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球戰略 文 / 血蝠

    第二百七十六章全球戰略

    這裡就是「鮑羅金諾」工程的核心,集中了全蘇所有核物理專家,根據白圖柯的介紹,這裡在某些部門有博士和教授頭銜的人比一般技術人員還要多!

    原子城最不值錢的是什麼?——專家!

    兩側的山坡上樹立著高高的高壓線塔,大部分都通向一幢外形如同巨型機庫的建築物。

    「那裡是不是分離機機房?」林俊問邊上的白圖柯。

    現在所有人正在核心區的一幢辦公樓的會議室裡,這樁辦公樓裡解決的是最核心的秘密,保密級別與外邊的那些辦公樓不同。剛才白圖柯和庫爾恰托夫向林俊詳細介紹了核心區的情況,而林俊的這句問話是出於自己的常識。

    「是的,元帥同志,那是我們的分離機廠房。邊上正在施工的地方很快就會建立第二個分離機廠房。」白圖柯已經不奇怪林俊會問出那樣的問題,在安德烈身上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分離鈾235需要強大的電力供應,基地外圍的那處大型大電廠完全就是為基地提供電力,也是總的變電站。」

    分離鈾235需要總量接近天文數字的電力供應,單單靠一個大型發電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十幾路高壓輸電線從各地通向發電廠,但不是輸出發電廠的電,而是從新西伯利亞的電網輸入——出和進換了個方向。

    這也是出於保密需要,可以想像為了這個工程的保密,蘇維埃調動了多少力量——連電力部門也歸入內務部統一協調的單位。

    接著就是參觀廠房和實驗室,所有人換下行頭,換上防輻射防護服——其實在各車間和實驗室一般情況下用不著防輻射服,但基地為了保險還是要求林俊一行人換上。

    很多設備和工作都是林俊陌生的,如果沒有白圖柯幾人的介紹。自己一圈參觀下來還會是什麼都不明白。但知道這裡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自己曾經同白圖柯提到過地「氣體分離法」正在大張旗鼓的進行。

    自己說說輕鬆,實際效果是讓蘇聯的核武器研究少走了一大段彎路——美國人開始「曼哈頓工程」時由於不知道分裂鈾235採用哪種方法最好,只得用3種方法同時進行。可以想像美國人浪費了多少精力和資源,現在蘇聯從一開始就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庫爾恰托夫,回莫斯科之後我會向中央提議,給予符合你身份的頭銜。」在離開基地時林俊找到了庫爾恰托夫。

    「原子彈之父」並不十分在意自己的頭銜,而林俊很在意——貢獻最多的同志還少一項蘇維埃科學家最看重的頭銜。那並不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地國家肯定,而是科學與學術意義上的承認:蘇聯科學院院士。

    林俊在離開前還詢問了鈾礦的情況,具他所知在遠東和阿爾泰地區有儲量豐富的鈾礦資源,得到的結果也很另他滿意——那兩個地方都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採。和記憶中不同,蘇維埃沒有使用囚犯擔任那裡的礦工,而是使用了工作效率極高的工程隊。

    7月26日,林俊地專機抵達莫斯科中央機場。和每一次結束視察一樣,林俊先去覲見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最晚再過5年我們就將擁有能人類從未掌握的力量。」

    在克里姆林宮寬大的會議室一見到斯大林,林俊就做出了最終的匯報。

    斯大林在林俊去新西伯利亞視察前就已經瞭解了「鮑羅金諾」工程的進度,但他不瞭解地是現在龐大的透入到底會獲得怎樣的效果。

    整個蘇聯都在備戰,到處需要人手和物資,「原子城」就像個吞噬一切的無底洞。雖然已經下了決心,但斯大林不知道能獲得什麼。

    林俊清楚老爺子在瞭解進度地同時要自己去視察的原因:老爺子已經等了3年,得到的那堆匯報還是他看不懂的「專業論文」,他需要一顆定心丸。能給這顆定心丸的人只有林俊。能帶來神奇的接班人。

    「還要多久?」

    「三到五年。我們已經解決了最關鍵的核裝藥提取問題,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擴大產量。」林俊說著取出一張白圖柯繪製地圖紙,上面赫然是兩枚不同結構的原子彈設計圖。

    「核裝藥部分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而起爆方式專家已經有了成熟構思,只要一等到獲得足夠的裝藥,擁有核武器就近在眼前。」林俊繼續作著介紹,用了半個小時時間讓斯大林明白了什麼是「槍式」和「內爆式」原子彈。

    「那些搞研究的同志和我說過一大堆原子武器的概念,安德烈。你估計這樣的武器到底有多大威力?」斯大林喜歡大威力的武器,花了這麼大地功夫當然希望得到地是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東西。

    「一公斤鈾235或鈽239全部裂變,大約能釋放一萬八千噸梯恩梯當量地能量,我們估計一顆原子彈的核裝藥一般為15到25公斤鈾235或6到8公斤鈽239,但採取鈾235裝藥估計核裝藥利用率最多百分之五,鈽239用內爆式設計估計利用率會高一些。一枚總重量在四噸左右的原子彈威力應該能在兩到三萬噸tnt當量。」

    林俊的匯報結合專家們的意思和自己的推斷。

    「一枚就能解決一個城市!」斯大林的話音都響了起來,「如果我們擁有一定數量的原子彈,沒有一個資產階級國家將是我們的對手。」

    「這只是理論。斯大林同志。根據專家們的意見。原子武器還有進一步發轉的空間,在重量不增加的情況下。獲得上千萬噸當量的單枚核武器也不是不可能。但那種設計現在只是設想,我們需要的是解決眼前問題。」

    林俊有點擔憂,斯大林一旦手中擁有核武器,如果不清楚的意識到它的深層次含義,後果就不好說了。

    「原子武器同常規武器不同,我們可以向一個區域內投送上萬噸的炸彈和炮彈,而我們的地面部隊很快就可以進入這些地區。但如果是在一個地點投下一枚上萬噸當量的原子彈,人如果沒有合適的防護,將很長時間都不能進入那些地區,強大的輻射會殺死一切生物。」

    斯大林知道拍x光對身體沒什麼好處,如果是一次接受幾萬次x光劑量總和的輻射會成什麼呢?植物種子也許會變異,但人唯一的結構就是死亡。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林俊同斯大林談論了大量關於輻射的知識,連天氣問題也沒有放過。

    「這是把雙刃劍,能獲得勝利,也會帶來滅亡。」斯大林有了危險意識,「如果只有我們擁有原子武器,就能製造和平。如果其它國家也有,有可能帶來人類的滅亡。」

    「是,斯大林同志。美國人應該已經著手這方面的研究,雖然他們的進度已經被我們拉下,但憑借雄厚的工業實力和科技儲備,如果下定決心搞核武器,美國也會在幾年之內獲得原子彈。」

    「當敵對的雙方都擁有能毀滅對手的武器,也許結果就是誰也不敢用。」

    「兩邊不打,暗地裡較量,大概用一個名詞來形容將來的局面可能會很合適——冷戰。」林俊說這話的時候很佩服斯大林的遠見卓識,能夠看到多年後才會出現的局面。

    林俊走到牆上巨大的世界地圖前,斯大林的目光也跟了過去:他知道自己的愛將下面一定會有一番全新的論斷。

    「將來的世界將是我們社會主義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對抗的時代。美國人一直憑借這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兩百年來一直保持著本土的安全。按照現有的工業和科技技術,我們在十年內是無法直接而有效的威脅美國本土,就算我們有了原子彈也一樣,除非採取『自殺』性的空中攻擊,但顯然那個方法意義不大。」

    林俊今天是要將計劃已久的全球說出來,「但美國人卻可能威脅到我們。」林俊一指歐洲,「歐洲現在是德國人的天下,英國同美國很可能結成堅固的同盟。希特勒必定會失敗,如果將來美國在歐洲擁有軍事基地,它的原子彈就能直接威脅我們的核心區域。」

    「你是希望希特勒佔領英國?」

    「不,斯大林同志。英國將來會在我們的打擊範圍之內,他們沒那個膽子用自己人的命來給美國人當墊背。」這時林俊將注意力移向東方,「我們需要一個堅強的盟友作為側翼的依靠,中國是最佳的未來盟友,當然不是那個傾向西方的蔣介石。只要我們同中國背靠背,沒有什麼是能威脅我們的。」林俊的話潛意識裡已經決定了日本的命運,斯大林絕不會在背後留下個危險的隱患。

    「所以,斯大林同志,我們必須讓整個歐洲大陸的所有國家都成為社會主義聯盟中的成員,這樣才能在後半個世紀的戰略對抗中佔據先機。應該說我們的機遇很好,希特勒已經幫我們掃除了前方的障礙。」

    這一刻,斯大林重新認識了愛將的能力——沒人能看的這樣遠,連自己也沒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