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六卷 意在冀州 第二十三章 雒陽何進誅蹇碩 鄴城寇邵得駿馬 文 / 小柯

    第二十三章雒陽何進誅蹇碩鄴城寇邵得駿馬

    就在寇邵熱火朝天的建設冀州之時,雒陽也正醞釀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源於對權力的角逐,這種角逐其實在靈帝四月在嘉德殿駕崩之前就應該開始了。

    在劉協與劉辯之前,靈帝已經夭折了好幾個皇子。皇子劉辯,何皇后生,從小養在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皇子劉協,董太后親自帶在身邊養育,號曰「董侯」。群臣請立太子。靈帝覺得劉辯輕佻無威儀(這點到和後來的董卓一致,而且劉辯的威儀不悌也得到了事實的證明),所以靈帝想立劉協為太子。但是因為當時何皇后受到靈帝的寵信,而且何進位高權重,所以立太子的事情一直猶豫不決。

    中平六年、雒陽南宮嘉德殿內

    靈帝的龍榻邊點滿了油燈,火苗在燈芯上掙扎著,想讓自己變得更加旺盛,但是一切都是徒勞的。

    「蹇碩啊∼!」靈帝吃力地微微抬起右手,蹇碩趕緊上前握住靈帝乾癟、滿是褶皺的手掌。「陛下∼蹇碩在這裡∼∼」身材高大魁梧的蹇碩,此刻眼中居然滿是淚光。

    「皇子辯∼輕佻而怯∼懦,沒有∼為人∼君的威儀。」靈帝一字一句的說道。「朕想讓皇子協登基繼位,眼下這件事情只能交給你去辦了。」

    蹇碩充滿傷感的眼睛裡立刻閃過一絲殺氣,「陛下∼皇子辯乃是何皇后所生,國舅何進位高權重,恐怕他不會同意讓皇子協繼承大統的。」

    「∼這∼這還∼用朕教你嗎?」靈帝早已沒有力氣在臉上做出憤怒的表情,他只能瞪大眼睛來表達自己此刻的情緒。

    蹇碩的嘴角微微抽動了幾下,「如果不誅殺何進以絕後患,那麼何進一定會殺死皇子協來鞏固皇子辯的地位。」

    靈帝緩緩的閉上眼睛,帶著一股陰冷的,如黃泉之下吹來陰風般從嘴角擠出一個字,「可∼!」

    「奴臣領命∼!」蹇碩站起身來,搖曳的燭光將他的背影投射到帷幕上,那姿態形同鬼魅。蹇碩轉身走到門口,朗聲說道:「陛下有旨,宣大將軍何進入宮,有要事相商。」

    「諾∼!」門外小黃門領命而下。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入歷史記載的那樣,何進在即將入宮門的時候得到了蹇碩麾下的軍司馬潘隱的暗示,及時的返回了自己的府邸,躲過一劫。隨後何進立刻召集親信大臣,並調撥御林軍五千人保護自己的府邸。並且對外宣稱自己染病,不再進宮。

    眼見何進從自己的刀下逃過,蹇碩也開始緊張起來。於是,他聯絡十長侍的趙忠、郭勝等人,想借助他們的力量誅殺何進。蹇碩寫了一封短信給趙忠等人,信中說道:「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埽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

    很可惜,蹇碩此舉純屬病急亂投醫。不過也難怪蹇碩會心急,東漢時期,太后和外戚迷戀上了幼主登基、太后臨朝、外戚專政的模式。然而帝王更替也會使太后、外戚、宦官處於變化之中,新皇帝的繼位就可能意味著新的太后、新的外戚集團和新的宦官集團出現,而舊集團一旦在權力爭鬥中失敗,其結果就是被屠殺。在何進之前的竇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是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之間並不是不可調和到你死我活,例如十長侍之一的郭勝和何進是同鄉,何皇后同何進兄弟能有今天的富貴,郭勝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所以郭勝是傾向何進的,而且同何進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其實蹇碩只是此刻宦官中的另類,絕大多數宦官此刻還是向同何進和平共處的。於是宦官打算與何進妥協,妥協的結果就是犧牲已經成為出頭鳥的蹇碩。

    中平六年四月戊午,郭勝把蹇碩寫給自己的書信交給了何進,隨後權傾一時的大宦官蹇碩在御園花陰下為中常侍郭勝所殺。接著何進帶領御林軍五千,由全副武裝的袁紹率領。並用何顒、荀攸、鄭泰等大臣三十餘員,相繼入宮,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劉協為渤海王。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裡也算有個了結了,不過事情並沒有如此簡單的結束。繼蹇碩之後,出來與何進過不去的居然是靈帝的母親董後。

    皇孫劉協對她的依賴又使董後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一旦劉協繼位,董後將成為實際權力的掌握者。但是,何進這個屠戶出身的粗鄙之人,居然把同樣輕佻無威儀的劉辯推上了皇帝的寶座,破滅了董後的美夢,董後自然有牢騷要發。牢騷的結果可想而知,「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交通州郡,辜較財利,悉入西省。故事,蕃後不得留京師;請遷宮本國。」奏可。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後憂怖,暴崩。」《資治通鑒》。

    雒陽的種種變化都在寇邵的掌握之中,此刻寇邵需要一支足夠強悍、又訓練有素的騎兵,以便強在董卓之前進入雒陽。

    在魏郡東北部、平恩縣附近是一大片平原,那裡就是寇邵騎兵選練場。這一天,張士平和蘇雙從鮮卑人哪裡買來了二百匹精壯的好馬,其中還有十多匹優良的種馬。

    「大人,這是小人特地為大人挑選的一匹寶馬。」蘇雙笑瞇瞇指向一匹高頭大馬。

    寇邵看了看眼前這匹其貌不揚的棗紅馬,問道:「何以見得這匹馬就是一匹寶馬呢?」

    蘇雙笑答:「馬頭為王欲得方,目為丞相欲得脊,脊為將軍欲得強,腹肋為城廓欲得張,四下為令欲得長。」看著寇邵一臉茫然不解的表情,蘇雙略為得意的解釋道:「具體來說就是馬頭高峻,如削成一般,頸頭骨要大,肉要少。馬的眼睛要大,眼睛大就心大,心大的馬勇猛不易受驚;眼下肉不豐滿是性情兇惡的標誌,容易咬人。馬的耳朵要小而緊湊,狀如斬竹筒。耳朵小就肝小,肝小的馬善於體會人的意圖;耳朵緊湊、短小的馬,反應靈敏。馬的鼻孔要大,鼻大就肺大,肺大的馬肺有利於奔跑。口色要紅而鮮明潤澤,,胸脯要直而挺出,胸前肌肉發達開擴,頸頂的鬃毛要濃密柔順而整齊,而且向前額彎下。」蘇雙如數家珍般一一說出相馬的關鍵所在。

    寇邵參照著一看,眼前這匹不起眼的棗紅馬果然無一不如蘇雙所說。「按照你的說法,此馬便是一匹千里馬了?」寇邵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蘇雙說道:「大人如果不信,大可以親自駕馭一下。」

    寇邵依言一試,果然是一匹好馬。奔跑的時候既快且穩,寇邵只聽見耳邊呼呼的風聲,兩旁的景物飛也似的急速倒退。寇邵跑了一圈馬回來,騎在馬上居高臨下對蘇雙說道:「不錯,是匹好馬。」

    蘇雙俯身道:「大人能喜歡是小人的榮幸。」

    寇邵又吩咐屬下派發馬鞍、馬鐙,為馬上蹄鐵的事宜。誰知道,剛剛把裝備抬出倉庫,只聽一個人驚呼,「這些東西是誰發明的?」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高八尺,體格健碩的漢子正不可思議又滿臉驚喜的看著手中的帶有雙邊馬鐙的高橋馬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