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縱橫諸侯 第357章 分兵更,求票!)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第357章分兵(第二更,求票!)
***:例行黑票倒是每天都不少,有這功夫,你給別人投紅票好了,老來我這騷擾幹啥!!
尉繚在平坦城分兵三路,以趙將楊清硯率趙軍九千餘自平坦城南下,先取昔陽、閼與、繚陽、涅城,並相機進取襄垣。以校尉胡烈率燕軍一師三千兵馬北上取盂城,保護平坦城北翼,自己則統主力在劉邦和酈商之後西進。
大軍行動,比不得先鋒快軍,每日裡行軍不過五十里,況井陘口狹窄難行,燕軍主力也是陸續到來,待尉繚率部趕到榆次,已經是三天後,恰恰劉邦就截了秦軍糧歸來。
突襲榆次得手,讓尉繚大喜。
得了榆次,則燕軍徹底打開了太原盆地的門戶,無論是南下、北上,亦或是西取太原郡城晉陽燕軍都可相機而動。
目前來看,燕趙兩軍的突然行動,卻是出乎秦軍意料之外,佔據榆次,無論是咸陽還是王翦,都還沒來的及做出反應,燕趙兩軍可說是佔盡先機。
大戰初始,推進如此順利,也超除了擋出所料,在如此有力的情況下,下一步行止如何,將是決定此戰的關鍵,如措置失誤,則有可能讓秦反敗為勝,將前期的一切謀劃都毀之一旦。
尉繚身為主將,當然明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道理,等不得太子和李牧所部的到來,尉繚急招眾將商議。
尉繚大帳的中央,擺著一個長寬足有六尺的沙盤。
從太行往西,大河以東,北到代郡、雁門,南到河東,此前皆為三晉所有,而太原、上黨北部,更是趙國根本之地,趙國提供的地圖更是極詳,燕國以此為據,沙盤之上,太原各城,左右地理山川無不歷歷在目。
尉繚手指沙盤,對眾將道:「原以為榆次為太原門戶,我軍進此,必受王賁所阻。不意竟輕易得之,下步行止如何,諸君議之!」
此戰為開之時,軍中大將皆曾密議,以太子的謀劃,大軍突然而動,秦反應不及,加之趙國壯士內應,取平坦城為西進根基不難,但榆次於平坦城相距二百里,中有壽陽相隔,連取兩城,這消息總要驚動秦軍,要攻取榆次只怕不易。
前期謀劃,本是密取平坦城,然後快速殺到榆次城下,趁著秦軍剛剛收到消息,還不及增援榆次的時候,圍攻榆次。
榆次既為太原郡門戶,王賁絕不會坐視不管,只能率軍增援,但以燕趙十餘萬軍之力,退之不難。
所以榆次城可得,但拿下榆次城,怎麼也要有十來日的功夫。
王翦乃是老將,不可能不知道燕趙攻取太原郡的後果,一旦得知消息,想必會快速回援。十來日的功夫,即便主力尚遠,其前鋒也差不多到了。
和王翦的十幾萬大軍想必,僅是南線的燕趙兩軍,實力上並不佔優勢。
所以或戰或守,只能是相機而動。
這是在戰前大將們比較一致的看法。
但如今輕取榆次,諸將的想法可就多了。
吳仗劍朗聲笑道:「據某所知,王賁召各縣兵馬聚晉陽以拒我軍,南面諸城空虛,以謀之意,我軍當遣主力當立即進取晉陽,斷王翦大軍根基,並分一支偏師,攻取南面各城。掠其輜重糧秣以為用。」
「王翦回援,南面諸城為我所得,不過北面數城之地,太原疲敝,豈足以供之?如此大軍無糧必亂,我可大勝也!」
吳仗劍的主意,盡取太原南面諸地和晉陽,還要把王翦大軍給堵在太原北部成一支孤軍,膽氣可謂極壯。劉邦等人都是大聲叫好。
酈商的秉性,比之吳仗劍要沉穩的多,沉吟道:「吳兄之策甚佳,只是某聞王賁善戰,有大城為憑,恐不易得晉陽。」
桓禮遲疑了一下,也道:「王氏父子,乃秦軍大將,家叔曾論秦軍中將帥,道是以王氏父子之才,莫說羌廆之流,恐蒙驁也多有不及。家叔亦自愧不如。」
「晉陽乃太原郡城,乃為重鎮,有王賁率軍守之,縱有十萬大軍,恐亦難輕得,王翦大軍十幾萬,皆為關中精銳,戰力強勁,非諸郡兵可比。我軍如頓兵於堅城之下,那時王翦回援,裡應外合,恐非我軍之福也。」
劉邦、曹參、吳仗劍、韓楓等一干少壯將佐,這幾年隨著太子丹戰無不勝,未免有些自傲,聽桓禮誇讚王氏父子,心中都有些不以為然。曹參擠上前來道:「王氏父子雖能,但畢竟落入太子計中,我燕趙之軍十餘萬,北面秦將軍處,大兵亦有十多萬,王翦南退,秦將軍銜尾而來。我佔其南,秦將軍據其北,兩項夾擊,王氏父子又能何為?」
諸少壯都是信心滿滿,桓禮也不好多言,只是看著尉繚。
尉繚為主將,自是希望這功勞越大越好。但尉繚和諸少壯將佐不同,一貫謹慎多謀,他原本對秦國諸貴族大臣多有瞭解,這兩年掌管武陽軍事,更是關注秦軍中那些上將,王翦父子參與的數次戰役,尉繚都多方研究,曉得桓禮說的,確實不假,這父子二人有勇有謀,實乃不可多得的大將。
雖說目前自己佔據先機,但要是因此輕視王氏父子,以為其再無還手之力,輕而易舉就能戰而勝之,那絕對是要吃大虧的。
先機不等於勝機,更離勝利還有數百里之遙。
尉繚笑對曹參等人道:「諸君膽氣甚壯,唯有些輕敵爾!」
「據某所知,王氏父子智勇雙全,絕非易與之輩。諸君切莫以今日稍佔便宜即視王賁為無能。」
「王賁初知我軍之來即收兵於眾縣,眾縣在王賁眼中,本就是可有可無之地,如以吳兄之策,則正入其計中。」
「諸城本就實力空虛,府庫又不充裕,民生疲敝,守之不足以疲敵,王賁守之何益?」
「況如今兩軍尚未對壘,如大戰秦軍敗績,此處各城,秦軍定然不保,我軍得之順理成章,如秦大戰得勝,則先取諸城,除分我兵勢之外,又與我軍何益?」
「至於晉陽,昔日為趙國之都,城池雄壯,王賁本有萬餘兵馬據守,如今又收各縣之兵,加之丁壯,數萬之軍守此大城,其十數日可得乎?」
「我軍頓兵於堅城之下,王翦如大軍回援,豈非我軍之大禍也?」
非但如此,就算滅了王賁,得了太原城,單從目下戰局,也未必是便宜。
王賁以數萬之軍守城,燕趙大舉攻之得手,傷亡亦重。一旦王翦十多萬生力軍歸來,燕趙聯軍慘勝之後,還能不能有力抵擋,那都是大問題。
要想大勝,在和王翦大戰之前,絕對不能輕損實力。
「故取晉陽不如奪狼盂!」尉繚斷然道。
與晉陽和榆次分居汾水左右六十里,中間地形相對平坦開闊不同,狼盂城可謂地勢險要。
太原郡肥沃富饒之地分為兩部分,其南部為從晉陽到介休的汾水河谷,南北東西二百多里,太原郡的丁口出產大多在此,其北部則是原平、陽曲、葰人等城所在的三山所夾的小盆地。其南端與汾水河谷之間有數十里的丘陵矮山相隔,中有谷道可通,狼盂城就雄踞在谷道北口。
只要牢牢守住狼盂城,王翦縱有千般本事,也只能困在原平、陽曲之間這彈丸之地動彈不得。
況且狼盂城四周,多為丘陵矮山,其縣丁口不眾,加之輸運抽調,實力和太原差之千里,以一軍取之甚易。
單取狼盂當然不夠,尉繚手指從上到下,點著介休城道:「取了狼盂,還需要拿下此處。」
「諸君請看,介休所在,乃呂梁與太行兩山餘脈合攏夾持之處,汾水到此,兩山之間不過數百丈,谷道綿長,從河東郡北上晉陽,非此不可。」
「介休城塞河谷之口,由南攻之難,由北取之易,佔了此處,秦南面之援軍兵馬糧草,無由北上增援。」
「」
「此二處,即所謂咽喉要道,如得此兩城,王翦北困原平、陽曲,王賁孤軍在晉陽,王氏父子雖能,秦又何能為也!豈不遠勝於奪十數空虛無用之城邑也?」
眾將詳觀沙盤,皆以為尉繚所說甚是。
只不過燕軍各部亦不過五萬之眾,後面李牧所統的趙軍還需數日才能趕到,分兵取狼盂和介休,兵少恐不足,兵眾則燕軍一分為三。
兩軍對壘,以合兵集力為上,分軍薄勢為下。萬一為秦軍各個擊破,則燕軍頓時被動。
這中間如介休和狼盂未得,不過是無能達成分割秦軍的意圖罷了,還可另尋戰機,如榆次有失,則樞紐被奪,燕軍可就大為不利了。
尉繚嘿嘿一笑,道:「無妨,晉陽與榆次之間有汾水阻隔,我軍西渡不易,王賁東來也難,有某再此,豈懼王賁之攻!」
尉繚當即發令:以吳仗劍率本部一軍,兵馬一萬,另配劉邦所部一個師的精騎為先導,迅疾南下,奪取介休城。
酈商率兵馬兩萬,北上狼盂。
酈商和吳仗劍等將,齊聲稱諾,各自下去準備。尉繚則發下軍令,調集兵馬萬餘,西出榆次三十里,屯於汾水之東,佯取太原,抑留王賁令其不敢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