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維埃的長弓 文 / 血蝠

    第二百六十九章蘇維埃的長弓

    7月20日上午,和平時一樣林俊起了個大早,武金斯卡婭這會就已經去醫院了。同幾個參謀隨意的吃了點早餐後就到書房打了個電話。

    今天自己會很忙,日程安排的滿滿當當,而古謝夫這會也在打電話:詢問機場的準備情況。

    林俊的電話是打給位於莫斯科郊區的一處秘密研究所,研究所的負責人在一分鐘的談話裡只回答了三次「是,元帥同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林俊掛上電話:這個研究所是在自己的直接干預下建立起來的,直屬於軍事委員會管轄。由於是自己一手策劃的秘密部門,自己也理所當然成了這家研究所的直接領導人,而在整個蘇聯高層知道這個研究所存在的領導人不超過10個。

    那是個什麼研究所需要如此保密?因為它的研究項目是全新的藥品——抗生素,目前研究的重點是青黴素。經過這兩年的研究,研究所已經試製成功能夠在人體使用的產品,但還沒有攻克大批量生產的技術問題,產量一直不高,專家們正在努力尋求突破口。

    數量不多更顯它的珍貴,因為實際使用表明這種全新的藥物對抗感染治療有著神奇的療效,很多基本被原有治療方式判了死刑的傷員,在使用了青黴素後竟然恢復了!

    林俊這次打電話是要研究所加班加點,三個月內在計劃外多準備500份單次注射劑量的青黴素。

    自己的老朋友白求恩大夫還是犧牲在了他熱愛的戰鬥崗位上——他和他的手術刀戰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林俊是昨天才得知白求恩犧牲的詳細情形:如果當時能有一針青黴素,這位偉大地國際主義戰士也許就不會倒下。

    500份藥劑雖然不多,但這也已經是目前蘇聯能夠多生產的極限。在幾個大城市的軍區醫院,那些簽署了嚴格保密協議的高級軍醫每天都在等待這種神奇的藥物,需要他的病員是在太多了,現在根本做不到足夠的產量。

    三個月後林俊會派飛機將這些特效藥和大批其它藥品、理療器械秘密用專機送往延安——這點是他昨天晚上睡覺前想到的。武金斯卡婭無法想像八路軍在抗日前線地艱苦程度。醫院裡甚至連基本的消毒藥品也沒有。這讓林俊感到有些羞愧,自己無法做的更多,但這點權利自己還是有的,只需要所有的藥品不帶標識就成,這很容易做到,而中央也不會為這個來找自己的麻煩。

    不通知中央自己都能做到,現在整個空軍完全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空軍主帥同志在事實上不過是自己這個下屬的代言人。但林俊還是打算將這個計劃報告克里姆林宮,斯大林不會發對。

    八路軍地軍醫們得到的青黴素將是沒有任何標識的瓶子,而使用方法是自己親手用漢字書寫的一個有「絕密」字樣的信封。將由自己地特使轉交,保證這500個藥瓶的保密性——醫生們不需要知道它是什麼,只需要知道它是治療嚴重感染的特效藥。

    500份,也許就能挽救500名勇敢的戰士地生命,延安的醫生們會明白它們的珍貴。

    延安在蘇聯遠程航空兵的活動半徑內,林俊也想利用這點像三年前支援南京那樣支援延安。用運輸機運去設備和武器彈藥。但他還要考慮的更多,有時候這是非常無奈的。如果不考慮方方面面,很可能好心辦壞事,再次讓德日在蘇聯戰略上聯合起來,那樣無論對中國還是蘇聯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打完電話的林俊同隨員們一同離開了莫斯科的家。衛隊已經在樓下整裝待發。車隊直駛中央機場,兩架嶄新地裡-2運輸機就等待在機場跑道上,等著他們的還有飛機設計師、林俊的老朋友波裡卡爾波夫。

    林俊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允許他乘坐運輸機,但醫生要求飛行高度不能超過4000米。為此起飛後向東飛行的裡-2飛行高度一直保持在3500米。

    「美國人的技術還真不錯,舒適第一,呵呵。」林俊和設計師打趣。

    「不得不承認美國人在航空技術上還是非常先進的。我們已經獲得了它的製造技術和生產許可證,可以大批量地生產,用在民用客運和軍事運輸上。」作為蘇聯老資格地飛機設計師,波裡卡爾波夫一點也沒有貶低他人的意思,這也是他能堪稱「世界著名地飛機設計師」的原因之一。

    裡-2其實就是美國道格拉斯dc-3客機的仿製型號,是種性能目前稱得上算先進、各項技術中規中距的高性能客機。這對於地域廣大。很多偏遠地區沒有陸上通道的蘇聯有很大價值,滿足了近兩年來有長足發展的蘇聯民航的需求。

    一個小時多點,一個龐大的機場出現在林俊等人的視野裡,透過舷窗林俊能夠看到停機坪上有幾架老式的特波-3重型轟炸機,還有一架只在圖紙上看到過的新式四發重型轟炸機,那應該就是今天自己要視察的彼-8.

    機場上有多個巨大的機庫式建築,邊上還有許多輔助建築,這一切都說明這是個重要的航空基地。事實也是如此。這裡就是蘇維埃最重要的轟炸機試驗基地。

    別特裡亞柯夫和基地人員已在跑道邊等候。林俊一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歡迎。

    「您好,元帥同志。」

    「辛苦了。別特裡亞柯夫同志。」

    眼前這位頭髮已經有些斑白的飛機設計師目前可以說是蘇維埃重型轟炸機設計第一人,歷史上斯大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大飛機,找圖波列夫吧。」

    現在別特裡亞柯夫名以上雖然隸屬於圖波列夫的設計局,但他有獨立的設計集團,如果歷史上他不是死於1942年的一次意外,將來斯大林也許會說:「要大飛機,找別特裡亞柯夫吧。」

    別特裡亞柯夫才是現在蘇聯大型飛機設計第一人。

    「安德烈,我們是先到辦公室坐會,還是?」

    「資料和圖紙上看的夠多了,你知道我喜歡什麼。」

    做為林俊還是個少校時就成為好友的老朋友,波裡卡爾波夫大概是全蘇唯一一個能稱呼林俊為安德烈的人,其他人就是地位再高也得恭恭敬敬的稱呼一聲元帥同志。

    圖紙上看的再多也沒有看到真實飛機的感受,更不用說進入它的內部。

    這是一架外形簡潔修長的四發重型轟炸機,外形非常具有現代感(對於40年代而言)。如果和它比,英國人還在試制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簡直就像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蚱蜢,更不用說和邊上的那兩架特波-3比。

    林俊的介入讓蘇聯的轟炸機也提早的進入了強火力時代,這架試制型彼-8同量產型已一模一樣,渾身上下自衛火力一流,像個武裝到牙齒的大刺蝟。

    「元帥同志,初步設計時我們原打算在彼-8上採用試驗階段的整體密封艙機構,自衛火力系統也想採用遙控操縱。但因為遙控武器系統還有幾項關鍵技術不成熟,最後還是決定使用相對成熟的現有技術。」

    林俊繞著飛機看,邊上的別特裡亞柯夫介紹著。

    「你們的決定很好,等技術不是辦法,有時候我們就要適時的使用現有的成熟技術,最快的得到需要的裝備。」

    廢話,世界上第一種將那兩種技術真正成功的用到飛機上還是美國人幾年後的b-29,強行上馬不是辦法。

    「如果將來技術成熟了,能改嗎?」

    「可以,元帥同志。會是一個大改動,那樣能大大的提高飛機的性能,減小了飛行阻力,還能減少部分死重。」

    其實眼前的這架彼-8已經非常不錯了,不是「那種問題不斷的彼-8」,先進的雙排十四缸星型氣冷發動機,能發出單台1530馬力的強勁起飛功率,還不怎麼費油。

    有了強勁而可靠的動力保證和良好的氣動外形,在全套自衛武器齊備的情況下它的最大載彈量達到5300公斤,如果只攜帶1500公斤炸彈,航程能突破5000公里!

    蘇維埃的長弓,威力大射程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