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3卷 龍行千里 第124章 論政(1)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124章論政(1)

    待眾賓客休過一日,太子姬丹門下賓客中,所有文職和武勇賓客中職務在伍長以上者,齊聚望京台大殿議事。

    太子姬丹深衣大裳,頭戴金絲玄冠,大帶懸垂,高坐在台陛之上,右首以范增為首,其下依次酈生、鞠成、陽慶、趙午、貫高等眾,左首為尉僚、酈商、陳余、宋意、夏扶、武陽、秦舞陽等人依次排開。殿外由太子中郎值守門戶。為防止多事,今日已經通知下都駐守的各官,今日太子有要是要辦,一律不見外客,至於其他武勇賓客,黃金台宮內原有的侍衛、謁者和侍從,以及公孫陽三子,則一律候在他處,不得靠近大殿十丈以內。

    姬丹看著座下眾人,微笑著拱手,給眾位賓客道了勞苦。眾人紛紛拱手還禮,再次參見太子。

    寒暄已畢,姬丹抬手示意,尉僚自座位上挺身站起,立在台陛下一側,將太子一路而來所辦諸事,給在座賓客講了一遍。待他講完,太子姬丹又請范增,講了沿路和咸陽之事。

    姬丹先請兩位上大夫入座,這才正色拱手道:「眾卿,秦人崛起於西陲,征戰百年,天下有五,秦佔其二,勢力冠於諸侯,如今秦王政即位,此人雄才大略,乃一世梟雄,掃滅諸侯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天下諸侯,其大者七數,我大燕為其一。而今諸侯不振,猶自內戰,勢必難於抗拒強秦,稍有不慎,則諸侯敗亡就在眼前!」

    「先祖召公,乃是周文王嫡脈,有惠於先民,甘棠之詩至今詠傳。」

    「召公之德,蔭庇後世,我大燕立國八百年,雖有挫折,然旋伏旋起,終於雄立至今。丹雖不肖,備位太子,豈肯輕棄祖宗基業,束手待斃於秦乎?眾卿但有富國、強兵、戰勝之策者,願請教之!」

    「而今天子為秦所廢,天下無主。天子者,丹之宗親也!親之仇,不可不報!」

    「丹欲傚法先祖文王,修德強國,號召天下。當日先祖文王,遇呂尚而師之,終於武王而有天下。昭王築此黃金台以待客,終報滅國之仇,取齊七十餘城。眾卿但有制諸侯、平天下之策者,丹亦以師事之!」

    姬丹這一年來,屈居秦國,暗地裡興風作浪,除了這核心數人,對姬丹所有的心思還有所瞭解,其他人不過一知半解。對於姬丹的做法和目標也不是很清楚。如今歸國,雖然姬丹乃是太子,又有上帝托夢,但此時燕國畢竟上有大王,下有各重臣宗室,回去以後,到底太子抱何態度,所行所為,自己這些賓客前途如何,大家心裡也是各有一筆賬。

    姬丹未免以後門下人心不齊,故而今日乃是開宗明義,將自己所圖講了出來,給大家指明日後的方向。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圖大業。

    富國!

    強兵!

    戰勝!

    制諸侯!

    號召天下!

    這就是目標!這就是方向!

    門下眾人,聽姬丹句句擲地有聲,個個心神激盪,范增尉僚等人,都是極為振奮,太子剛剛說完,范增一拱手,高聲道:「太子英武,臣願佐太子成就大業!」

    其餘賓客都是齊聲喝道:「臣等願隨太子,共圖大業!」

    姬丹一笑,抬手道:「眾卿之心,我亦知之!」

    「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我燕國小弱,乃是實際,如何具體而為,還望諸卿教我!」

    尉僚略一沉吟,當先一拱手,道:「臣有言,不知當講否?」

    姬丹笑道:「今日乃是論政之會,自可言無不盡!」

    「尉卿足智多謀,熟悉軍事,所說定是妙策,還請尉卿明言之!」

    尉僚正色道:「臣多謝太子誇獎,臣所言正是軍事!」

    「太子從秦歸國之時,就定下將計就計之策,連趙以破秦,代北密會李牧,而今有和趙太子遷訂立盟約,連趙之事可說是成之七八!」

    「然諸侯之間相爭也罷,相和也好,所圖無非利也。趙軍比秦則弱,比燕乃強,雖有盟約,但如我燕無備,趙人未必不會先取利於燕,再圖謀於秦。」

    「能戰者,方能和!如欲趙不敢欺我,則我燕南之地,須有可戰之兵。以臣觀之,下都兵馬所將非其人,習練又不精,或可困守一城,實不足以震懾趙人,願太子留意,或可換將練兵以備趙,如有緩急,亦可為趙之援!」

    姬丹哈哈大笑,道:「能戰方能和!尉卿所說極是!敢問尉卿,這下都何人可為主將?」

    尉僚微微一笑,道:「下都之地,乃國家重鎮,又是燕趙前沿,如今既然行此將計就計,或是太子親鎮方為上策,他人不足以為秦所信也!」

    姬丹親鎮下都,就位於燕趙邊境不遠,如果再有大兵,呵呵,只怕還真讓秦王政以為燕趙之間,大戰將臨呢!況且燕趙之和,謀出於太子,兩國交涉,如太子再此,自可臨機處置,卻是比別人要相宜的多!

    姬丹點點頭,道:「尉卿之言,我記下了!」

    尉僚拔了頭籌,後面酈生早按耐不住,急忙拱手喊道:「臣有話要說!」

    姬丹抬手示意,道:「酈卿請講!」

    酈生晃著大頭,呵呵笑道:「臣隨太子與趙公子嘉相會,以臣觀之,這趙國公子嘉雖親,太子遷雖貴,但畢竟如今朝中大將軍乃是龐煖。此人老奸巨猾,恐怕這一紙盟約,未必能壓得住他。況且此老這幾年,屢戰屢勝,恐怕也是目中無人。如果秦人奸計行的妙,恐怕此老利令智昏,或許還是要上當的。」

    「燕趙之間,絕不可戰,臣以為,如今代北之將已和太子同心,這邯鄲大將軍,不可不理,臣願親赴趙國,以臣三寸舌,必讓龐煖不敢對我大燕生妄想之心。」

    姬丹鼓掌讚道:「雄哉酈生!三寸不爛之舌,可抵十萬軍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