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九卷 天下之謀 第十九章 任曹操西擊郭李 思東歸黃琬獻計 文 / 小柯

    第十九章任曹操西擊郭李思東歸黃琬獻計

    回到雒陽之後,寇邵就打算拜駐守中牟的朱俊為河南尹,以監視汝南、南陽的一帶的袁紹和袁術,荀彧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中牟古稱圃田,西漢初始置縣。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稱中牟候國,武帝元上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復為縣。中牟位於黃河之濱、鄭汴之間,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荀彧認為中牟是河南尹的東大門,非良將不能守,如果調走朱俊,那等於是放棄了中牟,那麼重鎮滎陽就不得不直面來勢洶洶的李榷、郭汜,徐榮面臨的壓力會急劇增加。

    「那依文若的心思,又改如何是好呢?」寇邵問荀彧。

    荀彧拜道:「卑臣以為,有一人可解主公眼下的用人之急∼」

    「什麼人?」寇邵急忙問道。

    「此刻滯留在兗州的曹操曹孟德。」荀彧答道。

    「曹操?!」寇邵忽然一拍腦袋,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呢?這時的曹操還是忠於漢室,一心想再興漢室的。

    荀彧道:「曹操此人心懷忠義,關東諸君裹足不前的時候,唯獨他與孫堅敢於董卓交戰。雖然曹操大敗,但是雖敗猶榮。此二人是真心忠於漢室的忠臣,主公已經將孫堅招撫,何不再將曹操也納入旗下,一起為中興漢室出力呢?」

    對於荀彧的建議,沮授也表示認可,「不錯,曹操在陳留之東,正好與我軍形成對李榷、郭汜的夾擊之勢。主公不妨任命曹操為中牟太守,讓他領兵西進,夾擊李榷、郭汜!」

    寇邵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曹操此刻手下要兵有兵,要將有將,曹仁、曹洪、夏侯憝、夏侯淵之輩也是驍勇善戰的名將,足以和李榷、郭汜鬥上一場了。

    「好,本相這就擬表,拜曹操為將軍、封亭侯,麾下將士也俱升一級∼」寇邵一揚手,對荀彧說道:「文若這就擬表吧∼」

    這時郭嘉上前一步說道:「不如將與曹操一起屯駐的鮑信也加以表奏,這樣可以加大對李榷、郭汜之輩的軍事壓力∼」鮑信並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人,也不會對自己構成什麼威脅,寇邵略一尋思也立刻應允了,就這樣

    在對此事做出決定後,荀彧向寇邵透露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今皇帝劉協,意圖東歸雒陽。荀彧是不支持這個決定的,因為雒陽早就被董卓焚燬,成了一片殘垣斷壁的廢墟。如果要還都雒陽,肯定需要興建大量的宮室。如今天下未定,百姓困苦,如果把大量的勞役和金錢投入到重建雒陽的工程中,那麼必定大傷朝廷的元氣,還會遲滯寇邵平定關東的計劃,對於新取得政權的寇邵來說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走上董卓的老路∼

    果然,第二天的早朝上,劉協果真提議東歸雒陽。而且這個提議得到了馬日磾、淳於嘉等一班公卿的齊聲附和。

    馬日磾說道:「西遷長安乃是董卓『淫』威所致,不是陛下的意願。如今董卓已除,理應撥亂反正。況且長安離西涼太近,羌胡叛軍一直在三輔一帶出沒,把首都設在此處,實在不合適∼」淳於嘉也迎合道:「不錯,雒陽乃是光武皇帝定下的國都,豈能輕棄?老臣以為應該還都雒陽,昭示吾皇中興大漢的宏圖大志∼」

    一班老臣齊聲附和,「請陛下東歸雒陽∼∼」唯有寇邵一系的官員默然不語,議郎何顒偷眼瞧了瞧寇邵,寇邵微微點頭。於是何顒出列朗聲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此時東歸雒陽,不妥∼∼」

    此話一出,一班老臣頓時議論紛紛,在一番推諉之後,太常種拂出列冷冷道:「小小一個議郎∼,如何懂得這國體大事?休要狂言∼」

    寇邵出列朗聲道:「何議郎所言確是事情∼」寇邵瞟了一眼種拂,說道:「雒陽被董卓縱火焚燬,宮室俱廢。如今若要東歸,勢必大興土木、營造宮室和諸府。如今百姓依舊生活困苦,關東更有亂匪未平,如此勞民傷財,實在不是社稷的幸事∼」

    「微臣是否妄言,請問中藏府令陳琳大人便知∼」寇邵面向皇帝說道。(註:中藏府令,六百石,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丞一人。)

    陳琳出列,向劉協拜道:「相國大人所言,確實事情。興水利,通漕運,開阡陌,造兵甲、募兵丁,府庫如今只是略有盈餘而已。」

    這時,老臣黃琬陰陽怪氣地說道:「老夫聽了半天,陳大人的意思就是沒錢了?」

    「府庫確實空虛的很∼∼」陳琳說道。

    黃琬笑笑,捋了一把自己的鬍子,說道:「那老夫到有個主意∼」

    劉協忙問:「黃愛卿有什麼好辦法可解府庫空虛之急?」

    黃琬笑道:「長安有銅人、鍾虡、飛廉、銅馬之屬,都是銅鑄,留之無用,不若熔了做錢,以解燃眉之急∼∼」

    「那不行,會引起通貨膨脹的∼∼」寇邵脫口而出。

    「何∼何為通貨膨脹?」劉協被寇邵的新名字搞的莫名其妙。群臣也是面面相覷,不知就裡∼通貨膨脹對現代人來說早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可對千年前的古人來說無異於天外來客。

    「呃∼怎麼說呢∼」寇邵尋思如何像這些古人解釋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就是說市面上的錢太多了∼」

    劉協一臉感興趣的模樣,「這錢多不是好事嗎?我聽荀卿家說過,市面上錢多了,就有利於商賈買賣,樂市利民;錢少了,就會百業蕭條。如果人人都有錢,那不是天下大治了嗎?」

    「這錢多也未必是好事,所謂物以稀為貴,這錢也是一樣∼只有當錢是稀罕物的時候,這錢才值錢,否則這錢就不值錢∼」寇邵想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但有怕劉協聽不懂,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至於他的屬下們也不知道什麼是通貨膨脹,想幫忙也插不上嘴。

    淳於嘉見機插口道:「相國大人,別拿晦澀難懂的詞來唬人。什麼錢不值錢,錢就是錢,哪還有什麼不值錢的錢?不值錢了,那還叫錢嗎?」一班老臣也紛紛附和。

    馬日磾一臉嘲諷的說道:「相國大人說錢不夠,如今黃琬大人想出了來錢的法子,相國還是百般推諉,處處阻撓東歸,不知道大人是何用意啊?」

    只聽賈詡嘿嘿一笑,出列說道:「黃琬大人出的可不是什麼好主義,而是禍國殃民之策∼」

    黃琬大窘,面色猶如打過霜的茄子。「賈詡,你∼∼」黃琬一時氣急,戟指賈詡,面詰寇邵說道:「相國大人,你難道就如此縱容這個董卓的餘孽在朝堂上對公卿大臣如此無禮?」

    寇邵冷笑一聲,說道:「不錯,賈詡確是董卓舊部。當初董卓為太師之時,黃琬大人何嘗不是與他一起同朝為官?」黃琬語塞,尷尬的站到一邊。

    寇邵向劉協拜道:「賈詡以前雖是董卓舊部,但是早已棄暗投明,古語云:兼聽則明。我等豈可因人廢言?不如聽聽他說什麼∼」

    劉協點頭認可。

    賈詡說道:「世上的東西講究個物以稀為貴,之所以金銀珠玉貴重,而磚石瓦礫輕賤,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金銀珠玉和磚石瓦礫一樣,隨處可見、俯首皆是的話,那金銀珠玉與磚石瓦礫何異?」一開始,寇邵的屬下們也不知道什麼叫「通貨膨脹」,所以想出言相助也是無從下手,如今寇邵以「物以稀為貴,物濫則賤」做比喻,這班臣僚們就都明白了。

    「這錢幣也是一樣∼」賈詡繼續說道:「錢幣可以在短時間裡大量鑄造,但是米糧必須經過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短時間裡無法激增。錢幣多則錢賤,米糧少則糧貴,如此一來,勢必導致糧價飛漲,百姓生活必為之所困。困則思變,民變就會到處發生,所以多鑄錢幣的主意乃是動搖朝廷根本的謬計∼」

    「賈大人說的有道理∼」只見孫堅昂首闊步而出,向劉協抱拳說道:「微臣曾去過雒陽,城中宮室房屋幾乎都被毀壞,完好的房屋十間裡找不出二三間來。而且雒陽的百姓很多都被遷到長安來了,如果陛下要回雒陽,既要興建宮室,又要遷徙大批百姓以實雒陽,如此往復,實在是勞民傷財∼」

    這時,荀彧、荀攸、陳琳、何顒、陳群之輩一起領頭高呼道:「望陛下體恤百姓,三思而後行∼」

    劉協一看,眼下這形勢容不得自己說個不字,於是順桿而下,「眾卿家說的有道理。」隨即又喝斥黃琬道:「黃卿家,你也是老臣了,卻為社稷出此下策∼∼」

    「老臣知罪∼」黃琬趕緊拜倒。

    「那∼」劉協剛想開口,寇邵插口道:「陛下,黃琬大人口口聲聲的說自己有罪,那就是說黃琬大人已經認罪了∼黃琬妄為老臣,居然欺君罔上,出此亂國困民之策,國法難容,請陛下將黃琬發往庭尉署發落∼以振綱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