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八章 旗艦出擊 文 / 血蝠

    第二百三十八章旗艦出擊

    科伊維斯托島,卡累利阿地峽西側咽喉,芬軍在島上面向芬蘭灣一側構築了大小三處要塞,還在樹林裡構築有新的岸防炮陣地。

    由於芬蘭人在島上新的重炮陣地具有靈活的射角,進攻地峽西側得紅軍進至庫奧萊馬耶爾維一帶後就會受到科伊維斯托島上炮群的威脅,這次「十月革命」號和「馬拉」的任務就是摧毀科伊維斯托島的芬軍要塞與炮兵陣地,消除進攻地峽部隊側翼的威脅,並為紅軍今後佔領該島創造有利條件(科伊維斯托島距離卡累利阿地峽不到1.5公里)。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伊薩科夫走出了旗艦「十月革命」號的裝甲艦橋,站在司令塔外的廊道上:艦隊正以14節的航速駛向預定陣位,完全不懼波羅地海凜冽的海風和夾雜在海面上的浮冰。芬蘭灣最多還有二十幾天適合艦隊行動,隨著氣溫的下降冰情將越來越嚴重,到12月下旬會連破冰艦首的戰列艦也將無法出動。

    作為紅旗波羅地海艦隊指揮員,伊薩科夫瞭解這次克里姆林宮對芬蘭的作戰計劃,他的艦隊有這20天時間應該就夠了。半個月前自己已經派出艦隊所有具有掃雷功能的艦艇,在芬蘭人的眼皮子底下為艦隊掃清了障礙,戰列艦是國內戰爭後第一次執行戰鬥任務,一想到這讓他平靜的心不由興奮起來。

    「馬拉」號就在「十月革命」號艦尾零點五海里外,五艘驅逐艦分成兩隊在戰列艦編隊前後護航。對於腳下的「十月革命」號,伊薩科夫對後面的」馬拉「號感情更深,兩年前自己還是紅旗波羅地海艦隊參謀長時就是乘坐」馬拉「號去的英國參加英王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閱艦式。因為「十月革命」號具有新設計的裝甲指揮塔,而且觀瞄系統相對更加先進,這才在去年成為波羅地海艦隊新的旗艦。

    說到先進,伊薩科夫地思緒不由的飄到了遙遠的巴倫支海。兩艘蘇聯級服役的事他已經知道,而現在編隊裡兩艘戰列艦的艦長都是去年的副艦長,艦長同志們一年前就已經前往北方熟悉、指揮新艦。

    同蘇聯級相比,腳下的戰列艦已經落伍了,但中央沒打算現在就用上新式戰列艦,衝鋒陷陣還得靠這些老艦。「老艦,呵呵。」他突然想到了現在在黑海艦隊的「伏龍芝」號,那艘被大火燒地損失慘重的老艦十多年來都在敲敲打打。幾次服役又進船廠,現在反而成了「巴黎公社」級(就是「塞瓦斯托波爾」號,只不過都改了名字。)裡最現代化的一艘。新的動力系統和先進的指揮體系,就是炮塔少了一座,只留下9門主炮,代價付出所得到的是航速大大提高,成了黑海艦隊航母的「貼身保鏢」,但這樣也讓它無法和「巴黎公社」號進行舒服的編隊。

    「司令員同志。還有十分鐘我們就將進入炮擊陣位。」

    「十月革命」號艦長莫斯卡連科上校走出司令塔,向伊薩科夫報告。

    海面上能見度非常好,兩艘戰列艦一個漂亮地轉彎,如同參加海戰一樣佔據標準的t字頭有利位置,這樣就能發揮全部四個炮塔的火力。由於是對岸炮擊。艦隊採取了公制距離計算法,距離科伊維斯托島22公里時將航速保持在4節。

    「距離兩萬兩千米,炮擊計算完成,各炮塔準備完畢!」

    揚聲器內傳來坐鎮頂部炮擊觀察所的炮長的呼叫聲。

    「開始吧。」伊薩科夫向艦長莫斯卡連科下達了命令。

    「我是艦長莫斯卡連科。全艦齊射!」

    12門主炮齊射地氣勢如同天翻地覆一般,高揚的炮口噴吐出熾熱的火球,巨大的炮口風暴橫掃一切,瞬間產生地後坐力甚至將兩萬六千多噸的艦體都後推了半米!

    炮彈高速飛行產生的聲響如同高速駛過的列車發出的轟鳴,只不過更響更恐怖,炮擊發射產生的巨響夾雜著音爆讓整個艦隊的人都熱血沸騰,腎上腺素極急劇分泌。

    伊薩科夫通過安裝在指揮塔的高倍雙筒望遠鏡仔細地觀察22公里外的芬蘭要塞,幾十秒後看到成片的煙塵和巨大的煙團升起。

    24發重達470.9公斤的m-11型穿甲彈準確命中目標區。劇烈爆炸後在堡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四周的地面上留下巨大的彈坑。

    艦橋頂部炮長發出地一個個指令都同步傳到司令塔,現在一切都已經交給炮長,伊薩科夫和莫斯卡連科不再干預炮長地指揮。

    再次裝彈完畢的主炮再次揚起炮口,司令台內能清楚地聽到炮管揚起同炮塔微微旋轉時發出的聲響,這一切都意味著下一輪炮擊即將開始。

    又是一陣震撼人心的巨響,隔著厚厚的裝甲在司令塔裡聽起來顯得有些沉悶,巨大的後坐力讓所有人都清楚的感覺到戰艦的顫抖,炮彈呼嘯著飛向要塞。

    「發現芬蘭人岸防炮陣地。一號要塞右側八百米。正在向我們炮擊!」

    通過望遠鏡能遙遙的看到島上樹林內升起的煙霧,那是炮群齊射的痕跡。

    「艦隊加速至14節。全體人員準備接受撞擊!」

    伊薩科夫作為艦隊司令,大聲的下達了指令,要所有人做好挨炮彈的準備(撞擊不是去撞什麼東西)。

    一排巨大的水柱出現在右舷半海里外,艦橋內的人能清楚的看到是五個彈著點,「是芬蘭人的254毫米要塞炮。」

    「調轉炮口,摧毀芬蘭要塞炮陣地!」伊薩科夫再次下達命令,顯然芬蘭人不是計算有誤就是像資料裡說的一樣岸炮射程不足。

    兩艘戰列艦有聯動炮擊指揮裝置,「馬拉」號能按照旗艦給出的參數進行聯同炮擊。芬蘭人顯然將岸炮陣地隱蔽在樹林裡,炮長讓所有主炮換上了爆破彈,40秒後24門艦炮再次發出驚天動地的轟鳴。

    幾十秒後伊薩科夫看到的不再是煙塵,而是巨大的紅黑色火團,甚至能看到被炮彈炸得高高飛起的樹幹和碎石。

    兩輪炮擊過後,從頂部測距儀得到的景像是芬蘭岸炮陣地已經被摧毀,那五門254毫米岸炮在射出第一輪炮彈後成了啞巴。

    「司令員同志,我建議艦隊採取近距離炮擊。」

    聽到艦長的建議,伊薩科夫指示簡單的思考了一下就表示同意:近距離炮擊的準確度高得多,還能發揮副炮的火力,而且隨著芬蘭岸防炮的啞火,芬蘭人已經沒有什麼大炮能給戰列艦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兩艘戰列艦共有30門50倍徑的120毫米副炮(「十月革命」號16門,「馬拉」號14門。),射速達到每分鐘8發,最大射程有14500米。120毫米副炮發射的m-07和m-11榴彈重量有20.5公斤,雖然裝藥量不同,前者2.6千克,後者為3.7千克,對於一般目標還是有相當大的破壞力。

    305毫米主炮的射速有限,最大射速也就是每分鐘1.7發,一旦將戰列艦行駛至副炮射程內,兩艦一側的15門120副炮能利用主炮發射的間隙以極高的速度摧毀芬蘭人的一般工事(輪廓式副炮的炮位正好位於主炮塔的正下方,因此主炮做側舷齊射時,巨大的炮口煙團和猛烈的後坐使副炮根本無法瞄準射擊。)。

    艦隊在「十月革命」號的指揮下調轉航向,開始以14節航速向科伊維斯托島接近。那些威力巨大的主炮也沒閒著,以每分鐘一發的速度逐個對芬蘭人的堡壘進行炮擊。艦隊在14000米位置將航速重新控制在4節,所有驅逐艦同戰列艦副炮整整對島上目標進行了15分鐘的炮擊。

    下午2點,艦隊撤出科伊維斯托島近海,再次往北要趕在天黑前炮擊蒂馬休島上的芬蘭堡壘,徹底消除地峽西側的威脅。

    「司令員同志,海軍司令部的命令。」艦隊通訊官交給伊薩科夫一份剛收到的電報。

    「摧毀原定炮擊目標後,立刻派出兩艘驅逐艦協同「馬拉」號前往拉萬島支援登陸作戰,「十月革命」號同其它艦隻封鎖維堡灣出口,防止灣內芬蘭海軍艦艇逃跑,並摧毀烏拉斯附近芬軍沿岸工事。」

    這份命令同原有計劃沒大的出入,艦隊立刻兵分兩路各自行動,伊薩剋夫甚至有些可惜,因為芬蘭海軍同自己的艦隊相比不值一提,他們最強大的兩艘裝甲艦都不在維堡附近,就是在也絕不敢同「十月革命」號對陣,估計爆發一場真正海戰的可能性為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