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五卷 縱橫諸侯 第315章 俘虜 (求月票,哈哈!)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315章俘虜(求月票,哈哈!)

    ***:春節快樂,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吧!!

    大戰底定,燕趙聯軍共同收拾戰場,足足兩日的功夫,才算有了眉目,這次大戰,可謂是戰果纍纍,繳獲衣甲、戰車、糧草無計其數,斬首五萬餘級,俘虜的秦軍更是將近九萬有餘。

    不過,看著自己的傷亡,李牧也是大為心痛,雖然這次多用智計取得優勢,但十幾萬秦軍畢竟不是泥捏的,自己帶來的十萬代北兵馬,竟然折損了也足足有三成以上。如不加整頓,暫時也無力再戰。

    好在將羌廆所部秦軍一舉吃掉,徹底扭轉了戰局。

    李牧帶著親衛巡視戰場,看著各處堆積如山的軍輜衣甲等物,自然是歡喜的很,可是看到那些被俘的大批秦軍,李牧卻很是有些頭痛。

    按照慣例,這些戰俘一般都是要分給有功將士或者顯貴為奴,供主人使喚。

    趙國這三年兩次大戰,丁壯折損甚巨,粗粗算起來,差不多就有三十來萬子弟喪身戰場。如今不但國家急缺可戰之兵,就算是農事耕作,少了這些各家各戶的頂樑柱,那也必然大受影響。

    如果將這九萬戰俘全部發為奴僕,分給有功將士,和貴族封君為奴勞作,當然能頂不少的事。

    但其中也大有隱患。

    這九萬戰俘數量太大,如今趙人丁壯折損太過嚴重,這些戰俘發配下去,各家各地,多是老弱病殘,對於這些戰俘,缺少足夠的威懾力量。萬一這些戰俘合夥鬧起事來,說不定反客為主,那還真就是大麻煩。

    況且秦軍今年是敗了,難保明年不再來,趙軍本來就不佔優勢,到時候兩軍對壘,這些戰俘在各地趁機作反***,和秦軍裡應外合,不壞了大事才怪!

    可也放不得,好不容易殲滅了十幾萬的秦軍,把戰俘放回去,豈不是給敵軍直接還回去數萬精兵麼!損己利敵,這事可是絕對不能幹的!

    用不得,不能放,看著也是大負擔,難道都一刀砍了?

    如果秦軍目前仍是大兵壓境,激戰正酣之時,李牧還真有可能直接將這些降兵砍了,省糧省人力看管不說,還可以震懾敵心。

    可如今四面暫時無敵,李牧還真是下不了這個狠心,況且古有明訓:「殺降不祥。」

    李牧為此琢磨了半天,都是沒啥妥善之策,司馬尚見大勝之下,將軍卻是愁容滿面的,很是不解,悄悄的詢問李牧。這是自己的絕對心腹,又是副手,李牧也不瞞他,遂將自己的苦惱說給司馬尚。

    司馬尚聽了,頓時大笑,對李牧道:「將軍聰明一世,如何糊塗一時耶!難道將軍不知燕太子早有打算?這些戰俘,那可都是黃燦燦的糧食,值錢的很呢,將軍難道忘了,當初龐暖可是把桓齮那數萬兵馬都送給燕國了呀!」

    李牧一怔,隨即大喜,雙掌一擊,高聲笑道:「對呀,我怎麼忘了此事!」說著,一疊聲的吩咐親衛,趕緊將太子丹請來。

    大戰結束,各部休整等事,自有賓客和酈商、吳仗劍、劉邦等人去忙,至於太子丹,卻是忙中偷閒,在請人喝酒。

    請的是秦將李信。

    對於李信,太子丹早在秦國的時候,就動過拉攏的心思。只是沒有機會而已,如今這廝落在自己手裡,太子丹怎麼也不能輕輕給放過去。

    誰讓這廝和太子丹有緣呢!

    在秦國多曾飲宴的緣分不說,史記當中,可不就是這廝率領數千秦軍精銳,對著燕王喜和太子丹父子倆窮追猛打,直到割了太子丹的人頭才算罷手!

    況且,在橫掃**的秦王政眼裡,這都是一個號稱壯勇,能做二十萬征楚大軍主將的人,一個能把王翦的帥印給搶了的猛人,若是不搞到手裡,那豈不是有點太委屈自己這穿越大才了?

    況且隴西李氏,宗族龐大,軍中子弟甚多,如能將李信收歸麾下,對於將來拉攏李氏一族,想必是極為有利的。

    不過難題也就在這裡!

    李信現今才不過是初露頭角而已,李氏一門的家主,可是位居列卿的衛尉李瑤。

    李信不過孤身一人被自己所擒,即便有心投靠,總要顧忌宗族親屬的安危。

    難道把用在桓齮身上的計策再來一次,讓秦王政屠了李氏滿門?這好像有點太狠了點!

    再說李信是力戰被擒,和桓齮力屈歸降還是有些區別,秦王政不是糊塗蛋,即便對李信戰敗有所追究,處置起李氏一族來,也不會株連的那麼厲害。

    這一點,自己想的到,李信也一定明白。

    看來收服李信還要另闢蹊徑呀。

    所以,太子丹請李信喝酒,啥也不說,就是敘故人之情。

    李信不怕死,戰場衝殺這麼多年,李信就從來沒怕過什麼。

    為太子丹所擒,李信更多的是悔,悔的腸子都青了:要不是自己中了敵軍調虎離山之計,燕趙之軍豈能如此輕易就佔了宜安營壘?

    宜安營壘在手,上將軍羌廆十幾萬精銳大軍在手,前後呼應,根基牢固,又怎會這樣瞬時而崩!

    憤恨之下,李信一夜都未能閉眼,滴水未進,待太子丹看到時,李信眼窩深陷,滿目紅絲,一向挺拔壯碩的身軀竟也有些佝僂。

    太子丹大吃一驚,苦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李卿何須憂心如此。」

    李信出身世家子,一向豪闊,見太子丹甚為親近,雖然心內如刀攪,李信也不肯失了氣度,當即拱手道:「信與太子乃是故人,如今信大意兵敗,有罪於國,已無顏見人,太子如念故人之情,可痛痛快快取了信之首級就是,勸降之言,請勿出口!」

    太子丹歎了口氣,勸道:「將軍既知丹乃故人,何苦說這等話。今日莫論國事,只續故人之情罷了!」

    李信還待要說,太子丹把住手臂,堅請李信入座。李信歎了口氣,行禮坐下,太子丹傳了酒菜,就在帳中,請李信喝酒。

    李信本是好酒的,如今心中愁苦,太子丹殷殷相勸,李信借酒澆愁,只是一杯一杯的灌下去。

    酒入愁腸愁更愁,李信一口菜都不用,越喝心中越痛,沒過多久,就已大醉。

    李牧派人來請,太子丹令人將李信搭下去,自己帶了車馬,趕奔李牧的大帳。

    兩人相見,說道俘虜之事,太子丹琢磨一下,道:「將軍說的甚是,這麼多俘虜留在趙國,確實足以為後患。」

    「但將軍大勝,如果盡數將俘虜換了糧草,雖然與國有利,邯鄲貴人未免會有所怨望,莫如將軍留下萬數精壯,或為賞功,或送給邯鄲貴人為奴,其餘俘虜,傷重肢殘者留亦無用,斬之以為軍功。」

    「其餘秦軍將卒,可全數交給我燕軍處置,多多欲善!」

    太子丹要李牧留下少量俘虜,李牧聰明人,知道太子丹想的更為周到,微微點頭。太子丹又問道:「大將軍,我軍下步如何行止?」

    說到戰事,李牧早有籌劃,道:「漳水一線,有尉繚協守,以長城為依托,秦軍與韓魏,兵馬雖達十萬,但各有觀望,不足為慮。」

    「全殲羌廆,井陘口又取了秦軍營壘。據戰報,秦軍逃歸者,不過千餘。秦軍精銳東出,上黨太原空虛,雖然此戰我軍折損不小,但機不可失,當立即趁勢西上,謀取上黨太原,遲則不及。太子以為如何?」

    羌廆蒙恬所統,大部為上黨河東之軍,如今被全殲,太原上郡之兵,目前在王翦手裡,還在代北和范增糾纏,如能趁虛西上,打秦國一個措手不及,還真有可能奪回幾個戰略重地,也好利於以後的攻守進退。太子丹當即大表贊同。

    只是斬殺傷殘戰俘之事,翁婿兩人可都不願意沾手。李牧想了想,派人將趙蔥傳了來,告訴趙蔥,自己要盡快率大軍主力西進,趙蔥所統的趙軍,都是新招入伍的,戰力稍遜,一切善後之事,統一由趙蔥負責處理,秦軍戰俘需好好鑒別,,將其中傷殘無用之人,一律斬殺以為軍功。其餘選一萬精壯留下,剩下的等燕軍帶走。

    軍輜糧草,就有趙蔥和傅抵兩人負責清點,三成歸燕,七成歸趙。

    趙蔥領了軍令,自去接收辦理,李牧先傳令楊清硯,就以其所部兵馬為先鋒,立刻西上井陘谷道,先去奪取平坦城,以為大軍西征的根基。隨後會合諸將,大軍整軍西行。

    太子丹令人將李信送到武陽城看管,自己領了大軍隨李牧西進,七日後大軍過了井陘谷道,進入平坦城谷地。

    蒙恬從井陘口敗回平坦城之後,曉得平坦城乃是進出咽喉,緊急從上黨諸城和太原請兵,太原郡守蒙武,當然對自家兒子傾盡全力,派了四千郡兵急速趕來,加上昔陽、繚陽、閼與等城的援兵,蒙恬手裡差不多有今晚的兵馬,雖然都是臨時湊起來的,但有城池為依托,蒙恬治軍也頗為得法,楊清硯到此六日,除了傷損數千精銳之外,毫無所得。

    等李牧大軍來到平坦城,代北王翦所部秦軍,在接到蒙恬的急信之後,也馬上撤離了廣武城戰場,飛速南下太原,目前距離平坦城,只不過百餘里。

    平坦城雖然並不險峻,但內有蒙恬,外有王翦增援,燕趙兵馬雖然多於秦軍,但並無絕對優勢。李牧看無機可趁,如今趙***力不足,經不起和秦國再次大戰的消耗,勉強求戰未必如意,遂率軍緩緩撤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