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斬秦

第五卷 縱橫諸侯 第三百八十九章 何以應之 文 / 輕杖勝馬一壺醋

    ps:這可是最後一章免費訂閱了,哈哈,兄弟們也不評論則個?

    遼東郡之地,地域廣闊,還在遼西之上,共轄十五縣,計有襄平、新昌、無慮、望平、房、侯城、遼隊、遼陽、險瀆、居就、高顯、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番漢、沓氏。其中襄平為遼東首縣,為郡守駐紮所在地。

    燕國長城自西蜿蜒而來,從遼西經無慮、望平、高顯、侯城四縣之邊而通襄平。這四縣之地,多有河川縱橫,地勢平坦,亦是遼東肥沃之土。

    燕太子丹分秦降卒入四郡屯田,因此四縣之地丁口不眾,故撥降卒一萬五千,分有兩都尉統領,進駐四縣開荒耕作。

    這兩個都尉,都是太子丹門下故人,本歸陳余統一掌管,如今陳余統兵北上,其中五千卒就自此兩都尉所轄抽出。

    二百餘里,以陳余大隊行軍,亦不過三日而已,而李信的前軍,則以車馬精騎為主,走的更快,不過才兩日就到了邊塞之上。

    原本的邊塞之上,因其西北面不遠即是東胡左部王庭,東胡一旦南下,不過四五日就可擾邊,故而每到秋冬之際,都要先抽調數千兵馬沿邊警戒。

    如今東胡盡歸燕國屬下,遼東郡沒了這心腹大患,秋冬戍邊的壓力可就小了許多。邊塞之上,不過有兩千兵馬,分散在數百里的邊塞要卡,警戒夫余的侵擾。

    當然了,警戒夫余也就是習慣而已,原先在三國之中,燕國和東胡最強,至於夫余,雖然其地廣六百里,卻是最弱。東胡擾燕也好,燕國出擊東胡也罷,夫余臨近兩國交界之處的這些部族,常常要受池魚之災。如今龐然大物的東胡已然滅亡,夫余各部頗為畏懼,作為某個部落或者有幾個膽大妄為之人,偶有犯邊侵擾的,但作為夫余整個部族來說,對於燕國,可說是唯恐躲之不及。

    兩千兵馬進攻不足,用於沿邊警戒,倒還有餘。

    自從遼東準備出擊,沿邊卡口,已經徹底封鎖,關閉了夫餘人南下商旅的往來。

    這個舉動,讓夫余各部深感不安。

    夫餘部落,出自貊族,當初燕國擴地遼東,與原來控制遼西和遼東的東胡大戰,一些原屈服於東胡的穢貊各族趁機脫離東胡勢力,北走於外,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原號鳧臾,後隨音轉,而為夫余。

    夫餘部經十幾年發展,逐漸強盛,遂並北面穢貊諸部,自立為君,其地從邊塞的正北一直到東北,於燕國和梁貊邊界相接。

    夫余所在之地,從邊塞直到北面千里,多是平坦多水之地,其西部多河川大澤,與東胡相隔,東面則有不鹹山為依托。以那河、栗末水而居。

    北遷之後,東胡和燕國時常征戰,對於夫余等部,因其丁口不眾,勢力弱小,都是不甚在意,雖有騷擾之舉,但生怕給了主要對手可趁之機,兩國對於夫余等穢貊諸部,都不曾大舉攻伐。

    這就給夫余的坐大創造了條件。

    幾十年的時間,夫余已經是南北六七百里,東西四五百里的一個大部。

    只是這裡天氣太寒,生存不易,夫余雖然兼併諸部,擴張甚快,地土廣闊,但丁口稀少,比之遼東,尚大有不如。總共不過七八萬口而已。

    其國內各部,因其融合日前,風俗不一。部分部族善於農耕,以豆為主,粟、麥之類則較為少見。一部分部族善於畜牧,多養牛、馬、豬、狗等牲畜。亦有部族善於狩獵。

    夫餘部族,善於畜牧、耕作,卻不善冶鑄,雖有銅器之用,多是從燕境換取,本身除了制陶之外,手工之類甚是落後。就連建築,也還較為原始,想燕地高宅宮室,築土台以為闕樓之事,在夫余可根本看不到。加上天氣大寒,故其民眾所建房屋,多采半地穴式,房屋建起,為圓角方形或長方形的樣子,其屋內多有火堂或灶,冬季燃火取暖。

    在燕國勢力東進之前,穢貊諸部所在地區,雖然為東胡所控制,但其原本屬於東夷部族,和殷商之族淵源不淺,故而其仍是採用殷歷,以正月祭天神,衣服尚白,以白色為貴。

    因其國內畜牧最重,故其官吏,皆稱為加,亦以六畜為名,其最高者,名為馬加、牛加、豬加、狗加。更有豕宰、馬欄之類,皆為官名。

    雖然其俗重畜牧,但並不於東胡盡同,夫余各部雖然亦有兄死弟妻其嫂的葷素,但頗重貞節,其律法雲,「男女淫,皆殺之,婦人妒,皆殺之。」對於妒,不但可殺,殺了之後,還要將其屍首放置在村落都邑難免的山上,直到腐爛,女方家裡要想埋葬,還必須用用牛馬來換才行。

    倒是其禮節方面,頗似華夏,揖讓升降都差不多。

    夫余與燕是敵非友,除了偶有商旅往來兩國,彼此不同聘問之禮,更別說受燕之賜封,故夫余君長懈帶素,亦自稱為王。

    燕國封閉關牆,禁止往來,夫余各部振動,消息傳到懈帶素這裡,懈帶素更不敢輕忽,當即召諸大加商議。

    夫余雖然稱王,其各部之間管控仍松,除了核心夫餘部落的十幾個部族之外,其餘各部族並未打散,仍是以原部族整體存在,只是各部族大加,多系原部族權貴大人中最先歸附恭順者擔任,其餘族中人,皆為其下戶而已。

    諸大加奉詔前來,自是來的快捷,各部前後,不差兩日,已經齊聚夫余城,入宮中參見大王。

    懈帶素今年,不過才三十八歲,正是春秋鼎盛之機,見諸大加到齊,當即令馬加懈復綠通報燕軍動靜。

    夫余城在高昌東北,從此到燕塞,足足有三百五十里,燕軍封閉邊塞,南邊的部族大都已經知道,這遠處的部族可就不甚了了,聞聽燕國閉塞,諸大加紛紛議論:「除非交戰,燕國之邊塞,從不禁人出入,如今又不曾聽得打仗,燕軍閉塞為何?」

    「這兩年商旅往來,遠多於前些年,燕軍關卡一向不曾嚴禁,此次閉塞當有大事!」

    「莫非燕軍要有大動不成?」

    「東胡都被滅了,燕軍還有什麼可大動的,難道還要出塞攻我的不成?」

    「燕軍從不將我等看在眼裡,要攻我部,早就攻了,何須現在!」

    「如非是對我不利,何必關閉邊塞,不令往來!」

    夫余的宮室,本就不大,如今又是大漢的天氣,門上厚厚的掛著皮毛為簾,將寒風隔絕在外。屋內的火堂,熊熊的的燒著大塊的木柴,幾十個身穿皮裘的漢子擠在屋裡,這些皮裘,處理的不是很乾淨,原本都腥臭氣不小,加之夫余各部之人,不喜洗浴,雖然都是各部的大加權貴,到了這冬季,一個月都不會洗一次,故而身上多有異味,平日裡不顯,可幾十人人擁在屋裡,一股股的腥臭之氣,隨著諸位大加的的爭執和舞動手臂,一股股的湧出來。

    懈帶素身為大王,雖然也不能免俗,但奉養比之各大加,可是好的多了,也更愛乾淨。這多人合在一起的味道,直讓懈帶素不斷地皺眉。加上諸大加爭爭吵吵,懈帶素更是不耐。

    懈帶素也是憑了自家的才幹,才從族中長輩那裡繼承來者君長之位,十幾年來,國土擴張了足足一倍有餘,對於形勢當然不會糊塗,對於燕軍的動向,他早已料定,必定會合夫余有關。

    過去燕國和東胡僵持不下,誰都顧不上收拾自己。可如今不一樣了,東胡已經成為燕國的囊中之物,自己的西面和南面,都已經是燕國之境。自己所居之地,尤其是這西、北之地,雖然寒冷,單是河川縱橫,土地肥沃。如此一塊沃土,燕國騰不出手來也就算了,如今滅了大敵,實力更強於往日數倍,怎麼肯放過自己所部。

    燕軍關閉邊塞,肯定是要對付夫余,這一點,懈帶素毫無疑問。

    懈帶素搞不清楚,是燕軍最後的目的:是要把夫余所部逐開,盡佔其地呢,還是要出兵劫掠一番,掠奪富裕的丁口庶民呢?

    燕軍目的不同,用兵之法亦有不同,而夫余的應對之策,更是不同。

    懈帶素至今未曾想明白的僅此而已,因此聽著諸大家在哪裡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懈帶素很是惱火,趁眾人語聲稍歇,懈帶素暴喝一聲:「夠了!這有什麼可爭的,燕軍閉塞,正要以兵圖我,此不當有疑也!」

    「召諸大加商議者,乃何以應之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