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七章 北冰洋的驚濤4——戰列艦最後的決戰2 文 / 血蝠

    第三百五十七章北冰洋的驚濤4——戰列艦最後的決戰2

    不出庫茲涅佐夫所料,雷達屏幕中20多海裡外出現的就是德國戰列艦編隊,領頭的就是「俾斯麥」號戰列艦!

    在挪威峽灣裡的那幾天,德國編隊受到了如同帝王般的待遇,來自德國本土的嘉獎賀電如雪片一般到達冰冷的海峽,補給船隊運來了大量奢侈品和香檳。那會戰艦編隊就是整個德國的驕傲,裡面的每個人似乎都在一仗之後成為了英雄:只不過因為新的任務馬上就要開始和「巴巴羅薩」的啟動,希特勒才沒有召見艦隊指揮員給他們授勳。

    剛瑟-呂特晏斯海軍上將在挪威得到了修理「俾斯麥」號雷達和「歐根親王」號的時間,並給本來就還比較滿的油料和補給加了個滿滿當當——士兵們鬥志高昂,他們已經用英國人的慘敗證明了自己的優秀和德國戰艦的強大!

    在兩邊山峰高聳入雲的峽灣裡修好創口,艦員們得到了戰爭中難得的輕鬆:在加強了三艘驅逐艦後,德國艦隊再次出發——不過這次的航向不是向西而是往東,現在他們的對手將是紅海軍!

    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都讓自己收拾了,要知道那艘「胡德」號一直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象徵,東邊的俄國人更加不是自己的對手。

    相對於瀰漫在下級軍官和士兵們中間的樂觀情緒,艦隊裡中高級軍官並沒有像部下那樣百分之一百看好,因為他們對將可能面對的對手並不熟悉。如果單靠一戰中沙俄海軍的表現,剛瑟-呂特晏斯的指揮官們不用擔心,但紅海軍一直就是神神秘秘,他們不怎麼瞭解。

    對手有兩艘強大的戰列艦是明確的,但德國人並不完全瞭解那兩艘戰列艦的性能——俄國人在兩艘戰列艦正式服役時才將這件事公開,之前外界只是猜測俄國人可能在建造戰列艦。而在哪裡造都不明確。突然出現地戰列艦曾經讓全世界海軍為之震動,軍官們是清楚的記得當時造成的影響。

    俄國人還有自己所沒有的航母,雖然在沿大陸航行中能得到空軍的掩護,對於德國人來說這還是一個弱點。

    德國海軍對蘇聯戰列艦的瞭解也就是報紙上說的那些數據:9門406毫米主炮、最大航速25節。所有人都知道蘇聯人有可能做了隱瞞,但到底隱瞞了多少?德國不得而知——除了一張《真理報》刊出的模糊照片外,連蘇聯新式戰列艦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主炮口徑比「俾斯麥「級大一英吋,航速25節?不知道裝甲厚度如何?這都是德國艦隊指揮官們需要考慮地。但這些在5月取得的勝利面前已經變得不重要,因為整支德國艦隊已經有了非常重要的士氣!

    從波蘭啟航時有幾個人能堅信能輕易擊垮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在發現「胡德」號編隊時,艦隊司令剛瑟-呂特晏斯海軍上將都猶豫了一下,極少數軍官更是表現驚恐的情緒(「胡德」號的名頭實在太響了。)是林德曼下令開炮還擊的——「我決不會讓軍艦就這樣窩囊地毀掉。」

    現在整個德國艦隊都有了同「俾斯麥」號艦長一樣的信條——林德曼指揮「俾斯麥」號對於德國來說是最好地選擇,因為他非常推崇鐵血首相俾斯麥的話,並視之為人生座右銘:「我將為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今天的天氣實在是幫了德國人的大忙,這讓剛瑟-呂特晏斯不需要過多的去考慮蘇聯航母艦載機地威脅:如果是炮戰,他並不怎麼擔憂,「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不懼怕任何對手。

    恩斯特-林德曼和整個編隊有了「為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信念。他們的對手又何嘗不是?!整個紅海軍艦隊所有人都無畏犧牲,因為他們的身後就是偉大地蘇維埃祖國!

    打頭的「俾斯麥」號雷達幾乎是在同時發現了紅海軍編隊——明顯那個對手同自己是一個級別的!就兩分鐘後,雷達報告俄國艦隊分成兩批:兩艘大艦和一個中型目標轉向脫離。

    「那是俄國人的航母。」剛瑟-呂特晏斯心裡清楚,轉向的俄國艦隊顯然是要和自己打一場堂堂正正的隊列炮戰。

    雙方都在加速,紅海軍的驅逐艦編隊位於左翼稍後位置。而德國艦隊驅逐艦在戰列艦的右翼稍後,兩個巨大地箭頭往北高速搶佔陣位。幾分鐘後雙方艦隊司令都發現一個問題——誰都不可能在第一輪炮擊發動時截住對手的航線,而此時雙方艦隊的編隊航速都已經接近30節!

    德國人終於明白蘇聯新式戰列艦能跑多快,而雙方距離也在逐漸接近——但除了雷達顯示外。瞭望哨還是毫無發現,什麼也看不見。

    37000米!指揮塔裡聽到了瞭望哨的報告:他們似乎看到了目標區域一陣閃電式的朦朧亮光。

    「艦隊向左兩度,保持速度!」

    德國艦隊發動了第一輪齊射,炮彈需要差不多80秒才能擊中目標區,而這邊「蘇聯」號的炮擊指揮室裡也在進行炮擊計算。

    一分多鐘後,巨大的水柱出現在編隊右翼後側600米外——「德國佬打得還挺準。」庫茲涅佐夫看著那些巨大的水柱腦子裡閃了一下:這樣地距離第一輪齊射能靠得這麼近,對於炮手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紅海軍兩艘戰列艦各主炮炮塔已經準備完畢。18個裝甲隔艙(「蘇聯」級主炮塔內各炮之間用60毫米厚度地裝甲板隔開。)裡的炮手們都已經裝彈、調炮完畢。

    由雷達指揮,在「節點」「蘇聯」號槍炮長按下了齊射鈕,緊接著「紅色烏克蘭」號也發出驚天動地地咆哮!

    全艦人員都聽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巨響,裡面的人都感覺到了強烈的震動,18枚1180公斤重的穿甲彈呼嘯著飛向36000米外的德國領頭艦。

    在「蘇聯」號一號炮塔內,軍士們最快速度的操縱設備,用輸彈機將彈丸從下面的彈藥庫提上來,一等大炮回到6度仰角。按下了打開炮栓的電鈕——雖然裡面的火藥氣體已經被吹除。但濃重的發射藥燃燒後留下的味道立刻充斥整個空間。

    輸彈帶將彈丸送至炮尾,電動推桿將彈丸推進炮膛——這時發射藥包已經被送上來。緊接著送進炮膛。

    按照炮擊指揮室的參數,裝填完畢的巨炮開始提升仰角,從發射完畢到重新可以開炮,水兵們只用了27秒,發揮出了平時訓練時能夠達到的同仰角裝填最快速度!

    「蘇聯」號並沒有立刻齊射,而是根據雷達指示做了下射角的微調後才再次開火!

    原本就已經波濤洶湧的巴倫支海被隆隆的炮聲刺激的更加狂暴——天水一線間戰旗在飄揚,重油燃燒的煙霧瀰漫,人類技術創造出來的鋼鐵機器互相廝殺,冰冷的海水、巨大的火團、震撼的巨響!這一切的一切,能讓任何一名老水手為之熱血沸騰——一生有一次這樣的經歷,此生不再有遺憾!

    雙方兩輪齊射過後,雷達室報告距離德國艦隊距離32000米,這時兩艘巡洋艦也開始開火!雙方的炮擊並沒有給對手造成實質性威脅,所有炮彈除了炸起高高的水柱外連一發近失彈都沒有!

    距離太遠了,加上兩邊不停的在鬥智調整艦隊航向,這樣的炮擊能命中全憑運氣!在裝甲指揮塔內,指令不斷傳出,齊射繼續進行——就是打不中也得打,萬一有發炮彈「長了眼睛」也不一定!

    28000米,已經能夠看到德國艦隊的輪廓——炮長立刻使用12米測距儀:還是光學的管用,那雷達實在不怎麼可靠。

    德國的炮長們也在做一樣的事——雙方的測距儀都還有「血緣」關係,因為「蘇聯」級使用的12米超大型測距儀使用的就是德國技術。

    現在就不是盲人瞎馬了,雙方炮術指揮官都是經驗豐富,驚天動海的巨炮齊射聲再次響起,炮彈呼嘯這飛向對手!

    突然,「蘇聯」號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一絲震動,而指揮塔裡的人更是看的清清楚楚:一團火光和硝煙,自己的戰艦被擊中了——「一號炮塔中彈,沒有擊穿頂部裝甲!」

    而一發近失彈落在右舷外十多米的位置,右舷外到處都是巨大的水柱!

    「蘇聯」號厚重的裝甲頂住了那發穿甲彈——運氣不錯,炮塔頂甲要比兩層甲板水平裝甲加起來還要厚得多!

    「我們也擊中了德國人,一號目標正在冒煙!」戈洛夫科一看本艦損傷不大,立刻將注意力回到對手那——406毫米炮彈顯然擊中了領頭的德國戰列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