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五卷 縱橫諸侯 第三百九十章 迎擊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ps:非常感謝迎風招展兄弟的月票,這一章,仍是免費,送給迎風招展兄弟。哈哈

    夫余之地,地廣人稀,往來於燕地的商旅本就不多,對於燕國情況平時都不甚了了,如今燕軍閉了關塞,隔絕內外,夫余各部對於燕軍動向更是糊塗。

    情況都不瞭解,還談什麼對策,諸大加貴人頓時都啞口不言。

    懈帶素哼了一聲,微怒道:「適才還吵吵嚷嚷,一問對策,都閉口不言,難道爾等都被燕軍嚇的怕了?」

    兩側諸大加,原本都是膽大勇武之人,懈帶素問策,諸人不曉得詳情,生怕說的錯了讓旁邊的笑話,因此才閉口不說,懈帶素譏諷眾人被燕軍嚇住,這些漢子當然不服的。其狗加乃是懈帶素的族弟,為人最是雄壯,當即排開眾人,大聲道:「說什麼怕了!我夫余縱橫千里,亦是大國,何曾怕了小小的遼東郡!」

    「如非大王不肯,某早領諸部南下殺進遼東,大殺四方了!」

    夫余這些年不曾大舉南下,一來是懈帶素自覺夫餘力小,不及燕胡兩強,故而一力,只是發兵北上、東下,征討諸部,兼併小族,以擴充實力。二來當時身邊也多有老成的權貴大人,對於當年燕軍東進之勇記憶猶新,時時勸誡,莫要南邊去自觸霉頭。

    這幾年,夫余實力大漲,在懈帶素心裡,對於燕國也就不再那麼仰視。尤其是前些年,東胡漸強,燕國在諸郡一心守成,集中主要力量去向中原爭霸。懈帶素看在眼裡,不知道中原詳情,只看到東胡南下,燕人大都只敢以關塞而守,這讓懈帶素看著,偶爾也有燕國好欺的感覺。

    倒是太子丹一舉而滅東胡,這才讓懈帶素猛然驚醒,曉得燕軍之強,東胡龐然大物尚且不敵,自己這夫余,恐怕更不夠看。

    但這事也只能藏在心裡,萬萬不肯在人前明言的。

    夫余國內雖然丁口七八萬,但其大部,還是收降兼併的各族各部。

    諸部肯歸降或者被破降順,就是因為看不住夫余的武力,不降即是死路一條,這要是明言夫余畏懼燕國,那豈不是給諸部壯膽,拆自己統治的的牆角麼。

    狗加如此豪言,懈帶素心裡很是滿意。轉怒為喜,道:「吾弟當真豪傑也!」

    嘴裡是誇,但心裡卻是暗笑:這個族弟,勇是勇矣,只可惜真看不明白大勢,這幾年和諸部征戰,這兄弟大殺四方,如今說出這話來,可不是應景的,在他心裡,恐怕是真看燕軍不起呀。

    狗加得了誇獎,諸部大加都是紛紛應和,道:「就是,我等和燕人一向互不相犯,如今燕軍既要圖我,自當舉兵應之。」

    「燕軍這些年,一向都只敢躲在關塞之後。如今敢出來,正好打它個落花流水,趁機攻之。」

    叫喊的聲音大的,多是一些少壯派,那些老成的,可就慎重多了。只顧暗自盤算。

    馬加懈夫慮聽眾人亂紛紛的,不由皺了皺眉,咳嗽一聲,站了出來。

    對著懈帶素一拱手,道:「諸加勇武,不懼燕人,當真可讚。」

    「只是我夫餘地土雖廣,然丁口不眾,雖然亦是大國,諸部皆畏,但尚不及遼東郡。更何況遼東遼西,頗有中原精壯屯田,據說多是秦人,足有數萬之眾。」

    「某聞之,中原秦人兵強,其軍敢戰。敵有此強力,我如貿然出擊,恐我各部傷亡過重,非大王愛民之德。」

    「我夫餘地廣人稀,尤其是燕國之塞外,昔日東胡與燕兩國相爭,諸部頗受牽連,故多全族北遷,其間丁口更少。」

    「燕軍如來攻,非跨數百里之境不可,彼處我既少丁口,蓄積自短,燕軍遠來,不能取之於我境,只能靠自家輸運。」

    「三百里之地,非有大道可通,如今又是天寒地凍,道路修整不得,燕軍即眾,又豈能久乎?」

    「以某之見,當盡召南面諸部而北遷,集於都中,高修城池以待其攻。我有城池為憑,房屋為居,又多糧草。燕軍在外,又豈能輕易攻之乎?」

    「燕軍輕攻不取,而天大寒,多有風雪,燕人營帳露宿,本就寒冷難耐,再加上糧草不濟,其不敗退為何?」

    「我國多有驍勇之士,慣於騎乘,燕人倉皇而退,我騎墜其後,往復追殺,燕軍本已敗退,定無戰心,只能狼狽而逃,其不熟地理,又違了天時,潰兵再多,亦是我口中之肉也!」

    懈夫慮乃是馬加,為大臣中最貴,常代大王主持國政,他所說之策,自是慎重之道。

    其他一些老成的大加,也都是頻頻點頭,以為說的在理。

    狗加懈**對於馬加的建議,卻是大不以為然。道:「馬加之策,未免太長他人志氣!」

    「我南面之地丁口雖寡,但亦有萬餘分居各城,如敵兵未至,先自北撤,這冰天雪地之時,老弱如何受得?況我城中,現下不過數千口,萬民蜂擁而入,又何以安身?如此則非敵殺我之民,乃馬加殺之也!」

    「況諸部在各城,多有田舍,縱能安然撤回,諸民又豈肯輕捨之也。」

    夫余諸部,多善畜牧,天氣大寒之時,牲畜還賴房舍才能抗寒過冬,真要讓諸部北撤,這路途之中,人畜傷亡自然少不了的。故而狗加所言,南面諸部大加都是贊同。附和道:「正是如此,燕軍還未來,我等諸部北撤,只怕傷亡亦眾,總是要戰,何必北撤!」

    「燕軍北上,不慣嚴寒,我等要是憑城固守,只要能擋的一時,燕軍耐不得風雪,也只能退走。」

    「莫如調兵向南,合力拒之,我有城池為靠,燕軍想必無可奈何。」

    諸加個個說的慷慨激昂,馬加懈夫慮聽了,卻是冷笑,道:「說什麼依城固守!諸部之城,低矮狹小,往日東胡前來,東胡多騎,慣於衝殺而不善攻城,尚且破城而擄走民眾,更何況燕軍本善築城,攻城之力尚在東胡之上,汝等不過一部之力,如何能當得燕軍!」

    「縱然調兵前去,數城分散,俱守則力散,屯於一地,則他處又救不得,還不是任燕軍往來!」

    狗加懈**大笑道:「何必守也!燕軍既來,我等率兵迎之便是,想我大軍也是百戰精銳,況天時地利皆在我軍,又何懼燕軍也!」

    馬加懈夫慮嘿然道:「百戰精銳?我夫余這些年雖然多勝,不過兼併諸部而已,燕軍富強,諸部何能比得!輕言對戰,恐取敗之道也!」

    懈**大是不耐,道:「兄何畏燕軍如虎也!」

    「兄說諸城矮小,難擋燕軍之功,難道這王都之地,又高峻了麼?」

    「如諸城不可守,這王都之地,敵軍大集,內有流民,守之恐亦不易!」

    兩人爭執不下,懈帶素坐在上面,也只管盤算。

    想來想去,懈帶素覺得,懈夫慮之策雖然穩妥,可弊端也不少。除了懈**指出的幾點之外,更主要的是按照懈夫慮之策,我夫余未免太過於示弱。

    過於示弱於燕,恐怕會讓一些部族壯了膽量,起了異心。

    燕軍圍攻都城,再有異部作亂,那我夫余國內,豈不是一片大亂?到時反叛之人和燕軍裡外呼應,燕軍勢力更強,退敵只怕更難呀。

    但**之策,可也不妥當。

    那些小城,說是城池,比起燕國來,可是差的太多了,憑這些城邑,想擋住燕軍,可有點難。

    但要調兵迎擊,懈帶素對於燕軍到底如何,又沒什麼把握。

    想來想去,懈帶素道:「兩人之策,各有可取之處,卻又都不盡善。」

    「燕軍雖強,沒有不戰而退守王都的道理,況南面諸部,想必也不願輕離家園。」

    「南面諸部,可集結精壯備戰,待援兵到時,盡歸狗加掌管,迎戰燕軍。」

    「北面諸部,各部二丁抽一,合兵一萬,隨狗加**南下增援。」

    「王都四周之地,三丁抽二,合兵一萬,由馬加夫慮統帶,以為**後援。」

    狗加懈**聽見大王令他領兵迎戰,頓時大喜,得意看了馬加一眼,抱拳大聲道:「某定不辱使命!非斬燕將之頭不可!」

    馬加懈夫慮聽見大王不採自己之見,要發兵迎戰燕軍,心中頗為不喜,待聽了大王吩咐,心中一轉,忽然想的通了:果然大王高明!

    如今大王舉兵迎戰,自然是不肯示弱於地,但大王也知道燕軍不好惹,故而這前面的兵馬,不是南面諸部的精壯,就是抽調自北面各部。

    南面各部也就罷了,畢竟丁口不多,但北面諸部,多有新收部族,援兵主要來自於北面諸部,一旦**大勝,夫余之威更盛,新並諸部想必不敢再起異心。這立的是夫余之威,傷的是各部之眾,自然妙絕。

    就算是**敗了,我本部的兵馬絲毫未損,而北面諸部的精壯可是大減,就算日後戰事不順,退守王都支撐,北面諸部也是傷了元氣了,想要反叛可也沒了力量。還需依靠我部護佑,才不為外族所欺。

    勝敗皆無後患,大王果然厲害。

    當下懈夫慮也無異議,當即應承。

    大敵當前,諸部大加見大王下了決斷,雖然抽兵出戰,讓諸位大加有些心痛,那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應了。

    命令已下,諸部自去準備,不到時日,萬餘兵馬陸續在各部大加子弟部署的統領之下趕到王都。這些兵馬,半數乃是騎兵,按照夫余的規矩,糧草兵甲都是自備,狗加懈**稍加整頓,當即率軍南下,準備抵禦燕軍的進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