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七章 天才學員 文 / 血蝠

    第七章天才學員()

    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是蘇聯最好的空軍學院,也是蘇聯歷史最悠久的空軍學院,位於莫斯科以南40公里捨爾格夫區莫尼諾鎮,該學院是蘇聯培養各種航空兵專業指揮幹部的學校,也是研究空軍戰役學、空軍各兵種戰術學術等問題的科研中心。是蘇軍空軍的高等學府,空軍學院設訓練部、科研部、物質技術保障部、院委員會。學院轄2個基本系、25個教學研究室。學院的學制4年,每年招收學員約百人。空軍學院設有指揮專業、參謀專業和領航專業。該院教學以自學為主。除此外還特別強調通過各種作業、實際飛行和參加演習提高學員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報考空軍學院的軍官,首先必須經本單位團以上首長和幹部部門同意並推薦,再經選拔委員會審查並報上級首長批准,然後方能參加入學考試。入學條件是:具有良好的精神素質、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組織能力較強;平時軍事訓練成績優秀;身體健康;具有5年以上軍官工作經驗;受過高等專業教育;年齡在35歲以下。

    以上是林俊對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的瞭解。照理說自己的條件是無法進入學院的,但斯大林的決定就是最高通行證,導致學院最高首長直接來接人。而且單憑「蘇聯英雄」的金字招牌,就可以讓林俊的進修名正言順。

    汽車剛到莫尼諾鎮,林俊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綠蔭環繞,如詩如畫般的環境,如同室外桃園。

    同林俊輕鬆愉快的心情不同,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黨委會主席阿爾希波夫的心情就比較複雜了。

    對於坐在自己旁邊的年輕人,阿爾希波夫已經從鋪天蓋地的宣傳中瞭解的十分清楚。作為一名老資歷的空軍將領,是十分佩服8位飛行員的英勇行為的。但前幾天的一個電話,讓這位主席同志發愁了、、、、、

    打來電話的是伏羅西洛夫,告知八位「蘇聯英雄」中最年輕的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同志將到學院進修一段時間,而且這是斯大林同志的命令。在電話裡伏羅西洛夫特別強調,這個安德烈是斯大林同志看中的年輕人,學院方面一定要組織最有力的教師團體,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空軍指揮員,而前提是先將安德烈訓練成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在生活方面也要按照最高的標準照顧,這是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通過的決定。

    最高統帥的直接命令是絕對不能含糊對待的,這方面阿爾希波夫十分的清楚,而且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第二和第三號人物伏羅西洛夫與加裡寧同志,也對這個年輕人表示了極大的關注,更加說明了這位「蘇聯英雄「的重要!從內部傳來的消息說,加裡寧同志已經親自介入了他妻子的工作調動問題。阿爾希波夫現在的頭都大了,為了安排好這個安德烈,前幾天學院黨委會已經連續開了幾次會議。

    「確實有難度!不是每個會開飛機的都能成為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而且要把一個沒有軍隊資歷經驗的人培養成合格的空軍指揮員更是難上加難。但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命令只能不折不扣的完成。看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希望這個年輕人有這個潛力!」

    阿爾希波夫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不出林俊的預料,一到學院又是熱烈的歡迎儀式,都有些弄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來學習的還是來視察的。幸好這段時間已經習慣這種情況,倒也是游刃有餘。在一系列的過場之後,林俊終於來到了自己的宿舍。

    這宿舍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預料。原來預計能給自己一個單間就不錯了,沒想到學院安排的是在一幢小樓裡的整一個大型套間。三個臥室,還有單獨的餐廳與會客室,都是宮廷式的裝修擺設,其他的設備就更別說了。看小樓的式樣,這應該是沙俄時代的產物。

    這邊阿爾希波夫看到林俊的奇怪表情,還沒等林俊開口就說:「這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命令。」

    得,這下林俊連個發表意見的機會都沒,只能無條件的服從。

    阿爾希波夫還給了林俊一把車鑰匙,說是昨天內務部昨天剛送來一輛嚘斯—2型轎車,專門配備給蘇聯英雄使用的,而這也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命令。

    「『共產』主義集約化經濟就是好!」這是在林俊瞭解到只要出示「蘇聯英雄」的證件,在任何加油站都免費的規定後,心中的感慨。

    「阿爾希波夫同志,我想盡快開始學習,您看今天下午開始熟悉戰機可以嗎?」

    這個安德烈還真心急,連戰鬥理論都還沒學就要上機——這是阿爾希波夫的想法。但想歸想,說就不能這麼說了,反正個年輕人愛幹嘛就幹嘛吧。

    「好的,安德烈同志,下午就上機。」

    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擁有自己的機場,當下午林俊同阿爾希波夫一起來到機場時,看到了那些以前只有在教課書上才能看到的戰鬥機。

    老式的雙座p-5型和最新式的伊-15和伊-16(「伊」即俄文「n」,為殲擊機的意思)戰鬥機整齊的排列在機場兩側。

    「果然是蘇聯最好的空軍學院,連實驗階段的伊-15和伊-16都有。」林俊想。(雙翼的伊-15和單翼的伊-16是相伴而生的,因為蘇聯30年代認為戰鬥機不可能兼顧速度和機動性,水平機動性差的單翼機必須與雙翼機一起使用,單翼機先追上敵機,再由雙翼機與其格鬥,但在西班牙內戰和哈勒欣河對日作戰後,才發現這種戰術不符合實際而放棄。由於上述偏見,中央飛機設計局總設計師尼古拉波裡卡爾波夫在1933∼1934年同時研製了伊-15和伊-16,兩種飛機都採用史維佐夫仿美國「旋風」設計的m-25星形氣冷9缸775馬力發動機,安裝有四挺7.62毫米口徑機槍。飛機為木金混合構造,機身肥短,機頭粗平。伊-15為鷗形上翼,改進型伊-15比斯則是常規上翼。伊-15最大速度只有360千米/小時,但機動性突出,在1000米高度轉一個圈只要8秒鐘,1935年曾創造了14575米的世界升限紀錄。伊-16是世界上第一架懸臂下單翼、可收放起落架戰鬥機,1934年被公認是當時世界「最快的戰鬥機」,時速最大可達460千米/小時.然而,由於後機身太短,穩定性不好,它需要熟練飛行員操縱。)

    原本按照阿爾希波夫的意見,是讓林俊先上p-5熟悉戰鬥機的感覺,但林俊表示要先熟悉伊-16。

    「他喜歡伊-16就伊-16吧,安德盧普夫同志會讓這個年輕人知道戰鬥機不是運輸機,這個年輕人有的苦頭吃了。」阿爾希波夫同志有自己的算盤,安德盧普夫同志是學院裡最好的飛行教官,在教學方面是出了名的嚴謹。可我們的院主席同志忽略了一個問題:伊-16還在測驗階段,外界根本還不知道他的存在!這個安德烈怎麼就知道這最新式的飛機編號是伊-16?

    林俊簡明略要的向安德盧普夫詢問了伊-16的操縱要點,「安德盧普夫同志,我想駕機升空熟悉飛機,請批准,」

    35歲的安德盧普夫被林俊的要求嚇了一大跳,因為這批最新式的伊-16是一個多月前才分配到學院的。而且憑自己實際飛行經驗感覺,這個型號的穩定並不好,需要優秀飛行員才能熟練操作。而這個安德烈對於戰鬥機也實在菜鳥了一些。想歸想,但他可不想說出得罪這位「蘇聯英雄」的話:你是菜鳥,飛不了。

    「安德烈同志,伊-16很難操作,而且還沒有教練型號,我無法帶你升空感覺。」安德盧普夫換了一種委婉的說法。

    林俊聽出了這位教官的潛台詞,他也不好意思直接反駁他,「安德烈同志,我只是想熟悉一下伊-16的起降與平飛操縱感,再說我這個」蘇聯英雄」也是飛出來的,請您放心,我有把握,呵呵」

    話裡是軟中帶刺:我是蘇聯英雄,飛出來的!你阻止我試試!

    這下院主席和教官同志都沒意見了,只是再三叮囑要小心。

    換上飛行服的林俊發動了飛機,在全場人忐忑不安的眼神注視下升空了。一同起飛的還有一架伊-16,那是駕機伴飛的安德盧普夫。

    空中的林俊中規中矩的飛著,感覺著每做一個輕微動作後操縱桿與腳蹬穿來的每一絲感覺,仔細感受著飛機的特性。

    飛行帽裡的內置式耳機裡不時傳來地面指揮台阿爾希波夫的聲音,聽得出來這位黨主席是緊張得要命。

    二十分鐘後,林俊已經將這架飛機的性能摸的七七八八,不再滿足這樣中規中矩的飛行。當年在空軍裡他就是個常出格的主,這次也要讓下面的人嚇一跳了。

    再次轉彎回到機場上空時,林俊猛一推油門,一拉操縱桿,伊-16呈70度角急速向上爬升,衝上1000米高度後又猛蹬左腳蹬,連續做了10幾個快速橫滾,緊連一個高速180度轉彎,回到指揮塔位置後急速俯衝到150高度,再次大幅度拉起至2000米高度,搖搖機翼繞了個大彎回到機場,穩穩的的降落,整套機動動作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地面人員的反映是一開始的驚呼到最後的鴉雀無聲。為什麼驚呼?要是這位年輕而又冒失的「蘇聯英雄」出意外,很多人會倒霉的,而且剛才林俊做出的動作也太劇烈了。

    而下面所有人又都是懂門道的,在看全了林俊的動作後都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那是一套完整的戰鬥機擺脫後方敵機追擊,再反擊的動作。而且還附加了一個俯衝轟炸機標準的俯衝轟炸加脫離動作。

    一直努力跟在林俊身後的安德盧普夫下飛機後,對阿爾希波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真的是個運輸機飛行員嗎?」

    「他是個天才,看來你沒什麼可以教他的了。」阿爾希波夫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