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242章 新年到,烏鴉叫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242章新年到,烏鴉叫

    新年到,烏鴉叫。

    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皇帝下詔,大赦天下。

    今年沒有像往年一樣,舉行祭天儀式。年初一一大早,李隆基去了龍武軍、獷騎、內飛龍兵的營地,視察軍隊。這三支部隊都是禁軍,都駐紮在長安的北面。龍武軍的指揮使是陳玄禮,是當年跟隨李隆基從流血政變中爬出來的老人。獷騎的指揮使叫楊峰,是楊國忠的人。內飛龍兵的指揮官,則是大太監高力士,這個就不用介紹了。在這個危急的時候,李隆基出現在禁軍的大營,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從後來反饋的情報來看,李隆基對三支禁軍的戰鬥力,顯然非常不滿,連午飯都沒有吃,就走掉了。三大禁軍在開元初年,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但是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官宦子弟,富家子弟,貪圖禁軍的豐厚待遇,紛紛加入其中。這些人到禁軍來,本來就是混日子的,怎麼可能真刀真槍的展開訓練?自然導致禁軍的戰鬥力嚴重下降。

    本來想御駕親征的李隆基,看到禁軍的戰鬥力,竟然墮落到這樣的地步,御駕親征的念頭,頓時消失了。同時,楊國忠也極力慫恿楊貴妃,千萬不要讓皇帝御駕親征,李隆基的態度本來就不是很堅決,以後就不再提御駕親征四個字了。

    同一天,永王李磷帶著李白等幕僚,前往揚州,正式開府。他的到來,引起江南官場的極大不安,不少官員都感覺到其中的詭異。好像沈家這樣的大富商,同樣高度不安。沈家因為李豫的關係,和太子李亨是同一陣線,現在李磷到來江南,顯然是不懷好意,因此少不得暗中串聯一番,準備對抗李磷。

    只有李白這麼天真的人,才會認為李磷到揚州來,真的是要組建軍隊,消滅叛軍的,自然是意氣風發,壯懷激烈,好像又回到了當初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年代。他還將陳子昂的詩貼在自己的床前,勉勵自己。

    新年,劉展是在衡水縣度過的。沒有什麼慶祝活動,只有來回忙碌的人群。每個人都很忙。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馬車、牛車、驢車和手推車,往返於常山郡和平原郡之間。彷彿要將平原郡的所有物資倉庫,都全部清空。由於道路實在是太擁擠,劉展不得不提前安排了交警。

    事實上,平原郡囤積的物資,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短期內,是根本不可能運輸完畢的。從這些物資上,可以看出當初李隆基對安祿山的恩寵,真的是要什麼有什麼。開元時代創造的巨額財富,在天寶年間,都落入了官府和富豪的手中,其中大部分又落在了安祿山和楊國忠等人的手中。

    白心潔用巨額的錢財,從江南採購了大量的物資。由於採購物資需要時間,運輸物資同樣需要時間。所以,在過年前後的這段時間裡,各種各樣的物資才陸陸續續的集中運送到了平原郡,必須抓緊時間搶運。一旦叛軍發起攻擊,切斷運輸線,這些物資就只能全部滯留於平原郡了。

    陪同劉展一起過年的,當然是信都郡的太守烏承恩了。

    劉展一天都還在衡水縣,他就一天不敢懈怠,生怕劉展會突然襲擊信都郡。年三十的晚上,這位可憐的太守,都還在城頭上看著衡水的方向,一直到差不多天亮的時候,才離開城樓。他有種幻覺,好像劉展會在除夕夜發起進攻似的。有時候,烏承恩甚至恨不得,劉展乾脆來進攻信都郡算了,免得自己整天提心吊膽。

    烏承恩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的斥候告訴他,在衡水的周圍,整天都有新面孔出現,應該是劉展調來的新部隊。原本劉展的部隊,很多都是遊牧民族,斥候很容易就能夠分辨出來,但是現在,卻多了很多標準的漢人。這些漢人騎兵,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在戰場上。正是如此,烏承恩才會額外的擔心,覺得劉展可能會拿信都郡作為新兵的實戰訓練。

    事實上,劉展根本沒有打信都郡主意的意思。他現在要做的不是搶奪地盤,而是注重加強軍隊的戰鬥力。地盤搶佔的越多,背負的包袱就越重,迴旋的餘地就越小。目前背負包袱的乃是安祿山叛軍,所以劉家軍才會顯得如此的灑脫。要是兩者倒過來,挨打的就是劉家軍了。

    烏承恩的探子看到的,其實是從從塞外訓練回來的漢人騎兵。他們正在馬燧的帶領下,在河北道的各個郡,熟悉情況。和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相比,漢人在馬背上的功夫,的確是有點弱了,還需要進一步的磨練。馬燧不但是出色的騎兵軍官,還是河北道的地頭蛇,對各個郡的情況非常熟悉,和安祿山、史思明又有不共戴天之仇,讓他擔任指揮官,自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正月初六,震撼人心的消息傳來。

    安祿山稱帝了!

    在起兵剛好三個月以後,安祿山稱帝了!

    在洛陽的上陽宮,安祿山自稱為大燕皇帝,改元聖武,以達奚詢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安祿山還立安慶緒為太子,任命史思明為大都督,手下的將領,各有封賞。

    達奚詢原本是河南尹,在洛陽淪陷以後,就投降了叛軍,結果得到了重用。對於達奚詢的投降,朝廷顯然非常震驚,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嚴重的後果。當初,安祿山想要通過運送戰馬的方式,試探朝廷的動靜,結果就是被達奚詢一眼識破的。按理說,安祿山應該痛恨達奚詢才是。但是,安祿山居然委任他為高官,而且相當的信任。於是,原本被叛軍抓到的很多朝廷官員,這時候都變節了。

    這些官員變節後得到安祿山的重用,對於堅持戰鬥的朝廷官員來說,乃是一道強有力的腐蝕劑。與其和叛軍血戰,最後戰死,落得個屍首分離的下場,還不如早早投降叛軍,繼續擔任高官,繼續享受舒適的生活。於是,原本在洛陽周邊堅持抵抗的朝廷官員,都紛紛的投降了。

    洛陽,群魔亂舞,氣焰囂張。

    消息傳來,長安宮廷裡面的人,再也無法平靜了。原本在朝會上好像木頭一樣的官員,不得不大聲痛斥安祿山的無恥,以表示自己的忠心。安祿山都稱帝了,他們要是還不開口,說不定皇帝就要砍人了。在眾人激烈的討伐言辭中,一向以聲音大壓人的楊國忠反而保持了沉默,他面有苦色,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安祿山稱帝,他感覺有些不妙。另外一個宰相韋見素,依然是泥塑的模樣,不發一言。

    安祿山悍然稱帝,朝廷再也沒有絲毫的退路,作為九五之尊的李隆基,也不得不從梨園弟子的聲色犬馬生活中脫身出來了。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僅僅是視察軍隊,已經不夠了。他必須做點實際性的東西,才能挽回即將崩塌的帝國大廈。正月初八,李隆基帶著皇后楊玉環、宰相韋見素等人,前往潼關,視察王師。

    在隨行的人員裡面,並沒有楊國忠。

    據說,這次李隆基是的確惱火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將平叛的工作交給楊國忠,因為楊國忠拍著胸膛說,一定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安祿山消滅。結果,楊國忠的確有本事,消滅消滅,消滅的乃是朝廷自己的軍隊。叛軍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大,整個河南道西部,基本上都已經淪陷了。在潼關的外面,叛軍囤積了幾十萬精銳,哪怕是哥舒翰都不敢輕而言勝。楊國忠還主張和安祿山談判,想要拖延時間。現在可好,安祿山都稱帝了!還拖延個屁!

    哪個皇帝願意看到有人公開挑釁自己的尊嚴?

    李隆基的確暴怒了!

    在出發前往潼關之前,李隆基發佈了連串的命令,向潼關方向調集軍隊。北庭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朔方節度使,只要是還有兵員,都全部抽掉到潼關前線,當地一兵一卒都不留!根據情報顯示,劍南道的唐軍,也開始向潼關方向集中,原本用來對抗吐蕃和南詔國的軍隊,現在都在撤出。甚至,遠在嶺南等地的唐軍,都開始向中原開拔。

    李隆基的意思,是準備將安祿山包圍並消滅在洛陽的周邊地區,他認為,朝廷畢竟還控制著大部分的區域,無論是財政收入,還是人口數量,都要遠遠超出叛軍的控制區。只要朝廷沉住氣,還是可以將安祿山消滅的。因此,他在不斷往潼關集中兵力的時候,在洛陽的周邊地區,同樣聚集了大量的兵力。他任命吳王李祀為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全面統轄河南道的平叛戰爭。

    在襄陽,李隆基設置了山南東道節度使,任命魯炅為節度使,在當地招募兵員,防守南陽等地,準備抗擊來自洛陽方向的攻擊。同時,在睢陽郡,任命許遠為江淮防禦使,防止叛軍從睢陽郡南下江淮地區。

    在這份情報上,劉展看到了田承嗣的名字。根據後世的認識,這傢伙絕對是牆頭草。在叛軍得勢的時候,他投靠叛軍,在唐軍得勢的時候,他作壁上觀,左右逢源,兩邊得利。最神奇的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最後都死掉了,他卻沒有死,反而當上了魏博節度使。中唐的藩鎮之亂,就是從這個人開始的。

    在另外一份情報上,劉展看到了尹子奇和令狐潮的名字。只要是熟悉張巡的人,沒有人會忘記這兩個傢伙。他們兩個,果然是準備向江淮地區進攻了。目前,叛軍正在陳留郡等地集結兵力。在睢陽郡等地的張巡和許遠,不知道做好了戰鬥準備沒有?

    由於安祿山的稱帝,原本藏著掖著的朝廷,終於不得不加大了施恩的力度。到這個節骨眼的時候,不管有沒有前科,只要是願意起來打擊叛軍的,都可以得到無數光宗耀祖的頭銜。至於劉展擅『自殺』害賀蘭進明這樣的小事,已經被完全抹掉了。

    正月初十,朝廷下詔,敕封劉展為河間侯,檢校兵部侍郎。敕封顏杲卿為常國公,檢校禮部尚書,顏季明和顏泉明兄弟,同樣有封賞。敕封顏杲卿為平國公,檢校吏部尚書。同時,在太原的王承業,也再次被加封,竟然成了檢校侍中。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郭子儀等人,郭子儀被敕封為汾陽郡王,高仙芝被敕封為焉耆郡王,封常清被敕封為張掖郡王,程千里被敕封為長治郡王。

    詔令同時將河北道的唐軍,命名為龍策軍,兵員和糧餉,都由河北道行軍總管自行解決。自此,劉家軍這個名字,是不能公開使用了。龍策軍名字的由來,乃是受到神策軍的啟發。哥舒翰在河西組建了一支精銳,叫做神策軍,原本是用來對付吐蕃人的,但是潼關前線吃緊,哥舒翰就將其調到了前線。李隆基到來潼關閱兵,發現了這支部隊身高體壯,作風彪悍,很是欣賞,於是將其調入太子李亨的麾下,由李亨親自指揮。

    傳說,有人建議將河北道的軍隊賜名叫做神武軍,還煞有其事的預言,龍武、神武、神策三軍合一,就能平定叛軍,但是被拒絕了。最終,劉家軍被賜名為龍策軍。神武軍也罷,龍策軍也罷,反正,在河北道這一畝三分地上,只有姓劉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指揮使。

    正月十五很快又過去了。

    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無論是朝廷還是叛軍,隱隱都有了動作的跡象。

    在潼關方向,崔乾佑率先開始行動,進入河東道南部的絳郡等地,這是要切斷來自河東道的增援,為大規模進攻潼關做準備。同時,另外一個大將安守忠,率軍向南陽的方向發動進攻,這是要切斷山南東道和潼關的關係,同樣是在為進攻潼關做最後的準備。

    為了對付叛軍可能發起的攻擊,哥舒翰帶病在潼關堅持指揮作戰。高仙芝帶兵進駐河東道的蒲州一線,防止叛軍從這裡度過黃河,迂迴到唐軍的後面。同時,封常清帶兵駐紮在潼關西北面的同州,隨時增援潼關。因為潼關地方不大,能夠容納的守軍最多不能超過十萬。

    劉家軍,嗯,應該叫龍策軍了,也開始有零星的軍事行動。

    最先活動的,當然是集訓回來的漢人騎兵,劉展讓馬燧統帥他們,命名為御風騎。劉展給御風騎配備了極其精良的武器。馬燧帶著他們,在安邊郡、上谷郡、河間郡、文安郡等地活動,通過零星的戰鬥,讓那些新戰士逐漸融入到實戰狀態。

    有情報表明,史思明也在范陽郡集中兵力,看來是準備有所動作。去年在大青山的戰鬥,讓史思明很沒有面子,他肯定會報仇雪恨的。史思明這個人很狡猾,很無情,同時很記仇,幾乎認識他的人,都是這麼說的。

    饒陽郡的張興,在劉展的幫助下,同樣組建一支千人騎兵,命名為霹雷騎,張興擔任指揮使。他們的主要任務,乃是保衛饒陽郡的安全。當然,在必要的時候,劉展是可以徵調他們機動作戰的。在常山郡,劉展同樣組建了一支千人的騎兵隊伍,命名為磐龍騎,由張津瑜擔任指揮使。磐龍騎的性質和霹雷騎是一樣的,在需要的時候,會離開常山郡進行機動作戰。

    但是,龍策軍大規模的戰鬥,還是從黃巾軍開始。

    這天早上,吉祥天匆匆前來報告:「大人,有情況,黃巾軍要南下了。」

    劉展有些詫異的說道:「南下?」

    原來,是方舞晴的黃巾軍,準備南下樂安郡,向黃河以南發展。

    不知道方舞晴到底是怎麼想的,或許是覺得景城郡迴旋的餘地不大,又或者是覺得劉家軍的威脅太大,所以決定南下,到河南道東部的北海郡、東萊郡、東牟郡發展。這些地區,就是現在的山東半島。由於唐軍的主力,都集中在洛陽的周圍,所以,這幾個郡,唐軍幾乎是空白的。

    不得不說,方舞晴還是有點眼光的。當然,更可能是安祿山叛軍要她這麼做的。安祿山叛軍要攻略江淮,當然是雙管齊下最好。一路從睢陽郡南下,一路從高密郡南下,會師揚州地區。大概這個動作,也是根據永王李磷到揚州主持軍政而做出的。

    看著黃巾軍南下的路線,劉展忽然笑起來了。

    夏侯離等人都奇怪的問道:「大人笑什麼?」

    原來,地圖上的黃巾軍行軍路線,就好像是一個彎下腰來的女人,將屁股高高的翹起來。龍策軍要是從南皮地區插入,就好像是在走後門。想起方舞晴的模樣,劉展內心裡不禁有些好笑。要是那個女人願意臣服自己的話,保證不會爆她的菊花!

    但是,黃巾軍的主力要南下,這個菊花是爆定了。他不可能讓黃巾軍南下這些郡,配合叛軍攻打江淮地區。北海太守賀蘭進明被他殺了,現在還沒有太守,有關方面正努力將自己人運作到太守的位置上。只要平原郡和北海郡都能夠基本控制在自己人的手中,河北道的物資供應壓力,就會減少很多。

    「走!」

    「我們去樂安郡。」

    劉展翻身上馬,帶著龍策軍飛馳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