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十卷 天下經略 第二章 做暖爐大賣諸州 獻糜環糜竺投效 文 / 小柯

    第二章做暖爐大賣諸州獻糜環糜竺投效

    寇邵一抽馬鞭,帶著魏延與淳於嘉一道上前察看。遠遠地的就望見馬日磾騎著馬在出殯的隊伍周圍來回察看。

    一見此情景,魏延立刻手按刀柄,面露殺機,湊近寇邵耳邊沉聲道:「主公,又是這個老匹夫馬日磾作怪,不如讓卑將∼∼」

    「嗯∼」寇邵一抬手,打斷了魏延,然後看了看在前面的淳於嘉,在確定淳於嘉聽不到的情況下,寇邵才說道:「這班令人作嘔的公卿,本相早晚要收拾他們的,不過不是現在∼」

    魏延聞言點了點頭,握緊刀柄的手這才鬆開了。

    須臾,寇邵便和魏延以及淳於嘉來到了出殯的隊伍前,淳於嘉正要自報姓名,魏延已經搶先一步,朗聲唱名道:「爾等草民,此乃大漢相國寇邵,爾等還不跪迎∼」

    諸人一聽是寇邵前來,立刻稀里嘩啦地跪倒了一地,各個口呼「草民叩見相國大人∼」之後淳於嘉的唱名諸人都只當沒聽見,把淳於嘉氣得臉都都白了。

    寇邵翻身下馬,來到領頭的大漢面前,一把將壯漢夫扶起,問道:「壯士,剛才那位大人說你爹是飢寒交迫、凍餓而死?」

    那壯漢先是一臉的受寵若驚,隨後聽了寇邵的話,便是一臉的詫異,「我家老父是病死的,誰人說是凍餓而死的?」

    壯漢身邊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村婦尖著嗓子說道:「自從相國大人來冀州當州牧那年,冀州就好幾年沒有人餓死了∼這要說凍死嘛∼河北本來就是寒冷之地,身體不好的人因為風寒入侵得病而死的原也正常,可自從相國大人把華佗大夫留在冀州,遍開醫館之後,得病死的人也少了很多∼」

    馬日磾在一邊冷冷說道:「那漢子,不是你自己說的你父親是因為天寒地凍才癆病發作的嗎?」

    那壯漢答道:「那還是要感謝寇相國的德政。」

    淳於嘉瞪大了眼睛,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那漢子,「你胡說什麼呢?」

    那漢子繼續說道:「小人父子二人是木匠,以前沒日沒夜的忙碌,從年頭忙到年尾,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茅屋漏風也法補,屋頂漏雨無法修,老父親的癆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病根。」說罷漢子膝行而前,來到寇邵腳下。動容道:「多虧了相國大人您來到冀州,大興德政,旺百工之事。小人和父親憑著一門手藝不僅溫飽有靠,而且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光開了一爿自己的木匠作坊,還雇了幾個夥計。去年小人更是娶了媳婦,老父親高興地不得了。這要放以前,那是小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大夥兒說是不是啊?」

    「是啊∼多虧了大人啊∼」

    「二牛說的沒錯,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是鄴城內,那家人家不念著寇大人的恩德啊?」眾人七嘴八舌,一時聒噪起來,引得周圍的兵士們紛紛過來圍觀。

    一個騎兵偷偷問澹台恭道:「校尉大人,咱們主公寇相國真有他們說的那麼好?」

    澹台恭笑道:「那是,咱們主公聰明過人,博聞廣知,為人和藹可親,沒有馬太尉和淳於大人他們的臭架子∼不過,主公看似和藹,卻也賞罰分明,你小子要是稀里糊塗的不賣力氣,就一輩子當個小兵吧∼」

    那名騎兵嬉笑道:「那是,那是∼主公不是常對我們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兵』嗎?」

    那名被喚作二牛的漢子接著說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小的父親如今六十五了,走的時候對我說,多虧了寇相國,讓他多活了幾年,如果小人他日見到寇相國,一定為寇相國肝腦塗地,以報恩德∼」

    忽然,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說道:「看你似個粗鄙的村夫野老,但是說話卻也算得體有禮,莫非你讀過書?」一直充當看客的劉協終於忍不住開口說話。

    二牛看了看劉協,「這是∼」

    「大膽∼」馬日磾喝道,「無知刁民,見到大漢皇帝陛下居然不跪∼」

    那二牛頓時愣了神,用求助的目光看著寇邵,寇邵微微一笑,對二牛說道:「還不跪見陛下?」二牛這才跪下,向劉協山呼萬歲。不過,眾人都看得出來,他跪地很勉強,拜得更勉強。

    此事之後,便是劉虞率領鄴城大小官員和地方士紳的迎駕,劉協入住到鄴城郊外一處大莊園內,此處莊園便是當年宦官趙忠修建的別苑,因為規模和制式逾制,被皇甫嵩充公。

    回到闊別已久的鄴城府邸,寇邵立刻命人備熱水,舒舒服服地洗了一個澡。泡在溫暖的水中,寇邵忽然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一直以來,自己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軍事領域裡,採用了流水作業、改進了冶煉技術、製造了騎兵裝備等等。但是在民用領域裡似乎什麼都沒做過,雖然任用馬鈞改良了織布機,但是對百姓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並不是很大,以至於有人因為天冷引發疾病死亡的。

    「對了,發明個壁爐不就成了嗎?」寇邵忽然來了靈感,「河北天冷,有了壁爐那就可以解決取暖問題了∼」寇邵說幹就幹,立刻找人把馬鈞找來商議。不多時,馬鈞來了。寇邵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馬鈞,說河北天寒,要是家家戶戶都有個壁爐,那不就可以抵禦寒冷了嗎?

    誰知馬鈞哈哈一笑,說道:「主公,其實卑臣在河西就見過這種放在屋內用於取暖的爐灶。此物一般位於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側有曲尺形平面矮牆謂之灶屏,並有專門的排煙道謂之煙突。」

    寇邵大喜,說道:「既然德衡知道這個爐灶,那就勞煩德衡全權負責此事∼」

    「諾∼!」馬鈞拱手道,「其實能以自己所學為百姓謀福,正是馬鈞所願啊∼」

    很快,鄴城裡的百姓家裡幾乎家家都有了一個這樣的取暖壁爐,鄴城百姓對寇邵的擁護和愛戴又加深了一層。可是,寇邵發現似乎富人們家裡都不太願意安裝這樣的壁爐。究其原因,是因為富人人覺得鄴城裡的普通人家都有這樣的壁爐,自己再弄一個這樣的壁爐也顯不出自己的身價來。

    於是乎,又有一種新型的取暖火爐誕生了。這種鐵火爐是模仿我國北方取暖用火爐子的形制打造,寇邵以前見過,憑著印象畫了個大概。這鐵爐子的打造自然難不倒馬鈞這樣的能工巧匠,只是煙囪不大好做,因為沒有鐵皮可以卷,好在聰明的馬鈞做了一點改動,把爐子改成了半壁爐式設計,只要很短的煙囪就連到了牆上,排出煙的通道主要在牆內。

    第一批這樣的爐子打造出來,首先被安裝到了鄴城的各個學堂裡,學生們本來就是好奇心大的年紀,一看這新奇玩意兒頓時興趣大增,很多人當時就要拜馬鈞為師。

    第二批爐子生產出來以後被安裝到了皇帝劉協的行宮和各部府衙,府衙內辦公的官員們對寇邵的敬佩又增了一分。

    等第四批爐子生產出來的時候,才輪到鄴城的富人來購買。由於是鐵製,而且燃料用的是石炭(煤)而不是木炭,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在虛榮心得到滿足後,富人紛紛爭相購買。一時間,鄴城內外的士紳們以攀比有無新式的暖爐為樂。

    等到第五批爐子還沒生產出來的時候,作坊門外早早的就排起了長龍,冀州、幽州、并州、甚至青州、徐州的商人們都紛至沓來。而且許多人往往是張口就要買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這些精明的商人將這些新式玩意兒買下之後,運回當地能以幾倍的價錢出售。

    看到生意這麼紅火,寇邵頓時來了興致,他規定購買十個以上的按批發價打九折。雖然下面的人不知道何為「批發價」,但是畢竟是上頭的命令,也就照做了。

    這時,賈詡向寇邵建議說,主公身為相國,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啊。雖然主公您主張興百工,促商賈,但是堂堂大漢相國,卻親自去管理一個工坊的買賣,如同商賈,那不是大失體統?

    寇邵一想也對,但是生意這麼好,也總得有人管理一下啊。馬鈞人雖然聰明,但是不擅長做買賣。而自己的御用商人蘇雙和張士平此刻遠在幽州,一時居然無人可用。就在寇邵發愁的時候,一個老相識的到來為寇邵解決了問題,這個就是糜竺。

    相國府內

    糜竺還是帶著一臉的笑意,「多日不見,大人如今已經榮登相國之位,糜竺恭喜大人了∼」

    寇邵雖然還記得當年糜竺和自己在綾的採購價格上的一點小摩擦,但是寇邵深知要成大事,就不能老是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如今自己對於糜竺來說,已經是完全處在優勢,要收服糜竺,讓他為自己服務,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寇邵笑著說道:「糜竺先生幾年不見,如今恐怕也是富可敵國了吧?」

    糜竺謙虛的笑道:「小人只是一個行商坐賈的商人而已,來來去去還不是為了那些錢財嗎?俗氣的很吶∼」

    寇邵收起笑容,問道:「糜竺先生該不是又來跟本相討價還價來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