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五章 伊萬的攻城錘 文 / 血蝠

    第二百三十五章伊萬的攻城錘

    由於芬蘭拒不同意蘇聯提出的領土置換計劃,1939年11月29日,在列寧格勒指揮部的德邊科和林俊接到了克里姆林宮「進攻」的命令。就在當天,北方上千公里的邊界上,難以計數的小分隊進入芬蘭的密林,而瓦西裡就是其中的一員(不要奇怪為什麼會有部隊先於總攻就行動,真實的戰爭就是這樣。)。

    而在關乎戰爭全局的卡累利阿地峽,整整50萬一線部隊在邊界蘇聯一側整裝待發,在他們後面是相同數量的預備隊和後勤機構。

    30日上午8時30分,在黎明時刻德邊科下達了全線進攻的命令,一時間幾千門重炮發出排山倒海的怒吼,將以百噸計的熾熱鋼鐵拋向芬蘭人引以為傲的曼納林防線。

    在地峽的西側,第七集團軍機械化步兵第123師一越過謝斯特拉河,就遭到了芬軍在泰裡約基和奧庫拉卡附近堅固工事的阻擋,守軍火力異常強大。

    長時間的炮擊已經將芬蘭人構築的鐵絲網和雷場炸了個稀巴爛,但儘管如此,那些芬蘭人超強堅固的工事大部還在,在覆蓋式的炮擊中並沒有受多大損傷,123師面對的將是一場艱苦的攻堅戰。

    「坦克!我們需要坦克!」

    突擊營營長朱列夫對著話筒大吼,他的部隊被七個連成一線的大型地堡群擋住去路,芬蘭人不斷用機槍和藏在堡壘裡的大炮對自己這邊猛烈射擊,而步兵手中的rpg-7面對緩坡上的地堡無能為力。

    朱列夫不會腦袋發熱讓隱蔽在土堆和彈坑裡的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去強攻地堡,附近就有自己人的坦克編隊,連忙呼叫支援。

    「朱列夫,一個重型坦克排就在你們後面,3分鐘內就到。讓你的步兵給坦克騰出地方!」

    聽筒裡傳來團長比他還大地嗓門:這邊是芬蘭人第一道防線中工事最堅固的區域之一,師部早已給突擊營配備了足夠的支援火力。原來是要讓kv-1重型坦克打頭陣,但因為起伏的地形和大量大型彈坑的影響,那些強悍的步兵竟然跑到了坦克的前面,把四十三噸半重、最高越野時速才十二公里的笨傢伙遠遠地甩在身後!

    還沒等團長呵斥自己地「過快行為」,朱列夫已經聽到了kv-1獨有的轟鳴聲,「我們的坦克到了!」

    說完扔下話筒,壓低腦袋看著四個大傢伙碾壓過髒兮兮的雪地往自己這邊開過來。

    一看苗頭不對。朱列夫扯起嗓子大喊:「快給坦克讓開道,把腦袋藏好!它們要開炮了!」

    四輛坦克在越過一道小坎後已經能夠看到五六百米外的芬蘭地堡,直射距離正好,坦克都停了下來,再往前衝就要壓到自己的步兵了。坦克兵門打算仗著自己的重甲利炮精確射擊逐個點名。

    還沒等坦克排長的座車發話,芬蘭人地炮兵已經先打起招呼,一發中口徑炮彈準確的命中指揮坦克,彈片到處亂飛。這讓朱列夫一陣擔心。

    就在kv-1被擊中的同一刻,另三輛坦克發動炮擊,其中兩發準確的命中最大的那個地堡,一發打偏了幾米,泥土和雪塊飛濺起十多米高。

    那輛指揮坦克在挨了一發芬蘭人直射地77毫米榴彈後好像沒什麼事。兩秒鐘後就開火,而且在發現前方通道無阻後掛上檔,怒吼著往前衝。

    四輛kv-1對7個地堡構成的工事、雙方十幾門大炮對轟,這讓步兵門嘗到了突擊過快的惡果:那些芬蘭人的榴彈炮對kv-1基本就沒威脅。榴彈炮也不適合直瞄射擊,十發裡難得命中一發,但是讓隱蔽在彈坑裡地步兵叫苦連天。

    叫苦的不僅僅是突擊營的人,地堡裡的芬蘭人也一樣:他們發現自己手中的改進型1887式野戰炮根本對付不了蘇聯人怪物一樣的坦克,而那兩門德國產37毫米反坦克炮更是廢物!

    「準備火箭筒和炸藥,跟在坦克後面!」朱列夫大聲的下達命令,雖然沒幾個人在槍聲炮聲充斥的環境裡聽得到自己地喊話。

    還好,以前的步坦協同訓練沒白費。已經有戰士們從隱蔽的地方鑽出來,跟在四輛坦克後面前進。

    「還好」的不僅僅是朱列夫,坦克排長魯德維奇也在心裡喊「還好」!他也有自己的煩惱:自己的「紅色巡洋艦號」雖然不懼芬蘭人的炮擊,但也發現自己76.2毫米坦克炮對付不了就前面的碉堡!已經向中間最大地那個發射了七發炮彈,兩發穿甲彈和五發高爆彈全部命中,但芬蘭人還在射擊!

    「什麼鐵烏龜?!比老子地坦克還結實!」

    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掩護步兵衝上去,讓步兵去對付那些地堡裡地芬蘭人。

    前期的覆蓋炮火和坦克的炮擊並不是沒有效果,原本守衛這個碉堡群的是一個營兵力的芬軍。但經過覆蓋炮擊過後外圍露天和半永備工事基本已被摧毀。在地保內的芬軍也被四散亂射的彈片部分殺傷,在坦克機槍和炮火的壓制下又無法出來。更不用說芬蘭士兵的意志還接受著不斷命中的炮彈帶來的震撼。

    如果突擊營一開始就面對毫髮無損的芬蘭工事,估計這會整個營已經報銷了大半。

    接近兩米厚的鋼筋混泥土壁壘擋住了kv-1的炮彈,但擋不住kv-1前進的履帶,芬蘭人看著這些鋼鐵怪物直衝過來。

    魯德維奇的坦克第一個衝到了距離中心碉堡50米的距離上,裝填手把一發高速穿甲彈塞進了彈膛,炮長直接對準了中心堡壘的大炮發射口,通過炮瞄鏡他甚至能看到裡面正在裝彈的芬蘭人。

    「去死吧!」一聲悶吼握合射擊閘,坦克猛的一震,只見地堡口一片白煙,那是高速穿甲彈在內徑上擊碎混凝土的效果:一發初速接近1000米每秒的穿甲彈射進地堡造成的破壞不比高爆彈差,還不會提前「爆炸」!

    沒工夫去想像地堡裡的情形,調轉炮口對準右邊的地堡也來了個坦克拼刺刀,兩發過後重新掛檔衝上台地,後面的就交給步兵了。

    一旦讓步兵摸近地堡,芬蘭人的抵抗就到頭了,膽大的火箭筒手甚至在30米的距離上準確的將火箭彈射進了芬蘭人的長條形機槍射擊縫,而裡面的芬蘭機槍手正被己方的機槍打得抬不起頭!

    還有一些攜帶炸藥的士兵靠近堡壘的後方,用炸藥和手榴彈把裡面的芬蘭人送上了西天。

    10分鐘後突擊營算是完全的拿下了這塊台地,但朱列夫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冒進指揮,576個同志拿下陣地後只有326個還有戰鬥力,這裡面的還包括輕傷員。重傷35個,其他的都犧牲在了芬蘭人的炮火下。

    這完全就是蠻幹一樣的強攻,除了一開始的「意外」,芬蘭人超級堅固的堡壘也是原因,一般的碉堡根本擋不住76.2毫米坦克炮的炮擊。

    在魯德維奇和朱列夫強攻芬蘭人堡壘時,左側兩公里外泰裡約基也爆發了一場堡壘攻堅戰。

    泰裡約基堡壘就是以當地小鎮的名字命名,說它是堡壘還有些名不副實,因為它更像一個小型要塞,堅固程度不是魯德維奇攻下的那幾個小傢伙能比的,因為這裡是整個泰裡約基保障地帶的中心支撐點!

    在前期的航空偵查中紅軍指揮部已經發現了泰裡約基堡壘,從照片上就能知道這個堡壘和邊上的輔助工事不是坦克炮能夠解決的。為了對付這個「曼納林防線」靠近芬蘭灣沿岸最堅固的堡壘,指揮部給123師特別增派了一個營的特別重炮部隊,而臨時指揮官是重炮專家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瓦連佐夫中校。

    先頭部隊抵達要塞前方一點五公里處就受阻,位於十幾米高巖壁上的堡壘完全控制了正面區域,強攻只會徒勞的增加傷亡,根據估計連那些152毫米的壓制用榴彈炮也對它們沒轍。

    瓦連佐夫一直就和自己的幾門大傢伙努力跟在一線部隊後面:它們沒有參加壓制炮擊,專門就是為這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點狀目標準備的。

    在觀察了泰裡約基堡壘的情況後,瓦連佐夫下達了命令:「拖兩門br-17上來!」

    兩輛「伏羅希諾夫戰士」牽引車轟隆隆的拖著兩門210毫米加農炮出現在他身後,兩個炮組的人立刻開始在凍得硬實的土地上開挖地基,硬是在10分鐘內做好了炮擊準備。

    前方的坦克正在努力炮轟堡壘,完全吸引住了芬蘭人的注意力,堡壘裡的人沒有發覺兩公里外的樹林裡、四個強壯如牛的紅軍士兵抬著一個夾著一發133公斤重混凝土破壞彈的夾彈器,喊著號子把炮彈送上了輸彈槽。

    考察研究過薩瓦斯托波爾要塞的瓦連佐夫知道,對付泰裡約基堡壘這樣「露臉」的要塞,加農炮比臼炮管用,更不用說是不到兩公里的距離——近乎於直射的炮彈不比高彈道落彈穿透力差勁。

    一聲令下,兩門br-17發出驚天動地的吼叫,三秒鐘後,泰裡約基堡壘發生劇烈爆炸,它兩米多厚的混凝土外牆被炸出兩個一人多高的大窟窿,徹底的沒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