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六章 北冰洋的驚濤3——戰列艦最後的決戰1 文 / 血蝠

    第三百五十六章北冰洋的驚濤3——戰列艦最後的決戰1

    艦隊在駛出白海前就已經進入北極圈,艦隊在巴倫支海講享受一段時間連續二十四小時的白晝,這對於擁有航母的庫茲涅佐夫來說是極其有利的——自己的偵察機應該能為自己獲得足夠的主動。

    按照那兩艘航母上的飛行隊長的意思,兩艘航母加起來72架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就能將德國艦隊送進冰冷的巴倫支海——幾年前挨過副統帥一頓「猛烈轟炸」的庫茲涅佐夫知道這不是說瞎話,當時他擔任艦長的「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被炸得「慘不忍睹」。

    幾年時間自己從一名艦長成為紅海軍實力最強的北方艦隊司令,這過程如同夢幻一般,而紅海軍也在這幾年裡實力大增——現在自己指揮的艦隊就是最好的證明。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顯然小看了自己——如果不是「肅反」的提前平息,他這會就該是紅海軍總司令了!

    但掌管北冰洋天氣的老天爺似乎不給紅海軍佔據優勢的機會,海況在三個小時之內越變越壞:這不怪氣象部門無能,夏天的巴倫支海有時候就是這樣讓人難以琢磨!雖然對驅逐艦以上級別的艦隻航行沒有問題,但航母報告它們將無法在這樣的海情下進行起飛作業——派出的6架偵查的魚雷機在返航回到編隊上空時,海況已經超出了甲板作業的允許——但不允許也得降落,在巴倫支海水面迫降將就是找死:冰冷的海水會在幾分鐘內要了飛行員的命!

    航母這會不僅有橫向搖動,縱向起伏的幅度也已經超過保證安全降落最糟糕的底線——六架飛機上的6名飛行員和6名(雙座魚雷機)武器操作員都是技術最為精湛的老手,驚心動魄、讓所有人心吊到嗓子眼地降落情景出現在航母艦員們的眼前。

    最後在技術加運氣的雙重影響下,只有「基洛夫」號的一架飛機折斷了左翼起落架,飛行員運氣不錯,飛機沒有起火也沒衝出飛行甲板。只是人受點輕傷、飛機需要大修!

    不怪飛行員出這樣的事故,至少算是保住了性命和飛機,沒給母艦造成一時難以修復的損傷——需要更換兩條阻攔索。

    偵察機沒有發現任何水面上的目標,倒是二號偵察機遠遠的遭遇德軍巡邏機——這樣地情況對艦隊沒多大意義:幾天來前方海域早就是雙方的巡邏機都有。

    摩爾曼斯克方面也沒有給出德軍艦隊的具體動向,而那些潛艇更是什麼都沒發現——除了有一艘挨了頓德國飛機的掃射,還好德國佬的深水炸彈投擲技術一般般。

    「司令員,您的咖啡。」勤務兵為裝甲指揮塔內的指揮員們送來了咖啡,咖啡具都是精美的列寧格勒產瓷器——作為紅海軍地旗艦。「蘇聯」號的不僅僅和姐妹艦一樣有著全套旗艦設施,所有的細節都是最好的!當然沒有去學土耳其人的那種浮華、到處都是易燃地木板護牆,一切顯得落落大方,符合大國海軍旗艦的一切要求。

    「我總感覺有些不正常,德國人就在我們前面某個地方,但我們就是找不到。」不需要看海圖或桌面作業結合各種參數計算,庫茲涅佐夫腦子裡就能明確的出現一幅有各種數據的海圖。

    「司令員同志,德國人沒有航母。這該死地天氣讓我們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空中偵查,就不知道這天什麼時候會放晴。」

    聽了參謀長的話,庫茲涅佐夫的臉色一如既往的嚴肅:現在他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艦隊的陣型!

    目前戰列艦編隊和航母編隊已經成為一個整體,標準的環形防空佈置。為的是防備可能出現地德國轟炸機。但看這天氣,估計別說自己的航母不可能派出飛機,連己方和德國的陸基飛機也將返回機場——這樣的環境下巡邏飛行不僅危險還無法發揮有效的作用,更別說攻擊了。

    能見度越來越糟。靠雷達還能發現火炮最大作戰距離上的對手,但那也意味著德國人也是和自己看的一樣遠——按照丹麥海峽海戰的情況和情報分析,德國主力艦也應該裝有性能精良地雷達。如果雙方都同時發現對手,那佔據陣位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真地出現這種情況,自己現在的陣型就大大吃虧,而德國人將佔據優勢,後面地兩艘航母還會變成最大的累贅!

    庫茲涅佐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憂:因為戰列艦艦隊作戰通常是排成縱隊前進,相對而言這一隊形機動性更高。艦隊往往會在交火之前排成一路縱隊來迎戰敵艦。由於交戰雙方的艦隊都是以高速行進的,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己方排成的縱隊正好橫在對方艦隊的前進路線上,構成一個t字形(己方艦隊位於丁字一橫的位置),使得己方所有前後主炮和一側的所有副炮都向對手發射,而對方只有縱隊最前方的艦艇的前主炮能夠予以還擊。但構成一個t字形隊形的計劃有很大一部分要取決運氣:由於雙方都已高速前進,很有可能因為時機沒有掌握好,導致自己從丁字的一橫變成了一豎,從而被動挨打。

    而現在的情況是自己的艦隊就像是一張橢圓形的大網。一旦遭遇對手將很難快速組成縱隊隊形。難以形成有效的密集火力。

    「如果你是德國艦隊司令,和我們遭遇後怎麼辦?」庫茲涅佐夫問自己的參謀長戈洛夫科海軍少將。

    「想盡一切辦法同我們靠近。進行一場炮戰!」參謀長已經有些理解司令員的想法。

    「司令員,我們能參與隊列的只有四艘艦,巡洋艦火力也就是和德國人的歐根親王號持平。」

    庫茲涅佐夫知道參謀長的擔憂:自己手頭雖然有三艘巡洋艦,但能參加炮戰縱列的只有「馬克西姆-高爾基」號、」莫洛托夫」號新式重型巡洋艦,它們各有9門180毫米主炮,而自己指揮過的「紅色高加索」號只有四門單裝180毫米主炮,並不適合參與艦隊炮戰。

    情報說德國的「歐根親王」號有四座雙聯裝共8門203毫米主炮,最恐怖的是那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203毫米艦炮,在較近距離內甚至能打穿英國戰列艦的裝甲帶(這不是吹牛,德國的這種203毫米艦炮穿甲能力驚人。),等於德國的兩艘戰列艦有一個靠得上的幫手,而且幫手裝甲還挺厚,不知道自己巡洋艦的主炮炮彈能不能對「歐根親王」號產生結構性破壞。

    當然巡洋艦的火力對於戰列艦縱隊炮戰來說不過就是配角,主角還是雙方威力強大的戰列艦。

    「命令艦隊成兩條縱列,驅逐艦到左翼,蘇聯號、紅色烏克蘭號、高爾基號、莫洛托夫號成炮擊縱列,讓兩艘航母跟在後面,就讓俄羅斯號在前面,讓高加索號位於隊列最後。」

    這道命令很清晰,整個編隊隊形將做大的調整,一旦發現對手,炮戰縱列就可以進行自如的機動,而航母可以隨時撤離,還能靈活的利用那6艘高速驅逐艦——關鍵時刻可以釋放煙霧掩護己方編隊或發動「『自殺』性」的魚雷攻擊以打亂對手的隊形。

    晚21時,天陰沉沉,海風和波濤已經趕走了霧氣,但北極的白晝下能見度一般般,就是站在指揮塔頂端的瞭望哨上也看不清十海里以外的情況。

    「司令員同志,雷達室報告發現不明目標,應該是三艘排水量在萬噸以上的艦隻和幾艘驅逐艦,航速16節,航向170,距離23海里。」

    「戰鬥警報,通知炮擊編隊準備同德國戰列艦進行炮戰!讓航母和紅色高加索號向東南方向撤離。炮擊縱隊和驅逐艦編隊加速至25節!」

    英國人不會跑到巴倫支海來,那只能是德國的戰列艦編隊!艦體內淒厲的戰鬥警報響起,各艦還沒有關上的水密門緊急關閉,各崗位各就各位!

    德艦航向170,那差不多就是直衝著自己編隊來了!「航向轉至080!」

    艦身微微傾斜,汽輪機發出強大動力,所有人都能感覺到艦體有輕微的震動——它在加速!

    隨著炮長的命令,重達1180公斤的穿甲彈被推進位於6度角的炮膛。分成幾個藥包的310公斤發射藥隨後也被推進巨大的炮膛,螺旋炮栓關緊,巨炮開始提高仰角。

    這時雷達室報告德國編隊也在轉向,雙方都想搶佔t字頭,就看接下來各自艦隊指揮官的水平和運氣了!。

    「集中戰列艦火力,打領頭的那艘德國戰列艦。」下達這個命令後,炮戰指揮權暫時交給了「蘇聯」號的炮長——「接近至36000米進行第一輪齊射!」

    海面上看不了那麼遠,單靠雷達定位——估計這會德國人也在這麼干:「蘇聯」級主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45670米,但在那樣的距離進行炮戰根本就是浪費炮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