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衰神名醫

第三卷 第四章 抗癌一號(下) 文 / 忘情騎士

    第四章抗癌一號(下)

    新成立的癌症專科病房的患者得知可以自願報名參加第一批臨床實驗,居然全體報名,搶著要在合約上簽字。病多藥少,得到消息近期將只在癌症專科應用新藥,一時院內院外走門路請客送禮的不知多少,甚至有位患者神通廣大的從省裡走關係硬住進來已經人滿為患的病房。

    癌症專科的醫護首次嘗到甜頭,——社會地位迅速竄升,平時不常聯繫的朋友、鄰居沒事就往自己家裡跑,走大街上一旦愛人跟熟人介紹自己現在在總醫院癌症專科干,立即就會被旁邊的人群包圍,嘗試過出名的醫生護士現在上街都挺低調,被人圍住走不脫耽誤了上班可不是件好事,誰也不想因為常遲到遭到院長的「表揚」。癌症專科就像一個金字招牌,沒人想失去這種榮耀。

    「徐院長,報名的事有點問題。」李主任向他匯報。

    徐蔚早覺得該會有點麻煩,示意他說下去。

    「我們家的電話線每天晚上都得拔了,走後門的人太多呀,新住進來那個是走的省裡關係,浦市長親自打電話不收也得收的,咱科裡原來住著的病號全托人了,誰也不好意思不答應啊。」李主任雙眼佈滿血絲,一看就知道好幾天沒睡過好覺了。

    徐蔚驚訝的抬頭,「你把有可能出現的後果告訴他們了嗎?」

    「告訴了,可沒人在乎,全認定您的藥是最後的希望,別說四分之一劑量您就是給他支白開水都得搶掉腦袋。」李主任崇拜的眼神望著他說。

    「想不到,真沒想到。」徐蔚搖搖頭自言自語似的,一轉念忽然露出個壞笑,「那你就繼續負責報名吧。明天就開始,王院長負責給你配藥。」

    李主任臉色變幻不定,——繼續負責能有點權力,可這權力連省裡都開始有人伸手,自己不過是個小主任,哪路神仙也得罪不起呀。人一旦嘗試過權力的好處,即使再給他壓力,他也不想放棄。所以李主任還是沒提出要別人負責,咬咬牙決心要堅持到底。

    徐蔚想笑,當初媒體一曝光王院長他們誰不都睡不成覺?如果自己大包大攬,肯定現在滿眼通紅的就是自己,這種代價可不想付出,尤其是現在有了三人世界,徐蔚更不希望因為工作干擾了自己的生活。

    他自認不是個聖人,能得到好處的事自然要做,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這並不是淡泊名利,而是因為爭奪名利去放棄舒適的生活在他看來實在划不來。既然那麼多人想要出名、從中得利,那就把他們推向一線好了,反正真正的實權在自己手裡掌控,又不想藉著『抗癌一號『發昧心財,看他們一個個不斷抱怨可要失去自己所抱怨的權力恐怕比殺了他們還緊張!

    人有時就這麼奇怪,明明嘴上天天在抱怨,其實心裡最想的正是嘴上牢騷的,甚至還期望自己所抱怨牢騷的繁重工作什麼時候能再多一些、再上一個層次。

    人說女人常常口是心非,其實男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只不過所處的具體問題有些不同罷了。

    徐蔚現在不敢去癌症專科,在報名結束前是不能去的,那兒的患者和陪伴估計現在都快爭紅了眼,自己才不想去觸霉頭。既然閒下來,徐蔚開始構思一下癌症專科的制度,任憑王院長隨意送人的日子也該過去了,這些天估計他給主要的領導們確實需要的該送的也都送差不多了,以後他就是個好使喚的活藥庫!以後每支藥都要像毒麻藥那樣從處方到執行建立嚴格的手序,盡力做的鄭重其事點——

    其實送給誰、給誰用,徐蔚都不在乎,還不都是癌症病人?可話說回來,醫生也要吃飯,就像騎士我也要賺點稿費不是?

    另外,最重要的由於產量有限,隨便放出去只會給某些利慾熏心又有機會得到的人層層加碼,最終落到患者頭上的價格恐怕難以想像。

    自己這樣下去恐怕也會令人生疑,盤算下以後得時不時的在市裡多家藥店隨便買些中草藥回去,讓人猜測自己是從中藥裡提煉的好了。

    「王院,我給癌症專科想了套制度,想請你們幾個一起看看。」徐蔚打電話挨個通知下另外三位院長和李主任、護理部。

    會議並不很順利,三位院長面似和善其實對將失去的權力痛心無比,尤其是王院已經在冒汗,很直接的向徐蔚提出「自己的工作不容易,方方面面的壓力很大」、「醫院的發展離不開社會」之類,暗示徐蔚希望能給自己留點權力。

    直到徐蔚提出每月可以留出幾張病床給他支配,讓關係戶來癌症專科住院統一管理,王院長才擦擦額頭的汗露出個微笑,略作推辭就向與會者宣佈:「這幾張病床除了我和徐院長誰也不許動,那都是咱醫院幫關係戶解決困難的,再難也不許非法佔用!」

    另外兩位院長頓時會意這是衝自己來的,徐蔚是不用說肯定不和他搶,他只是說給自己這方聽的,從一開始就沒撈到好處的張、白兩位院長知道這一回合又沒能獲利。

    徐蔚並不擔心留給王院長的病床會空著被其他患者知道,——王院長要發愁的是單憑幾張床怎麼容納下越來越多的關係戶,而不可能有一天空著。

    當會議基本確定完藥品應用流程和利益的分配,就當大家以為要散會時,駱市長來了。

    「我來醫院看看,有幸能遇上你們的抗癌一號使用制度研究會議,我只是個聽眾,你們繼續。」

    市長來了,王院長只得把決定下來的制度重複一遍,當然留給自己幾張床的事不會匯報。

    「好好,有了健全的制度,相信也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療。對了,小徐,我聽說你在做臨床試驗,有了結果一定要通知我。」駱市長目前的頭等大事就是「抗癌一號」,抓好這個現成的政績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好的,下周複查結果一出來我立即向您匯報。」徐蔚對駱市長在自己「昏迷」時陪了一天一夜的事非常感動,甦醒的當天就打過電話道謝,現在的態度更是畢恭畢敬,——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對一個孤兒來說,這是足夠感動的了。

    「有誰想干涉癌症專科工作的,你可以告訴我。」駱市長臨走撂下這句話,他知道很快就會有人通過各種關係找到市裡、省裡,恐怕到時癌症專科會成為高幹病房,那對徐蔚的工作沒什麼好處,對自己的清廉形象更會打上折扣。試想一下癌症專科全是拿著領導批的條子住進來的患者,那自己這位主管市長會被人怎麼看?

    駱市長走了,會議隨之結束。回到辦公室,徐蔚思量該把瓷瓶帶回家保存,那樣會安全些。

    董芳打來電話,「中午回家嗎?還是我們給你送飯去?」

    電話裡聽到薛瑩搶著說:「回家吧,看看小芳送你的新車。」

    家這個字讓徐蔚感動不已,從小沒體會過家的滋味,以至於現在有了個朦朧的「家」,即使放棄一切他也願意。可「家」總要有女主人,這第一、第二夫人的位子卻並不好安排。徐蔚打算混下去,老道的話仍然不能讓他真正抉擇一個,那無論是薛瑩、董芳都是傷害,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將是加倍的難過。

    「好,那我回去。」徐蔚答應道。現在做了院長,倒不用像以前做外科主任那樣忙了,誰會讓院長每天操刀十幾個小時呢?徐蔚有時很想回去做幾台手術,有時想起「家」又慶幸不必做手術有時間陪著二女了。

    也該去理療癌症門診給他們訂下制度了。記得有人問為什麼把『理療『放在『癌症『前面,徐蔚回答『理療是中醫的一部分,在沒有足夠抗癌藥物的時候,傳統醫學會起到很大作用,就像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白血病什麼的現在中醫科不都可以治嗎?『

    理療不是簡單的烤電,那個已經被徐蔚心裡基本否定的近幾十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神燈,徐蔚覺得那既不屬於傳統中醫,也不屬於西醫,有人把它歸為中醫其實應該說是當代『中國醫生發明的『而已,好處是有的但不是人們想像和宣傳中的那樣。現在的中醫理療科被徐蔚改成只保存中藥、針灸、牽引、手法復位、按摩,至於以前的什麼『氦氖激光『之類通通被他請出去,——那些既不符合中醫傳統理論,又沒有大量真實可靠的西醫數據和準確到分子層的學術研究,就匆匆上馬獲取商業利益的東西,徐蔚很懷疑那樣的療效是否符合它的價格。

    中醫有很多精髓,但不是現代的循證醫學能理解、研究明白的,那根本是另外一條不同的路,當然兩者也有交叉點。所以徐蔚不在乎砍掉的項目是中醫還是西醫,留在理療科的醫生必須要掌握西醫診斷癌症的技術,同時要會運用中醫針灸、按摩、草藥解決未收進去住院的癌症患者。

    理療癌症門診。就診的患者已經排隊到院門口,其實大多數來就診的患者是沖『癌症『兩個字來的,「理療」嘛哪個醫院沒有?抱著僥倖的心理希望能成為幸運兒住進癌症專科的患者們,自早到晚根本不讓理療癌症門診的醫生休息,從沒見過如此黑壓壓一片患者的陣勢讓理療癌症的醫生們如臨大敵,喝口水都怕人群失控。

    「徐院長!」人群認出了這位年輕的院長一陣激動。

    徐蔚笑著揮揮手,「大家好,希望大家能自覺遵守秩序。想要來我院治療癌症的朋友,可以等到下周再來,完成第一批臨床試驗以後我估計抗癌一號的供應量應該可以成倍提高,現在可是沒那麼多藥了。」

    「沒藥我們就在這看中醫!」人群回應。

    徐蔚笑笑,「對,中醫也能延緩癌症的病情,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治療癌症的必將是中醫。」

    人群歡呼,對這個遙遠的預測人們卻感到振奮激動,也許是對西醫治療癌症已經失去了信心,從流傳的小道消息聽說眼前這位徐院長的藥其實就是中藥,這讓人們得到暗示:徐院長在研究擴大批量生產的辦法。

    心有希望的患者其實只是思想上有了寄托,病情就不會像從前沮喪中那樣快速,徐蔚明白這個道理才暗示性的說了那些。

    「徐院長。」看見人群中擠進來的徐蔚,醫生們放下手裡的活行注目禮。

    徐蔚擺擺手示意大家坐下,「理療癌症門診成立幾天了,諸位有什麼好的想法、意見可以交到華主任那兒給我,好的建議一經採納重獎!」

    「徐院長的話大家都記住了。不過還有很多問題想趁您來請教一下。」華主任禮貌的說。

    「對,院長什麼時候給我們把把關針灸,您的針灸可是美國人都佩服的!」

    「院長的按摩接骨那也沒的說,教教我們,給講堂課!」

    對於一個剛出校門不久就當上院長的年輕醫生,大家認定他只是技術型人才,對他的信任是建立在技術上而非管理上的。徐蔚在大家欽佩的眼神和鼓舞性的掌聲中感受到一片真摯之外,還感到一種關懷,——父母對孩子似的關懷,也就是說所有人並不期望自己能在醫院管理上有什麼政績,只要不出亂子大家就永遠支持他。

    「好,這個建議我採納了。」徐蔚暗笑:等老子第二把火放出來,你們就知道厲害了。

    「啊,那是我先說的,呵呵,給多少錢?」有人興奮的嚷嚷。

    「給你個頭,那叫建議嗎?頂多是個要求。財迷轉向。」有人用手捅了他一下。

    旁邊的叫號護士也樂,「鼠目寸光,就知道往錢眼裡鑽,跟網絡小說的vip似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