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34章 殺無赦!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34章殺無赦!

    「殺無赦!」

    劉展將手中的橫刀指向西南方,厲聲怒吼。

    「殺無赦!」

    下面的人都大聲的吼叫起來,聲震四野。

    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鼓動性語言,只要將大家對於楊國忠的怒火,都激發出來就行了。楊氏家族崛起得太快,得罪的人太多,滅亡是遲早的事情。當然,劉展還要將這把烈火熊熊的燃燒起來。要達到這個目的,當然需要白光帥和陳仙奇的協助,劉展早就安排了相關的訴苦大會。經過一番的思想鬥爭,白光帥和陳仙奇,都站到了高台的上面,這場提前了千年的訴苦大會,就正式召開了。

    白光帥在劍南道服役多年,參加了兩次對南詔的戰爭。在這兩次失敗的戰爭中,超過十萬的青壯年,死在了鮮於仲通和李宓的瞎指揮之下。每每想到昔日的同袍,現在都已經化作了纍纍白骨,長眠在劍南道的千山萬水當中,他就情難自已,不停的揉著自己的眼睛,竭力讓眼淚不要流出來。

    但是,高台下面的戰士,尤其是那些從劍南道返回的戰士,卻已經是淚流滿面。從劍南道回來已經好多年,他們才終於等到這樣可以盡情發洩的機會,讓他們可以無拘無束的,盡情的,公開的發洩對同袍的哀悼,發洩對楊國忠的仇恨。

    陳仙奇雖然沒有去過劍南道服役,但是他在太原府當兵十多年,直接遭受到張凌和楊萬年的壓迫,其中的種種艱辛,的確是匪夷所思。楊氏家族的囂張和飛揚跋扈,在陳仙奇的描述中,比比皆是。由於楊貴妃專寵,楊氏家族雞犬升天,誰要是和楊氏家族作對,馬上就會遭受滅門的下場。打倒楊氏家族,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夢想。

    兩人的苦水,大大的感染了台下的所有人,同時也讓很多有類似經歷的戰士,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少從劍南道僥倖逃得性命的人,都紛紛上台,講述以前的非人遭遇,不少人都脫掉身上的衣服,露出下面傷痕纍纍的身體。這些傷痕,少部分是敵人留下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軍官毆打造成的。鮮於仲通根本不將士兵當做人來看待,動輒軍法處置,軍法官肆虐,士兵們死於非命的,不知道有多少。

    李月蒙自然是聽得眼眶盈淚,就連黛施都一直沉默不語。李月蒙想不到這些外表冷漠的士兵,竟然都有這麼悲慘的過去,更想不到,楊國忠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勢,竟然對倖存歸來的士兵,採取了如此凶殘的禁制措施。如果劉展不將這些人解救出來,恐怕他們遲早都會死在別有用心的軍官手下。

    至於黛施沉默的原因,則是因為劉展直接將戰鬥的矛頭,指向了楊國忠。表面上看來,劉展的行為,似乎是很可笑的。楊國忠是什麼人?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他背後有皇帝和楊貴妃的支持,把持著全部的朝政,在長安周邊,在唐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一言九鼎,絕對專政的人物,控制著帝國絕大部分的財富和資源。

    劉展是什麼人?憑什麼將楊國忠列入鬥爭的目標?他現在只不過是馬賊頭子,手下只有一百來號的人物而已。難道,他要依靠這一百來號的人物,就能夠扳倒楊國忠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黛施都覺得劉展有可能是瘋了。然而,劉展的神情分明是在表示,他沒有瘋,所有的一切,都處在他的絕對控制之下。

    「殺了楊國忠!」

    「打倒楊氏家族!」

    「殺入長安!」

    在訴苦大會上,各種各樣的吼叫聲,此起彼伏,甚至連殺入長安之類的口號,都已經叫出來了。

    李月蒙謹慎的看了劉展一眼,卻發現劉展完全沒有制止的意思,顯然,殺入長安完全在劉展的思想承受範圍之內。至於黛施,這時候反而見怪不怪了,她相信,就算是有人大叫殺了皇帝,劉展同樣會默認的。

    「殺了狗皇帝!」

    果然,黛施的念頭還沒有完全消失,殺皇帝的口號,就已經叫出來了。

    劉家軍的所有人,都在這一點上找到了共同點,之前因為來自不同派系而產生的隔閡,頓時削弱了很多。事實上,在反對楊國忠這一點上,沒有人會有任何的異議,說到忘情的時候,李月蒙都恨不得在其中插上一腳。

    聽到聲淚俱下的哭訴,劉展非常滿意的點點頭。訴苦大會的熱烈反應,大大的減少了劉展估計的思想教育時間。本來,將一支軍隊的思想統一到一起,是最困難的,尤其是在軍隊的初創時期。幸好,楊國忠做的壞事,實在是罄竹難書,劉家軍將思想統一到反對楊國忠的高度來,一點難度都沒有。

    由於統一了思想,劉家軍就不再是單純的馬賊了,他們的目標,不再是單純的掠奪和殺戮。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有一個遠大目標的,那就是推翻楊國忠的統治。這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他們的層次,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提高了一個等級。他們看待事情的目光,也不再僅僅是為了生存。他們的目光,已經在不經意之中,投向了遙遠的長安。儘管,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的遙遠,他們和楊國忠之間,不知道相隔著多少層的關卡。

    在基本統一了思想以後,劉展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對部隊進行改編。

    在白光帥和陳仙奇加入以後,劉家軍的人數,達到了三百人左右,比原來的人數翻了一番還有多。但是,由於人數的擴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抓俘虜的基礎上的,所以,總的戰鬥力,到底能夠增長多少,就算劉展現在都不好說。他現在只能是逐步的同化這些俘虜,將他們徹底的融合到劉家軍這個團體裡面來。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科學的、合理的編制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唐軍的編制,是十人為伙,設伙長;五伙為隊,設隊正;二隊為旅,設旅帥;旅上面設團,團上面設營,營上面設軍,如此類推。劉展不習慣這樣的編制方式,覺得這樣的編制方式,不好指揮,例如旅帥下面只有兩個隊,根本施展不開。

    於是,他決定採用最簡單的編制方式,十人為伙,百人為隊,千人為營,萬人為軍,指揮官分別叫伙長、隊正、都虞侯、指揮使。蒙古人就是用這種簡單而有效的編制征服大半個亞歐大陸的,劉展相信將這種編制提前五百年應該同樣可行。

    經過劉展的衡量,現在的劉家軍,被暫時分成了一、二、三、四、五、六共六隊,其中寇龍帶領一隊,夏侯離帶領二隊,宇文昊明帶領三隊,白光帥帶領四隊,陳仙奇帶領五隊,趙康義帶領六隊。每隊的人數都在五十人左右,空缺隨時補充。劉展則擔任劉家軍的最高官職:指揮使。在寇龍不在的情況下,劉展還兼任一隊的隊長。

    抓來的俘虜,大部分都在劉展的直接領導下。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更好的同化這些俘虜,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根據劉展的估計,這些俘虜,經過統一思想認識以後,在劉家軍戰鬥順利的情況下,是不會有二心的,但是,在戰鬥艱難,又或者是劉家軍陷入困境的時候,就無法保證他們的忠誠了。

    調整了編製以後,劉展就下令劉家軍抓緊時間訓練,準備迎接更加激烈的戰鬥。白光帥和陳仙奇都是軍人出身,對軍隊的訓練體系,非常的熟悉,他倆對於劉展的編制改革,提出了很多建議,劉展於是決定,將劉家軍的日常訓練,交給兩人進行。

    神女峰的馬賊們,都是在平時通過相互間的學習,從老手那裡學習到鬥爭的技巧的,並沒有進行過系統化的訓練,這導致大家的戰鬥力參差不齊,部隊的傷亡也比較大。尤其是新兵,執行的完全是自然淘汰的法則,在戰鬥中活下來的,就算是及格了。結果很多新兵,就在剛加入的時候,就已經陣亡了。

    雖然,劉家軍輕易了擊潰了太原府的府兵,但是,劉展並沒有過分輕視府兵的力量。其實,並不是府兵的戰鬥力太差,而是很多訓練根本都沒有嚴格執行,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當官的只知道剋扣軍訓,尋歡作樂,下面當兵的當然不會賣命了。

    唐初的軍隊,全部都是府兵,他們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最有名的戰役,就是李靖帶著府兵橫掃大漠,將凶悍的突厥人打得遍地找牙。可見,唐軍的訓練模式,並沒有落後,只是相關的執行標準降低了而已。只要按照標準嚴格訓練,任何時候,唐軍都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事實上,現在唐軍的邊軍,戰鬥力仍然是很強的。

    劉展看過兩人的訓練以後,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於是對兩人說道:「以後,劉家軍的日常訓練,就交給你們兩個了。你們兩個要嚴格要求每個戰士,如果有處理不了的事情,可以來找我。」

    兩人都已經習慣了上司的命令,齊聲回答:「是!」

    劉家軍的重點訓練內容,當然是殺敵本領,其中包括砍殺和騎射兩樣。騎射在短期內是難以出效果的,但是砍殺不同,經過正規的訓練,騎兵們的砍殺水平,可以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相互間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配合得好的騎兵,完全可以擊潰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如果敵人是步兵的話,甚至可以擊潰十倍甚至是數十倍的敵人。

    當然,想要達到這種水平,日積月累的艱苦訓練,還有殘酷的實戰,都是必不可少的。劉家軍現在不缺乏實戰,缺乏的就是正規的訓練。事實上,劉展對騎兵的訓練,並沒有什麼心得,畢竟,他不是這個年代的人,不可能深刻瞭解騎兵訓練的全部內容的。這一切,當然要拜託白光帥和陳仙奇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