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29章 動的就是楊國忠!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29章動的就是楊國忠!

    劉展說幹就幹,當即帶著劉家軍調整行軍方向,向盂縣殺過去。劉家軍都是騎兵,行軍的速度極快。為了保密,他們都是晝伏夜行。三天後,他們到達了盂縣的外圍。為了不打草驚蛇,劉展派遣吉祥天前往偵察。然而,吉祥天偵查回來的情報,卻讓劉展等人覺得有點意外。

    「你說什麼?王昌齡被扣押起來了?」

    「是的。是被張凌和楊萬年下令扣押的,現在就被關押在縣府衙門裡面,任何人不許進出。」

    張凌就是這次帶兵圍剿馬賊的昭武校尉,楊萬年則是帶領那兩百騎兵的宣節校尉,在帶兵進入太行山之前,兩人就駐紮在盂縣。這兩人都是太原尹王承業的心腹,和王昌齡不對路是顯然的,在日常的協作中,產生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劉展沒有想到,他兩個居然已經將王昌齡扣押起來了。

    劉展沉思片刻,緩緩的說道:「到底怎麼回事?詳細的說來。」

    吉祥天點頭說道:「是好多天前的事情了。」

    原來,王昌齡出任這個盂縣的縣令,的確是來自朔方軍前鋒使李光弼的推薦。開元末年,李光弼違反軍法,要受到嚴肅處理,押往京師受審。在被押送到京師的途中,需要路過西河郡,剛好李白從這裡路過,覺得李光弼相貌堂堂,頗有英武之氣,日後肯定是棟樑之才,於是出面將其保了下來。

    當年的李白,正處於人生的巔峰時期,「天子呼來不上船」,高力士脫鞋,楊貴妃斟酒,玉真公主傾心的人物,連李林甫都不敢當面得罪的,保下李光弼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獲救後的李光弼,自然對李白感激涕零,他愛屋及烏,對才華卓絕的詩人,也比較有好感。

    李光弼擔任朔方軍前鋒使以後,同樣駐紮在九原城。王昌齡遊歷九原城的時候,和李光弼也有數面之緣。後來李光弼聽說王昌齡落難,不小心惹惱了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於是就出面將王昌齡送到了盂縣縣令的位置上。既然朔方軍有人出面保薦,高仙芝等人也就沒有繼續追究此事了。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裡。因為王昌齡是李光弼保薦上去的,從大的方面來講,顯然是屬於哥舒翰統帥的隴右軍事集團系統,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出自王忠嗣的集團,而太原尹王承業是楊國忠的心腹,哥舒翰和楊國忠,是不對路的,兩人的矛盾,連皇帝都調解不了,這就注定了王承業對王昌齡的排斥。

    如果盂縣沒有什麼事,或許王承業還能睜隻眼閉只眼,讓王昌齡在那裡養老,直到他致仕,反正,王昌齡的年紀也不小了,距離致仕的日子也不遠了,然而,偏偏盂縣是剿匪的前線,讓王承業很是關注。這一關注,王昌齡的麻煩,就注定是逃不掉了。

    張凌和楊萬年都是王承業的親信,他們兩個帶兵來到盂縣,要錢要糧,還到處搞女人,沒錯,他倆的確是這樣荒唐的,凡是被他倆看中的女人,都要想方設法不擇手段的搞來,就在軍營裡面為所欲為。仗著背後有王承業、楊國忠兩人撐腰,兩人的確是肆無忌憚。有個年輕的少婦受不了張凌的侮辱,於是投井自盡了,鬧出了軒然大波。

    王昌齡作為縣令,自然不能袖手旁觀,當即前往軍營質詢兩人,其實本意是要兩人收斂收斂,不要引起公憤。沒想到,張凌和楊萬年異常的飛揚跋扈,不但沒有痛改前非的意思,反而下令將王昌齡扣押起來,還出了公文,說王昌齡和山賊勾結,要將王昌齡押往太原府斬首示眾,以儆傚尤。這就明顯是借刀殺人了,王昌齡是文人,哪裡有什麼反抗的本事,只好被關押起來,等死了。

    「盂縣現在,有多少駐軍?」

    「兩百人左右。」

    張凌和楊萬年離開了盂縣以後,在盂縣留下了兩百名的士兵,留下一個校尉統率,目的就是為了看管王昌齡。按照王承業的意思,至少是要將王昌齡剝奪一切的官職,流放嶺南的。他已經將王昌齡的罪行,都上報給楊國忠了,以楊國忠對朝廷的掌控,批復處理王昌齡完全不是問題。若不是顧忌到李光弼等人,恐怕王昌齡現在已經在陰間吟詩作對了。

    這等於是說,要是劉展現在進攻盂縣的話,就不是動一動王昌齡,而是解救他了。同樣的,劉展進攻盂縣,招惹的就不是朝廷,而是直接和楊國忠對上了。和楊國忠直接作對的後果,到底會嚴重到什麼樣的地步,現在還真的不好說。

    劉展毫不猶豫的說道:「計劃不變!咱們要動的,就是楊國忠的人!」

    當氣勢洶洶的馬賊,殺入盂縣的時候,盂縣上下,都全部震驚了。馬賊們的速度極快,好像閃電一樣殺來,駐守盂縣的兩百名官兵,還沒有來得及關閉城門,就已經被夏侯離搶先殺入城去,幾個正要上來關閉城門的官兵,被他一頓砍殺,鮮血飛濺,抱頭鼠竄的去了。

    「嗖!」

    接到報告的官兵校尉,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以為是部下謊報軍情,帶了幾個心腹出來查看究竟,結果剛好遇上奔馳而來的宇文昊明。宇文昊明已經一箭過去,將他撩翻在地上,他身邊的人,馬上尖叫著跑散了。宇文昊明在後面追殺一陣,其實是虛張聲勢,故意製造混亂而已。

    其餘的官兵,發現來襲的馬賊,如此的凶狠,又不知道到底來了多少馬賊,頓時四散逃竄。夏侯離立刻帶著馬賊四處追趕,一時間,整個盂縣,雞飛狗跳,慌作一團。官兵們自然是跑得完全沒有了蹤影,街道上的民眾,當然也全部消失了。偌大的盂縣,除了馬賊們的馬蹄聲,完全是一片的死寂。

    劉展直接來到縣府衙門,發現這裡已經是人去樓空,一個官兵都沒有,也看不到任何的衙役。他帶著幾個戰士走進去,李月蒙和黛施也手持武器,跟在他的後面,到處搜尋王昌齡等人的下落。片刻之後,他們發現,後面有個小庭院,裡面似乎關著不少人。

    有個戰士用斧頭將銅鎖劈開,發現裡面果然有不少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擁擠在一個不足三十平方米的院子裡。在院子的中間,則是一口水井。原來,張凌和楊萬年不但抓了縣令,還將縣丞、縣尉等人,連同他們的家屬,都全部抓起來了,正準備一鍋燉呢。

    劉展目光落在一個老頭子身上。這個老頭子,大概在六十歲左右,身體還好,臉頰很瘦,很多皺紋,神情有些孤苦,帶著濃郁的飽經風霜的感覺。從他的樣子看來,應該就是盂縣縣令,天子詩人王昌齡了。唉,挺可憐的,大名鼎鼎的天子詩人,說被抓了就被抓了,一點反抗的本事都沒有。

    在他的身邊,還有個小伙子,大概在十六七歲,顯得很是精神。當然,可能是因為被關起來的緣故,也顯得非常的憤懣。發現有人打開大門,這個小伙子的眼神,明顯閃過強烈的不滿和惱怒,可惜,他同樣是手無寸鐵,因此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大門打開,裡面的人,神色怪異,用狐疑和驚恐的眼光,盯著門口的位置,那些年輕的婦女和孩子更是如此。只有王昌齡還算是比較鎮靜的,目光完全沒有看門口這邊,好像這裡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和他無關。但是他身邊的眷屬,就沒有這麼鎮定了,他的孫子們,都緊緊的拽著他的衣袖,顯然是驚嚇得不行。

    那小伙子勉強鎮定,目光不斷的在劉展的身上掃來掃去,顯然是在推測劉展的身邊。可惜,他看不出任何的端倪,只好又有些外強中乾的問道:「你們要做什麼?你們想怎麼樣?」

    劉展上下掃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黛施搶先說道:「你是什麼人?」

    那小伙子立刻反問:「你們是什麼人?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難道你們還敢暗殺我們不成?就算我們犯了天大的罪責,也要經過刑部和御史台的審理,才能定罪的。你們這樣做,是在公報私仇,踐踏司法……」

    黛施冷冷的說道:「是張凌將你們關在這裡的?」

    小伙子馬上聽出了黛施的口風,對他們是同情的,原本繃緊的神色,終於緩緩的釋放開來,有些驚喜和期待的問道:「你們是……」

    劉展輕描淡寫的說道:「我們從西面來。」

    小伙子啊了一下,驀然間想到了什麼,驚喜的說道:「西面?你是……」

    劉展打斷他的話,沉聲說道:「對不起,我們不能暴露身份!只是聽說你們被抓起來了,我們才臨時來走這麼一趟的。你是誰?你是盂縣的人嗎?」

    小伙子又是連續啊啊啊了幾下,顯然欣喜之下,有些忘事了,片刻才反應過來,急忙說道:「在下杜佑,家父杜希望……也是從西面來的。」

    劉展點點頭,說道:「原來你就是杜佑。你到這裡來做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