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炸彈對刺刀4 文 / 血蝠

    第一百一十六章炸彈對刺刀4

    1937年9月27日下午4時,步兵第三十二師二團接防張鼓峰。接防後,蘇軍官兵們在修築野戰工事的同時,加強給該團的師屬工兵營開始在山峰上構築半永固守備工事。

    伊萬諾夫的工兵排並沒有隨同第五十九國境警備隊其它部隊一同撤離,現在需要他們將上午構建的雷場排除——以第一條戰壕為基準,排除80米範圍內的所有爆炸物,並協同步兵二團的工兵部隊,將新的雷場往前方推進一百米。

    新到的蘇軍部隊齊裝滿員、鬥志昂揚,而在他們身後波謝特至諾沃基耶夫斯科耶(現在的克臘斯基諾)和諾沃基耶夫斯科耶——汗西——格雷切的公路上,運輸後勤物資的車隊源源不斷。另一邊步兵第四十師只在沙草峰上留下一個加強營,其他部隊與第三十二師二團一部開始在張鼓峰和沙草峰一線,根據地形條件構築陣地。

    蘇軍的陣地不再是一戰時期的那種密密麻麻的塹壕,而是以多個築壘區域為基礎構築交叉火力覆蓋的防線——這是最新式的戰術構思所決定的,因為蘇軍的戰術已經不是那種老式的以塹壕為基礎的陣地戰,而是在有裝甲突擊力量為基礎條件下作戰。當然這還不能和後世的大規模機械化兵團立體推進相提並論,要是讓林俊的話來說就是:只能算個防守反擊。

    三公里多長的防線,如果以一個滿員師外加一個步兵團的兵力來一字排開防守,兵力當然是足夠的,甚至可以說密度極大,但還是現在的這種防守態勢更有效,也更有攻擊性。

    在兩峰之間靠近張鼓峰一側的一片樹林裡,埋伏有步兵四十師師屬裝甲營的三十九輛bt-5和t-26m1933坦克。在這些坦克地邊上。靜靜的停著9輛ba-6型重型裝甲汽車——這些裝甲突擊力量將是蘇軍的一隻強有力的鐵拳。

    為了徹底摧毀日軍的突擊力量(也就是讓日軍在幾天時間內無法組織像樣的進攻。),當天下午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機群再次出擊,共有30架轟炸機和18架戰鬥機在入夜前再次轟炸了洪儀裡地區的日軍目標。

    28日上午十時,林俊在步兵第32師師長別爾扎林上校地陪同下登上了張鼓峰。他是昨夜與安東諾夫和四十師師長巴扎羅夫師長一起飛抵烏蘇裡斯克的。當天視察了當地的空軍部隊後,今天天還沒亮就與趕到烏蘇裡斯克的別爾扎林上校,加上前往諾沃基耶夫斯科耶指揮部隊的巴扎羅夫上校一同前往前線。

    哈巴羅夫斯克的布柳赫爾元帥和航空兵司令員安東諾夫對林俊視察一線的決定無能為力,只能按著他的意思辦。

    「我又不會去拼刺刀,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會比和上萬名蘇軍戰士在一起更安全地?!再說我只是想去看看那些小日本到底長得怎麼樣。下午就回烏蘇裡斯克。」對於安東諾夫善意的勸阻,林俊是這麼回答的。

    他真的是想到一線看看那些被擊斃的日軍地樣子——以前只是在空軍「打過招呼」,都沒看清。如果呆在烏蘇裡斯克,那最多就是幫安東諾夫出出主意,而安東諾夫有非常高的指揮才能,沒自己在邊上指手畫腳可能幹的更出色。

    視察一線的林俊和平時有些不同,沒穿他地那身獨一無二的1937式高級軍服,而是向和自己身材差不多的機要參謀借了套制服。連軍裝上的少校軍銜都沒換。沒帶紅旗軍刀,勳章也都留在烏蘇裡斯克房間衣櫥裡的制服上,武裝帶上也就別了支托卡洛夫手槍——怎麼看也就是個普通的蘇聯少校軍官。

    當今天上午林俊這身行頭出現在兩名師長面前時,兩個上校都有點愣神。

    「我只是到陣地上去看看,要是讓對面的狙擊手瞄上了可不好。據說那些小日本打冷槍的本事一流。」林俊隨口說。

    別爾扎林和巴扎羅夫不會對林俊穿少校制服地舉動有什麼建設性的建議,當然,如果是其他人因為害怕敵人的冷槍而改穿低級軍官的制服,保不準有人會向上頭報告。但是這個安德烈是誰?!——他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就是他想穿件紅軍戰士(這個「戰士」是軍銜的概念)的制服也由著他。

    兩個師長這時才想到:安德烈同志要真地像平時那樣地行頭出現在陣地上,而前方的樹叢裡又隱藏有日軍觀察哨或狙擊手——換成自己是日本人,如果有這麼個顯眼地目標出現在自己步槍的有效射程內,就是有再大危險也要把這個目標消滅掉。

    林俊的隨從們更不會對首長的穿著有什麼看法,他們很清楚安德烈同志有多麼勇敢和重要。再說林俊曾和他們說過:「永遠不要在敵我情況複雜的地區向我敬禮,我可不想稀里糊塗的挨槍子。」

    當時的日軍還不是非常重視狙擊作戰,美軍在太平洋的小島上讓日軍的狙擊手打得心驚肉跳是因為:日軍在中國戰場上被中**隊的狙擊手打得哭爹含娘(當時國民黨的中央軍裡各主力部隊都有專門經過嚴格訓練的狙擊手分隊,裝備的是德國造的狙擊武器。連教官都是德國人。而八路軍和新四軍,還有那些老將眼裡的雜牌軍雖然沒有狙擊步槍,但有無數的神槍手,而且也提倡冷槍冷炮的打法,這讓日本鬼子吃盡了苦頭。還有就是狙擊手和神槍手絕不是同一個概念,所以日軍雖然一貫強調精確射擊,但它們真正的狙擊戰的老師是我們中國的狙擊手們。)

    張鼓峰、沙草峰一線都是灌木叢和樹林結合的地貌,根本就是狙擊作戰的天堂。林俊知道當時的日軍還不習慣這種特種戰法。但他瞭解過: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蘇軍的巡邏隊最遠也只到過兩處陣地前方一公里的位置,而一般只會前出500米巡邏。一戰時有個德國狙擊手在一公里的距離上打死過一名意大利將軍。而二戰中的德軍第一狙擊王牌馬蒂亞斯-海岑諾爾在和戰友打賭時擊斃了一名1300米外的敵軍哨兵。當然這些狙擊手用的都是專業的狙擊步槍,但林俊也不得不防有日軍的觀察哨摸到距離己方陣地一公里範圍內,也不能保證日本鬼子裡沒有張桃芳(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創造者,曾經擊斃800米距離外呈z字型跑動的美軍單兵目標,而他的武器是一桿普通的莫辛-納干m1944式步騎槍。)一樣的人物。

    不想自己成個顯眼的目標,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換身衣服——必須換衣服,要還是原來的那身,就是把所有的勳章摘了也不行,因為現在自己的所有軍服都是獨一無二的1937式高級軍官制服,放在任何地方都是最顯眼的目標。

    張鼓峰比自己想像中的要高些,雖然上面已經在前段時間雙方的交火中被炮彈炸得坑坑窪窪,但還是長有很多的松樹和少量的白樺,而不是一般感覺中光禿禿的山頂陣地。

    林俊看到很多士兵在山坡靠蘇聯的一側和陣地後半部挖掘防炮洞,「別爾扎林同志,這次我們不可能一路直殺過去,這防備炮擊的工事可要加緊完工,要不在山頂上挨小日本的炮彈就不值了。」

    日軍的大口徑野戰炮架在洪儀裡就能打到兩處高地,蘇軍又不能真的來個大縱深推進,只能做好挨日軍冷炮襲擊的準備。當然,蘇軍控制了制高點,要是日軍敢炮擊,這邊的蘇軍炮兵也不是吃素的,再說蘇軍的火炮射程普遍要比日軍的遠。

    「安德烈同志,這兩天我們還不用擔心炮擊,航空兵的同志已經把日軍在洪儀裡的炮兵陣地徹底摧毀,估計沒個兩三天它們無法組織構築新的炮兵陣地。」

    在陣地上巡查了一圈後,團裡的軍官帶了一個身穿工兵服裝的人來。

    「首長同志,這位就是第五十九國境警備隊工兵排長伊萬諾夫同志。」來人介紹。

    伊萬諾夫連忙向面前的軍官們敬禮。

    「我聽說過你,是你的地雷擋住了日軍的夜襲,還參加了白刃戰,砍了幾個小日本?」林俊說話已有了些首長的味道。

    眼前的這群軍官裡這個說話的少校軍銜最多是排中間,但伊萬諾夫也是老兵油子,一眼就看出這個少校才是這群人的頭,而且這個比自己年級都要小的少校看著很眼熟,但就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是的,少校同志。就砍了一個,其它的都被弟兄們瓜分了!」伊萬諾夫大聲回答。

    「不管砍了幾個,敢參加白刃戰的同志都是好樣的!」林俊拍了拍伊萬諾夫的肩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