司馬成臉色陰沉,看一眼手下眾將佐,歎了口氣道:「諸君,朝中內亂,非國之福。」

    「我等秦人子弟,皆是大王屬民,盡忠大王就是。兩位太后失和爭鬥,那是大王家事,我等外人,須干涉不得。」

    「中尉之軍,乃國家精銳所在,決不能輕動。我等只奉大王軍令就是!」

    「所有軍中將佐,各自歸隊,管領屬下,非我軍令,妄調一兵一卒者斬!」

    司馬成代替張唐領中尉一軍的時間雖不長,但他乃是軍中宿將,功勳卓著,威望也高,早就將軍中將佐整治地服帖。況且這百餘年來,秦軍法嚴酷,紀律嚴明,軍中將佐毫無條件的服從軍令早已成了習慣,雖說帳中的將佐都已親耳聽了太后的詔旨,有些人未免也有些心思,但主將既下了令,眾將佐還真沒一個敢出言質問的。

    司馬成這裡剛剛吩咐完畢,就有軍士匆匆來報,道是大夫韓浩,奉旨要入營。司馬成問道:「韓大夫帶了多少車馬來?」

    軍士忙道:「回將軍,車馬二十輛,郎官衛士五十來人。」

    司馬成點點頭,吩咐調五百衛士護衛大堂,營門處增兵五百。其餘將佐立刻歸營,放韓浩進營。

    眾將領令散去,沒多久,大夫韓浩就領人到了大堂左近。眾人下了車,剛要隨韓浩進大堂,司馬成在親兵護衛下一來到台階上,一聲令下,百餘位衛士就撲了上來,將一干人等全部擒住。

    韓浩今日得太后重用為監軍,他知道中尉一軍,乃是這國中主力,能為太后掌控這支大軍,事成之後定然功勞巨大,飛黃騰達指日可待。這心裡正在得意,猛然間遭此劇變,哪裡反應的過來,待已被人困了起來,韓浩這才醒過味來,一邊掙扎,一邊大喊:「司馬成,我乃太后親令監軍,你敢捆我!」

    司馬成在台階之上,看韓浩在哪裡又蹦又跳的掙扎,一聲大喝:「住口,老父奉令為中尉,執掌大軍,乃國家上卿,對大王忠心耿耿,用得著你一個小小的大夫監軍麼!給我押下去!」

    這些衛士,可不管什麼太后詔旨,主將下令,也都不客氣,見韓浩還在那裡掙扎呼喝,管他監軍大夫的,隨手撕了一塊衣襟,團成一團塞到了韓浩嘴裡。韓浩掙了兩掙,那裡掙的動,嘴裡又說不出話來,只能心裡暗罵司馬成,垂頭喪氣被押了下去。

    如今城門各處的兵馬已經被嫪毐拿走,這分駐三個營壘的主力司馬成無論如何都要掌控在手裡。處置了韓浩,司馬成帶了親兵衛隊,逐營巡視,親眼看到各營壘官兵都是盔甲齊整,嚴守軍令戒備森嚴,這才放心。

    趙太后安排發付了中尉和內史,自以為如今這都城之中所有的軍力都已掌握在手,心中大定,待眾官到了宮內,趙太后高坐在台陛之上,厲聲呵斥華陽老太后和昌平君兄弟奸詐誤國,挾持大王以圖謀反。

    這朝臣當中,那些列卿重臣,除了鎮守京中的衛尉、中尉和內史,其他人都隨大王到了雍城冠禮,這來到宮中的,多是千石以下的中層官吏。趙太后這番雷霆大怒,許多官吏咋聽此言,都茫然不知所措。

    但華陽太后經營多年,昌平君昌文君又是大力扶持,這官員之中,楚系宗親一脈實力確實非同小可。雖然其中有些人知道今日大事不妙,啥也不說的在哪裡明哲保身,但仍然十來位官吏宗室挺身而出,為華陽太后和昌平君兄弟辯駁維護。更有兩位大夫上前,只斥趙太后寵任嫪毐,誤國謀反。

    一見有人出頭,這原本隱忍不言的親近華陽太后的那些人,紛紛開口趁機鼓噪,為華陽太后鳴不平。而那些支持趙太后的,則是大聲呵斥這些人無禮大不敬。一時間,宮中亂糟糟的鬧成一片。

    趙太后坐在上面,見下面竟然嚷了起來,先是一慌,繼而大怒,吩咐嫪毐,將那些為華陽和昌平君兄弟鳴不平的,盡數拿下。

    嫪毐在班中,早氣的臉色鐵青,太后下令,正和嫪毐心意,嫪毐一揮手,喝道:「這些人藐視太后,大不敬,給我拿下!」

    殿內的郎官衛士,都是酈生早就吩咐好的,長信侯有令,這些郎官一擁而上,將為楚系宗親一系出頭的二十來位官吏全部擒下。

    那中間有兩人,乃是華陽太后親族,自知今日和趙太后之間,已是你死我活,雖然被擒住,依然在哪裡大罵不止。嫪毐更耐不得,取過郎官佩劍,直接上去將這兩人斬於劍下。其餘的那些個被抓的,都被唬住,老老實實的被押了下去。

    血流殿堂,剩下的這些官吏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當即趕緊表態,擁護趙太后,效忠大王。

    更有人建議,對這些奸黨,一定要除惡務盡,不可寬縱。應立即擒拿其家眷賓客黨羽,以免後患。趙太后欣然同意,當即下令嫪毐派兵捉拿。

    嫪毐早已吩咐關閉了城門,當下分派兵士挨家捉拿,一夜之間,將昌平君、昌文君、華陽太后親族等數十家府邸盡數掃平。只是這些府邸,都是高門大戶,家中僮僕賓客不在少數,持械反抗的不在少數。嫪毐心裡大怒,直接下令,犯官家眷格殺勿論,各府財物,任由手下掠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