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3卷 龍行千里 第169章 戰(4)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169章戰(4)

    薊城和邯鄲城中關於燕趙之戰看似互相矛盾的消息,傳到王翦這裡的時候,已經又過了四天的時間,隨之而來的,是昌平君熊啟抄錄的燕丹秘書的副本和秦王政督促王翦發兵進擊的旨意。

    王翦在河內郡的大營中,仔細對比了各種消息的時間和內容,不得不承認,大王和右相的判斷沒錯,燕趙大戰正在進行中。

    當然,邯鄲方面的消息,王翦比咸陽那裡還全,畢竟河內離邯鄲不過二百餘里,單是混過去的斥候賓客,也足以獲得足夠多的公開信息。

    按照邯鄲的捷報,趙軍已經拿下了燕國兩座城池,大梁已經落到了趙軍的手中,趙軍前鋒已經進逼易水之南。

    看來趙軍兵鋒甚銳,燕軍主力是避而不戰。

    燕丹初次領兵,居然能如此穩重,不肯貿然與趙軍決戰,不知道是姬丹熟知方略呢,還是膽小怯懦呢?

    想起燕丹,王翦卻是心裡動了一下。

    對於燕丹,雖然打交道並不多,不過是幾次拜訪和飲宴而已,但王翦對燕丹卻頗為欣賞。

    聰明而不賣弄,懂禮而不拘謹,豪氣卻不疏闊。雖然年齡差了一大截,卻仍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一種舒服感,很容易就能讓人忘掉他是燕國太子,乃是一個質子的身份。

    當時王翦就有一個直覺,此子應該不簡單!

    但偏偏燕丹一言一行,卻讓人升不起防範之心,對於自己長孫王離與燕丹的交往,王翦還甚至抱著鼓勵的態度。

    燕丹絕不膽小之人!那燕丹的避而不戰,自然就是出於一種策略了!

    燕丹想幹什麼呢?避敵銳氣,擊敵墮歸?

    有可能,既然大王乃是用燕國釣魚,燕丹不肯得罪秦國,又要維護燕國的利益,自然是盡量拖延和趙軍的大戰,避免燕軍主力受損了。

    反正燕丹知道秦國是要趁虛而入的。趙軍到一定時候必然要主力回援,那燕丹拖延下去,待趙軍主力回撤救援時,燕丹大軍在後面撿便宜,自然是燕國最佳的選擇。不但前期的損失一舉拿回來,趁著趙軍和秦國大戰,摸掉趙國幾個城池也很有可能呀!

    難怪這小子仗剛開始打就向右相求援了!

    不過,這種選擇對秦國只有好處沒有害處,只要燕軍主力不敗,趙軍回援就要琢磨琢磨,如何應對燕丹在後面的牽扯和攻擊。

    王翦絕不相信,以燕丹做生意撈賞金的精明勁,會放過追在趙國撤軍的後面佔便宜的好機會。

    當然,如果趙國轉彎的快,在秦軍剛一動,還沒去的啥戰果時就拿出幾個城池賠給燕國,對燕國又威脅又利誘的,說不定燕丹就會和趙國先一步議和。畢竟太子統兵,初戰就得幾個城池,那已經相當不錯了,尤其是對方乃是強趙。

    不過,趙國會嗎?

    以趙國上下,一直看不起燕國將相軍力的情況下,即使後面受到了威脅,也不會自降身段去向燕國求和!

    所以,秦燕夾擊趙國,乃是必然的結果!

    這是王翦的結論,王翦唯一能做出的一個結論。雖然燕趙戰場至今無人能滲透進去,獲得兩國交戰的第一手資料,讓王翦總是有點不踏實,但王翦還是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沒辦法,王翦所有的思考,都基於他已經確認的一個前提:燕丹乃是和秦有約,和秦國上下均處的甚是和睦友善的情況下,被大王和右相故意放回去的。目前局面的形成,乃是秦王和燕太子丹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而共同促成的。隨著自己的大軍進擊,兩國都將取得不小的成果,唯一吃虧的乃是趙國!

    看來大王和蒙恬還是小瞧了燕丹,驅虎吞狼,坑了趙國是真的,至於燕國麼,說不定還要大佔便宜呢!

    離開咸陽,已經兩個月,今日是十月十五了,五郡之內都已經準備就緒,也不能再等了,動手吧!

    王翦連續簽發四道命令,令楊端和率東郡之兵五萬,於十月十八自向北壓向河濟之間,對河濟之間十餘座城邑形成進擊之勢,嚴防河濟之間趙軍渡河回援鄴地和增援漳水長城一線。

    河內諸軍合計六萬,由自己親統,十七日開拔,出黎陽向鄴地開始進軍,先掃清週遭諸城邑,三川郡之將卒合計四萬,於十月十七日開拔,兩日之內,渡過黃河,六日內,和自己合軍。然後合圍鄴城。

    傳令上黨桓齮,以河東、太原、上黨之軍十二萬,二十五日啟程,進擊趙國上黨南部三城。奪取三城之後,留軍三萬,鎮守屯留,其餘大軍向北,攻佔橑陽、閼與、昔陽。

    傳令太原郡,出兵兩萬,二十二日啟程,進擊平坦城,堵死井陘口,防止趙國中山之兵自井陘西上增援上黨。

    王翦的意圖就是,大軍先行攻擊鄴地,在趙軍主力回援之前,拿下鄴地。在趙軍主力回來後,以十萬大軍,壓在漳水長城一線相機攻擊,迫使趙軍主力留在邯鄲之南。而後由桓齮部以優勢兵力,攻取趙國孤立無援的上黨諸城。

    王翦派人將自己的作戰部署飛報咸陽後,然後當即以子王賁統兵三萬,攜帶十日糧草輜重為先鋒,開始向進軍,自己則率三萬中軍,押送後續糧草,隨後進軍。

    鄴地九城,守軍主將乃是趙蔥。

    對於龐煖棄守鄴地的思路,全力保守漳水一線的計劃,趙蔥既理解,也有所不甘。

    他知道鄴城區域狹小,單靠鄴城本地之軍,肯定擋不住秦軍的圍攻,而趙軍主力北上攻燕,又不可能把邯鄲都城守軍全部拿出來增援鄴地。所以,除非秦軍不來,只要秦軍大隊來攻,鄴地失守乃是一定的。

    對於秦趙相和,秦國支持趙國攻燕的事情,趙蔥當初雖然不知道其中首尾,但也覺得不靠譜,也曾屢次去信給龐煖,請龐煖不要輕易出動伐燕。畢竟現在秦國對趙的威脅比燕國大的多。

    只是龐煖的回信,一直是搪塞,這讓趙蔥很是不滿。至於給趙王的奏章,趙蔥當然要全力勸阻,只是他萬沒想到,趙王只是好言撫慰,根本就不聽他的勸諫!

    只是當龐煖傳來指令,鄴地九城全面征發丁壯固守,今年的糧草賦稅,除了短期足用之外,一定要運往邯鄲之後,趙蔥才看明白,原來龐煖是要棄守鄴地九城,全力保守漳水長城一線不失。

    這樣看來,龐煖所率的趙軍主力是要用在別的方向了!大將軍另有所圖!自己的鄴地九城乃是大將軍的一個棄子而已!

    難道大將軍是一心一意經略燕南之地?

    以趙蔥對龐煖的瞭解,應該不會,龐煖老奸巨猾,才不是這樣敢於孤注一擲之人。

    那應該是哪裡呢?趙蔥想不通,乾脆也就不想。

    只是對於輕棄鄴城,趙蔥心有不甘,他趙蔥畢竟是鄴城的守將。

    不甘歸不甘,龐煖的指令,趙蔥是執行的很徹底。鄴地九城,集中了兩萬餘軍余鄴城,其餘各小城,多著不過三四千,少著不過留了千餘軍卒把守。

    至於糧食,府庫軍營之中,各城只留半月之糧,餘者或是運到鄴城,更多的也送回了邯鄲。

    當秦軍斥候偵探出沒於趙國南境的時候,趙蔥對秦軍在河內郡的集結已經有所發現,當即報給了龐煖。

    龐煖只回了一個指令,秦兵少則戰,秦兵眾則撤,保守實力為上,在漳南之地,可相機挫敵銳氣,卻絕不可硬碰。

    有了這個指示,趙蔥總算鬆了一口氣,總算確認,龐大將軍確實早已謀劃好了,自己奉令行事就好,就算丟了應守之土,也該是大將軍承擔此責。

    王賁的前鋒大軍毫無阻礙的攻入鄴地,五日之內,橫掃六座城池。傷亡不過五千,卻已斬首六千餘。留下少量軍兵看守各城,王賁馬不停蹄,於十月二十五日,率前鋒軍兩萬,進逼安陽。

    安陽城是出了鄴城之外,在鄴地數城當中,守兵最多,城池最好,人口最多的一個城池。

    王賁已經知道,趙軍的鄴地主力已經集中到鄴城,各城防守都已大幅消弱,況且軍中只有數日之糧,全賴鄴城返運,因此各城守衛士氣都不高,沒啥堅守的信心,要不自己這三萬大軍進攻城池,也不會傷亡的比守軍還要小很多。故而率軍到達安陽之後,連營寨都沒扎,王賁直接揮軍猛攻,要一鼓作氣拿下安陽城。

    兩萬秦軍,在安陽城下排開軍陣,弩箭如同飛雨一般竄上城頭,壓得趙軍守卒根本不敢抬頭。零零散散射下來幾支羽箭反擊,雖然不時也會射中秦軍戰陣中的軍卒,但秦軍將士根本就視而不見。依然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自己的攻城動作。

    在激昂的戰鼓聲中,數百敢死之士,以十八人為一隊,抬著長梯飛奔上前,將梯子往城上一靠,開始沿著雲梯蟻附攻城。

    看著敢死軍卒已經紛紛接近城頭,秦軍的弩箭已經停下了射擊,戰車上的主將王賁,看著自己屬下無畏的勇士,臉上已經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