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3卷 龍行千里 第150章 馬鐙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150章馬鐙

    姬丹先嚇了各城司馬一下,然後吩咐尉僚,給各城選兩個練兵助手,幫各城司馬回去操訓,如果操訓的好,將來自有升賞,如果懈怠不力,重罰不饒。

    這些城司馬,聽說還派人相助,那些自覺能力不足的,心裡總算鬆了口氣,好歹將來有人幫一把,只要自己用心刻苦,想必也不會比別人差了。

    姬丹犒賞已畢,又點了吳仗劍跟隨,這才直奔城中工坊。尋到下都司空公孫河,姬丹吩咐馬上找兩個木匠和鐵匠過來。

    公孫河原本為人瞧不起,沒想到見了太子,居然大受親近,直接授予下都司空之位,心中對太子極為的感激。原來在吳仗劍做司空時,他就常泡在這裡,已經和這些工坊中的匠師混的熟了,現今職責所在,更是終日不離各工坊。就連自家大哥公孫澤都被他帶得整日呆在冶煉工坊,琢磨冶銅煉鐵之事。

    聽說太子要找鐵匠和木匠,公孫河問都不問,片刻功夫,就找來了四個高手。

    姬丹前世雖然也被人稱為紀總,不過也就算是個白領而已,根本就沒騎過馬,不過電視看得多了,總還知道馬鞍的樣子。姬丹令人牽過一匹馬,先叫過木匠,連在地上畫圖樣帶在馬身上比劃,仿照後世高橋馬鞍,告訴他做成什麼樣子,哪裡高,那裡低,何處要園,何處要方,什麼地方要光滑,什麼地方打眼。那木匠不住的點頭,又問了一些不明白之處,才道:「太子,小的明白了,給小的們一個時辰,小的一定做得好好的。」

    姬丹笑道:「好,做得好了,我自會賞你。」

    姬丹又叫過鐵匠,姬丹用樹枝在地上劃了馬鐙的圖樣,吩咐鐵匠,按圖像鑄造,並用手比量了尺寸。隨後,又指著馬蹄,畫了馬蹄鐵的樣子,說了薄厚,那鐵匠略想一想,道:「太子要的,小的雖沒做過,看樣子很是簡單,小的也要一個時辰,不但鑄的好了,還能打磨的光亮。」

    姬丹搖搖頭,道:「無需打磨,不過是看個樣子,只要鑄好即可」

    那鐵匠答應了,姬丹吩咐公孫河,帶了屬下從吏監督製造,除了四個匠師必用之人,其他人不得觀看。

    公孫河在一側看著,對於這器物製作,他是心思靈動的很,公孫河聽明白太子所要,當即領著四人下去製作。

    姬丹和張耳、陳余、吳仗劍等人,就在堂中閒話坐等,這幾個人,都知道太子所說前面吩咐木匠所做,乃是馬鞍,只是前後翹起,和軍中所用大不相同,至於後面所作,卻不知何物,幾人問起時,姬丹但笑不語。

    還沒到一個時辰,公孫河進來稟報,匠師已將太子要的器物做好。姬丹忙領眾人,一起來到院中,眾人看那器物時,木製的,下面中空,正好和馬背的形狀大致相吻合,外面圓滑,其上面,前後均翹起來,前面比後面還要高一點。左右兩面,各打著五個空洞。

    鐵製的一共六件,兩件是一大一下兩個連在一起的環狀,那個大環底部稍平直,環徑約一掌,小環環徑僅一指長而已。另外四件,則是半圓狀鐵環,中間還留了幾個空洞。

    姬丹令人帶過馬來,在馬背上留了一些襯墊之物,然後將那木製器物扣在馬背之上。用手試著,實在不合適的地方,讓木匠磋磨一下。直到調整合適了,又取了數條麻繩,穿過器物上的四個空洞,讓木匠從馬腹下扣得結實了。

    打量一下吳仗劍的身高,姬丹又令取了麻繩,將那兩個鐵的器物,固定在木器物的兩側空洞裡。

    這下眾人已經看的清楚,原來姬丹此物是為騎馬所做。

    姬丹鼓搗的好了,又看看馬韁,此時馬戰,也有馬籠頭,只是沒有勒嘴的馬嚼子。姬丹又讓侍衛,暫用一個短麻繩,穿在籠頭上,充作馬嚼子。

    看看無遺漏,姬丹這才告訴吳仗劍上馬。

    吳仗劍早瞧得驚奇,他是軍中出身,過去光背馬都騎過的,見太子有令,立刻笑著,過來,攏住馬頭,飛身上了馬,坐在馬鞍上。又將雙腳伸到鐵環中踏住。

    姬丹問道:「如何?」

    吳仗劍嘻嘻笑道:「太子,這可比軍中馬鞍安穩多了!」

    姬丹笑斥道:「豈止是安穩,去跑上幾趟!」

    吳仗劍跳下馬,跑到李牧和姬丹面前,喜道:「太子,此物果然奇妙。騎在馬上,很是得力!」

    公孫河早看在眼裡,心中大奇,笑道:「太子妙想,不意竟有如此功效,這是馬鞍無疑,不知該如何稱呼此物?」

    姬丹笑道:「馬鞍還需匠師們多多試用,有不便之處,可稍加小改。下面的這兩個,就叫馬鐙好了。」

    吳仗劍乃是軍中出身,剛才這一用,已知奇妙,道:「太子,有了這馬鞍馬鐙,騎手盡可放開雙手,無論用弓箭還是用長兵,都可與人對戰,就是和車兵對抗,戰馬快衝之下,想也不落下風。」

    姬丹很是得意,笑道:「那是自然,要不要它何用?」

    吳仗劍當即請求道:「太子,既然如此,還是請司空大人這裡,立刻開始打造製作,也好早日讓軍中壯士應用。」

    在姬丹想來,眼下當務之急,乃是強大實力,讓趙國知道燕國並非隨便欺負的小媳婦。這馬鞍馬鐙之物雖然作用重大,但就這幾個月的時間,自己就算傾盡全力,也未必能整出多少真正的騎兵來。自己是沒辦法靠它震懾趙國的。

    如果自己貿然將這些東西裝備上,到了戰場,大作用沒起到,反而讓趙國窺見底細,這玩意不是什麼高科技,別人看到自然就能模仿,以趙國之李牧龐煖等人的智慧,見了這東西,自然知道其重要性。趙國實力還在燕國之上,代北之地,又多有善騎之士,只怕趙軍裝備起來,比自己還要快的多。

    趙軍實力本來就強,再要迅速拉起一支可以上陣衝鋒對決的騎兵來,只怕燕國更不是對手了。

    難道自己嫌死的慢麼!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現在秘而不宣,先熬過這段時間,待秦趙之戰打起來了,趙國被秦拖住,脫不開身對付燕國,自己就可一面派重兵鎮守燕南,自己則裝備一支精騎,用在對東胡之戰。

    東胡之人雖然是遊牧之族,精於騎射,只怕和鞍、鐙齊全的騎兵也是無法對抗的。那時橫掃東胡之地,一來可以增加大量人口馬匹和牛羊牲畜,二來遠離諸侯戰場不怕洩了秘密,三來戰中練兵壯大,有兩年時間,帶出數萬鐵騎,那時在進入中原爭雄,自然多了幾分勝算。

    待將來大軍臨陣對決之時,就算諸侯看到學去,短時間內,又怎麼可能大量裝備?況且自己這兩年,還可以熟練騎兵的戰鬥戰術,諸侯倉促之下,沒吃過虧怎麼應付的過來!

    想到這,姬丹呵呵一笑,道:「斷斷不可,此物簡單,他人一看便知,如果現在就在軍中裝備,只怕用不了幾個月,就要傳到諸侯那裡。軍中暫時如何應用,我自有安排,吳卿回營,絕不可聲張!」

    聽太子說的鄭重,吳仗劍雖還有些不解,卻也痛快的答應。,姬丹又對公孫河道:「如今這馬鞍馬鐙,還只是粗製,略具形狀而已,未必適用,還是讓司空屬下匠師,好生研製修正,不但要騎士坐著舒服,還要合適戰馬之背型。這些麻繩襯墊之類,也可調換,待調整的好了,就以此為樣!」

    公孫河親眼看著太子圖畫,親自盯著匠師造出這馬鞍馬鐙,心中原本就甚是興奮,待聽吳仗劍一說,才明白就這簡單的兩樣,原來對騎士竟有這般妙用,他能鑽研器物製作,自然也是極為聰明之人,聽姬丹吩咐,就知道此物乃是太子將來在戰場之上有出奇大用之物。公孫河當即高聲道:「太子儘管放心,臣定不負太子所托!」

    姬丹又拿過馬蹄鐵,告訴公孫河,還要做些鐵釘,將馬的四蹄之上,先消去一層老皮,然後給馬釘上。

    公孫河問道:「太子,給馬釘上鐵蹄,不知有何大用?」

    姬丹指點道:「馬蹄和地相接,受地之摩,或有積水的泡之,會傷馬蹄。釘上鐵掌,不但護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便於騎乘。此物倒不必隱藏,可令工坊打量鑄造,以供軍中之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